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伊朗電影音樂家裴曼·雅茨達尼安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電影音樂大師之一,他曾與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賈法·帕納西、阿斯哈·法哈蒂等多位伊朗著名導演合作,備受關注。同時,他與中國電影也有著不解之緣,先後與李玉、婁燁合作過《觀音山》等作品。今天下午,受上海國際電影節邀請,雅茨達尼安以“電影當中音樂的力量”為題,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大師班。

好的配樂要做到“無意識”

眾所周知,電影是一門影像的藝術,那電影中的音樂又是如何體現它的力量?雅茨達尼安開門見山地表示,對於坐在影院裡的觀眾而言,音樂時刻都在發起“攻擊”,“如果我不想看這個畫面,我可以把視線轉到別處,但是音樂和聲音是沒有選擇性的,當音樂響起,你的感受就產生了,你無法決定你要聽什麼,音樂已經來了,你必須要聽!”

雅茨達尼安表示,正是因為電影音樂具有這樣的特性,才讓很多觀眾忽略了觀影時,音樂對他的情緒產生的影響,“我之前在大師班上,做過很多類似的實驗,用同一張圖片,配上不同的音樂,此時觀眾才意識到,原來這當中的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而雅茨達尼安的工作,恰恰就是要努力讓觀眾沉浸在這種“無意識”之中,“很多人問我什麼是好的配樂,那只有一條標準,就是服務於眼前正在播放的畫面。如果音樂無法與畫面形成統一的方向,讓觀眾出戏了,那結果就是災難性的。”

保持坦誠不去喧賓奪主

不過,對於“配樂服務於畫面”的觀點,雅茨達尼安也笑稱這是“說易行難”,在實際創作中,導演和配樂人往往會因為一個畫面,一段旋律而發生爭執,甚至成為“冤家”。“我經常跟導演發生爭吵,這很正常,有時候導演特別不喜歡某些類型的音樂,而有時他又會擔心觀眾太喜歡配樂,而不喜歡電影怎麼辦?”與眾多電影大師打過交道的雅茨達尼安直言不諱地表示,很多導演在創作過程中,都是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如果一旦配樂上出現了喧賓奪主的跡象,就會強化他們的不安全感,打破彼此的信任。

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因此,他特別告誡行業裡的年輕人,要釐清純粹的音樂家和電影配樂人之間的區別。“對於音樂家來說,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唯獨電影不行,這裡不是讓你去展示和炫耀自己的地方。”他希望每個為電影服務的音樂人,在藝術面前儘量保持自己的坦誠,而不是喧賓奪主的標榜自我。

善於學習養成虛懷若谷

儘管已被奉為大師,但雅茨達尼安還是自謙地表示,“對於電影配樂,我還在學習中”,他認為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電影配樂人,首先要具有虛懷若谷的胸襟,要不斷深入體驗和學習電影創作的各個環節和流程。“你要懂表演,懂剪輯,對各個門類各個工種都要有所瞭解,這樣你才能以電影人的思維來進行創作。”

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雅茨達尼安表示,他經常會去後期機房,去看剪輯師們怎麼工作,“有時我會跟他們溝通,比如某一場戲的剪輯有點慢了,破壞了整體節奏。直到我確認我的想法和剪輯師的方向是一樣的,那才可能做到共贏。”

在談到當下頗為流行的“極簡主義”風潮,雅茨達尼安不置可否,“我的同行經常跟我說,導演要求做一個極簡主義的配樂,只是一種情緒,不要有什麼旋律。但我個人還是很困惑,這沒有腿的大象還能叫大象嗎?我看是‘四不象’吧!”

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他曾是阿巴斯、帕納西、法哈迪的御用配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