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被禁賽8年”啟示:“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文|若杉


今天,聊聊孫楊。

“孫楊被禁賽8年”啟示:“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庭對孫楊做出了禁賽八年的決定。這對於28歲的孫楊來說,意味著體育生涯將會就此結束。


這不僅對於孫楊是個滅頂式的打擊。對於國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事實。畢竟,孫楊曾經帶給我們太多榮耀,太多驚喜。


於是,有人質疑國際體育仲裁庭:這是玩遊戲玩不過,就拔電源嗎?


直到3月6日,CAS(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公佈了長達78頁的仲裁報告,事實清楚,認定清晰,我們才開始用一種更理性的姿態來看待這件事:這一次,真的是孫楊錯了!


01

被“寵壞”的孫楊母子


在CAS提交的仲裁報告中,孫楊的母親,被提及的次數,多達12次,並給出了“她扮演了對兒子最無益的角色”的論斷。


看了一段孫楊母親在聽證會上的發言,覺得驚訝。近五分鐘的問詢和對話,她全程答非所問。


檢察官一再提醒她,問詢時間有限,希望她簡潔地回答問題。而孫楊的母親,顯然只活在自己的邏輯裡,她只想帶領大家回顧尿檢時的經過,似乎原本就沒有打算回答檢察官的任何問題。


你可以把這段對話理解為護子心切,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她對於規則的無視。這場對話幾乎全程都表達“為什麼沒有人聽我說?你們怎麼可以不聽我說?”


但原本此刻,她的角色,只需要簡單的回答檢察官的問題就好。


被宣佈禁賽8年後,孫楊母親立刻髮長文控訴。


她的整場表現,像極了一個要糖吃的孩子,嘴裡一遍一遍地嘟囔著:“我不管,我不管,我就是要吃,你們不給我吃,就是你們的錯。”


“孫楊被禁賽8年”啟示:“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當所有人都在指責孫楊因為母親的寵愛,變成了“媽寶男”的時候。我們突然看到,那個看似強大,可以保護兒子周全的母親。她自己,其實也是個孩子。


在這個並不成熟的母親的羽翼下,我們看到,孫楊幾乎成為中國運動員史上,最優秀,但是爭議也最多的運動員。


  • 13年,打罵教練被處罰。
  • 14年,服用違規藥物被禁賽。
  • 15年世錦賽無故退賽。
  • 16年裡約奧運會肘擊巴西女運動員
  • 18年8月雅加達亞運會私自穿自己代言的運動品牌領獎
  • 18年9月暴力抗檢……


多次爭議,其實都指向一個原因:孫楊對於規則的無視


孫楊一次次地“任性”,來自母親的寵愛。


也來自於他過人的天資,國家游泳隊總教練說那句“孫楊的性格,是中國男子運動員50年遇不到的,孫楊的身材,是中國男子運動員50年遇不到”,奠定了孫楊國寶般的地位。


而孫楊自己,也夠爭氣。獨攬14塊金牌,成為世界泳壇歷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奧運會世錦賽大滿貫冠軍得主。


“孫楊被禁賽8年”啟示:“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這些,是孫楊的幸,卻也是他不幸的開端。


作為一個從小在體育世界裡受盡寵愛的孩子,他的世界裡,滿滿都是自己。偶有的風浪,由母親替他遮擋;哪怕犯了大錯,也因為“足夠優秀”,被輕易原諒。


因為被原諒的太快,所以,他才可以一次次突破規則,或者,在孫楊的內心,早已隱隱約約的有了這樣的幻覺:我就是規則,我做什麼都可以。


這一切,因為有一個同樣不懂尊重規則的母親,變得雪上加霜,變本加厲。


02

孫楊的父親去哪了?


在“孫楊抗藥檢事件” 發生的整個過程中,媒體頻頻提到的只有孫楊和他的母親,孫楊的父親,幾乎失聲。


而他的父親孫全洪,原本也是體育界人士。他曾經是安徽省體工隊男子排球隊運動員,後畢業於上海體校,如今是浙江科技學院教授。常年堅持抓課餘排球隊訓練,先後獲得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的大學生排球競標賽冠軍。多次被評為杭州市和浙江省的高校“優秀體育教師”。


這樣的父親,不該不懂得同樣是運動員的兒子,該如何走好後面的路。但我們所聽到的,孫楊父親的聲音,微乎其微。


曾經與孫楊母子參加《魯豫有約》,說話的機會幾乎都被孫楊母親搶了去。


去年孫楊參加《吐槽大會》,孫楊父親端坐檯下,只負責笑與鼓掌。


“孫楊被禁賽8年”啟示:“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看得出來,他是不善言辭的人。也看得出來,在孫楊與母親建立的牢不可摧的“母子聯盟”中,他很難插得進去。


而一個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失,便意味著規則的缺失。


從心理學上講,母親代表了融合,父親代表了規則。說得通俗一點,母親負責給予孩子成長所必須的愛與溫暖,而父親負責樹立規則。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這兩者缺一不可。愛,可以讓孩子獲得成長所需的養分,而規則,則會讓一個人走得更遠。


因為離開了溫暖的小家,離開了與母親完全融合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需要規則的,是冷冰冰的。而父親,就是那個帶孩子從小家走向更大世界的橋樑。


孫楊的父親,沒有做好這個橋樑。


而我們“唯成績論”的社會環境,又給孫楊提供了一個過度保護的環境。所以,哪怕孫楊已經是年近30的小夥子,看上去依然是個孩子。

孩子有他的可愛,同時,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不遵守規則”的特權。


03

“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我們生活在一個鼓勵“自我”、甚至過度強調“自我”的時代。


人人都希望能夠做自己。


但一味強調“自我”,便很容易忽略了規則。


就“抗檢事件”來說,孫楊對抗檢人員的資質提出質疑沒有錯。但國際反興奮劑調查機構採用的是委託授權制度。無論國際反興奮劑調查機構委託的組織和個人是否具備有關專業知識,只要接受國際反興奮劑調查機構的委託,就可以實施有關調查活動。


“孫楊被禁賽8年”啟示:“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從這個角度來說,除非運動員拒絕參加國際體育比賽,否則,必須接受國際反興奮劑調查機構的有關規則,允許國際反興奮劑調查機構進行飛行檢查。


要麼接受檢查,參加國際體育比賽;要麼不接受檢查,不參加體育比賽。這就是規則。


而孫楊,在以一己之力挑戰規則。從他的角度,他說的都對,只是他的解釋,不被更大的規則所認可。


所以,孫楊敗訴。


我們強調“自我”,鼓勵自我,是希望一個人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但是,“自我”的實現始終要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


如果突破規則,盲目強調自我,便自然會處處碰壁,被規則所教育。


最近,看到作家慶山的一段話,很有感觸。她說:


“人,不能過度關注自我。因為越是過度關注自我,越是為自己想得多,越會有很多痛苦,很多孤獨與受限的感受。越能夠放開這個“我”,把心慢慢地導向療愈自己,再放下自己,對他人與外界發展出一種開闊與善良的視野,這顆心會有很多變化。”


“孫楊被禁賽8年”啟示:“自我”之上,還有規則


對於孫楊,對於許許多多被寵壞的孩子,要學習的,恰恰不是如何做自己,如何活出自我。而是放下自我,把自己融入到更大的集體與規則中,學會與規則共處,學會把更大的世界裝進心裡。


如此,才能活得更加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