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還是“絞盡腦汁”?家長看似“坑娃”,其實是良苦用心

都說孩子是天使,是善良、天真、可愛的小天使,但是調皮搗蛋的孩子分分鐘“上房揭瓦”變身“黑魔仙”。尤其最近因為疫情影響,家長與孩子們的假期都延長了,家長們更加體會到老師們平日的苦難。

“敷衍”還是“絞盡腦汁”?家長看似“坑娃”,其實是良苦用心


家長從小教育孩子“公平”二字,從來沒想到熊孩子回用來回懟自己。

一小女孩不想寫作業,因為看見爸爸媽媽也在玩手機,看電視,那麼憑什麼自己就要做作業呢?她向父母提出抗議,她說:要麼一起學,要麼一起玩。

爸媽“套路”她,這是你自己提出來的,那麼我們就一起學,我們不玩手機了,跟你一起看書。其實爸爸媽媽將手機藏在了書裡,偷偷玩,為了防止女兒查崗,還要時時注意女兒的動向。

一看見女兒抬頭就趕緊將手機藏起來,打得一手好游擊戰,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專心學習也是用盡了辦法。

“敷衍”還是“絞盡腦汁”?家長看似“坑娃”,其實是良苦用心


還有當孩子生病時,讓孩子乖乖吃藥真是世界難題。孩子們都怕苦,只喜歡吃些甜甜的食物,但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藥苦才好得更快。

這不,有的家長用一個草莓騙孩子喝藥,孩子想吃草莓,就將草莓在孩子眼前晃晃,假裝手抖,草莓落入藥碗中,趁機舀起一勺藥喂入孩子嘴中。如此一來,藥吃完了草莓還沒被孩子吃到一口。

網友們捧腹,這手抖得,一下像極了上學時的食堂阿姨打菜時候的樣子。

還有的家長,假裝給孩子喝可樂,但其實吸管卻在藥瓶裡,孩子一臉懵的懷疑自己的味覺出了問題。這些“敷衍”孩子的方法實在令人捧腹,既心疼孩子被套路,又不自覺地為家長的機智點贊。

“敷衍”還是“絞盡腦汁”?家長看似“坑娃”,其實是良苦用心


“敷衍式帶娃”的背後是家長滿滿的愛啊。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會受到積極影響,試問有這樣幽默,腦洞大開的家長,孩子會內向嗎?孩子們從最初的被套路,漸漸地能戳穿父母,完全放開心態,經歷過家長的無情“摧殘”,抗擊打能力更強,心理素質更好。

“敷衍”還是“絞盡腦汁”?家長看似“坑娃”,其實是良苦用心


同時,家長與孩子有趣的互動,也能增進親子關係。

家長們平時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玩鬧,但孩子就希望父母能多多陪伴,所以要珍惜每一次的相處。雖然是坑孩子,但是家長喜悅的情緒也會感染孩子,孩子們看見父母開心,自然就會活潑喜樂。

而孩子們在一次次與家長們“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會更為靈活,家長們不按套路出牌,有助於幫孩子打破常規思維,另闢蹊徑,不失為智力開發的一大益智遊戲。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長大,但隨著年齡增大,孩子負擔越來越重,相處時間變少,因此,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雖然家長帶娃“漫不經心”、“敷衍了事”,但這才是將孩子當成玩伴,平等地與孩子相處,氛圍更融洽。

雖然這種方式很“坑娃”但是也是家長希望孩子“不吃苦”的美好希冀,敷衍的表面下是一顆盡心竭力的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