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自然地理】

陸地面積1.219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84.4萬平方公里。位於澳大利亞悉尼東北2250公里處的西南太平洋上,東距斐濟約1000公里,西南離新喀里多尼亞400公里。由西北東南方向呈Y形的80多個島嶼組成,其中68個島有人居住。

其中較大島嶼有:埃斯皮裡圖(又名桑託)、馬萊庫拉、埃法特、埃皮、彭特科斯特和奧巴。屬熱帶海洋性氣候。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 人 口 】

瓦努阿圖2014年的人口約為27.1萬人排在世界193個國家的第185位。27萬這個數字可能大家沒太大概念,換個說法——27萬人,比北京回龍觀小區的居民數還少一點。其中98%為瓦努阿圖的土著人,屬美拉尼西亞人種;其餘為法、英、華後裔和越南、波利尼西亞移民以及其他一些附近島國人。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和比斯拉馬語,通用比斯拉馬語。84%的人信奉基督教。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 首 都 】

維拉港(Port Vila),平均氣溫25.3℃。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行政區劃】

瓦全國分為6省兩市:托爾巴、桑馬、彭納馬、馬朗巴、謝法和塔菲亞省;維拉港和盧甘維爾市。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 簡 史 】

數千年前瓦努阿圖人即在此生息。1606年被西班牙探險家發現。1768年法國人到此。1774年英國庫克船長到此並將該地命名為“新赫布里底”。1825年以後英、法等國的傳教士、商人和農場主紛紛來到此地。1906年10月法、英簽署了共管公約,該地淪為英、法共管殖民地。1940年發生喬恩·弗倫運動,公開提出反對教會,反對白人和反對政府的口號。1963年土著人成立了第一個政黨──鄉村黨,要求收回土地和實現獨立。由於民族運動的迅速發展,英、法同意該地區於1978年1月實行內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獨立,定國名為瓦努阿圖共和國。新赫布里底黨(後改名為瓦努阿庫黨)領袖沃爾特·利尼出任首任總理,索科馬努任總統。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瓦努阿圖:全球最幸福的國度

瓦努阿圖是又一個塵世。它國名的意思是“永遠的土地”,被評選為全球幸福指數第一的國度。行走在瓦努阿圖,我一直在思索她被評為“最幸福國度”的理由。他們捕魚、種地、起舞、編織......生活得自由自在。幸福是每一個人追逐的東西,幸福的內容卻很不一樣。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瓦努阿圖的海不只在沙灘,而是更多地點綴在原色的花朵、繽紛的草裙、奪目的彩繪和明豔的衣衫裡。當然,它更隱藏在那些暗褐的皮膚、雪白的牙齒、清澈透明的眸子和寬厚溫暖的笑容裡。這個由南北跨度1200公里的83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共和國,是一塊幾乎未經人工雕琢的天然璞玉。在離開首都維拉港的山林以及其他島嶼,看不到現代文明沾染過的任何痕跡,人們尊重傳統,與天地共存,沿襲著自古以來的生活樣貌。除去綠松石一般的海水,不輸於任何一個島國的純白沙灘,她更是原始自然的秘境之地,比起慣常的度假海島,瓦努阿圖又多出一份深邃的文化魅力。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第一大島聖埃斯皮裡圖(E s p i r i t uSanto)被譽為自然和探險之都。二戰期間,美軍一個主要軍事基地就駐紮在那裡,島上至今還能看到當年的軍營和士兵夜晚的娛樂場所,甚至還能找到墜毀的戰鬥機殘骸。現在,包括總統號豪華遊輪在內已被確認的海底遺址就有20處之多。島的西半部是尚未開發的原始叢林。東部的香檳海灘(Champagne Beach)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這浪漫之名的由來據說是因為海底深處湧上來的水與海水混合,在陽光下光影交錯,猶如香檳酒一般美輪美奐。沙灘白得晃眼,與綠寶石的水面相映成輝,被譽為南太平洋最美的沙灘。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聖埃斯皮裡圖島同樣是潛水愛好者的天堂。入水與瓦努阿圖的海肌膚相親。這種身在水族館中與海洋生物如此親近的快感讓人興奮地忘乎所以。斑斕的珊瑚在腳下盡情地伸展呼吸,海水中的色彩遠比陸地上的豐富。一隊群居的小魚悠然而過,皮膚統統是詭魅的寶石藍,是任何人工顏料都調配不出來的絢麗。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瓦努阿圖的海島各具特色主島埃法特除了有沙灘和各種水上運動,還有美麗村瀑布、埃卡蘇普(Ekasup)文化村,甚至還可以去拜訪那些至今仍住在香蕉樹皮搭建的房子裡的土著居民。而海德威(Hideaway)島上最特殊的是有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底郵局,經過專業潛水訓練的郵政人員在水下辦公,寄信的人需戴上呼吸器或套上潛水衣下到三米深處投遞防水明信片,然後郵局的人會在上面加蓋特殊的封印。


天堂島國——瓦努阿圖

資訊補給站

位置: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地處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以東1750公里,斐濟以西800公里。


簽證:目前中國公民赴瓦不需要簽證(出發前最好與瓦努阿圖駐華使館進行確認),但由於尚未開通直航,經由澳大利亞或斐濟等國轉機時需申請該國的過境簽證。


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北部為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25.3℃。季節與北半球相反。11月至4月為雨季,平均氣溫為28℃。5月至10月為乾季,平均氣溫為23℃。


如何到達:中國與瓦努阿圖之間尚未開通直航航線,可通過澳大利亞、斐濟、新西蘭、新喀里多尼亞轉機前往。


貨幣及匯率:法定貨幣為瓦圖(V a t u),縮寫為V T。(1U S$=99V T,1J P¥=0.78V T)。在市內、機場的銀行及酒店均可兌換外幣。商業銀行有Bank ANZ, Westpac等。


飲食:美拉尼西亞風格。當地特色食品有拉普拉普、椰子蟹。在維拉港市區能吃到法國、英國、波利尼西亞及中國、日本、越南等地料理。本地啤酒為T u r s k y。自來水可直接飲用。但在外島最好飲用市販的礦泉水。


特色飲品:卡瓦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南太平洋,是將一種胡椒科植物的根部搗碎,經煎熬提煉出成分製成的飲品。過去一度只有酋長們獨享,現在這種傳統飲料已經成為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有時也作為止痛和治病的良藥。在一天的辛勞之後,兩三杯卡瓦下肚,所有壓力與煩惱都一掃而空。瓦努阿圖的卡瓦據說是最衝的。卡瓦的色相接近於北京的豆汁,味道類似苦澀的中藥。飲用卡瓦應在下午或傍晚。旅行者很難找到nakamals(卡瓦吧),可請出租司機帶路或詢問酒店職員。在維拉港,通常一杯的價格在100-150瓦圖,初次品嚐者切勿過量。在攤拿島,女性被禁止喝和接近卡瓦。


購物:維拉港是瓦努阿圖惟一的免稅港口,在市中心海濱大道上有免稅品商店。


瓦努阿圖本土風格的商品:草編的揹包、墊子、木雕、面具、髮飾等飾物、陶器、模仿儀式道具製作的工藝品及民族服裝等。


娛樂項目:游泳、潛水、浮潛、皮划艇、帆板、香蕉船、獨木舟、玻璃船觀光、遊艇巡遊、噴氣式快艇、釣魚、深海捕魚、高爾夫、網球、騎馬、叢林探險、直升飛機探險。


禮儀禁忌:沒有收取小費的習慣。在瓦努阿圖,小費和乞討都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拍照時(尤其在村子裡)最好先徵得許可。外島居民很少穿著透明質地的服裝,在民俗村和觀光地以外的地方儘量避免暴露的衣著。在進入村莊之前,應先徵得村人的許可。直接去敲住家的門被視為不禮貌的行為。在路邊生長的蔬菜、水果等植物,大多為別人的私有財產,切勿隨手採摘。


國內交通:


1.維拉港的出租車不按計價器行駛,乘車前一定要與司機充分確認價格。事先打聽好行情是很必要的。麵包車是當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類似從前的“面的”,也是招手即停,價格要比出租車便宜許多。
2.租車:維拉國際機場設有AVIS、Budget等大型租賃公司的櫃檯。租車的基本條件為年齡在25歲以上擁有國際駕駛執照者。Discount Rentals提供半日的汽車租賃,價格由4000瓦圖起。在第二大城市盧甘維爾(Luganville)也有汽車租賃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