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祕”?

今天成都陰雨,全城堵起,一路上小擦掛不斷,完全是挪動到公司。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自從這次武漢新冠疫情發生後,今天應該是成都最堵車的一次了,感覺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成都又回來了。

到公司的時候到處車位停滿,包括各種路邊的佔道停車,停得滿滿當當,不由感慨成都之大,卻沒有我的容車之處!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查數據,2019年成都的汽車保有量達到520萬輛,僅次於北京,位居全國第二,竟然超過大上海!每輛車平均按寬1.85米,長4.8米計算,520萬輛汽車同時上路,24960公里,地球赤道的62.3%!如果考慮車輛的行駛間距,遠遠超過赤道吧?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來看成都的城市主幹道,成都二環路約28公里,三環路一圈約51公里,四環路一圈85公里。號稱全球最長的城市中軸線——天府大道,從北邊的德陽算到南邊的仁壽也就是150公里。如果全成都的520萬輛汽車全部上路,成都的大街小巷全部擠滿不能動彈吧?簡直無法想象的畫面,成都規劃設計之痛由此產生!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520萬輛汽車密不透風停在一起的面積為4617.6萬平米,成都一年的商品房銷售面積還不到3000萬平米。按照成都停車位的標準一般一個車位35平米左右,修建需要停520萬輛汽車的停車場,需要182平方公里!現在成都5城區總面積400多平方公里,其中城市核心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足足要把城市核心區地下全部挖空,才能停得下所有車子。

由此可見,停車難,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人要問,為啥不多修地下車位呢?沒那麼簡單!

因為地下車位建設成本非常高,涉及建築安裝成本、人防成本、配套成本、裝飾裝修、車管系統、市政公用配套等等,地下成本一般3000-4000元/平米。如果是超高層建築,如:綠地468、中海的一帶一路大廈等,地下車庫價格更加高昂!因此很多車位銷售時不賺錢甚至虧本,現在開發商一般抵著規劃的最低要求修,害怕多修一個車位。

市場規則的“看不見手”原理,無疑加劇了“停車難”的問題。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由於成都人的超前消費理念,天府之國的休閒文化,導致瞭如此巨量的機動車保有量,放在全球都是一項“世界級難題”,堵車和停車難對城市管理者的是極其巨大的考驗!


難道這就是成都堵車、停車難的“奧秘”?


你覺得成都堵車的原因是什麼? (單選)
0人
0%
1、私家車子多
0人
0%
2、道路太窄
0人
0%
3、交通規劃
0人
0%
4、其它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