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早的“汉奸”之一,中行说为何那样死心蹋地的出卖国家呢?

微史


汉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曾经打得刘邦满地爪牙,横扫北亚,统一了整个大草原的匈奴史上最牛枭雄,冒顿单于病逝。敌国巨星陨落,此乃汉之大幸也,一时间,汉朝野兴奋,举国欢腾,汉文帝刘恒苦大仇深的脸上,竟也露出了一丝快意。

冒顿死后,其子稽粥继任匈奴单于,号为“老上单于”。

刘恒乃决定继续施行和亲政策,遣使送宗女远嫁匈奴,谋求帝国和平发展环境。

和亲乃关乎帝国安全之大计,刘恒不敢怠慢,他精心挑选了个最漂亮的翁主(汉时诸侯王之女称翁主,与皇帝之女称公主区别。因皇帝之女须由三公主婚,故称公主;而诸侯王之女其父可以主婚,故称翁主),又选了个最机灵的太监做翁主的仆从,然后开开心心的送他们去媾和匈奴

但是刘恒错了,他错就错在挑的太监太机灵,以至机灵的投降卖国当汉奸了。

这个太监,就是中行说。

中行说早先接到这个伟大任务的时候,牢骚满腹,非常不乐意,因为他不想去寒冷荒凉的匈奴吃苦;但刘恒考虑到中行说原系燕人,临近朔方,多少了解一点匈奴习俗,对远嫁的翁主可以多点照应,故不予理会他的不满,仍然坚持派他去。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被放逐天涯而有苦难申、且从此一生都不能再归故土,于是中行说出离了愤怒:既然祖国不要我,那我也不要祖国了!因此他在临行前立下了一个可怕的誓言,发誓自己必将成为汉廷最大的祸患。

没有人把他的话当回事儿。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小人物也可以掀起大风浪。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就这个小人物的这句誓言,竟成为了汉民族最大的诅咒,如蛆跗骨,遗祸数世。

中行说跟随和亲车队抵达匈奴后,立即向匈奴投降,把他知道的汉朝机密一股脑和盘托出,成为一名大汉奸。老上单于对这个机灵无比、又能说会道的汉奸非常喜爱,把他放在身边担任参谋,凡有中国之事,必要向他请教。


经过二十几年的和亲与文化输出政策,匈奴人早被中国的伟大文明同化的找不着北了,他们皆以吃中国美食为乐,穿中国丝绸为荣。特别是在名士贾谊的提议下,汉文帝采取了“五饵”之术来引诱、软化匈奴人,即用盛装华车引诱其眼,用珍馐美味引诱其口,用音乐美人引诱其耳,用奴婢豪宅引诱其腹,用礼遇降者来引诱其心。总之就是要用糖衣炮弹把匈奴给和平演变了!

中行说一看这怎么行,赶紧跳出来说:“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我大匈奴之衣食、用度、风俗之特异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则国人皆仰慕于汉,长此以往,汉只需以二成汉物收买,则匈奴人尽归于汉,成其属国矣。此皆汉人用心险恶,欲同化我族,单于不可不防。依小人之计,不如这样,今若得汉丝绸,则以之驰草棘中,衣裤必裂敝,可示不如毡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则皆弃之,以示不如奶酪之便美也。”

老上单于恍然大悟,原来汉朝人这么阴险,竟用汉之美物来腐化我匈奴人之心志,这可太糟糕了。于是他接受中行说的建议,在匈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去中国化运动”,从此只抢汉朝的子民与粮食,不再使用汉朝器物。

在人类没有步入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里,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个文化弱后的民族,其独立性往往是决定其兴亡的重要因素。而民族的独立性必须要建立在顺应其地区自然特征的基础之上。看来,中行说虽然只是个死太监,但颇有见识,可称得上精通民族文化心理的大学者了。

中行说还唆使匈奴产于在和汉朝书信来往时,多用挑衅之语,称谓上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而称汉文帝仅仅是“汉皇帝”,以培养匈奴人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尊情绪。

后来,中行说还帮着单于记事、记账,教匈奴人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人口普查,资产清查以及畜牧业发展状况。如此他一面反对汉化同时又在匈奴散播文明的种子,尽心尽力辅佐敌酋,并极力煽动民族仇视情绪,其种种汉奸所为,全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誓言,让自己的祖国万劫不复,让过去那些轻视自己的人付出代价!!

图:电视剧《大风歌》里的中行说

刘恒欲哭无泪,汉苦心经营数十年之和亲政策,竟一朝毁于中行说一人之手。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刘恒又接连派出汉使,向匈奴宣扬中国之礼义,欲恢复和亲,保住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会。

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不等老上单于发表意见,中行说第一个就跳出来阻挠道:“匈奴虽无礼义,然约束简单而易行,君臣一体而可持久,不比中国繁文缛节,毫无益处。尔等中土庸人,不必多言,唧唧歪歪,面目可憎。但教把汉朝送来钱粮,留心检点,果能尽善尽美,便算尽职,否则秋高马肥,便要派遣铁骑,南来践踏,踏你个尸横遍野片土不留!”


汉使哭丧着脸说:“中行大人何出此言,你不也是汉人么?”

中行说大怒:“谁说我是汉人了。你才是汉人,你全家都是汉人!我中行说,是一个伟大的匈奴人!”

至此,汉朝以和亲及礼义羁縻匈奴之政策,全面破灭,在中行说的挑动下,匈奴几乎每年都要派兵南下袭扰汉之边郡。因中行说熟知汉境关隘险阻,懂得要害所在,又稍通谋略,教匈奴大军拆作多部,分头出击,而导致汉汉军在北方漫长的边境线上捉襟见肘,防不胜防,云中、辽东、代郡等边地每年都有万余人被掳为奴隶或杀害。特别是汉文帝前元14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十四万铁骑南下,直至临近长安的甘泉宫一带,汉军大发车骑苦战月余,也未取得有价值的的军事成果,最后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人带着抢掠所得扬长而去。不过,好在匈奴人对汉朝并无领土野心,他们每次南下只为劫掠牲畜和人口,这种心理大约就像牧羊人一样,把羊养肥了再杀,汉朝这边一旦在边境地区积攒够一定数量的子民财帛,也就到了他们南下“杀羊”的时候。而汉朝所奉行的和亲政策,就是延缓他们南下“杀羊”的频率,以换取宝贵的时间恢复国力。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中行说仍然没有停止他的汉奸活动,竭尽所能不断破坏汉匈两国的关系,每年乐此不疲的与汉使斗法。其实老上单于在晚年已经略显疲态,答应了汉朝的和亲,可惜他没多久就死了,他的继任者军臣单于年轻气盛狼性正勃,再加上中行说在旁推波助澜,他竟在娶了和亲公主捞了大笔嫁妆不到两年后,就出尔反尔又大举率军南侵。结果,好不容易安生了几年的汉匈边境,狼烟再起,生灵涂炭,无数百姓在烽火与兵燹下哀嚎、惨死,马踏成泥。

中行说以事实证明:卑贱之人也不是好惹的,皇权可以国家与民族之大义践踏人权,但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无私奉献与忍受的,逼到极处,总有极端之人将一切忠诚与廉耻抛弃,背叛国家,背叛民族,在所不惜。

人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可恨之人也未必没有可怜之处。中行说就是一个可怜的太监,生理不全,地位低下,本来也就希望苟存于世,蚂蚁般度过一生则足矣,结果却被抛到蛮荒之地,注定服侍和亲的宗女而老死异乡。他穷极生恨,从此被仇恨迷失了双眼,疯狂报复,最终殃及无数汉朝百姓——如此一生,岂非可怜复可恨!


千古名将英雄梦


中行说算不上最早的汉奸

最早投降匈奴的,根据史记《史记》:

1、汉6年10月反叛失败的臧荼儿子臧衍;

2、汉6年秋投降匈奴的韩王信;

3、汉12年年4月,因刘邦死而投降匈奴的卢绾。

中行说是第四个投降匈奴的人。

表面上,中行说和臧衍、韩王信、卢绾三人都不同,但本质上四人都是因为无路可走只能投降匈奴。只不过臧衍、韩王信、卢绾三人是因为战败形势所逼,中行说是因为前途。

与其说中行说是反汉 不如说是为了个人功业

很多人都因为中行说的这句话:

“必我行也,为汉患者。”

而认为中行说的所作所为只是反汉。

但中行说的作为,与其说是反汉,不如说是建功立业之心:

既然已经不能够在汉朝建功立业,为什么不在匈奴建立自己的功业!

由于中行说的“宦者”这个词,导致了很多人认为中行说是太监。但实际上,在秦朝、西汉时期,所谓的宦者并不意味着是阉割的男人,而是正常男人。东汉时才规定宦者必须是阉割的男人。

《汉书 百官公卿表》记载:宦者是少府中的一个机构:

“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六官令丞,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又上林中十池监,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佽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廷。佽飞掌弋射,有九丞两尉,太官七丞,昆台五丞,乐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钩盾五丞两尉。”

因此宦者中行说的宦者是官职名称,并非指太监。

中行说作为西汉少府中的一个官吏,本来还是有机会慢慢升官,但因为被派遣到匈奴去,希望也就没有了。

有韩王信、卢绾以诸侯王身份投靠匈奴前例在先,中行说一个谁都看不上眼的小官,因此投降匈奴,说不上背叛。

中行说和汉使辩论的文化反思

1、贱老风俗。汉使认为匈奴贱老风俗不好,中行说认为汉朝虽然没有贱老风俗但普遍实行贱老行为——戍守边疆的士卒就拿家里最好的粮食、衣物上路而让家里的老弱吃差的、穿差的。这是事实上的贱老行为,和匈奴贱老风俗一样。

“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轻老也?”

匈奴和汉朝都是让年轻力壮的战士吃好喝好、让老弱吃差喝差,这样才能保证战斗胜利,合家平安。

2、匈奴无礼仪、妻母嫂习俗。中行说认为匈奴无礼仪可以达到政轻人乐目的;匈奴虽然妻母嫂,但所立都是同一种姓;汉朝虽然不妻母嫂,但亲人相杀乃至易姓则是平常事。

中行说还指出汉朝礼仪的两大弊端:

A、固化阶层,导致阶层利益不能流通:

“上下交怨望”

B、好建工程耗费民力:

“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
“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

可以说,中国历史王朝在西汉之后,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灭亡。

从秦穆公时的由余看西汉的中行说

西汉时中行说关于汉朝文化的两大弊端(阶层固化、工程耗费民力),在秦穆公时期的由余也说过同样的话:

《秦本纪》:

“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於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於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於灭宗,皆以此类也。”

这是阶层固化。

“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这是工程耗费民力。

帮助匈奴攻打汉朝的中行说,帮助秦国攻打西戎的由余,前后几百年,不约而同的给出了中原文化的两大极端。这是巧合吗?

从背景来看,秦穆公时期的秦国是从西戎文化全力向周文化学习,即汉化;中行说时的匈奴是冒顿和刘邦和亲以来匈奴向汉朝文化学习,亦即汉化。

由余反对汉化,要求秦国保持胡化,这才让秦国得以称霸西戎;

中行说反对汉化,要求匈奴保持胡化,这才让匈奴始终是两汉最大的敌人。

中行说给出了汉人为什么不尚武而胡人尚武的原因:

“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

即:人的精神力气是有限的。汉人的精神力气都在耕田、修筑城池、皇宫等工程上,哪有时间习武!

综述

中行说,本身是西汉少府的一个官吏,在被派遣到匈奴、前程已断的情况下,投靠匈奴,建立自己的功业,无可厚非,算不上汉奸二字。这和今天国人移民去美国赚钱一样。何况中行说还是被强迫去的。

中行说,由余,二人相隔几百年,先后指出了汉文化的两大弊端:阶层固定、工程耗费民力。这两个弊端都是中国历史王朝经常出现并且因此王国的原因。工程耗费有秦朝的墓陵和长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阶层固化基本上每个王朝晚期都出现。

中行说、由余在国家治理上的思想,其实就是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政简事清。西汉初期的道家治理,并非政简事清,而是无为而治,顺从规律,不加以干扰。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公元前174年,匈奴单于冒顿上书汉文帝,请求履行和亲之约。

说起来,冒顿的确是位了不起的单于,他东灭东胡,西侵月氏,南吞楼烦,又征服了丁零、屈射等部落,他在统一草原后,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

(冒顿剧照)

至于冒顿和汉王朝,也是颇有纠葛,他不光收降了汉王朝的异姓王韩王信,还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并且多次侵扰汉王朝边境。

刘邦为此非常焦虑,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刘邦不仅和冒顿结为兄弟,达成了和亲政策,每年还奉送大量的棉絮、缯、酒、米和食物等,以换取国家太平,百姓安康。

吕后去世后,代王刘恒在太尉周勃等人的拥立下登上了帝位,是为汉文帝。

当时,匈奴多次违背誓约,进犯边境,而汉王朝却因多年战争,国家财力非常凋敝。就在刘恒为此苦恼之际,冒顿给他写了这封信,提出希望能继续当年的和亲之约,使两国国民能安居乐业。

冒顿的信正合刘恒之意,于是他答应了冒顿的请求。

随后,冒顿病逝,他的儿子稽粥继承了单于之位,是为老上单于。

汉文帝听闻后,决定继续履行和亲政策,所以他在皇亲贵族中挑选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前往匈奴,与老上单于和亲。

考虑到和亲一事关系到两国的外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汉文帝特意在宫中太监中挑了个做事精明能干的人前往辅佐,这个人就是中行说。

中行说知道身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一向生活清苦,环境艰难,所以他一再表示,他不愿意去。

可惜,中行说不过是个被阉割了的太监,根本没有话语权,他虽然强烈地表示不愿意去匈奴之地,但汉文帝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再说了,一个太监,只管做事就是,哪儿来的那么多话。

中行说见已成事实,心里非常不高兴,在前往匈奴前,他曾和人说:“必我也,为汉患者。”意思是说皇帝强迫我去匈奴,我一定要做对汉王朝不利的事。

(中行说剧照)

到了匈奴后,中行说立刻投降了老上单于。

中行说虽说是个太监,但是他很有一些才能。

中行说看到匈奴上下都对汉朝送来的物品和食物非常喜欢,于是他对老上单于说,匈奴的总人口不足汉朝一个郡,但是因为衣食都是自给自足,不依赖汉人,所以强大。但现在大家都崇尚汉朝的物品和食物,要不了多久,就会受到汉朝的影响,渐渐被汉化,到时候不用一枪一卒,匈奴就归属于汉朝了。

老上单于听说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问他该怎么制止这种现象。

中行说讲,应该把汉朝送来的缯絮做成衣裤,让人们穿着这样的衣服在荆棘中奔驰,这样缯絮就会很快破损,大家就知道这比不上匈奴的皮袄结实。

另外,再将汉朝送来的食物尽数扔弃,以显示唯有匈奴的牛羊肉和牛乳等才是味道鲜美,能使人增强体魄的食物。

于是,老上单于依计而行,果然遏制住了匈奴人崇尚汉朝服饰食品等的风气。

除此外,中行说还把汉朝的统计办法教给老上单于身边的人,让他们学会分条记事,方便他们统计人口及牲畜等的数目。

另一方面,汉文帝为显大国风范,在和亲后和老上单于多有书信往来。

汉文帝的信都是写在1尺1寸的木牍上,在信的开始总是以“皇帝恭敬地问候匈奴大单于平安”这样的话。

中行说对老上单于说,强大的国家在外交上应该压倒对方,所以他建议老上单于用1尺2寸的木牍回信,并在信的开头以“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的匈奴大单于”自居,此外,他还让老上单于将印章等都刻得要大过汉文帝的印章,以此表示匈奴强过汉朝。

(汉文帝剧照)

尽管汉文帝见信后,明白其中深意,但由于汉朝需要恢复生产,所以并没有指责老上单于。

为了表示两国之间的一团和气,汉文帝又遣使者前来问候老上单于。

使者对匈奴的风俗颇不以为然,在聊天中提到匈奴人不敬老的问题。

中行说立刻回敬道,汉朝人被征入伍后,要出发戍边时,家中的老人是不是把暖和的衣服和食物打包起来,让他们带在路上吃穿?

使者承认的确如此。

于是,中行说表示,匈奴人深知战争的重要性,所以老人会把肥美的食物留给青壮年吃,让青壮年去去保卫他们,这样既能保证青壮年的力量,同时老人也能得到保护。所以,说匈奴人不敬老,简直是无稽之谈。

汉朝使者每次辩论,中行说总是辩驳得他们无话可说。后来,中行说干脆对汉朝使者说,你们少说话,你们只要保证奉送的食物和物资数量足,质量好就可以了。如果送来的物品和食物不能使老上单于满意,那你们就等着到秋天的时候,匈奴人骑着烈马去踏平你们待收割的庄稼吧。

中行说的态度让汉朝使者非常不满,诘问他是不是汉朝人。

结果中行说表示他与匈奴人才是一家人。

气得汉朝使者回去向汉文帝告状。

中行说不光威胁汉朝使者,还以他对汉王朝的熟悉,为老上单于出谋划策,多次策划有利于匈奴的战争时机和地点。

老上单于有了中行说,在与汉王朝的征战中,经常夺得先机,因此他把中行说当作重要的谋臣,给予丰厚的赏赐。

中行说的行为,给汉王朝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匈奴人所到之处大肆屠杀,许多汉人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汉王朝也因为他的缘故,军事和经济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后人对中行说卖国求荣的行为极为不耻,于是在说到汉奸的时候,就把他列为了汉奸鼻祖。

(参考史料:《史记》《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其实中行说不应该算汉奸。

关于中行说,司马迁是这么记录的:

  老上稽粥单于初立,孝文皇帝复遣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公主。说不欲行,汉彊使之。说曰:“必我行也,为汉患者。”中行说既至,因降单于,单于甚亲幸之。
  初,匈奴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曰:“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彊者,以衣食异,无仰於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於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於是说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课其人众畜物。

  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辞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所遗物及言语云云。中行说令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倨傲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
  汉使或言曰:“匈奴俗贱老。”中行说穷汉使曰:“而汉俗屯戍从军当发者,其老亲岂有不自脱温厚肥美以赍送饮食行戍乎?”汉使曰:“然。”中行说曰:“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轻老也?”汉使曰:“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中行说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今中国虽详不取其父兄之妻,亲属益疏则相杀,至乃易姓,皆从此类。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佔々,冠固何当?”

  自是之後,汉使欲辩论者,中行说辄曰:“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缯絮米糵,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己矣,何以为言乎?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日夜教单于候利害处。
《史记·匈奴列传》

中行说是作为汉朝出嫁的翁主(诸侯王女,低公主一级,相当于后代郡主)的“傅”前往匈奴的,也就是说中行将作为翁主的臣子留在匈奴,而不是送亲后即可返回。翁主身为匈奴阏氏,她的臣子自然也成为她丈夫的臣子,所以奉命服侍翁主的中行说为单于效力,在伦理上没有问题。

但中行不算汉奸,不等于说他无罪,他为了个人私仇,积极为匈奴谋划入侵汉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

中行说自己选择做一个彻底的匈奴人,并积极反噬故国,也就成为汉朝最凶恶的敌人。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们大可不必道德谴责,而是应该坚决予以打击!


真正鳄鱼不哭


老上单于上台后,汉文帝刘恒为了信守盟约,延续和亲的传统,便挑选了一位王族女子,准备嫁出嫁匈奴。

刘恒为和亲使团选择了一名随行官。当时宫内有一名宦官,叫中行说,人很聪明,能说善辨,非常机智。中行说出生在燕国,靠近匈奴,对北地的风俗人情比较了解。刘恒就差人通知中行说,要他做好准备,随时启程。

没想到中行说对这项使命不兴趣,一口拒绝了。他在皇宫中,因为能说会道,善于巴结后宫的贵妃们,左右逢源,也算有点权势。现在突然一纸命令,要他离开富丽堂皇的后宫,去到寒冷荒凉的匈奴,心里很不乐意。

刘恒大怒:你不过是小小宦官,居然也胆敢讨价还价,你不去,偏让你去。

触犯天威,中行说没得选择。他恨恨地诅咒说:“非让我去不可,我一定会报复,把汉室搅得不得安宁。”

心怀不满的中行说跟随和亲车队抵达匈奴后,立即向匈奴投降。

作为和亲随从人员,中行说的使命是促使汉匈两国和平相处。但他因为一己之私,把什么国家责任、什么民族大义,全抛到九霄云外,一心钻营如何来报复汉文帝,把汉、匈两国关系搅得一团糟。

中行说本是一名宦官,溜须拍马是他的本事,况且他口才极好,善于奉承阿谀,居然深得老上单于的宠幸。他不再以汉人自居,而是以匈奴人自居了。

从此,中行说不遗余力地攻击汉帝国的方方面面。

汉帝国苦心积虑的和亲政策,几乎毁于中行说一人之手。

当时汉帝国的丝绸在匈奴很受欢迎,匈奴许多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同时,中国的美味食品,也很受匈奴人欢迎。

中行说不高兴,跳出来说:“匈奴的人口,比不上中国的一个大郡,但是却可以无敌于天下,就是因为穿着饮食上,从来不必仰赖中国。现在匈奴上上下下都喜爱中国的衣物食品,以为至宝,这样恐怕中国只需输入一二成的物品,匈奴怕是要全国上下归降汉室了。”

老上单于觉得中行说所言,有些道理,所以就不再稀罕汉帝国的丝绸、美食。

中行说以前在汉宫时,粗通文书算术。到了匈奴以后,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匈奴人,如何建立人口簿册,如何登记牛羊数目,分别条目记事。这在汉帝国只不过是粗浅的学识,老上单于却以为中行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非常器重。

中行说还不知足,尽出馊主意,力图破坏汉匈两国的友好关系。在以往两国文书中,汉帝国致匈奴的文书是有一定规格的,书简长一尺一寸,文书的固定格式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但是匈奴致汉帝国的文书却没有固定的规格。

中行说就搞了个花样,设计的匈奴书简长一尺二寸,比汉帝国的书简长了一寸,书简上的封印也比汉帝国的封印要大。更夸张的是,中行说设计了一个固定格式,写着“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俨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可以说,中行说无所不用其极,来挑拨汉匈两国的关系。不仅如此,还极力怂恿老上单于不断在汉匈边境上挑起事端。

汉文帝刘恒当初执意让中行说充当和亲随行官前往匈奴,不想此人居然惹出这么多的是非,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君山话史


看过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人,可能对其中匈奴单于手下的一个汉族太监并不陌生,这个人就是中行说。他作为汉朝的太监,投降匈奴之后,却经常为匈奴出谋划策,那么,他为何如此仇恨汉朝呢?

被强行派往匈奴护送公主,让他内心产生怨恨

其实,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中行说本来是汉朝之中的一个太监,担任什么官职,史书里面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话说汉文帝时期,有一天,匈奴突然派遣使者来报丧,说是冒顿单于突然病死,大家推举他的儿子稽粥上位,号“老上单于”。

匈奴的意思很明显,新单于继位,你们汉朝该给我们送一个新的公主或者翁主过来了。公主是指皇帝的女儿,翁主是指诸侯王的女儿。

我们知道,匈奴作为北方强悍的少数民族,一直困扰着中原王朝。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他们还差点在白登山俘虏了汉高祖刘邦。当时,汉朝因为刚刚建立,积贫积弱,无法与匈奴全面开仗,于是就订立了和亲制度。

汉朝要时不时的输送公主或者翁主给匈奴单于,以和亲的方式来维持双方的友好。此外,配合公主和亲的还要有丝绸、绢帛、钱财等等。

汉文帝知道匈奴的用意,只好再从刘姓宗室里面选取了一位翁主。可是,翁主不能自己去啊,还需要选取宫女和宦官一起随行。这些公主和宦官也要远嫁北地,不得返回,一直照顾翁主的饮食起居。

汉朝所选取的宦官里面就有中行说。为什么选取中行说呢?史书上说,因为汉文帝觉得他是燕国人,了解匈奴的风土人情,也许还会说匈奴语。

可是,中行说不想去。但汉朝坚决让他去,中行于是说,“必我也,为汉患者。”意思就是,如果你们非要让我去,那我以后就是你们汉朝的心腹大患。

估计汉文帝一位,中行说只是想吓唬一下自己,然后不去匈奴,就没有理会。

中行说为匈奴出谋划策,让他们保持民族特性

果然,中行说一到匈奴,就开始给他们出谋划策。中行说的策略很简单,匈奴应该保持自己民族的特性。匈奴由弱变强,完全是你们的衣食住行和汉朝人不一样。

可是如今呢,你们喜欢汉朝的丝绸、食物和美女,你们这完全是在文化和生活上归降了汉朝啊!你看看汉朝那些丝绸,耐看不耐穿;裤子、衣服在草原中骑马一穿,就都破裂了,这远不如我们的裘衣、毡衣,汉朝给的美食也不咋地,远不如我们的奶酪味道鲜美。

中行说还教给匈奴书算,详记人口牲畜等方法。

后来,中行说就积极帮助匈奴对汉朝用兵,屡战屡胜,让汉朝非常头疼。

中行说为何如此愤恨汉朝?汉文帝一个轻率的决定,将改变他的一生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中行说真的就是因为不想去匈奴而对自己国家如此仇恨么?

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作为宦官,一辈子到生活条件恶劣的草原,自然心有不甘。

从后来中行说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很追求生活品质的人。那么,习惯了住在汉代皇宫里,锦衣玉食的中行说自然感到不公平。这可会影响到他整个的后半生。

此外,在西汉初期,宦官还是一个有地位,并且很有前景的职业。那个时候,宦官并不受人歧视,而且还能参与政治。西汉皇帝对太监往往都非常亲近,比如刘邦就曾与太监厮混,十几天不上朝,把樊哙气得说,夺了天下,就知道和宦官厮混,忘了我们这些开国老臣。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中行说能够被派遣到匈奴,肯定不是地位很低的一般宦官,那么他未来应该在汉朝有很好的发展。可是,汉文帝一个随便的决定,就让他跌入万劫不复,他肯定会对汉文帝及其汉王朝有深仇大恨。

有人认为中行说可能是虚构的人物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行说这个人可能是司马迁虚构的(《汉书》里面班固也是抄自司马迁)。

有证据么?有。

第一个是《史记·匈奴列传》里面记载,在汉朝之前,匈奴已经学会了“课校人畜计”,也就是书算、统计牲口人数的方法。那么,怎么写到中行说之后,又说他交给了匈奴这个方法呢?

第二个,《匈奴列传》里面记载,中行说和匈奴的对话,都是发生在匈奴的营帐之中,司马迁如何得知?

至于中行说是否是司马迁杜撰的,我觉得还是请诸位读者自行判断吧。


兮兮说事儿


大汉初立,汉高祖刘邦带领30万大军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最后多亏了陈平献计,才得以逃脱,但是此战之后汉朝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休养生息,发展国力,而为了保障与匈奴的和睦,只有通过和亲。

汉文帝时期,国家刚刚开始休养生息,国力尚不强势,所以安排公主与匈奴和亲,而为了保障公主的生活安全和基本保障,汉文帝也会安排一下宫廷宦官陪同。但是匈奴为草原游牧地区,生活相对宫廷之中艰苦很多,所以大多数宫廷宦官都不愿去。

汉文帝安排中行悦到匈奴去的时候,中行悦不愿去,汉朝强迫他。他说:“一定让我去,我将成为汉朝的祸患。”当时的汉文帝真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原因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感,也就是所谓的气节,可是真没想到,这个家伙一到了单于的地盘,就做了汉奸,得到了重用。

中行悦到汉朝后做了几件事对匈奴有很深渊的影响:

第一件事、中行说教单于身边的人们分条记事的方法,以便核算记录他们的人口和牲畜的数目。他把统筹学和数学带给了汉朝的敌人匈奴。对匈奴的文化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匈奴实力猛增,让汉朝更加焦头烂额。

第二件事、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要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的储备,为入侵汉国做准备。并随时要侵犯汉朝的边境,不使汉朝强大。

第三件事、中行说劝说匈奴使用细菌战,把一些病死的牲畜在经过匈奴巫师诅咒后,埋到汉军进军路线的一些水源上游,汉军食用后,许多人出象中毒症状,汉武帝的爱将霍去病,据说就是食用了这种水源里的水,生病死了。

中行悦践行了他“成为汉朝的祸患”的誓言,成为了第一个汉奸,留下了千古骂名,也为汉王朝带来了不少的困苦难,但是他没有想到中华大地上出了汉武帝这样的雄主和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杰出将领,最后通过汉匈之战,将匈奴赶往漠北,大汉占据了主动。


帝国烽火


汉奸,都有一个什么重要特点呢?自私、贪婪,忠于个人的利益,缺乏集体意识,不会过多考虑外部因素。而中行说,投靠匈奴,背叛汉朝,其中难免包含了许多悲凉无奈的意思啊。

中行说,史书并没有过多记载这个人在汉朝的所作所为。

最先出场,就是陪公主出嫁匈奴,在公主身边当做谋士。但是中行说,很不愿意去匈奴,直接向汉文帝说明,但汉文帝强迫他去,没办法,就只有硬着头皮去了,走之前说了一句话:如果我去匈奴,就一定会危害大汉朝。众人以为他就是耍耍嘴皮子,哪想到,中行说一去匈奴那,就直接投降,不当汉朝的卧底,最后反而帮助匈奴发展壮大。

又是帮助匈奴首领学习科学技术、文化,还帮助帮助匈奴对付自己的老家汉朝,从而让匈奴成为西汉边疆的巨大隐患。

中行说,作为宦官,一直服侍皇帝,在皇宫忠于皇帝。出了皇宫,对于太监而言,就很难说啦。这是中行说反叛的出发点。

太监地位较低,这是常识。而一个太监要想活得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巴结主子。在宫里,当然是巴结皇上;可是汉文帝偏偏要把他赶走,送到匈奴去,这不就是断了他的一条生路吗?

跟着公主去和亲,这辈子就会埋没在匈奴那了。即使公主当了匈奴首领的老婆,但毕竟是女流之辈,又能有什么大权力?中行说作为一个服侍公主的太监,自然好处不大。如此思量,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啦,投降,做汉奸,把匈奴的主子哄好。

中行说反叛汉朝的进一步原因,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当匈奴首领的谋士。既然当不了汉文帝的谋士,那么匈奴的谋士就非自己莫属了。

反叛汉朝,背叛自己的民族,这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做下决定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有谋略、智慧的人而言。中行说就是一个很有才干的谋士,他也深度理解汉文化中的“忠义”等道理,但他并没有被这种思想束缚住,决定从个人利益出发,来考虑自己的人生得势。这种思想,可以从他与汉朝使节的辩解中,可以看到。

对于汉朝的忠君爱国、繁文缛节的一些礼仪,他都做出了自己的辩解:匈奴人的女子,都可以随便继承,儿子可以娶母亲,弟弟可以娶哥哥的,这在汉人看来难以理解,中行说辩解说,匈奴地处险境,为了保留后代才如此;对于汉朝提倡的君臣关系,中行说一言道出了要害:汉朝的君臣,指定了种种繁文缛节,连亲属关系也有严格分明,最终只是让大家为了权力相互残杀,而匈奴的部落关系,就简单地多,没有汉朝那一套,大家和谐相处。

中行说的这番言论,听来确有几分道理,也道出了当时汉文化,从雏形开始就具有的毛病。可能也就是看穿了这层关系,在加上中行说的处境,投靠匈奴,也就是理所当然了:既然汉朝的文化如此险恶,那不如简单点,融入匈奴的胡风吧,自由淳朴,虽然有些落后。

小结

现在细细想来,作为一个谋士,中行说深明事物的本质,假如他能够留在汉朝,那么必然又是大汉朝的一个栋梁之才;可惜,他被汉文帝赶到了匈奴,最后做出了一个谋士的判断、选择:汉文帝不留我,那么就在匈奴发展壮大吧,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意思。


岁七夸父


中行说其人,西汉时燕地人,是汉文帝时候的内廷宦官。

作为一个被“去势”的阉人,一般都会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导致心理上的变态。而中行说这样的人,很难讲他的三观里会存在“民族认知”这样的概念。

中行说“投降”匈奴?

中行说在汉朝的人生轨迹,如今已经很难了解了,关于他是什么时候出生,以及青少年时期的人生经历,以及成为宦官之后的宫廷境遇,史料中没有记载。毕竟那时候的他只是一个毫无知名度的小宦官,这样的宦官在汉代宫廷里一抓一大把。

既然他只是一个底层小宦官,由此可知生活事业必定十分不得已,尽管汉文帝时期宫廷比较简朴,而汉文帝本人也是一个宽厚的皇帝,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皇帝,会去关注一个底层宦官。

汉文帝与中行说的交集,大概只有那么一次,即在继承高祖皇帝对匈策略的“和亲”制度将要送刘氏公主远嫁匈奴时,中行说被“幸运”地选为了远赴匈奴的赠送品。

据载,中行说并不愿意去匈奴,是被强迫的。但笔者并不认为存在强迫之说,因为笔者相信,整个“和亲”队伍几乎都是被迫的,谁愿意去生活条件艰苦而又十分遥远的塞外,侍奉风俗文化不同、传说中大魔王一般存在的匈奴单于呢?

但是没有办法,毕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是中行说这样的一个小太监呢?于是中行说一万个不愿意地成为了“陪嫁”大军中的一员。据载,中行说临行之前,还放了狠话:

你们非要我去,那么我以后必定成为汉朝的祸患!

中行说到底到底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是在什么情形下说的,或者纯粹就是心底的咒怨,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确实成为了汉朝的祸患



史料中记载,中行说到了匈奴之后,就立即投降了老上单于,单于非常宠幸他。这个说法比较粗暴,感觉就是从结果推导出来的过程。笔者相信任何人都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而任何人际关系也都有一个相互适应,发展信任的过程。

作为和亲队伍中的一员,中行说在匈奴的待遇必定一开始是相当糟糕的,首先他是一个汉人,和亲这种政策,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匈奴人对汉人的一种羞辱,而作为和亲的附赠品,也就是和亲队伍,留在匈奴的人,大抵都是两头都不被待见的,汉朝方面认为这些人已经回不来,不能算我大汉的人了,匈奴人认为这些低贱的汉人是我们的奴隶,算不上人。

是故在这样悲惨境遇下远赴匈奴的汉人们,他们的待遇比寄人篱下还要惨,为了生存,卑躬屈膝讨好匈奴贵族,也十分正常,毕竟像苏武那样的硬骨头真的没有几个。

即已经不算是“汉人”又不是“匈奴人”,而且还丧失了生育能力的中行说,中原那套礼义廉耻想来是不再适用于他,毕竟他注定不会有后代,也不用考虑后世子孙被戳脊梁骨。

投降匈奴单于,不如说是中行说作为匈奴的“奴隶”,为了更好的生存空间,以及自我麻痹般的将自己的所作所为理解向向汉朝的报复心理驱使下,他一步一步接近单于,为其出谋划策,从而成为了两代单于倚重的汉人奴才。



坚决抵制“汉化”的中行说

中行说其实很像后金时期的范文程,只是两个人的开始的身份不一样,但他们都是以奴才的身份逐渐走向汉人敌国的政策核心,为其出谋划策来对付自己人。

中行说对匈奴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其在汉匈民族关系思想的认知。自白登之围后,西汉不得已开始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这种政策对于匈奴而言,是一种对汉人绝对军事优势的炫耀,而对于西汉政权而言,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其实又是一种文化优势的渗透。

公主不可能是一个人嫁去匈奴,她们往往会带着大量的匈奴人喜爱的汉物,这些东西一定程度上是会使得匈奴人对汉朝的感官上起到积极的变化。从高祖时代开始,在国力不足以对匈发起战争的情况下,西汉朝廷就有利用和亲不断“汉化”匈奴的政治见解。

到了汉文帝时期,贾谊提出了同化匈奴相对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大一统的“首足观”、设“属国之官主匈奴”、以及“三表”、“五饵”等观点,与匈奴单于进行一场争夺匈奴民心的无硝烟的战争,不断同化匈奴。

作为汉朝的宦官,对于这些“同化匈奴”的政策,中行说是有所了解的,所以他投靠匈奴之后,极力主张反对汉化思想。在文帝前元6年(公元前174),中行说向单于指出了匈奴喜好汉物的潜在危险,坚持强化匈奴自己的民族特征。中行说虽然反对汉化,但并非盲目的排斥一切,而是利用他平生所学,极力辅佐单于,在匈奴中广泛传播先进知识。



中行说的反对汉化政策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在风俗上保持匈奴的民族特性,坚决避免遭受汉人文化的侵害,也就是要让匈奴人不要讲什么礼节,不要学汉人那一套,大家都是粗狂的马背上的汉子,保持自然风就行了。

其二是在各方面抗礼汉庭,对汉人进行民族歧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双方国书,以及汉朝使节前往匈奴的过程中。在国书上,中行说劝说匈奴单于开头要这么写:“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而在接见汉使的时候,中行说常常跳出来挑事,不断贬低汉朝地位,在辩论中说不过就以武力威胁,不断地强化匈奴人自己很强大,汉朝很弱小的,并且搞民族歧视。

其三是以汉人之长,补匈奴之短。中行说在坚持对发展匈奴有利的不削弱匈奴民族性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地向匈奴单于输出汉人的智慧。经济上,中行说教单于要抓好财务,搞匈奴各部族人口、财产的经济统计;军事上,他把自己知道的中原汉人的作战策略一股脑教给了匈奴单于,并且寻找好的机会南下进犯;而在文化上,据说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中行说推动了汉字文化在匈奴的传播。


以上个人见解,阅读如有不适之处,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评论。


江畔初见月


中行说的一生由一句誓言证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这句誓言就是他一生的写照,千年流芳还是遗臭万年,这家伙是不会管的,一个如此有个性的人真的是很值得人们反思。

虽然这家伙是地地道道的“历史第一汉奸”,可他也是汉文化传统最早的反思者,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反传统斗士,而且他的见识句句在理,直指汉文化弊端。可谓一针见血。

文帝时,当时汉朝最大对手,匈奴的首领是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刚即位时,文帝因为国家实力问题,还没有想过要大规模开战,于是和亲成了对匈奴的政策。

宦官中行说这个汉奸,就是因为一次和亲而远走匈奴的可怜人,其实他是不想去的。

可是不得不去,而他的任务也不单纯过去是要做间谍的。临别之前,中行说对皇帝说,我不适合这个任务想借故推辞。汉文帝说,非你不可,无奈中行说只好悻悻起程,临行前他曾经对人说:“我本不想去,非逼我去,别怪将来我为害汉朝。”听到这句话的人付之一笑,你算什么玩意,一个阉人而已哪知道中行说一语成谶。

出发之前的中行说就已经打定主意要叛变,一见老上单于,就立马投诚,成单于亲信,兑现他的誓言。

匈奴与汉和亲,最大好处就是,得到许多嫁妆,这嫁妆有食物有衣服,而匈奴本来就是苦寒之地,游牧民族除了牛羊肉吃,牛羊皮穿,就没见过精致衣服和可口食物,所以,每次和亲都是匈奴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衣服好看食物好吃啊。

这个时候中行说对老上单于进谏说:“匈奴人口比不上汉朝一个郡,爱穿汉衣,爱吃汉食,长此以往,汉朝物品输入匈奴十成中一二成,就足使匈奴降汉了。”(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根源)

听到这话的单于和众人都满头问号,因为文化水平太低吗?

无奈中行说只能继续解释:“穿汉朝丝衣,骑马在杂草荆棘中奔驰,衣裤会挂破,哪比得上毡裘耐用?汉朝食物虽可口,哪比得上我们乳酪方便美味?”这番话说服了众人,从此就放弃了汉朝的衣食。(奢侈而舒适的生活是一个民族堕落的开始,中行说让匈奴人明白这个道理)

说完这句话之后,中行说开始确立其自己在匈奴的地位,之后他也没闲着,而是教单于还有他的助手开始学习数算,学习各种文化。在这里我个人认为,他是想自己不那么孤独,有人可以理解他说的话有何深意。

关于中行说的思想,在一次和汉朝使者的对话中可以表露出来。这段对话及其深刻而又直指汉朝弊端。

汉朝皇帝和单于所通书简,历来长一尺一寸,上写“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字样,之后才记载赠送的物品和言语。中行说教授单于有样学样,但是回复的书简,要比汉朝打,定为一尺二寸,封印也要比汉简大,称呼也要更傲慢,“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然后才记载赠送物品言语。其实这主要是讽刺汉朝总是做表面文章。

之后汉朝使节看不惯匈奴和汉朝不一样风俗,说匈奴是蛮夷,中行说就亲自出面和汉使辩论。

汉使讥讽匈奴不尊老人,中行说辩道:“按汉朝风俗,征兵时,父老岂有不置办衣食,欢送子弟的?

匈奴崇尚攻战,老弱不上阵,因此才把优渥衣食供给少壮,这样才能打胜,这是保家卫国,怎么说得上轻视老年人呢?”

汉使又说:“匈奴父子睡一个帐篷,父死,儿娶后母;兄死,娶兄妻为妻,这是逆天乱伦,也没冠带服饰礼制,又缺朝廷礼节。”

中行说辩道:“匈奴风俗是吃牲畜肉,喝牲畜乳,穿牲畜皮毛。放牧时要随时转场,才能保证牲畜按时吃草喝水。战事紧急时人人都练骑射,战事缓时人人享受生活。

人们约束轻,生活就简易;君臣关系简单,国家事务再繁,也像一个人身体一样好使。

哪像你们,虽称礼义之邦,君臣却相互猜忌,大量使用劳力去修宫廷,耗尽民力。老百姓耕种本为衣食,建造城郭本是为保护自己,可这样一来,战事紧急时候没时间练习攻战,和平时候又不能休息,还出劳力。

匈奴风俗,父子兄弟死,娶他们妻子为妻,是为保全种姓。匈奴虽伦常紊乱,但也一定要立本宗族子孙。哪像你们,虽遵伦常,可亲属关系疏远时候互相残杀,改朝易姓常有。

你们这些只会在土屋里生活的汉人,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得说;以上论断非常深刻,是尖锐而有道理的。

从此后,汉使再想和中行说辩,中行说就高挂免战牌,而且斥责汉使:“别说了!但教你们汉朝送来的衣食等物品数量充足,尽善尽美,就是你们职责;否则等秋高马肥,就大举南侵!”汉使往往无言与对。(打的赢的靠打,打不赢的才靠嘴巴)

老上单于从此以后对中行说言听计从,在中行说谋划下,匈奴屡侵汉境,成为汉朝最大边患。汉朝没法,也只好照例和亲。

老上单于死后,他儿子军臣单于即位,中行仍然辅佐他,匈奴也仍然不断给汉朝制造边患。直到汉元帝时期,经过一百多年的汉匈战争,匈奴才开始衰落下来,不仅属国都已背叛,而且内部也分崩离析,不再成为汉朝的心腹之患了。

中行说虽然是地地道道的“汉奸”,可他也是汉文化最早的反思者,最早的反传统斗士。他对汉朝礼义制度的抨击,句句在理,一针见血,阉人的卑贱身份也刺激着中行说要去建功立业。“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这句著名的誓言,一定也是中行说的心声。在他看来一个将它抛弃的祖国,并不值得留恋,这也是他死心塌地跟随匈奴做汉奸的原因,其实他说的又有那一句是错的?每句都对针针见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