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女宰相+職場女強人,上官婉兒的一生告訴了我們這些道理

巾幗女宰相+職場女強人,上官婉兒的一生告訴了我們這些道理

家門突遭變故,貴女身世坎坷

唐高宗龍朔三年,上官儀的妻子鄭氏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巨人送給她一杆秤,並說了一句“持此稱量天下。”醒來後鄭氏把夢中的情景與丈夫上官儀仔細一說,上官儀覺得這個夢不簡單呀,趕緊找占卜師測測吉凶。

沒想到占卜師一測了不得,卦象顯示鄭氏這一胎懷的是貴人啊,“持此稱量天下”意味著權策天下之事,日後肯定是朝廷重臣。上官儀一聽高興地不得了,心想:“我本身就是宰相,每天為皇帝寫寫詔書,看來我兒子以後也要子承父業,上官家有希望傳承下去了。”

終於在麟德年正月也就是665年,上官婉兒出生,上官儀見是個女孩子不免有些失望,“女孩子怎麼做宰相?看來之前那占卜的人竟是騙我的。”失望歸失望,畢竟是自己的女兒,上官儀與鄭氏還是相當疼愛上官婉兒的。

沒想到就在之後的幾天,一直受武則天壓迫的李治終於想起來自己是個男人了,怎麼能被一個女人管得死死的,於是安排人誣陷武則天在宮中扎小人詛咒別人。後來李治又召見上官儀,兩人一起商量怎麼懲罰武則天。

上官儀覺得皇上想通了,不能讓後宮妃子干政,立馬獻計“要不廢掉皇后吧”。李治馬上拍著上官儀的肩膀說:“上官愛卿果然最懂朕的心意。”於是上官儀開始寫起了廢后詔書,誰料到武后收到消息馬上趕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痛斥李治的無情無義。當然慫人一個的李治立馬把鍋推到上官儀身上,“這一切都是上官儀教朕的。”

就這樣,背了黑鍋的上官儀惹怒了武則天,馬上秋後問斬了。上官家男的十五歲以上一律處死,女的發配為奴,於是鄭氏抱著上官婉兒入住了掖庭。掖庭這個地方前身就是曾囚禁戚夫人的永巷,到了唐朝就成了宮女和有罪的嬪妃、官吏關押的地方。

只是唐朝思想開放,即使犯了罪也有受教育的機會。這掖庭裡面就有個習藝館,教授的科目不少,不僅有篆書、律書、吟詠、算術、棋藝等,還開設音樂、舞蹈課程來陶冶情操。

上官婉兒就在此無憂無慮地長大,白天上課、回家由出身名門的母親鄭氏開小班教授,婉兒的才華日露鋒芒。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13歲的婉兒遺傳了父親上官儀的才華,每每作詩都能立馬成10w+爆款。整個掖庭都在瘋狂傳頌婉兒的新詩,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婉兒是個神童+才女。

武則天也聽說了宮中出了個神童,打聽清楚才知道是上官儀的女兒。怎麼辦?自己算是她的仇家,她肯用心為自己做事嗎?做別人不敢做的事一向是武則天能成功的品質,召見上官婉兒後,武則天當場給婉兒出了一道題目:起草一個詔書。

上官婉兒才思泉湧、唰唰幾筆就當場完成,武則天一看寫得不錯,“你就跟我混吧”。

身邊的宮女還有疑慮,恐怕這上官婉兒有別的心思。武則天笑了笑,就一個女孩子還不成氣候,更何況權勢面前就是滔天的仇恨也能讓人放下。

婉兒果然不負期待,每天任勞任怨的加班。武則天稱帝后,詔書大部分都是婉兒所寫,婉兒也升職成為內舍人。還記得那年重陽節,帝都洛陽一片繁花似錦,上官婉兒奉旨跟隨武后與眾朝臣賞花遊玩。

這時武后詩興大發要舉辦一個詩歌大賽,每個人都絞盡腦汁想出一篇佳作,唯有上官婉兒的一首《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頗得聖心,稱讚其筆風清麗唯美。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

帝裡重陽節,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塔類承天湧,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自此上官婉兒的詩作在歷史文壇上有了一席之地,更有人稱之為詩魁,可見人要出人頭地還得靠讀書啊。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上文說上官婉兒遺傳了上官儀的才情,但她卻沒有遺傳到父親為人臣子的忠貞。

即使是女皇武則天也逃不過歲月這把殺豬刀,眼見著八十歲的武則天老了、身體也快不行了,上官婉兒急忙想給自己找尋另一個靠山。

很快她盯上了李顯和韋妃這一派,在升職加薪面前忠誠能當飯吃嗎?上官婉兒覺得自己是個聰明人,嘗過權勢的滋味後可不想再回到掖庭了。

於是705年,上官婉兒偷偷勾搭上宮外的李顯,順利剷除武則天的手下,逼迫武則天讓位。最後李顯成功登基為皇上,韋氏成了皇后,上官婉兒則被封為昭容。

雖然昭容是妃嬪的名號,但上官婉兒有封號而無侍妾之實,她的工作是“專掌制命”,也就是成為了父親那樣的宰相。

一天,李顯突發奇想,約了大臣、妃嬪們一起在昆明池遊玩。玩得十分盡興,要留幾首詩歌歌頌一下這個事情,於是上官婉兒代筆,先用李顯的口吻寫了一首。然後韋后和安樂公主也要湊熱鬧,上官婉兒又替這對母女寫了兩首。

這三首詩雖然都是婉兒代筆,但每首詩都透露著三個不同人的性格、喜好,就像是他們自己寫得一樣,不得不說上官婉兒的才學非同一般。

李顯由上官婉兒寫了一首好詩,非常開心道:“我們來比賽作詩,你們寫,昭容來判。”大家趕緊各自寫詩交給上官婉兒,婉兒看到不好的詩就隨手丟掉,最後手上只留了兩首。

直到看到宋之問寫道:“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月亮消失了還有夜明珠可以照明,這不就是我上官婉兒的一生的真實寫照嘛。沒了武后,照樣可以活得發光發熱,深得婉兒的心,所以這場比賽,宋之問贏了。

通過這場比賽也可以看出當初占卜之人的預言成為了現實,這時上官婉兒的名氣已經達到了文壇領袖的地步,可不就是“稱量天下”。

就在上官婉兒春風得意的時候,沒有料到李顯遺傳了老子的個性,也是一個窩囊的皇帝。這不韋后和安樂公主密謀想成為下一個武則天,於是一杯毒酒下去,李顯去世了。

又是一番風雲變幻開始了。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這邊韋后想效仿武則天稱帝,那一邊太平公主和李旦堅決不同意李家江山改名姓韋。面對這兩難的選擇,上官婉兒再一次展現了她的聰明,在遺詔上寫上“韋后垂簾聽政,李旦輔政”。兩邊都不得罪,是不是很棒棒?

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權勢面前人人垂涎欲滴,韋后先斬後奏拉著傀儡小皇帝垂簾聽政,還將李旦監禁起來了。萬萬沒想到,李旦還有個雄才偉略的兒子李隆基,李隆基聯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二話不說直接又上演了一次逼宮。

很快,皇后和安樂公主等韋氏餘黨被屠於刀下。這時候上官婉兒意識到大局已定,立馬上前邀功道:“我遺詔上寫的是李旦輔政,我的心是向著李家的。”可李隆基對上官婉兒沒好感,他覺得這個女人工作上就是個牆頭草,誰的勢力大就倒向誰,於是果斷下令處死了上官婉兒。

就這樣一代巾幗女宰相就香消玉殞在一場叛亂中。

詩歌永流傳

李隆基做了皇帝后,有一天閒得無聊看了下上官婉兒的詩歌,看完後悔不已,沒想到這個女人還挺有才華的。就算工作上不忠誠,至少可以搞搞文學嘛。

那怎麼辦呢?編個詩集給大家學學吧,於是就有了張說編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在詩集的序言裡,張說如此評價上官婉兒:明淑挺生,才華絕代。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

上官婉兒的一生起起伏伏,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女宰相,留下的詩歌也成為了經典,她的才華不容否認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光。在通往權勢的道路上,她也被慾望矇蔽過雙眼,最後落得個悽慘境地。斯人已逝,至於其中多少功過,都交於後人去說吧。

那麼歷史上有名的職場女強人上官婉兒給了你哪些職場啟示,來評論區說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