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早的“漢奸”之一,中行說為何那樣死心蹋地的出賣國家呢?

微史


漢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曾經打得劉邦滿地爪牙,橫掃北亞,統一了整個大草原的匈奴史上最牛梟雄,冒頓單于病逝。敵國巨星隕落,此乃漢之大幸也,一時間,漢朝野興奮,舉國歡騰,漢文帝劉恆苦大仇深的臉上,竟也露出了一絲快意。

冒頓死後,其子稽粥繼任匈奴單于,號為“老上單于”。

劉恆乃決定繼續施行和親政策,遣使送宗女遠嫁匈奴,謀求帝國和平發展環境。

和親乃關乎帝國安全之大計,劉恆不敢怠慢,他精心挑選了個最漂亮的翁主(漢時諸侯王之女稱翁主,與皇帝之女稱公主區別。因皇帝之女須由三公主婚,故稱公主;而諸侯王之女其父可以主婚,故稱翁主),又選了個最機靈的太監做翁主的僕從,然後開開心心的送他們去媾和匈奴

但是劉恆錯了,他錯就錯在挑的太監太機靈,以至機靈的投降賣國當漢奸了。

這個太監,就是中行說。

中行說早先接到這個偉大任務的時候,牢騷滿腹,非常不樂意,因為他不想去寒冷荒涼的匈奴吃苦;但劉恆考慮到中行說原系燕人,臨近朔方,多少了解一點匈奴習俗,對遠嫁的翁主可以多點照應,故不予理會他的不滿,仍然堅持派他去。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被放逐天涯而有苦難申、且從此一生都不能再歸故土,於是中行說出離了憤怒:既然祖國不要我,那我也不要祖國了!因此他在臨行前立下了一個可怕的誓言,發誓自己必將成為漢廷最大的禍患。

沒有人把他的話當回事兒。因為沒有人相信一個小人物也可以掀起大風浪。當時誰也不會想到,就這個小人物的這句誓言,竟成為了漢民族最大的詛咒,如蛆跗骨,遺禍數世。

中行說跟隨和親車隊抵達匈奴後,立即向匈奴投降,把他知道的漢朝機密一股腦和盤托出,成為一名大漢奸。老上單于對這個機靈無比、又能說會道的漢奸非常喜愛,把他放在身邊擔任參謀,凡有中國之事,必要向他請教。


經過二十幾年的和親與文化輸出政策,匈奴人早被中國的偉大文明同化的找不著北了,他們皆以吃中國美食為樂,穿中國絲綢為榮。特別是在名士賈誼的提議下,漢文帝採取了“五餌”之術來引誘、軟化匈奴人,即用盛裝華車引誘其眼,用珍饈美味引誘其口,用音樂美人引誘其耳,用奴婢豪宅引誘其腹,用禮遇降者來引誘其心。總之就是要用糖衣炮彈把匈奴給和平演變了!

中行說一看這怎麼行,趕緊跳出來說:“匈奴人眾不能當漢之一郡,然所以強者,以我大匈奴之衣食、用度、風俗之特異也。今單于變俗,好漢物,則國人皆仰慕於漢,長此以往,漢只需以二成漢物收買,則匈奴人盡歸於漢,成其屬國矣。此皆漢人用心險惡,欲同化我族,單于不可不防。依小人之計,不如這樣,今若得漢絲綢,則以之馳草棘中,衣褲必裂敝,可示不如氈裘之完善也;得漢食物,則皆棄之,以示不如奶酪之便美也。”

老上單于恍然大悟,原來漢朝人這麼陰險,竟用漢之美物來腐化我匈奴人之心志,這可太糟糕了。於是他接受中行說的建議,在匈奴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去中國化運動”,從此只搶漢朝的子民與糧食,不再使用漢朝器物。

在人類沒有步入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裡,一個民族、特別是一個文化弱後的民族,其獨立性往往是決定其興亡的重要因素。而民族的獨立性必須要建立在順應其地區自然特徵的基礎之上。看來,中行說雖然只是個死太監,但頗有見識,可稱得上精通民族文化心理的大學者了。

中行說還唆使匈奴產於在和漢朝書信來往時,多用挑釁之語,稱謂上自稱“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而稱漢文帝僅僅是“漢皇帝”,以培養匈奴人的民族主義和民族自尊情緒。

後來,中行說還幫著單于記事、記賬,教匈奴人先進的管理方法,進行人口普查,資產清查以及畜牧業發展狀況。如此他一面反對漢化同時又在匈奴散播文明的種子,盡心盡力輔佐敵酋,並極力煽動民族仇視情緒,其種種漢奸所為,全是為了兌現自己的誓言,讓自己的祖國萬劫不復,讓過去那些輕視自己的人付出代價!!

圖:電視劇《大風歌》裡的中行說

劉恆欲哭無淚,漢苦心經營數十年之和親政策,竟一朝毀於中行說一人之手。為彌補自己的過失,劉恆又接連派出漢使,向匈奴宣揚中國之禮義,欲恢復和親,保住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機會。

可惜這一切都是徒勞的,不等老上單于發表意見,中行說第一個就跳出來阻撓道:“匈奴雖無禮義,然約束簡單而易行,君臣一體而可持久,不比中國繁文縟節,毫無益處。爾等中土庸人,不必多言,唧唧歪歪,面目可憎。但教把漢朝送來錢糧,留心檢點,果能盡善盡美,便算盡職,否則秋高馬肥,便要派遣鐵騎,南來踐踏,踏你個屍橫遍野片土不留!”


漢使哭喪著臉說:“中行大人何出此言,你不也是漢人麼?”

中行說大怒:“誰說我是漢人了。你才是漢人,你全家都是漢人!我中行說,是一個偉大的匈奴人!”

至此,漢朝以和親及禮義羈縻匈奴之政策,全面破滅,在中行說的挑動下,匈奴幾乎每年都要派兵南下襲擾漢之邊郡。因中行說熟知漢境關隘險阻,懂得要害所在,又稍通謀略,教匈奴大軍拆作多部,分頭出擊,而導致漢漢軍在北方漫長的邊境線上捉襟見肘,防不勝防,雲中、遼東、代郡等邊地每年都有萬餘人被擄為奴隸或殺害。特別是漢文帝前元14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十四萬鐵騎南下,直至臨近長安的甘泉宮一帶,漢軍大發車騎苦戰月餘,也未取得有價值的的軍事成果,最後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匈奴人帶著搶掠所得揚長而去。不過,好在匈奴人對漢朝並無領土野心,他們每次南下只為劫掠牲畜和人口,這種心理大約就像牧羊人一樣,把羊養肥了再殺,漢朝這邊一旦在邊境地區積攢夠一定數量的子民財帛,也就到了他們南下“殺羊”的時候。而漢朝所奉行的和親政策,就是延緩他們南下“殺羊”的頻率,以換取寶貴的時間恢復國力。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中行說仍然沒有停止他的漢奸活動,竭盡所能不斷破壞漢匈兩國的關係,每年樂此不疲的與漢使鬥法。其實老上單于在晚年已經略顯疲態,答應了漢朝的和親,可惜他沒多久就死了,他的繼任者軍臣單于年輕氣盛狼性正勃,再加上中行說在旁推波助瀾,他竟在娶了和親公主撈了大筆嫁妝不到兩年後,就出爾反爾又大舉率軍南侵。結果,好不容易安生了幾年的漢匈邊境,狼煙再起,生靈塗炭,無數百姓在烽火與兵燹下哀嚎、慘死,馬踏成泥。

中行說以事實證明:卑賤之人也不是好惹的,皇權可以國家與民族之大義踐踏人權,但並非每個人都願意無私奉獻與忍受的,逼到極處,總有極端之人將一切忠誠與廉恥拋棄,背叛國家,背叛民族,在所不惜。

人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可恨之人也未必沒有可憐之處。中行說就是一個可憐的太監,生理不全,地位低下,本來也就希望苟存於世,螞蟻般度過一生則足矣,結果卻被拋到蠻荒之地,註定服侍和親的宗女而老死異鄉。他窮極生恨,從此被仇恨迷失了雙眼,瘋狂報復,最終殃及無數漢朝百姓——如此一生,豈非可憐復可恨!


千古名將英雄夢


中行說算不上最早的漢奸

最早投降匈奴的,根據史記《史記》:

1、漢6年10月反叛失敗的臧荼兒子臧衍;

2、漢6年秋投降匈奴的韓王信;

3、漢12年年4月,因劉邦死而投降匈奴的盧綰。

中行說是第四個投降匈奴的人。

表面上,中行說和臧衍、韓王信、盧綰三人都不同,但本質上四人都是因為無路可走只能投降匈奴。只不過臧衍、韓王信、盧綰三人是因為戰敗形勢所逼,中行說是因為前途。

與其說中行說是反漢 不如說是為了個人功業

很多人都因為中行說的這句話:

“必我行也,為漢患者。”

而認為中行說的所作所為只是反漢。

但中行說的作為,與其說是反漢,不如說是建功立業之心:

既然已經不能夠在漢朝建功立業,為什麼不在匈奴建立自己的功業!

由於中行說的“宦者”這個詞,導致了很多人認為中行說是太監。但實際上,在秦朝、西漢時期,所謂的宦者並不意味著是閹割的男人,而是正常男人。東漢時才規定宦者必須是閹割的男人。

《漢書 百官公卿表》記載:宦者是少府中的一個機構:

“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有六丞。屬官有尚書、符節、太醫、太官、湯官、導官、樂府、若盧、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東織、西織、東園匠十六官令丞,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長丞,又上林中十池監,又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者、宦者八官令丞。諸僕射、署長、中黃門皆屬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為考工,左弋為佽飛,居室為保宮,甘泉居室為昆臺,永巷為掖廷。佽飛掌弋射,有九丞兩尉,太官七丞,昆臺五丞,樂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鉤盾五丞兩尉。”

因此宦者中行說的宦者是官職名稱,並非指太監。

中行說作為西漢少府中的一個官吏,本來還是有機會慢慢升官,但因為被派遣到匈奴去,希望也就沒有了。

有韓王信、盧綰以諸侯王身份投靠匈奴前例在先,中行說一個誰都看不上眼的小官,因此投降匈奴,說不上背叛。

中行說和漢使辯論的文化反思

1、賤老風俗。漢使認為匈奴賤老風俗不好,中行說認為漢朝雖然沒有賤老風俗但普遍實行賤老行為——戍守邊疆的士卒就拿家裡最好的糧食、衣物上路而讓家裡的老弱吃差的、穿差的。這是事實上的賤老行為,和匈奴賤老風俗一樣。

“匈奴明以戰攻為事,其老弱不能鬥,故以其肥美飲食壯健者,蓋以自為守衛,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輕老也?”

匈奴和漢朝都是讓年輕力壯的戰士吃好喝好、讓老弱吃差喝差,這樣才能保證戰鬥勝利,閤家平安。

2、匈奴無禮儀、妻母嫂習俗。中行說認為匈奴無禮儀可以達到政輕人樂目的;匈奴雖然妻母嫂,但所立都是同一種姓;漢朝雖然不妻母嫂,但親人相殺乃至易姓則是平常事。

中行說還指出漢朝禮儀的兩大弊端:

A、固化階層,導致階層利益不能流通:

“上下交怨望”

B、好建工程耗費民力:

“而室屋之極,生力必屈”
“伕力耕桑以求衣食,築城郭以自備,故其民急則不習戰功,緩則罷於作業。”

可以說,中國歷史王朝在西漢之後,都是因為這兩個原因而滅亡。

從秦穆公時的由余看西漢的中行說

西漢時中行說關於漢朝文化的兩大弊端(階層固化、工程耗費民力),在秦穆公時期的由余也說過同樣的話:

《秦本紀》:

“夫自上聖黃帝作為禮樂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驕淫。阻法度之威,以責督於下,下罷極則以仁義怨望於上,上下交爭怨而相篡弒,至於滅宗,皆以此類也。”

這是階層固化。

“秦繆公示以宮室、積聚。由余曰:“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這是工程耗費民力。

幫助匈奴攻打漢朝的中行說,幫助秦國攻打西戎的由余,前後幾百年,不約而同的給出了中原文化的兩大極端。這是巧合嗎?

從背景來看,秦穆公時期的秦國是從西戎文化全力向周文化學習,即漢化;中行說時的匈奴是冒頓和劉邦和親以來匈奴向漢朝文化學習,亦即漢化。

由余反對漢化,要求秦國保持胡化,這才讓秦國得以稱霸西戎;

中行說反對漢化,要求匈奴保持胡化,這才讓匈奴始終是兩漢最大的敵人。

中行說給出了漢人為什麼不尚武而胡人尚武的原因:

“其民急則不習戰功,緩則罷於作業”

即:人的精神力氣是有限的。漢人的精神力氣都在耕田、修築城池、皇宮等工程上,哪有時間習武!

綜述

中行說,本身是西漢少府的一個官吏,在被派遣到匈奴、前程已斷的情況下,投靠匈奴,建立自己的功業,無可厚非,算不上漢奸二字。這和今天國人移民去美國賺錢一樣。何況中行說還是被強迫去的。

中行說,由余,二人相隔幾百年,先後指出了漢文化的兩大弊端:階層固定、工程耗費民力。這兩個弊端都是中國歷史王朝經常出現並且因此王國的原因。工程耗費有秦朝的墓陵和長城,隋朝的京杭大運河。階層固化基本上每個王朝晚期都出現。

中行說、由余在國家治理上的思想,其實就是道家的小國寡民思想:政簡事清。西漢初期的道家治理,並非政簡事清,而是無為而治,順從規律,不加以干擾。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公元前174年,匈奴單于冒頓上書漢文帝,請求履行和親之約。

說起來,冒頓的確是位了不起的單于,他東滅東胡,西侵月氏,南吞樓煩,又征服了丁零、屈射等部落,他在統一草原後,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

(冒頓劇照)

至於冒頓和漢王朝,也是頗有糾葛,他不光收降了漢王朝的異姓王韓王信,還將漢高祖劉邦圍困在白登,並且多次侵擾漢王朝邊境。

劉邦為此非常焦慮,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劉邦不僅和冒頓結為兄弟,達成了和親政策,每年還奉送大量的棉絮、繒、酒、米和食物等,以換取國家太平,百姓安康。

呂后去世後,代王劉恆在太尉周勃等人的擁立下登上了帝位,是為漢文帝。

當時,匈奴多次違背誓約,進犯邊境,而漢王朝卻因多年戰爭,國家財力非常凋敝。就在劉恆為此苦惱之際,冒頓給他寫了這封信,提出希望能繼續當年的和親之約,使兩國國民能安居樂業。

冒頓的信正合劉恆之意,於是他答應了冒頓的請求。

隨後,冒頓病逝,他的兒子稽粥繼承了單于之位,是為老上單于。

漢文帝聽聞後,決定繼續履行和親政策,所以他在皇親貴族中挑選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前往匈奴,與老上單于和親。

考慮到和親一事關係到兩國的外交,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漢文帝特意在宮中太監中挑了個做事精明能幹的人前往輔佐,這個人就是中行說。

中行說知道身為遊牧民族的匈奴人,一向生活清苦,環境艱難,所以他一再表示,他不願意去。

可惜,中行說不過是個被閹割了的太監,根本沒有話語權,他雖然強烈地表示不願意去匈奴之地,但漢文帝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再說了,一個太監,只管做事就是,哪兒來的那麼多話。

中行說見已成事實,心裡非常不高興,在前往匈奴前,他曾和人說:“必我也,為漢患者。”意思是說皇帝強迫我去匈奴,我一定要做對漢王朝不利的事。

(中行說劇照)

到了匈奴後,中行說立刻投降了老上單于。

中行說雖說是個太監,但是他很有一些才能。

中行說看到匈奴上下都對漢朝送來的物品和食物非常喜歡,於是他對老上單于說,匈奴的總人口不足漢朝一個郡,但是因為衣食都是自給自足,不依賴漢人,所以強大。但現在大家都崇尚漢朝的物品和食物,要不了多久,就會受到漢朝的影響,漸漸被漢化,到時候不用一槍一卒,匈奴就歸屬於漢朝了。

老上單于聽說後,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問他該怎麼制止這種現象。

中行說講,應該把漢朝送來的繒絮做成衣褲,讓人們穿著這樣的衣服在荊棘中奔馳,這樣繒絮就會很快破損,大家就知道這比不上匈奴的皮襖結實。

另外,再將漢朝送來的食物盡數扔棄,以顯示唯有匈奴的牛羊肉和牛乳等才是味道鮮美,能使人增強體魄的食物。

於是,老上單于依計而行,果然遏制住了匈奴人崇尚漢朝服飾食品等的風氣。

除此外,中行說還把漢朝的統計辦法教給老上單于身邊的人,讓他們學會分條記事,方便他們統計人口及牲畜等的數目。

另一方面,漢文帝為顯大國風範,在和親後和老上單于多有書信往來。

漢文帝的信都是寫在1尺1寸的木牘上,在信的開始總是以“皇帝恭敬地問候匈奴大單于平安”這樣的話。

中行說對老上單于說,強大的國家在外交上應該壓倒對方,所以他建議老上單于用1尺2寸的木牘回信,並在信的開頭以“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的匈奴大單于”自居,此外,他還讓老上單于將印章等都刻得要大過漢文帝的印章,以此表示匈奴強過漢朝。

(漢文帝劇照)

儘管漢文帝見信後,明白其中深意,但由於漢朝需要恢復生產,所以並沒有指責老上單于。

為了表示兩國之間的一團和氣,漢文帝又遣使者前來問候老上單于。

使者對匈奴的風俗頗不以為然,在聊天中提到匈奴人不敬老的問題。

中行說立刻回敬道,漢朝人被徵入伍後,要出發戍邊時,家中的老人是不是把暖和的衣服和食物打包起來,讓他們帶在路上吃穿?

使者承認的確如此。

於是,中行說表示,匈奴人深知戰爭的重要性,所以老人會把肥美的食物留給青壯年吃,讓青壯年去去保衛他們,這樣既能保證青壯年的力量,同時老人也能得到保護。所以,說匈奴人不敬老,簡直是無稽之談。

漢朝使者每次辯論,中行說總是辯駁得他們無話可說。後來,中行說乾脆對漢朝使者說,你們少說話,你們只要保證奉送的食物和物資數量足,質量好就可以了。如果送來的物品和食物不能使老上單于滿意,那你們就等著到秋天的時候,匈奴人騎著烈馬去踏平你們待收割的莊稼吧。

中行說的態度讓漢朝使者非常不滿,詰問他是不是漢朝人。

結果中行說表示他與匈奴人才是一家人。

氣得漢朝使者回去向漢文帝告狀。

中行說不光威脅漢朝使者,還以他對漢王朝的熟悉,為老上單于出謀劃策,多次策劃有利於匈奴的戰爭時機和地點。

老上單于有了中行說,在與漢王朝的征戰中,經常奪得先機,因此他把中行說當作重要的謀臣,給予豐厚的賞賜。

中行說的行為,給漢王朝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匈奴人所到之處大肆屠殺,許多漢人因此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漢王朝也因為他的緣故,軍事和經濟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後人對中行說賣國求榮的行為極為不恥,於是在說到漢奸的時候,就把他列為了漢奸鼻祖。

(參考史料:《史記》《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中行說不應該算漢奸。

關於中行說,司馬遷是這麼記錄的:

  老上稽粥單于初立,孝文皇帝復遣宗室女公主為單于閼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說傅公主。說不欲行,漢彊使之。說曰:“必我行也,為漢患者。”中行說既至,因降單于,單于甚親倖之。
  初,匈奴好漢繒絮食物,中行說曰:“匈奴人眾不能當漢之一郡,然所以彊者,以衣食異,無仰於漢也。今單于變俗好漢物,漢物不過什二,則匈奴盡歸於漢矣。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漢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於是說教單于左右疏記,以計課其人眾畜物。

  漢遺單于書,牘以尺一寸,辭曰“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所遺物及言語云雲。中行說令單于遺漢書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廣大長,倨傲其辭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所以遺物言語亦云雲。
  漢使或言曰:“匈奴俗賤老。”中行說窮漢使曰:“而漢俗屯戍從軍當發者,其老親豈有不自脫溫厚肥美以齎送飲食行戍乎?”漢使曰:“然。”中行說曰:“匈奴明以戰攻為事,其老弱不能鬥,故以其肥美飲食壯健者,蓋以自為守衛,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輕老也?”漢使曰:“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臥。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取其妻妻之。無冠帶之飾,闕庭之禮。”中行說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飲水,隨時轉移。故其急則人習騎射,寬則人樂無事,其約束輕,易行也。君臣簡易,一國之政猶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惡種姓之失也。故匈奴雖亂,必立宗種。今中國雖詳不取其父兄之妻,親屬益疏則相殺,至乃易姓,皆從此類。且禮義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極,生力必屈。伕力耕桑以求衣食,築城郭以自備,故其民急則不習戰功,緩則罷於作業。嗟土室之人,顧無多辭,令喋喋而佔々,冠固何當?”

  自是之後,漢使欲辯論者,中行說輒曰:“漢使無多言,顧漢所輸匈奴繒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己矣,何以為言乎?且所給備善則已;不備,苦惡,則候秋孰,以騎馳蹂而稼穡耳。”日夜教單于候利害處。
《史記·匈奴列傳》

中行說是作為漢朝出嫁的翁主(諸侯王女,低公主一級,相當於後代郡主)的“傅”前往匈奴的,也就是說中行將作為翁主的臣子留在匈奴,而不是送親後即可返回。翁主身為匈奴閼氏,她的臣子自然也成為她丈夫的臣子,所以奉命服侍翁主的中行說為單于效力,在倫理上沒有問題。

但中行不算漢奸,不等於說他無罪,他為了個人私仇,積極為匈奴謀劃入侵漢朝,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

中行說自己選擇做一個徹底的匈奴人,並積極反噬故國,也就成為漢朝最兇惡的敵人。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我們大可不必道德譴責,而是應該堅決予以打擊!


真正鱷魚不哭


老上單于上臺後,漢文帝劉恆為了信守盟約,延續和親的傳統,便挑選了一位王族女子,準備嫁出嫁匈奴。

劉恆為和親使團選擇了一名隨行官。當時宮內有一名宦官,叫中行說,人很聰明,能說善辨,非常機智。中行說出生在燕國,靠近匈奴,對北地的風俗人情比較瞭解。劉恆就差人通知中行說,要他做好準備,隨時啟程。

沒想到中行說對這項使命不興趣,一口拒絕了。他在皇宮中,因為能說會道,善於巴結後宮的貴妃們,左右逢源,也算有點權勢。現在突然一紙命令,要他離開富麗堂皇的後宮,去到寒冷荒涼的匈奴,心裡很不樂意。

劉恆大怒:你不過是小小宦官,居然也膽敢討價還價,你不去,偏讓你去。

觸犯天威,中行說沒得選擇。他恨恨地詛咒說:“非讓我去不可,我一定會報復,把漢室攪得不得安寧。”

心懷不滿的中行說跟隨和親車隊抵達匈奴後,立即向匈奴投降。

作為和親隨從人員,中行說的使命是促使漢匈兩國和平相處。但他因為一己之私,把什麼國家責任、什麼民族大義,全拋到九霄雲外,一心鑽營如何來報復漢文帝,把漢、匈兩國關係攪得一團糟。

中行說本是一名宦官,溜鬚拍馬是他的本事,況且他口才極好,善於奉承阿諛,居然深得老上單于的寵幸。他不再以漢人自居,而是以匈奴人自居了。

從此,中行說不遺餘力地攻擊漢帝國的方方面面。

漢帝國苦心積慮的和親政策,幾乎毀於中行說一人之手。

當時漢帝國的絲綢在匈奴很受歡迎,匈奴許多貴族都以穿著中國絲綢為榮,同時,中國的美味食品,也很受匈奴人歡迎。

中行說不高興,跳出來說:“匈奴的人口,比不上中國的一個大郡,但是卻可以無敵於天下,就是因為穿著飲食上,從來不必仰賴中國。現在匈奴上上下下都喜愛中國的衣物食品,以為至寶,這樣恐怕中國只需輸入一二成的物品,匈奴怕是要全國上下歸降漢室了。”

老上單于覺得中行說所言,有些道理,所以就不再稀罕漢帝國的絲綢、美食。

中行說以前在漢宮時,粗通文書算術。到了匈奴以後,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教給匈奴人,如何建立人口簿冊,如何登記牛羊數目,分別條目記事。這在漢帝國只不過是粗淺的學識,老上單于卻以為中行說是個博學多才的人,非常器重。

中行說還不知足,盡出餿主意,力圖破壞漢匈兩國的友好關係。在以往兩國文書中,漢帝國致匈奴的文書是有一定規格的,書簡長一尺一寸,文書的固定格式是“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但是匈奴致漢帝國的文書卻沒有固定的規格。

中行說就搞了個花樣,設計的匈奴書簡長一尺二寸,比漢帝國的書簡長了一寸,書簡上的封印也比漢帝國的封印要大。更誇張的是,中行說設計了一個固定格式,寫著“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儼然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

可以說,中行說無所不用其極,來挑撥漢匈兩國的關係。不僅如此,還極力慫恿老上單于不斷在漢匈邊境上挑起事端。

漢文帝劉恆當初執意讓中行說充當和親隨行官前往匈奴,不想此人居然惹出這麼多的是非,真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君山話史


看過電視劇《漢武大帝》的人,可能對其中匈奴單于手下的一個漢族太監並不陌生,這個人就是中行說。他作為漢朝的太監,投降匈奴之後,卻經常為匈奴出謀劃策,那麼,他為何如此仇恨漢朝呢?

被強行派往匈奴護送公主,讓他內心產生怨恨

其實,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中行說本來是漢朝之中的一個太監,擔任什麼官職,史書裡面並沒有詳細的記載。

話說漢文帝時期,有一天,匈奴突然派遣使者來報喪,說是冒頓單于突然病死,大家推舉他的兒子稽粥上位,號“老上單于”。

匈奴的意思很明顯,新單于繼位,你們漢朝該給我們送一個新的公主或者翁主過來了。公主是指皇帝的女兒,翁主是指諸侯王的女兒。

我們知道,匈奴作為北方強悍的少數民族,一直困擾著中原王朝。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他們還差點在白登山俘虜了漢高祖劉邦。當時,漢朝因為剛剛建立,積貧積弱,無法與匈奴全面開仗,於是就訂立了和親制度。

漢朝要時不時的輸送公主或者翁主給匈奴單于,以和親的方式來維持雙方的友好。此外,配合公主和親的還要有絲綢、絹帛、錢財等等。

漢文帝知道匈奴的用意,只好再從劉姓宗室裡面選取了一位翁主。可是,翁主不能自己去啊,還需要選取宮女和宦官一起隨行。這些公主和宦官也要遠嫁北地,不得返回,一直照顧翁主的飲食起居。

漢朝所選取的宦官裡面就有中行說。為什麼選取中行說呢?史書上說,因為漢文帝覺得他是燕國人,瞭解匈奴的風土人情,也許還會說匈奴語。

可是,中行說不想去。但漢朝堅決讓他去,中行於是說,“必我也,為漢患者。”意思就是,如果你們非要讓我去,那我以後就是你們漢朝的心腹大患。

估計漢文帝一位,中行說只是想嚇唬一下自己,然後不去匈奴,就沒有理會。

中行說為匈奴出謀劃策,讓他們保持民族特性

果然,中行說一到匈奴,就開始給他們出謀劃策。中行說的策略很簡單,匈奴應該保持自己民族的特性。匈奴由弱變強,完全是你們的衣食住行和漢朝人不一樣。

可是如今呢,你們喜歡漢朝的絲綢、食物和美女,你們這完全是在文化和生活上歸降了漢朝啊!你看看漢朝那些絲綢,耐看不耐穿;褲子、衣服在草原中騎馬一穿,就都破裂了,這遠不如我們的裘衣、氈衣,漢朝給的美食也不咋地,遠不如我們的奶酪味道鮮美。

中行說還教給匈奴書算,詳記人口牲畜等方法。

後來,中行說就積極幫助匈奴對漢朝用兵,屢戰屢勝,讓漢朝非常頭疼。

中行說為何如此憤恨漢朝?漢文帝一個輕率的決定,將改變他的一生

那麼,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中行說真的就是因為不想去匈奴而對自己國家如此仇恨麼?

我覺得是很有可能的,作為宦官,一輩子到生活條件惡劣的草原,自然心有不甘。

從後來中行說的種種表現來看,他應該是一個很追求生活品質的人。那麼,習慣了住在漢代皇宮裡,錦衣玉食的中行說自然感到不公平。這可會影響到他整個的後半生。

此外,在西漢初期,宦官還是一個有地位,並且很有前景的職業。那個時候,宦官並不受人歧視,而且還能參與政治。西漢皇帝對太監往往都非常親近,比如劉邦就曾與太監廝混,十幾天不上朝,把樊噲氣得說,奪了天下,就知道和宦官廝混,忘了我們這些開國老臣。

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中行說能夠被派遣到匈奴,肯定不是地位很低的一般宦官,那麼他未來應該在漢朝有很好的發展。可是,漢文帝一個隨便的決定,就讓他跌入萬劫不復,他肯定會對漢文帝及其漢王朝有深仇大恨。

有人認為中行說可能是虛構的人物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中行說這個人可能是司馬遷虛構的(《漢書》裡面班固也是抄自司馬遷)。

有證據麼?有。

第一個是《史記·匈奴列傳》裡面記載,在漢朝之前,匈奴已經學會了“課校人畜計”,也就是書算、統計牲口人數的方法。那麼,怎麼寫到中行說之後,又說他交給了匈奴這個方法呢?

第二個,《匈奴列傳》裡面記載,中行說和匈奴的對話,都是發生在匈奴的營帳之中,司馬遷如何得知?

至於中行說是否是司馬遷杜撰的,我覺得還是請諸位讀者自行判斷吧。


兮兮說事兒


大漢初立,漢高祖劉邦帶領30萬大軍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最後多虧了陳平獻計,才得以逃脫,但是此戰之後漢朝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休養生息,發展國力,而為了保障與匈奴的和睦,只有通過和親。

漢文帝時期,國家剛剛開始休養生息,國力尚不強勢,所以安排公主與匈奴和親,而為了保障公主的生活安全和基本保障,漢文帝也會安排一下宮廷宦官陪同。但是匈奴為草原遊牧地區,生活相對宮廷之中艱苦很多,所以大多數宮廷宦官都不願去。

漢文帝安排中行悅到匈奴去的時候,中行悅不願去,漢朝強迫他。他說:“一定讓我去,我將成為漢朝的禍患。”當時的漢文帝真沒把這話當回事兒,原因非常簡單,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民族歸屬感,也就是所謂的氣節,可是真沒想到,這個傢伙一到了單于的地盤,就做了漢奸,得到了重用。

中行悅到漢朝後做了幾件事對匈奴有很深淵的影響:

第一件事、中行說教單于身邊的人們分條記事的方法,以便核算記錄他們的人口和牲畜的數目。他把統籌學和數學帶給了漢朝的敵人匈奴。對匈奴的文化進步,社會生產力的推動,產生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匈奴實力猛增,讓漢朝更加焦頭爛額。

第二件事、中行說竭力勸說匈奴不要太看中漢朝衣服食物的精美,要增加匈奴對自己食物、器械的儲備,為入侵漢國做準備。並隨時要侵犯漢朝的邊境,不使漢朝強大。

第三件事、中行說勸說匈奴使用細菌戰,把一些病死的牲畜在經過匈奴巫師詛咒後,埋到漢軍進軍路線的一些水源上游,漢軍食用後,許多人出象中毒症狀,漢武帝的愛將霍去病,據說就是食用了這種水源裡的水,生病死了。

中行悅踐行了他“成為漢朝的禍患”的誓言,成為了第一個漢奸,留下了千古罵名,也為漢王朝帶來了不少的困苦難,但是他沒有想到中華大地上出了漢武帝這樣的雄主和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傑出將領,最後通過漢匈之戰,將匈奴趕往漠北,大漢佔據了主動。


帝國烽火


漢奸,都有一個什麼重要特點呢?自私、貪婪,忠於個人的利益,缺乏集體意識,不會過多考慮外部因素。而中行說,投靠匈奴,背叛漢朝,其中難免包含了許多悲涼無奈的意思啊。

中行說,史書並沒有過多記載這個人在漢朝的所作所為。

最先出場,就是陪公主出嫁匈奴,在公主身邊當做謀士。但是中行說,很不願意去匈奴,直接向漢文帝說明,但漢文帝強迫他去,沒辦法,就只有硬著頭皮去了,走之前說了一句話:如果我去匈奴,就一定會危害大漢朝。眾人以為他就是耍耍嘴皮子,哪想到,中行說一去匈奴那,就直接投降,不當漢朝的臥底,最後反而幫助匈奴發展壯大。

又是幫助匈奴首領學習科學技術、文化,還幫助幫助匈奴對付自己的老家漢朝,從而讓匈奴成為西漢邊疆的巨大隱患。

中行說,作為宦官,一直服侍皇帝,在皇宮忠於皇帝。出了皇宮,對於太監而言,就很難說啦。這是中行說反叛的出發點。

太監地位較低,這是常識。而一個太監要想活得好,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巴結主子。在宮裡,當然是巴結皇上;可是漢文帝偏偏要把他趕走,送到匈奴去,這不就是斷了他的一條生路嗎?

跟著公主去和親,這輩子就會埋沒在匈奴那了。即使公主當了匈奴首領的老婆,但畢竟是女流之輩,又能有什麼大權力?中行說作為一個服侍公主的太監,自然好處不大。如此思量,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啦,投降,做漢奸,把匈奴的主子哄好。

中行說反叛漢朝的進一步原因,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就是當匈奴首領的謀士。既然當不了漢文帝的謀士,那麼匈奴的謀士就非自己莫屬了。

反叛漢朝,背叛自己的民族,這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做下決定的,尤其是對於一個有謀略、智慧的人而言。中行說就是一個很有才幹的謀士,他也深度理解漢文化中的“忠義”等道理,但他並沒有被這種思想束縛住,決定從個人利益出發,來考慮自己的人生得勢。這種思想,可以從他與漢朝使節的辯解中,可以看到。

對於漢朝的忠君愛國、繁文縟節的一些禮儀,他都做出了自己的辯解:匈奴人的女子,都可以隨便繼承,兒子可以娶母親,弟弟可以娶哥哥的,這在漢人看來難以理解,中行說辯解說,匈奴地處險境,為了保留後代才如此;對於漢朝提倡的君臣關係,中行說一言道出了要害:漢朝的君臣,指定了種種繁文縟節,連親屬關係也有嚴格分明,最終只是讓大家為了權力相互殘殺,而匈奴的部落關係,就簡單地多,沒有漢朝那一套,大家和諧相處。

中行說的這番言論,聽來確有幾分道理,也道出了當時漢文化,從雛形開始就具有的毛病。可能也就是看穿了這層關係,在加上中行說的處境,投靠匈奴,也就是理所當然了:既然漢朝的文化如此險惡,那不如簡單點,融入匈奴的胡風吧,自由淳樸,雖然有些落後。

小結

現在細細想來,作為一個謀士,中行說深明事物的本質,假如他能夠留在漢朝,那麼必然又是大漢朝的一個棟樑之才;可惜,他被漢文帝趕到了匈奴,最後做出了一個謀士的判斷、選擇:漢文帝不留我,那麼就在匈奴發展壯大吧,大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意思。


歲七夸父


中行說其人,西漢時燕地人,是漢文帝時候的內廷宦官。

作為一個被“去勢”的閹人,一般都會因為生理上的缺陷,導致心理上的變態。而中行說這樣的人,很難講他的三觀裡會存在“民族認知”這樣的概念。

中行說“投降”匈奴?

中行說在漢朝的人生軌跡,如今已經很難了解了,關於他是什麼時候出生,以及青少年時期的人生經歷,以及成為宦官之後的宮廷境遇,史料中沒有記載。畢竟那時候的他只是一個毫無知名度的小宦官,這樣的宦官在漢代宮廷裡一抓一大把。

既然他只是一個底層小宦官,由此可知生活事業必定十分不得已,儘管漢文帝時期宮廷比較簡樸,而漢文帝本人也是一個寬厚的皇帝,但是這並不代表著高高在上的皇帝,會去關注一個底層宦官。

漢文帝與中行說的交集,大概只有那麼一次,即在繼承高祖皇帝對匈策略的“和親”制度將要送劉氏公主遠嫁匈奴時,中行說被“幸運”地選為了遠赴匈奴的贈送品。

據載,中行說並不願意去匈奴,是被強迫的。但筆者並不認為存在強迫之說,因為筆者相信,整個“和親”隊伍幾乎都是被迫的,誰願意去生活條件艱苦而又十分遙遠的塞外,侍奉風俗文化不同、傳說中大魔王一般存在的匈奴單于呢?

但是沒有辦法,畢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是中行說這樣的一個小太監呢?於是中行說一萬個不願意地成為了“陪嫁”大軍中的一員。據載,中行說臨行之前,還放了狠話:

你們非要我去,那麼我以後必定成為漢朝的禍患!

中行說到底到底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是在什麼情形下說的,或者純粹就是心底的咒怨,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確實成為了漢朝的禍患



史料中記載,中行說到了匈奴之後,就立即投降了老上單于,單于非常寵幸他。這個說法比較粗暴,感覺就是從結果推導出來的過程。筆者相信任何人都會有一個轉變的過程,而任何人際關係也都有一個相互適應,發展信任的過程。

作為和親隊伍中的一員,中行說在匈奴的待遇必定一開始是相當糟糕的,首先他是一個漢人,和親這種政策,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匈奴人對漢人的一種羞辱,而作為和親的附贈品,也就是和親隊伍,留在匈奴的人,大抵都是兩頭都不被待見的,漢朝方面認為這些人已經回不來,不能算我大漢的人了,匈奴人認為這些低賤的漢人是我們的奴隸,算不上人。

是故在這樣悲慘境遇下遠赴匈奴的漢人們,他們的待遇比寄人籬下還要慘,為了生存,卑躬屈膝討好匈奴貴族,也十分正常,畢竟像蘇武那樣的硬骨頭真的沒有幾個。

即已經不算是“漢人”又不是“匈奴人”,而且還喪失了生育能力的中行說,中原那套禮義廉恥想來是不再適用於他,畢竟他註定不會有後代,也不用考慮後世子孫被戳脊梁骨。

投降匈奴單于,不如說是中行說作為匈奴的“奴隸”,為了更好的生存空間,以及自我麻痺般的將自己的所作所為理解向向漢朝的報復心理驅使下,他一步一步接近單于,為其出謀劃策,從而成為了兩代單于倚重的漢人奴才。



堅決抵制“漢化”的中行說

中行說其實很像後金時期的范文程,只是兩個人的開始的身份不一樣,但他們都是以奴才的身份逐漸走向漢人敵國的政策核心,為其出謀劃策來對付自己人。

中行說對匈奴最大的貢獻,應該是其在漢匈民族關係思想的認知。自白登之圍後,西漢不得已開始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這種政策對於匈奴而言,是一種對漢人絕對軍事優勢的炫耀,而對於西漢政權而言,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其實又是一種文化優勢的滲透。

公主不可能是一個人嫁去匈奴,她們往往會帶著大量的匈奴人喜愛的漢物,這些東西一定程度上是會使得匈奴人對漢朝的感官上起到積極的變化。從高祖時代開始,在國力不足以對匈發起戰爭的情況下,西漢朝廷就有利用和親不斷“漢化”匈奴的政治見解。

到了漢文帝時期,賈誼提出了同化匈奴相對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主要包括大一統的“首足觀”、設“屬國之官主匈奴”、以及“三表”、“五餌”等觀點,與匈奴單于進行一場爭奪匈奴民心的無硝煙的戰爭,不斷同化匈奴。

作為漢朝的宦官,對於這些“同化匈奴”的政策,中行說是有所瞭解的,所以他投靠匈奴之後,極力主張反對漢化思想。在文帝前元6年(公元前174),中行說向單于指出了匈奴喜好漢物的潛在危險,堅持強化匈奴自己的民族特徵。中行說雖然反對漢化,但並非盲目的排斥一切,而是利用他平生所學,極力輔佐單于,在匈奴中廣泛傳播先進知識。



中行說的反對漢化政策主要有三點:

其一是在風俗上保持匈奴的民族特性,堅決避免遭受漢人文化的侵害,也就是要讓匈奴人不要講什麼禮節,不要學漢人那一套,大家都是粗狂的馬背上的漢子,保持自然風就行了。

其二是在各方面抗禮漢庭,對漢人進行民族歧視。這一點主要體現在雙方國書,以及漢朝使節前往匈奴的過程中。在國書上,中行說勸說匈奴單于開頭要這麼寫:“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而在接見漢使的時候,中行說常常跳出來挑事,不斷貶低漢朝地位,在辯論中說不過就以武力威脅,不斷地強化匈奴人自己很強大,漢朝很弱小的,並且搞民族歧視。

其三是以漢人之長,補匈奴之短。中行說在堅持對發展匈奴有利的不削弱匈奴民族性文化的同時,又不斷地向匈奴單于輸出漢人的智慧。經濟上,中行說教單于要抓好財務,搞匈奴各部族人口、財產的經濟統計;軍事上,他把自己知道的中原漢人的作戰策略一股腦教給了匈奴單于,並且尋找好的機會南下進犯;而在文化上,據說匈奴沒有自己的文字,中行說推動了漢字文化在匈奴的傳播。


以上個人見解,閱讀如有不適之處,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評論。


江畔初見月


中行說的一生由一句誓言證明:“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這句誓言就是他一生的寫照,千年流芳還是遺臭萬年,這傢伙是不會管的,一個如此有個性的人真的是很值得人們反思。

雖然這傢伙是地地道道的“歷史第一漢奸”,可他也是漢文化傳統最早的反思者,用流行的話說,就是反傳統鬥士,而且他的見識句句在理,直指漢文化弊端。可謂一針見血。

文帝時,當時漢朝最大對手,匈奴的首領是老上單于,老上單于剛即位時,文帝因為國家實力問題,還沒有想過要大規模開戰,於是和親成了對匈奴的政策。

宦官中行說這個漢奸,就是因為一次和親而遠走匈奴的可憐人,其實他是不想去的。

可是不得不去,而他的任務也不單純過去是要做間諜的。臨別之前,中行說對皇帝說,我不適合這個任務想借故推辭。漢文帝說,非你不可,無奈中行說只好悻悻起程,臨行前他曾經對人說:“我本不想去,非逼我去,別怪將來我為害漢朝。”聽到這句話的人付之一笑,你算什麼玩意,一個閹人而已哪知道中行說一語成讖。

出發之前的中行說就已經打定主意要叛變,一見老上單于,就立馬投誠,成單于親信,兌現他的誓言。

匈奴與漢和親,最大好處就是,得到許多嫁妝,這嫁妝有食物有衣服,而匈奴本來就是苦寒之地,遊牧民族除了牛羊肉吃,牛羊皮穿,就沒見過精緻衣服和可口食物,所以,每次和親都是匈奴最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衣服好看食物好吃啊。

這個時候中行說對老上單于進諫說:“匈奴人口比不上漢朝一個郡,愛穿漢衣,愛吃漢食,長此以往,漢朝物品輸入匈奴十成中一二成,就足使匈奴降漢了。”(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根源)

聽到這話的單于和眾人都滿頭問號,因為文化水平太低嗎?

無奈中行說只能繼續解釋:“穿漢朝絲衣,騎馬在雜草荊棘中奔馳,衣褲會掛破,哪比得上氈裘耐用?漢朝食物雖可口,哪比得上我們乳酪方便美味?”這番話說服了眾人,從此就放棄了漢朝的衣食。(奢侈而舒適的生活是一個民族墮落的開始,中行說讓匈奴人明白這個道理)

說完這句話之後,中行說開始確立其自己在匈奴的地位,之後他也沒閒著,而是教單于還有他的助手開始學習數算,學習各種文化。在這裡我個人認為,他是想自己不那麼孤獨,有人可以理解他說的話有何深意。

關於中行說的思想,在一次和漢朝使者的對話中可以表露出來。這段對話及其深刻而又直指漢朝弊端。

漢朝皇帝和單于所通書簡,歷來長一尺一寸,上寫“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字樣,之後才記載贈送的物品和言語。中行說教授單于有樣學樣,但是回覆的書簡,要比漢朝打,定為一尺二寸,封印也要比漢簡大,稱呼也要更傲慢,“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然後才記載贈送物品言語。其實這主要是諷刺漢朝總是做表面文章。

之後漢朝使節看不慣匈奴和漢朝不一樣風俗,說匈奴是蠻夷,中行說就親自出面和漢使辯論。

漢使譏諷匈奴不尊老人,中行說辯道:“按漢朝風俗,徵兵時,父老豈有不置辦衣食,歡送子弟的?

匈奴崇尚攻戰,老弱不上陣,因此才把優渥衣食供給少壯,這樣才能打勝,這是保家衛國,怎麼說得上輕視老年人呢?”

漢使又說:“匈奴父子睡一個帳篷,父死,兒娶後母;兄死,娶兄妻為妻,這是逆天亂倫,也沒冠帶服飾禮制,又缺朝廷禮節。”

中行說辯道:“匈奴風俗是吃牲畜肉,喝牲畜乳,穿牲畜皮毛。放牧時要隨時轉場,才能保證牲畜按時吃草喝水。戰事緊急時人人都練騎射,戰事緩時人人享受生活。

人們約束輕,生活就簡易;君臣關係簡單,國家事務再繁,也像一個人身體一樣好使。

哪像你們,雖稱禮義之邦,君臣卻相互猜忌,大量使用勞力去修宮廷,耗盡民力。老百姓耕種本為衣食,建造城郭本是為保護自己,可這樣一來,戰事緊急時候沒時間練習攻戰,和平時候又不能休息,還出勞力。

匈奴風俗,父子兄弟死,娶他們妻子為妻,是為保全種姓。匈奴雖倫常紊亂,但也一定要立本宗族子孫。哪像你們,雖遵倫常,可親屬關係疏遠時候互相殘殺,改朝易姓常有。

你們這些只會在土屋裡生活的漢人,還有什麼可說的!”

不得說;以上論斷非常深刻,是尖銳而有道理的。

從此後,漢使再想和中行說辯,中行說就高掛免戰牌,而且斥責漢使:“別說了!但教你們漢朝送來的衣食等物品數量充足,盡善盡美,就是你們職責;否則等秋高馬肥,就大舉南侵!”漢使往往無言與對。(打的贏的靠打,打不贏的才靠嘴巴)

老上單于從此以後對中行說言聽計從,在中行說謀劃下,匈奴屢侵漢境,成為漢朝最大邊患。漢朝沒法,也只好照例和親。

老上單于死後,他兒子軍臣單于即位,中行仍然輔佐他,匈奴也仍然不斷給漢朝製造邊患。直到漢元帝時期,經過一百多年的漢匈戰爭,匈奴才開始衰落下來,不僅屬國都已背叛,而且內部也分崩離析,不再成為漢朝的心腹之患了。

中行說雖然是地地道道的“漢奸”,可他也是漢文化最早的反思者,最早的反傳統鬥士。他對漢朝禮義制度的抨擊,句句在理,一針見血,閹人的卑賤身份也刺激著中行說要去建功立業。“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這句著名的誓言,一定也是中行說的心聲。在他看來一個將它拋棄的祖國,並不值得留戀,這也是他死心塌地跟隨匈奴做漢奸的原因,其實他說的又有那一句是錯的?每句都對針針見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