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學習了10多年股票技術,技術也不錯,還是做不好股票呢?

股海大道至簡


首先我想說的是,買股票如果單純的想依靠技術來賺錢,那就想的太天真了,僅僅依靠10多年學習股票技術就想炒股發財,則更天真了。

想做好股票是很多人的夢想,更是很多想成為股神的人的至高追求。但股票做的好不好,不僅跟技術有關,還有很多重要的影響因素。

比如:

1、行情週期。處在牛市裡很多人都能賺錢,無論技術好壞,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處在熊市裡很多人都賠錢,也無論技術好壞,無非是賠多賠少的問題。下圖是炒股週期圖。

2、炒股心態。股票做的好壞和炒股的人心態和心理素質因素也很有關聯,本來看好一隻股票,買入後因一時的震盪,心理就成受不住了,匆忙賣出,而往往這隻股票會大幅拉昇。這就是心態不好,這種情況很普遍,特別是有些人操作模擬賬戶很厲害,一上實盤就不行了。炒股要有好的心態,要有信心。

3、自身運氣。有些人技術很好,心態也很好,但就是財運不佳。這種人我認為是和股票沒緣,不是吃股市這一路飯的人,儘早退出為好。財運也很重要。

以上三點,我想基本上是可以回答你的問題的。


學則三強


有道無術,術可求;

有術無道,止於術!

光有花拳繡腿的技術,邯鄲學步,東施效顰,有樣學樣是不頂用的。要想在股市能夠長期持續盈利,必須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理論基礎和最硬核的交易模式才行。

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我在某券商做投資經理時的一個客戶

她總是對我說:趙經理,你看我炒股都十幾年了,我每天也很努力,每天讀研報,看公司報表,訂的證券類的報紙也不少,我都有十幾年的炒股經驗了,這十幾年來,為了炒股,我頭髮都白了,可為什麼就是不能實現賬戶的總體盈利呢?

我說:阿姨,咱們關係也不錯,恕我直言,您也別不愛聽。其實吧,您不是有十幾年的炒股經驗,而是把一條失敗的炒股經驗用了十幾年。您思維很固化,您也不改變,只是您覺察不出來或者說您已經意識到了,只是不想改變而已。您看您每次跟我討論您持有的股票的時候,您總是提到的就是“某個專家說”“報紙上說”“某個厲害的基金經理說”“某篇報道說”“某個股評說”“某公司公告說”......等等,您從沒發表過自己的觀點。您也沒對股市做過深入的、系統的研究,又沒自己的交易模式,也沒自己的交易紀律和交易理論。就您這樣,別說炒股炒了十幾年的經驗,您就是炒上100年,您照樣還是白給、還是虧損!您必須得改啊。

我想,上述這樣的股民不在少數,沒由自己的交易模式,沒有自己的交易紀律,沒有對股市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對股市大勢、板塊、個股等形成深刻的理解力。這樣的股民,跟武裝到牙齒的專業投資機構或者遊資來戰鬥,無異於義和團拿著大刀片對抗洋槍洋炮,無異於羊入虎口,焉能不敗?

有道無術,術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我們的出路就是在“道”的指引下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統和操作方式!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美國那麼強大,我們與美國的差距太大了。處處都要趕超的話,肯定很困難,做不到。怎麼辦?

毛主席的策略就是要搞“殺手鐧”項目。什麼是殺手鐧?殺手鐧的本質是我專門練幾個絕招,有這幾個絕招在手裡,我就有了底氣。面對門門都是90分的對手,如果你均勻用力,門門都去追趕那90分,你不會構成威脅。但是如果你集中力量弄一門95分,你就一定有一席之地。剛解放時,什麼都落後,但是有原子彈、氫彈就夠了。

做股票也一樣,也要有“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精神,也要有“勒緊褲腰帶,我們還蘇聯的債”的艱苦奮鬥的精神,小散戶也要集中所有的精力,選擇一個戰略方向,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這個方向上去謀求突破,做到最優,你就能讓機構害怕,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也是小資金快速做大的必然和唯一選擇!

總結:要想做好股票,光有10幾年的經驗是不行的,必須打造自己核心知識產權的交易模式。這樣才能夠信心堅定,這樣才能夠實現股市的長期持續盈利。


獨孤劍


這個原因很簡單。中國的股民很多,老股民也不少,但真正盈利的人還是少數人群。所以,學習了10多年的股票技術,技術也不錯,和是否盈利是兩碼事。在股市中盈利,和股齡及技術高低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使用一種操作戰法反覆操作才是致勝的關鍵。

我可以為大家舉幾個炒股高手的案例:

(1)股市高手退學炒股,從1萬元6年時間盈利2500萬元。剛開始也是如其他新股民一樣,虧損的找不到東南西北,最終操作定型,找到屬於自己的操作方法反覆操作才成功的。我的專欄戰法就是結合了他的操作手法。

(2)股市高手涅槃重升,從25萬元5年時間盈利3000萬元。也是和其他股民一樣,先遭遇挫折虧損,其後盈利屬於自己的第一個百萬元,拿出本金用盈利的100萬元炒股,壓力就基本很小了。他的操作方法是典型的打首板戰法為主,所以這樣的堅持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這是他今天中午的交割單,都3200萬元了,如搶錢一般。

(3)有一位未知名的高手,喜歡專打二板的操作手法,也是從小股民成長起來的。資金量從2011年幾萬元起步後逐步做大,8月23日資金量還在355萬元,到今天已經達到了817萬元,一個多月翻了一倍之多。

(8月23日交割單)

(10月14日交割單)

以上案例都是真實的,相信其中的高手也有股友們知道的。

這些炒股高手的股齡大概5年左右的時間,他們就實現了持續盈利的理想,走向了財務自由。所以,技術好和是否盈利兩碼事。從事證券分析股評的專家水平高吧,如果能靠自己持續盈利的話,就不會從事這項工作了。時間不自由,我是崇拜自由為大的,我也比較自由一些。

不知這樣的回答能否令題主滿意。


紅股擺渡人


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股票交易和很多事情一樣,想做好了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有十多年炒股經驗的老股民在市場也沉浸了十來年,時間也足夠,技巧也成熟,但是為什麼沒賺錢呢?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很多人會忽略的,就是交易經歷和交易經驗的區別,一字之差,就差了非常之多,就是地獄和天堂的區別。

很多人誤把交易經歷和交易經驗混為一談,我這裡舉個故事說明;


白龍馬和小毛驢的故事,白龍馬要和唐僧去西天取經,邀請附近的一個小毛驢一起參加,小毛驢害怕風吹日曬就推辭掉了,當白龍馬勝利歸來的時候,兩人一起聊天的時候,小毛驢發現白龍馬的經歷非常的豐富也很寬廣,而自己只是在一間小磨坊中,而白龍馬說,“其實這十年我們走過的路差不多,只是我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你是在磨坊中,而我們都在不停的走,我們走過的路程和公里數是一樣的,只是目的和過程不一樣”

其實這也是交易經歷和交易經驗的差別。就像同是開車,有的人只會在城市裡的大路開,但是有的人卻在田地,山川,各種道路上開過車,這樣兩個人都開了10年,得到的結果能一樣麼?

所謂的交易經歷,只是時間的過程,這是被動的,就是讓時間磨滅自身,像小毛驢一樣,不知道為什麼拉磨,週而復始,別人不斷地驅使它,它就一直拉,有些老股民炒股不也是一樣,行情好的時候洋洋得意,行情壞的時候刪軟件生氣,捨不得被套的股票,心情起起落落炒了十年,二十年。這樣能賺錢麼?

而白龍馬雖然跟小毛驢一樣是在走路,但是他不是原地轉圈,他在向著一個目標不斷的努力,路上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就像交易市場有很多的事情打擊你,虧損,黑天鵝,最後從功成名就。


通過上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了,交易經驗和交易經歷的不同:

1.經歷是被動等待的,經驗是主動創造的
2.經歷是等待後一個靜態的結果,經驗是動態的,結果是總體不斷上升的良性循環
3.經歷只是時間刻度,不具意義,而交易經驗不僅是時間刻度,更是說明他所經歷的事情都會轉化為他前進的動力,是會不斷提升的,而這個能力是影響最終的交易結果的。

這就是交易經歷和經驗的同,同時也是這一點,決定了為什麼炒了十年的老股民,仍然在賠錢,而所謂的技術不錯也只是對於小白來說,股齡雖長,但積累的都是經歷而不是經驗。
如何積累交易經驗?

很多散戶的交易只侷限在一點,從一開始的看漲買漲,到追漲殺跌,到開始研究各種指標,各種方式,散亂無章,看似好像懂了很多,但是其實還是和小毛驢一樣,原地推磨罷了。
交易一定要系統性的學習,掌握一套交易的系統,從交易的本質到表象,各方面都會有應對策略,這樣才能有有效的提升自己

其次學習要做到用心,專注,要有持續性,交易的學習是終身的


還有一點,要反省,要知行合一! 反省自己,意味著內在的死亡又重生,這個過程可能痛苦,但是進步巨大,這也是很多人無法突破的點,希望大家都能有所進步!!


韭菜隊長


三分天註定,7分靠打拼。這句話也非常適合股票投資。在股票投資過程當中,三分需要填信息分,需要通過努力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沉澱。

我們可以看到,在當前的股票投資過程當中,目前有1.5億散戶投資者。散戶投資者當中,40歲以上的散戶投資者佔據了60%。

換句話來說,散戶投資者在股票投資市場上平均投資年齡已經超過了10年,但是為什麼還有70%的人處於虧損之中?

首先,是70%的人不具備投資的天分

投資和創業其實是一個道理,但不同的是創業需要你勤奮努力就能夠實現財富自由,而投資不是說你每天24小時工作12小時就能夠獲得收益的。

在投資市場上悟性相對與學習更加重要,悟性是有一個開悟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華爾街大部分投資成功的投資家基本上平均投資年齡均在10歲以下,進行了人生的第1筆財富投資。

而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平均起頭年齡均在25歲以上。因為大部分人25歲剛畢業,想要進行股票投資,除非家裡面有錢,要麼就是需要自己辛苦努力,3~5年才能夠有本金進行股票投資。

而當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進入股票市場投資的過程當中,也面臨著各種壓力,第1種壓力是家庭的壓力,第2種壓力是購房的壓力,所以說他們想要通過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大的利益導致他們心理壓力在操作過程當中屢次出現虧損現象。

其次,投資技術

股票投資過程當中我們也看到很多投資者都是非常願意學習的,我們也看到很多投資者都是非常願意學習的,但是投資者就不明白一點,怎麼學都是虧損的。

但是看著別人投資都是賺錢的,為什麼自己學習之後就是虧損的,這個對於學習有三大要求。第1個要求是跟誰學?第2個要求是怎麼學?第3個要求是學什麼?

在股票投資過程當中,投資技術五花八門,有心理學的,有技術方面的也有意境,八卦方面的,各種各樣的投資學類層出不窮。

所以說在學習技術的過程當中,選定適合自己的技術,一學到底是最關鍵的。

綜合來看,很多投資者學習了10年的投資技術。感覺技術也不錯,但是不賺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兩點,第1點就是投資天分的問題,第2點就是你投資技術到底有沒有絕對。

其實在投資的過程當中,不怕你不學習,就怕你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而自己還不知道,這就是導致你最終虧損的原因。


社長財經


這樣的情況很常見,首先自己學的技術並不一定是真正有效的技術,最要命的技術的不同的環境下使用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其次還要解決知行合一、對股票基本屬性的瞭解以及懂得擇時善於空倉。

下面我從擇時、公司屬性研究、技術戰法、如何執行四個角度來簡單闡述。

1、炒股難之擇時

短線操作我們都知道,當大盤處於上升趨勢的時候,只需要持股不動就能掙錢,只不過掙多掙少罷了,當有新的題材板塊爆發的時候,特別是國家頒佈的政策、黑科技發明、公司業績超預期、公司特大併購重組等,通常都會有一波行情。這個時候只要參與這個板塊當中的個股,也是能夠獲得收益,不過是收益多少罷了。

所以當大盤好,又有熱點板塊的時候,那就是我們重倉買股的時候,當大盤不好,但是有個別板塊有賺錢效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輕倉參與熱點板塊。當大盤不好,且市場當中沒有持續性的板塊,這個時候我們最好空倉。

2、炒股難之公司屬性瞭解

對於股票的屬性以及在行業當中的地位最好要熟悉。比如說,一提到鋰電池就知道行業龍頭是寧德時代、先導智能、億緯鋰能。然後知道不太來,是做鋰電池負極材料,新宙邦是做鋰電池的電解液,這些產業鏈都要非常熟悉。

比如同樣是炒新片,芯片又分為設計、設備、封測、材料。嗯,每個分支都有不同的公司,哪個公司是最正宗的都要非常清楚。


3、炒股難之方法使用

對於短線的操作技術,量價和均線就夠了,別的指標要麼容易失真,要麼滯後。而且成交量放量也是可以造假的,只有縮量是無法造假的。不管是地吸半路還是打板,都有比較細緻的操作技巧。但是很多技術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說20 19年上半年,短線題材炒作比較活躍,那個時候打扮是最暴力的一種炒股方式,而2019年下半年很多機構都走出了主升的行情,打板的容錯率比上半年就差很多了。

所以即便是有效果的戰法,也有可能會短暫失靈。這一年很多炒股的朋友是搞不清楚的。

4、炒股難之知行合一

這個我感覺是整個操作過程當中最難的,很多時候遇到自己模式內的票,由於當時內心貪婪恐懼,未必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個需要刻意訓練,我們要經常反思自己的交易,特別是失敗的交易,一定要總結為什麼失敗?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嗯。

股票交易過程當中,一定要養成非模式不交易的習慣。

總結

以上是我總結炒股四大難的地方,分別是擇時之難,對股票詳細瞭解之難,戰法學習之難,知行合一之難。

我是主力控盤分析,師承南京某遊資和廣州某私募基金經理,更多幹貨分享,請關注我。


主力控盤分析


學了10多年股票技術,技術也不錯,還是做不好股票,這種人太多了。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他的書架上至少有兩百本關於炒股技術和期貨交易的書籍。他每次和人聊天談論起股市或者期貨行情時,總是滔滔不絕,侃侃而談,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樣子,讓人折服。可實際上他從股市中並沒有賺到什麼錢,炒期貨還虧了大幾十萬出去,這些年他的資產增值方式主要還是他老婆當年為了孩子讀書而投資的三套房產。

心態和風控,是成功路上的兩塊絆腳石!

這十多年來,他什麼技術指標沒研究過?什麼程序化系統沒有使用過?他自己編寫的程序化交易系統就賣了好幾套。每天國際國內發生的財經要聞他都瞭如指掌,也能發表很有見地的評論和分析。可是他依然沒辦法做到靠交易為生,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他自己也很清楚,而且還經常跟我們說:心態和風控,是他成功路上的兩塊絆腳石!

心態管理很重要

大家都明白,心態很重要,可就是不明白怎麼去管控自己的心態。我們也都知道,用嘴巴去說別人很容易,可輪到自己卻總是做不好。那些什麼“不以盈喜,不以虧悲”、“手中有股,心中無股”等等修煉心態的心靈雞湯喝過不少,可到實際交易的時候卻又一點兒用處也沒有。在風險市場裡做交易,只有戰勝貪婪和恐懼這對孿生兄弟,你的心態才會好。

倉位控制和風險管理才是贏家的致勝法寶!

“想贏又怕輸”的賭徒心理總是會左右你的情緒和影響你的執行力。由於很想贏,每當你覺得行情看得特別準的時候總會下重倉,而每當你下重倉的時候,風險也就悄悄的來臨。重倉之後,你又很怕輸,心裡總是跟著行情的起伏波動而情緒失控,導致交易計劃落空。該砍倉止損時你不止損,任由損失一再擴大,因為你不想輸,因為你不能輸。一次重挫,只要一次就足以毀掉你前面九次靠小心謹慎所獲得的收益,正所謂“一朝回到解放前”,說就是這個意思。於是,你又不得不從頭再來。週而復始,你的資產總是無法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長。

以上兩點就是那些炒股技術很好的人,卻又賺不到錢的主要原因。


博弈價值評估苑


萬法歸宗,股市到最後就是一個“概率”的問題。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高水準的專業人士,在股市中屢屢敗北。究其原因,其實就是敗在了一個“炒”字上。他們具有高學歷和極高的專業素質,卻未能抓住“股票的背後是企業”這一核心,他們敗給了價格波動,敗給了人性。

在股市中摸爬滾打多年,我們漸漸地會發現,股市的變量是多維的、複雜的,就像人類可以用計算機打敗世界最厲害的象棋大師,但是至今仍然不能用計算機在股市中獲得理想的成績,由此可見其複雜程度。

在股市中犯了錯,通常不是我們對行業認識不深,不是對公司理解不透徹,而是我們的研究和思考還不全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有形成完整的交易體系和思考框架。常見的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情緒面等等都是這個體系和框架的組成要素,在一起構成了股市概率思考的基本模式,也是我們參與股市這個博弈遊戲的入場券。

範K.撒普博士在《通往財務自由之路》一書中認為交易有三個組成因素:心理狀態(情緒控制)、資金管理和系統開發(交易方法)。

其中,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大概佔60%),其次,資金管理/頭寸確定(大概佔30%),而系統開發是最不重要的(只佔約10%)。一套完整的股市認知體系至少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大勢研判、行業認知、企業分析、資金管理、情緒控制。俗稱交易系統的“五駕馬車”。這五個方面就是我們參與股市這場博弈遊戲的關鍵。構建我們的策略環節,五環相扣,哪個環節出問題都不行,非得把五個要素都打磨成熟,才可能在股市中取得好的成績。

在範博士的理解中,心理狀態(情緒控制)這一環節做好了,除去一夜暴富、賺快錢的想法,克服了恐懼和貪婪的人性弱點,我們就把獲勝的概率提高了五成以上,這也是戰略層面的“道”。其實,其他領域何嘗不是如此?即使事業做到巔峰,一旦迷失自我,內心失去了平衡,也就是事業開始走滑鐵盧之際。

對於炒股的人來說,牛市高槓杆、高融資,資產迅速升值,熊市來臨後,如果不能調整心態,把握好節奏,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會是怎麼吃進去的,怎麼吐出來,連本帶利。

此外,股市沒什麼事百分百的,一切都是在“概率”和“可能性”上優化,提高自己的勝率。不論是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還是資金管理、心態控制,都是評估某一次出手的獲勝概率,就像戰場上將軍對一場戰爭、一次戰役的謀劃和部署,沒有百分百的事情,都是綜合評估各方面的情況,得出一套最有利於自己取勝的作戰方案。

股市的確定性基於概率,來源於股市最基本的原理,那就是:股價的最終決定因素就是企業,企業的發展決定股價的動態。這一最樸素的道理,在市場炒作的迷霧下,已經讓太多的人迷失方向。

那麼什麼是大概率和小概率的事情呢?顧名思義,大部分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大概率,反之則是小概率。而在股市中,普通人炒股虧錢才是大概率事件。

有了概率的思考方式,我們就會明白,在股市的博弈中,基本面、技術面、心理面、資金面等等都是我們衡量概率勝算的要素之一。股市是個大熔爐,各種理念、方法都要大融合,價值投資、趨勢投資、技術分析、圖形分析基本面分析等等要素都可以自成一家。

這個概率綜合得分多少才是一次出擊的核心思考點。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不具備“特殊資源”的優勢,屬於沒有底牌的群體,股市的方向選擇無外乎兩條路。一條是專注企業價值,波段或大波段投機,多數時候不必在意市場擇時;一條是專注市場價格博弈,認為基本面的一切要素都已經反映在價格走勢中,跟著市場走。兩條路,兩種操作手法。

無論是“價值博弈”,還是“價格博弈”,哪一條走通了都可以笑傲股市。

多數投資人犯的錯誤是“搖擺”。在“價值博弈”和“價格博弈”兩大陣營中搖擺不定,這個不行換那個,循環往復最終不知所從。兩種模式的核心都是“專注”。

價值博弈的核心在於專注熟悉的行業,熟悉的股票,長期波段、大波段反覆操作,趕上市場好了,一個持股週期可能是兩年,市場不好,持股週期可以壓縮至幾天。價格博弈的核心在於“執行紀律”,一切按照交易體系操作,拋除一切主觀感情因素,不要相信任何人的任何觀點,可以參考,但不能盡信。

這兩種模式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長期練習,專注下去,不要搖擺。老是換跑道,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技術好,卻炒不好股了吧!

漲漲認為,歸根究底,炒股這件事,咱們還是要專注。炒股是件很複雜的事,並不是認識幾根K線,知道幾個戰法,就可以做好的。什麼技術好,股齡長,如果不能保持好的心態,時刻順應市場的變化,那麼這些也不過是空談罷了,或者說就是假象。

想要在股市中獲利,還是要學會與時俱進,時刻保持前進的步伐。實盤中的情況遠比紙上談兵要複雜。

如果這裡有喜歡炒股的朋友,歡迎關注漲漲,跟漲漲一起分享炒股日常。漲漲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操作和看盤哦!感興趣的朋友記得加關注哦!


徐漲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什麼叫技術不錯呢?太多的人談股票技術時滔滔不絕,什麼背馳見頂,背馳見底,頭肩頂,W底,多頭陷阱,空頭陷阱,各種技術能說上一整天。但,這叫技術不錯嗎?

非也!這僅僅是初步瞭解股市,甚至談不上入門,更談不上技術不錯。

真正的技術大牛,一般都會有一套完備的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這套交易系統要經過數個牛熊輪迴的真刀實槍的檢驗,是用資金反覆驗證出來的。真正的技術大牛,一定會對大盤有史以來的走勢熟而又熟,從中提取出來固有的規律,並利用這種規律大把賺錢。真正的技術大牛,一定能夠迅速判斷出當下走勢,是上漲還是下跌,亦或是盤整,在大局上有相當的把握,並順應而不違背大走勢,然後從細微上確定操作點位。

其次,有了不錯的技術就一定能賺錢嗎?非也!在有真實技術的前提下,保持耐心,堅決遵守紀律,不莽撞,不衝動,才會賺錢。股市中,確實有些人看的很準,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不到合適點位就忍不住的去操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損害的終是自己的錢財。

以上說的是有真才實學,還得配合良好的心態,紀律,如此才可以賺錢。

同時,還有極其重要的一點,那就是A股的一個特性:牛短熊長。這個特性,足以毀掉無數技術不錯的人。

以上是本人對股市的一點理解。


浪追雲


股票市場就像一個生命體,它是在不斷變化的,A股當中其實有很多散戶的炒股技術非常好,各種技術指標基本上門清。

當然有很多交易者利用以往的投資經驗,建立出一套的交易系統,也利用這個交易系統獲得了一定的收益,在市場當中有所斬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炒作風格不斷變化,這套交易系統漸漸地效果越來越差。

這是大部分老股民的寫照,炒股炒了10幾年,甚至在某一階段有驕人的戰績。

我曾經就遇到了這樣投資的朋友,他比我早入市十年,經歷了A股非常多的歲月。其中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確實也大賺特賺,但是經歷過幾輪牛熊之後,以前的一些交易風格也成為他的負累。

其實我覺得A股就像一個染缸,染缸的顏色是在不斷變化,投資者必須把自己的顏色調到和A股一樣才能如魚得水。

而大部分投資者其實是布料,在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市場就給了其一定的顏色,如果想要不斷變化是非常困難的,只有把以前被染缸染掉的顏色褪去之後才能夠重新染色,而褪去以往的交易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大多數成功的交易者,曾經在一段時間和a股的顏色相當,也獲得了一定收益,但也成為了其不願意改掉顏色的負累,特別是一些早期使用技術指標炒股的投資者。

市場日益變化,主力也在不斷變化,新的主力使用的方法與以前的老主力大相徑庭。

大部分投資者的信息無法先主力一步,如果技術面再落後主力一步的話,則很難在市場當中穩定盈利。

所以綜合來說,只有在市場當中不斷的改變自己,不斷的磨合市場才能夠獲得穩健的收益。


關注點贊,腰纏萬貫,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