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世纪百年(五)

核心内容提要


  诞生于1911年的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如今已是“百年长者”,该枪的结构设计堪称经典,对后世同类武器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不过,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漫长过程。本文第一、二、三、四部分介绍了该枪的相关背景及其诞生前出现的4支手枪——M1900、M1902、M1905、M1907。第五部分将继续呈现M1911诞生前出现的M1909、M1910手枪的情况,以及M1911手枪最终定型的状况。



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世纪百年(五)

枪号为“3”的M1910样枪。该枪无手动保险,而且握把护板外形与后来的有所区别。据称该枪目前价值已达19.5万美元

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世纪百年(五)

藏于俄克拉荷玛州萨尔塔市沃拉罗克博物馆中的“6”号M1910样枪。该枪带有手动保险



百炼成刚:

M1911的诞生之路(续)


M1909与M1910的短暂过渡

在1910年初提出的一份报告中,军械司认为改进后的柯尔特M1907使用情况良好,但还不够完善。柯尔特公司在认真研究了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后,决定在M1907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型自动手枪,以满足军队的需求。此时勃朗宁已经从FN公司归来,为新型自动手枪带来了他最新的天才构思。他的新设计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枪管上的双铰链结构,枪管前部仅采用与套筒前端的枪口帽配合的方式,套筒前部端面也设计成了“8”字形,大大提高了套筒的安全性。另一处改进是空仓挂机柄由上下滑动式改为杠杆旋转式,更便于操作,同时空仓挂机柄轴起到枪管铰链轴的作用,实现了一件多用。此外,新设计了按钮式弹匣卡笋,替代位于弹匣后部的旧式卡笋,满足了快速更换弹匣的要求。握把背部、击锤形状以及套筒防滑纹等细节均有所改进,膛内有弹指示器也最终被取消了。这种被称为M1909的新枪于1910年2月开始生产,1911年2月14日获得专利,专利号为984519。正是这一专利的获批,为M1911的正式诞生铺平了道路。M1909共制造了51支样枪,目前这些样枪保留下来的数量很少,相当罕见,在收藏市场上极受欢迎。


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世纪百年(五)

M1909自动手枪套筒顶部和握把背部特写。可见抛壳窗位于套筒顶部中间位置


在对新产品测试后,勃朗宁再次对M1909进行了修改,于1910年7月推出M1910自动手枪,其外观已经非常接近日后正式定型的M1911。与M1909相比,M1910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握把上,M1910的握把与枪管轴线夹角更大,握持时的指向性更好。另外,将握把保险和击锤簧座进行改良,简化了这一部分的加工,同时便于装配,保险带环也改到了握把底部,弹匣底部也增设了保险带环。而从第6号样枪开始,又在握把左后侧增加了手动保险,取消了原套筒座右侧的击锤轴、阻铁轴和握把保险轴的固定簧片,以手动保险轴兼作握把保险轴,击锤轴和阻铁轴都设计成一端略大的式样,只能从手动保险一侧插入套筒座,同时被手动保险限制住,因而不会松动掉落。M1910共制造了11支,其中5、6号这两支过渡时期的样枪现藏于美国俄克拉荷玛州萨尔塔市的沃拉罗克博物馆,其余的都在私人藏家手中,目前其转让价格均已达到数万美元之巨。



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世纪百年(五)


枪号为“83”的M1911军用自动手枪。该枪目前藏于俄克拉荷玛州萨尔塔市沃拉罗克博物馆



M1911最终定型

为保障新出品的自动手枪性能优良,勃朗宁专程前往柯尔特公司位于哈德福德的兵工厂亲自监督制造样枪的每一个零部件,确保它们都能达到设计要求。新制造的M1910于1911年3月3日再次提交给军械司。在严酷的测试中,每一支手枪都被要求进行6 000发枪弹的耐久性试验,每射击100发,可以有5分钟的冷却时间;每射击1 000发,可以将手枪分解并进行简单的擦拭维护。射击完6 000发枪弹后,还需要继续进行极端测试和非正常弹药测试,前者包括污染物测试和耐锈蚀测试,后者则是指用外形和装药量略有误差的枪弹进行射击。这一次,由勃朗宁亲自改进设计并且监督制造的样枪大获全胜,征服了所有参试人员。


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世纪百年(五)

美国海军采购的第一批M1911自动手枪之一,枪号为“671”。这批手枪枪号从501号至1000号,共计500支,于1912年3月7日送至美国海军位于纽约州布鲁克林的造船厂,用于装备海军仓库保管员,其套筒右侧刻有“MODEL OF 1911. U.S.NAVY”


1911年3月20日,军械司出具了一份测试报告,声称“有理由相信柯尔特公司设计的自动手枪是最好的,因为它更耐用、更可靠,当有零件损坏时,也更容易更换,并且射击精度也较好”。9天之后,也就是1911年3月29日,由勃朗宁最终完成设计、柯尔特公司生产的新型0.45英寸口径自动手枪被美军选定为制式军用手枪,命名为美军M1911自动手枪,并于次年4月开始正式装备部队——一代名垂史册的自动手枪由此诞生。

正式定型的M1911手枪的外观和结构基本与M1910相同,但将木质握把护板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其尺寸加大,网格状防滑纹加深。该枪从1912年1月起持续生产到1923年3月4日,直到被改进型M1911A1手枪所取代。

M1911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枪管偏移式闭锁方式,外露回转式击锤发射机构,由7发可拆卸弹匣供弹,设有不到位保险、手动保险和握把自动保险,采用片状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全枪除握把护板用胡桃木制造外,其余均系钢质,而且所有外露的零部件表面均经过高亮抛光和发蓝处理,外观非常漂亮。该枪全枪长216mm,枪管长127mm,全枪质量1.08kg。


王者之路——美国柯尔特M1911系列自动手枪世纪百年(五)

枪号为“109967”的海军型M1911自动手枪细节特写


1912年7月3日,美国海军也开始正式装备这种手枪,海军型M1911在套筒右侧刻有“MODEL OF 1911. U.S.NAVY”的铭文,其生产一直持续到1915年5月3日,共生产了15 075支。而陆军型M1911则总共生产了578 473支。除了这两种式样外,还有一种专供海军陆战队使用的M1911自动手枪,全部由柯尔特公司生产,前后制造了8批,一共制造了5 150支。



下期预告

本文第六部分将继续介绍一战期间的M1911手枪,敬请关注。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1年第8(下)期,公众号文章有删改)





校对:王晓涛 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