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今天買魚買肉,居然就花了2000多!排骨要37元一斤呢,一點都不便宜啊。"

一大早,已經去食品城完成了大采購的公婆回來,一邊整理分裝戰果,一邊絮絮叨叨地討論物價。

聯想到此前,家裡閒聊時,與先生有意無意地說起,因為疫情休假的耽擱,無法正常開展工作、收入大打折扣。如此一進一出,豈不是家庭的恩格爾係數在陡然上漲?

所謂恩格爾係數,即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根據恩格爾定律,一個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份額則會下降。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形象的公式

說白了,就是越窮的家庭,在飲食方面的開銷越大。

可是,不得不家裡蹲的日子,除了必不可少一日三餐、偶爾解饞的零食飲料,我們還能有多少其他消費呢?

分子只多不少、分母只少不多(如果從家庭收入這個指標考量的話),於是毫無疑問的,我們的恩格爾係數被噌噌噌地拔高了!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算算過去的一個多月,你家回到了几几年?

好消息是,這個數字必然只是暫時的。

不太好的消息是,我們預備通過怎樣的途徑,來讓自家的、國家的恩格爾係數迴歸正常值。這便涉及到了對疫情的覆盤思考。


1、報復性消費

這個名詞儼然成了近期很多人的口頭禪——被壓抑太久,彷彿逞一時口舌之快都是一種報復!

據說很多美食類的電視節目、綜藝節目都成了爆款,可見真正(心理)開禁了之後會有怎樣的消費力反彈。

除了飲食、娛樂(如電影、K歌)、遊園這種短期性的、相對廉價的報復性消費,相信更多的人會願意掏一筆不算少的費用去玩點大的,比如長途旅行、買一件奢侈品、做一些想了很久卻總是猶疑於時間金錢花費太大的事情。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望圖止饞

並不是說我們已經熬過的這無趣的一個多月沒有消費或者沒有意義,而是習慣了五光十色生活的我們(哪怕是很多原本自以為適合寡淡生活的老年人),在經歷了一個突然的、被動的、受限的假期後,心理上都想給自己一些補償。

與此同時,及時行樂的想法,想必已經霸佔很多年輕人的心頭日久。

原來,有些事的發生,根本不受你控制,甚至你以為自由的那些人,他們也會突然被限制,那麼過於剋制的生活還有什麼必要呢?——這種心理反彈,勢必會持續好一陣子。


2.重整家庭收支表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個假期的一大特色就是:實際支出大於預期收入,越歇越焦慮。

今天的社會中流砥柱們,從70後到90後,都可謂是生在新時代、長在紅旗下的,習慣了什麼事都會往好了發展。縱使羅振宇在跨年演講的時候說到,今後的錢不會再那麼容易賺了,誰又能想到,很快,賺錢就會被按下中止鍵的呢?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來自於2019-2020的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

雖然不至於入不敷出,但是我們的"量入為出",幾乎是按月來算的,看看那些按月償還的房貸、信用卡、各種"唄",已經自然地將我們的經濟時間單位框定了。很多專家都說過,比起17年非典時期,今天中國的居民儲蓄率已經低了太多了。

於是突然面對這種全局剎車的情況時,我們手頭有多少儲備、能應對多久?

更別提看新聞報道,醫治嚴重肺炎需要的人工肺、ICU病房費用等是多麼的燒錢。

雖然在疫情被官方確認後不久,國家已將新冠肺炎的救治費用全部納入醫保;但試想,(而且可能的確發生過了)如果在此之前還只是把這個疾病當成普通的重症肺炎醫治時,那些鉅額醫藥費要普通人家如何承擔呢?

關於家庭資產的分配,一直有標準普爾象限圖的說法。過去,此圖一直僅限於朋友圈某行業的專屬代言工具,但今天再來看,妥妥的真知灼見啊,也不知是多少前人的血淚總結,卻被我們的偏見給忽略了太久。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3、 最保本升值的投資,在教育

參考這張標普的家庭資產配置圖,"投資"是吸睛詞。但正如我們上節分析的,疫情之下,是全行業被限制,股市即便開盤也走不出個象樣的開門紅。

其實說到投資,並不只是錢吧?人力資本,可能是具有更深遠意義的投資項目。於是,這也就不只是在孩子教育上的時間、精力、金錢投入,還包括了家中成人的教育投資。

這是一個提倡"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時代!孩子的教育其實還是相對狹隘的、被動的;成人的教育才是多元的、主動的、變現效率更快的!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這個假期中,各大知識付費平臺推出的免費課、試聽課多如牛毛,良莠不齊。從傳統的學科、語言、技能方面的課程,到綜合性的、更凸顯底層邏輯的文化類課程等,不一而足。

這塊市場在這一個月內的增長量,目前還沒有權威數據,但是哪怕從這些苗頭上,我們都能預感到,未來人們對持續學習、碎片學習的需求(或者說客觀上的要求)是相當大的。

疫情形勢的壓迫,也促進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經此一役,相信我們在教育方面的創新會更多,不管是施教者還是受教者,都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這塊蛋糕的瓜分中。

4、 工作與消費模式的轉變

如果說連教育的形式都創新了,日常更頻繁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更要有轉變了。

工作模式的探索,在這次疫情中顯得可圈可點。在線會議、在家辦公的各類app;直播也不再是為了窺視他人的日常,更多成了展示自己事業的舞臺:買房買車這種以前想來必須探訪實物的購銷行為,現在都開發了在線渠道。

不少從前看不上"在家辦公"的人們,藉助新技術,被迫體驗了一段時間的SOHO族生活模式後,竟然感覺不錯,有點兒"回不去了"的意思。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當一個習慣被固化下來後,相關的改變是必然的,而且會越發向著那個趨勢前進。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下一步的演化,也將是我們大家共同促動的結果。

如果你覺得在家辦公原來也很好,未來你會爭取更多這樣的機會;如果你發現其實還是線下接觸更有效,你也一定會開始琢磨如何將兩者更好地融合。

消費方式當然也有轉變。買家這頭,年輕人多已適應網購,執拗於菜場看菜買菜的老年人,這次也被迫、漸漸習得了食材網購的流程。

反倒是商家需要做出的變革更多:在線展銷、共享員工、業務外包、半成品銷售等等,考驗商家智慧的時候到了。

只是最讓我意外的一點是,我原以為外賣、快遞的配送會加速機器人的上線呢,但突發情況下,竟然還是人最靠譜!這當然是近期科技研發的趨勢,但也顯示了最後關頭,人的能動性是最強依賴源

也在此向外賣和快遞小哥們致敬!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5、 經濟復甦是各行業經營模式的高考

我們都堅信,疫情會在不久後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如果說這場病毒的攪局是對醫護、科研、公共事業等的考驗的話,那麼疫情結束後,復甦經濟是對各行業的高考了吧!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雪崩之後,沒有一塊土地是跳脫的。每一塊土地都要為大災之後的振興而消化餘劫、滋養新生。

前文提過了餐飲、旅遊、金融、教育、銷售等行業,必然都會藉著這一番變革而衍生出短期或長期的新機會,其他行業也是,不過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必然是要就著新技術、摸著石頭過河的。

被疫情突然拔高的恩格爾係數,預示著什麼?

對於個體來說,可能對於拯救這次疫情勢單力薄,但是對於假期過後、拯救自己的事業乃至行業卻可以做多角度、多次數的嘗試,任何積極的突破可能都將成為浴火涅槃的契機——所謂機存於危,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果下週就復工了,你準備好了嗎?對於新的機會和形勢,這個假期裡有所準備嗎?

期待與你一起探討,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