我有一個關於老師的建議,請各位點評?

就是要飛高點


你這個建議很天真[呲牙]

其一,中小學生不同於大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成熟,以及個體的獨立能力差等,與大學生不同,所以不問對象生搬硬套大學的管理模式行不通。

其二,只有一線教師才知曉學生的情況,他們最會管理學生,不僅如此,他們在授課時無處不在地教育管理學生。把管理從教學中分離出來,表面上更精細,實際上是抓瞎,管理者不能與學生朝夕相處,你怎麼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總之,教學與管理不可分割,教學與管理相輔相成![加油][加油]


班主任NO7


對於題主提出的建議,能站在老師的位置上為老師著想,想建立一個管理組織負責管理班級事務,目的是為了保護老師。看後我很感動,真心謝謝題主。

題主的初衷是很好的,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實際工作是行不通的。

題主在建議中說管理者類似於大學裡的輔導員,說白了就是大學管理學生推行的的輔導員制。我是一名職業院校的老師,我個認認為,現在的輔導員制已經不適應大學生的管理了。

1.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根據學生情況來制定,一定要符合實際,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輔導員制在以前可以說是一種很好大學生管理制度。大學未擴招之前實行的是精英教育,可以說能考上大學的絕對是高中生中的佼佼者,素質沒得說,而且每個學校的招生規模很小,所以輔導員管理學生真的沒有問題。後來高校擴招,推行大眾教育,高校招生的規模越來越大,考大學可比考高中難得多了,學生的質量也大不如以前,現在的大學生(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真的是很令人頭疼,整天有班主任盯著還出事,何況是輔導員管理學生。學生變了,制度不變,必須是搞不好學生管理工作的。

2.輔導員制不再適應現在的學生管理工作

輔導員制不再適應現在的學生管理工作,我只從一個老師的角度來看的,也只是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 1.由於受到編制的限制和經費的影響,每個學校的輔導員數量是有限的,每個導員一般是最少負責兩個班,一個標準班是40人,這就是80個學生,大家想想也知道,要想管理好這80個學生的難度有多大。

  • 2.作為一個輔導員來說,如果只是管理學生也就罷了,這樣也可以天天盯著學生,但事實上是輔導員的需要做的事特別的多,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處理這些不得不去做事情上,哪有時間去管理學生。實際情況是:學生很少能見到導員,就象放羊一樣,放任自流,無人管無人問。

我以上分析是從大學的角度來分析的,大學生尚且如此,中小學能行得通嗎?很顯然,中小學更離不開老師的管理,特別是班主任的管理。

題主建議讓老師不再做管理者,老師上課的時候可以管理課堂紀律,一旦有嚴重違反的,可以找管理者處理。這更是行不通的。

老師既是教學者也是管理者,教學與管理是統一的。別的不說,老師上課的時候必須管理好課堂紀律,管理課堂紀律就是老師的責任。從管理學的角度說,有責任就要有對應的權利。如果老師沒有管理的權利,連批評的權利都沒有了,那老師怎麼去管理課堂紀律?課還怎麼可以上的下去?這是不是很矛盾。

再者,什麼是嚴重違反紀律,這個怎麼界定?從老師的角度來看,學生調皮搗蛋,影響上課就是很嚴重了,但是從管理者角度來看,這都是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老師上課一有事就找管理者,管理者能忙得過來嗎?這個肯定是符合現實的。

我個認認為,可以成立一個懲戒執行組來解決老師與家長的衝突

在實際工作中,老師與學生並沒有多大的衝突,更多是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衝突。為了讓老師既有管理學生的權利,維持好課堂紀律,又不讓老師與家長髮生衝突,我個人認為,能不能成立一個懲戒執行組?

這樣,上課時學生的一般違反紀律,老師就處理好就行了,不影響上課;如果學生嚴重違反紀律,老師可以先拿出一個處理辦法來,然後交給懲戒執行組。懲戒執行組再聯繫家長,讓家長了解實際情況,共同協商老師提出的處理辦法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可以執行,把皮球踢給家長,看家長是什麼態度。我想信家長一般還是會同意執行的或者與懲戒執行組協商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方案來,這樣就避免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衝突。

結束語

  • 1.老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老師不僅僅只就傳授知識,更是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只管教學,不管學生,這是不對的。

  • 2.作為家長來說,也要理解、支持老師的工作,這才是真的愛你自己的孩子。


文會教學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卻實施不了。首先我要更正你的一個錯誤,老師本身既是教學者也是管理者,在一堂課上,老師既然完成教學任務,也要做好該堂課的紀律管理。然後我們再談談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在我看來,你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成立管理組,老師專心教學,既可以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專注於教學,又可以減少師生之間的摩擦,減少體罰或變相體罰的現象出現,更減少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誤會。但是,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幾乎為零。成立管理組,管理組具有什麼樣權力呢?如果和之前老師的權力相同,那隻不過是講師生家長的矛盾轉移到學生家長管理組上而已,矛盾依舊存在。老師本身就可以管理課堂,成立管理組來管理學生,是否多此一舉?成立管理組,邀請家長參與管理,那管理組成員是否需要發工資?工資又由誰來發?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如果上課的老師不管理,課堂是否能夠進行得下去?課堂中出現學生搗亂,是立刻處理還是課後處理?立刻處理又是否會耽誤課堂時間?課後處理的話,那課堂又是否能正常進行?我想,答案大家心中都有。身為班主任的可以告訴你,課堂上如果沒有老師管理,整節課都會亂,講話的,走來走去的,吵鬧的,甚至跑出教室的都有,除非學生具有很高的素質或者有長期養成的紀律習慣,不然,那節課是無法正常進行的。所以,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目前而言,教師的問題是個大問題,教師的素質和專業能力問題,班級管理中的懲罰問題,教師的待遇問題,教師的社會地位問題等,都是社會性的大問題,不是一兩個人能解決的,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儘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讓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法有規可依,同時我們也相信國家會解決好這一些問題。


寶229318039


出發點很好,但實操性不強。

一,教書育人,老師不是單純的的教書本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做正直善良的人,其本身就賦予了管理者的職能,不能與管教分開。

二,大學輔導員一般是一對多個班級,其主要是幫助大學生處理學校生活方面的事,比如飯卡在哪裡辦理?獎學金怎麼申請?檔案管理等等,而紀律主要靠大學生自覺,不需要輔導員過多幹涉,因為自己不守紀律,會影響自己拿畢業證和學位證。

中小學老師不一樣,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還欠缺,違反了紀律並不是靠管班輔導員教育溝通就能管好,更需要當班老師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和家庭成長環境來分析其表露出來“不守紀律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而這些是隻有經常接觸的老師才能更加了解,如果是偶爾露面的管理老師,恐怕連句掏心窩子的話都問不出來吧,再說跟家長溝通,家長需要了解的是整體情況和細節,除非每個老師的課管理老師都隨堂走,否則又如何知道孩子在每堂課上的表現?顯然管理老師不可能也沒那麼多精力隨堂走。

三,學校沒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目前大多數學校的老師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懷孕,生病請假都是最頭疼的事,很多老師都是超負荷工作,代課老師都不夠,哪裡還有更多資金去招專門的管班老師?如果有這個錢不如多招一個代課老師,讓每個老師都有更多精力去備課和關注學生身心發展。


黃沁兒


西學東漸,我們丟掉了很多很多傳統。思想方式也隨時代變遷也改變了。尊師重道,成了屁話。有錢有權才是大爺,老師不敢管,老師不能管,聽之任之。那還能教育出多少人才?知識不值錢,一年辛苦還沒有泥瓦工的收入多。就因為不寫家庭作業被批後,一家親朋好友闖進學校狠揍老師一頓。某鄉長的兒子,上課戴耳機聽歌,被老師沒收了手機。居然停職寫檢查,又何其荒唐。


用戶6148451543775


老師,對於像我這樣的資質平庸的學生來說,老師是不會有過多關注的,首先你的成績並沒有突出到讓老師重點培育你,也不是那種調皮搗蛋分子,自然不會耗費太多心思在那種守規矩的學生身上。我的性格就比較中規中矩,也不調皮搗蛋,腦子也沒轉的那麼快,屬實沒獲得老師的過多關注。

上了大學之後,發現邊上每個同學都能說出哪個老師對他印象最深,關係最好。有時也挺羨慕那些同學的,那種被老師關注的"榮耀"感屬實會給學生帶來深遠的影響。

我覺得老師前提是教書育人才配得上"老師"這個稱號,至於大學裡的輔導員,或許沒個人遇到的輔導員不同,但我是不苟同我的大學輔導員配得上老師這個稱號。在我印象裡,他也只會去威脅或者說是"告誡"學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總之大一新生來的時候就一條,得聽話。

班裡同學似乎都對導員意見挺大,除了那幾個學生會的,也不知大學裡的黑幕有多黑,舉個小例子,曾經我天真的以為他告誡那些請假的學生要請假打假條得提前1周,事後不給假條。然後才發現那些學生會的,聽話的,根本就不受這種約束。我可能是那種較真的人,感覺這種不負責任的輔導員還真不配稱之為"老師",


康康日常小記


你這個想法是好的,起到了保護 一線老師的作用,但是,你不保護 一線老師,一線老師不被推到前頭,哪個人肯被推到前頭去呢?

本來和家長的交道就是非常複雜和麻煩的,哪個人願意專門管這攤子爛事呢?

每次班主任和家長產生了矛盾,哪次,學校會保護 班主任呢?還不是強行把班主任推了出去,是死是活你自己受著吧!

如果,學校推出這麼一個管理層來,不教課,光處理這種關係,想想吧,本來給學生授課的老師,家長們都懶 得尊敬,都得理不饒人,更何況是這些不教課的老師?誰會服氣?

家長才不會服氣 呢,更會吵到天上去的。

這種老師,估計誰也不會幹的。

而班主任,恰就是夾縫中的夾層,

他上面聽領導的,有事,領導就把你推出去挨著,

下面聽家長要挾的,家長恰是因為這個老師在教課,教著自己孩子,有時才不得不給老師一份薄面。 更何況這個薄面,非常之不牢靠,人家想唾棄就唾棄了。

再說了,你想推出管理層,讓誰來?哪個老師吃飽了撐得天天跟家長鬥嘴去呢!

所以,死活都讓班主任受著吧!誰讓你是班主任呢!


Longsuixinyuan


您好,對於您說的這個將教學與管理分離的建議,雖然有可取性,但是實施起來就很難了。

首先,教學者也好,管理者也好,都是人,而無論是與學生交流還是與家長溝通,都是屬於人際交流的。如果教學與管理分離,教學者只教學,不關心學生的成長,不與家長溝通了解情況,說實話,結果不會很好,教學也難以進行。

其次,如果管理者只管理,卻沒有和學生的日常交流,或者說是教學中的熟悉,管理者也難打動學生,讓他們好好聽從管理。

最後,在大學,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管理者和教學者分離,但是最起碼,中小學還是不適應的,我們應該瞭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也知道中小學生的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是沒有辦法這樣進行的。其實,在大學,很多同學是有牴觸輔導員情緒的,因為他們見不到老師,或者見得很少,這就說明,長時間這樣下去,並不能保證工作更加順利。尤其是中小學生,需要關注和了解,不然別的老師說,這個學生不聽話,這個學生很調皮,卻不知道對方到底在課上的狀態,就容易失了判斷。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


小Q老師


你的想法很好,說的也有點對。但是落實下去則不那麼容易,首先現在學校的問題,焦點沒有說對。真實的原因是什麼?也沒想好。

當下主要的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排除一切外來的干擾。學校是一個封閉的集體,怎樣進行管理,怎樣進行教育。是校長的責任,是老師的責任,是教育系統專家的責任,往上是教委的責任。

現在是一些外行出於私心,或者是亂操心。說三道四,吆五喝六。根本不懂教育為何物,是屬於亂為。

所以要正本清源,要還學校一個清淨之地。其它的人則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信任的喪失,懷疑一切陰謀論盛行,遇事就把人往壞處想,根源就是不信任。不可否認存在一些問題,但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那樣會使大多數用心教學的教師寒心的,怎麼能以點帶面的看待問題。偏見只會加劇矛盾,這是每一個人需要思考的。

家有家法,校有校規。進學校就要遵守校規,這個還有什麼疑問嗎?人人自已為是談何管理,尊師重教,師道尊嚴就是教育的根本。教師連尊嚴都沒有,怎樣教學生。親其師才能受其教,學生才能學習好。

一切問題的解決,需要的是嚴格的管理。出現問題,也是因為管理的不到位,不敢管理。應該給教師減壓,而不是加壓。讓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去,出現了一些問題時,學校要幫助解決,使教師的教學不受干擾。讓一切迴歸正常,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是關鍵。


懶螞蟻29


你這個建議其實早就有人提出來了,但這方式只適合大學時代。目前各大學的輔導員,就是你說的這種模式在管理學生。大學生與小學生,中學生的差別就不用多說了,所以說,你提這個問題看得出你是教育外行人。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裡的傳道,指的就是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可見,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職場上下級,否則就跟外面的培訓機構沒什麼區別了。

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老師與學生是一對緊密的關係體。如果按你說的,管理和教書分開,在大學以下階段是不能實施的。

首先,從沒聽說過一所中小學學校的老師剩餘到可以管理教書雙分開的地步。現狀是除了寥寥無幾的重點學校外,其他學校的師源都是缺編的。很多老師一週的課數都14節左右。你說哪有實際的空間給你管理教書雙分開?

如果,你說可以試試一個人管理幾個班級,那我勸你趕緊把孩子轉出這所學校。

其次,在中小學階段,班主任作為管理者,必須親身跟學生多接觸。而最佳的接觸方式就是上課,批改作業,掌握學生的家庭信息等。正因為你說的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性格各異,才需要專人也即是班主任親密接觸學生群體,瞭解各位學生的性格特點,才能有的放矢的指導和培養學生。

第三,如同工廠流水線一樣,把學生當做沒有個性的生物,由管理者令出必行,千篇一律。那樣才是會出大事。

管理者沒有給學生上課,沒有用豐富的知識折服學生。僅僅是課餘時間來了解學生的情況,還幻想著夕陽西下,落日餘暉照耀著操場,你和學生們圍成一圈,手拉手,心連心,開懷的聊天?

我勸你醒醒吧,沒有上他們課的老師,而且讓學生知道你不用上課,只是專門來管理他們的,你還不是校長,主任之類的。別以為學生不知道,他們精著呢!

你以為的悲天憐憫狀,在他們眼中你跟門口的大爺和生活老師沒什麼區別!他們會聽你說話才怪!

教育是一門技術活,更是因為其育人的特殊性,註定了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必須是緊密聯繫。是沒法用特定的方式來界限優良與差劣的,它有著看似簡單卻是複雜的處理機制。橘生於南則為橘,橘生於北則為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體罰適用於調皮搗蛋的學生,卻不適合當眾自尊心很強的小女生。如果強制用一種方法運用於所有學生,那才是真正的耽誤孩子們的教育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