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師竹對現代二胡的發展有什麼貢獻?

acs


儲師竹一生繼承和發揚了劉天華的藝術思想,推動了中國民族音樂事業的發展,成為劉氏二胡藝術學派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作為民族音樂教育家,儲師竹在培養人才、音樂創作、演奏技藝以及音樂活動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發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解放後,他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兼民樂系主任、研究部研究員,桃李滿天下。

  在條件艱苦的戰爭年代裡,為普及二胡藝術,儲師竹曾發明過“牛皮紙二胡”。那時,他在重慶北碚教學。因處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時期,許多音樂愛好者得不到樂器。儲師竹看到四川到處有竹子,觸發靈感,動手製成一種簡易二胡,以牛皮紙代替蟒皮,用竹筒做琴筒,有的連琴桿也是用竹子做。這種二胡音量較小,音色柔和,別具一格,很快推廣開來。一時間,喜歡二胡的師生員工幾乎人手一把,推動了音樂活動的開展和二胡的普及。江蘇有“二胡之鄉”的美稱,都是因為有像儲師竹這樣的前人對二胡演奏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結果。

他創作二胡曲《楚些吟》(為紀念劉天華逝世而作)、《私祝》(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而作)《不想他》《始作進行曲》《大喜事》(作於1954年,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勝利閉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誕生而作),以及二胡三重奏《長夜曲》《凱旋》,又創作民族樂器小合奏《雙溪夜語》(1937 年作)等曲。此外還創作了數十首歌曲,如《西城柳》(1927年為紀念宜興革命烈士萬益而作)《十二月》《梅花》《春天來到》《小朋友》《別辭》《白雲曲》《流水》《送給她》等。又創作三部合唱曲《春愁》、四部合唱曲《明月》,以及悼歌《王公竹(齋)追悼歌》等。1946年編印《國樂》一書,曾作為國立勞作師範學院音樂講義,全書有106首曲子(其中二胡獨奏曲27首,樂曲31首,練習曲48首)。另外編《曲目索引》一書,已將《九宮大成》的曲目編完。但其他國樂古曲不及續之而不幸逝世,享年五十四歲。

儲師竹的一生致力於音樂教育亊業,他用音樂的特有語言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的偉大勝利,並培養出俞鵬、方炳雲、張韶、閔季騫、楊樸軒、蔣詠荷、蔣野、張陽生、毛中明、謝頡等音樂人才。




橘色的貓


儲師竹(1901-1955),江蘇省宜興市新建鎮人,自幼酷愛音樂,學習過許多中外樂器,熟悉民間戲曲和音樂。15歲時,儲師竹到常州省立第五中學讀書,學習二胡和琵琶,師從音樂大師劉天華。之後一直追隨劉天華,繼承劉天華開創的二胡學派,二胡演奏也是蜚聲樂壇。儲師竹在二胡上的最主要的貢獻還有,就是他製作了”牛皮紙二胡”。他以牛皮紙代替蟒皮,用竹筒代替琴筒,甚至連琴桿也可以用竹子做。牛皮紙二胡音量較小,音色柔和,別具一格。他使原本昂貴的二胡變得廉價,使二胡這種樂器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和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