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三八節 致敬她力量|

她性格內向,從小一有“心事”就寫寫日記;她大學學的是理科,最後卻成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她不是醫生,雖沒能前往武漢抗疫一線,但她用書香的力量,幫助大家在特殊時期看到希望,獲得溫暖……她,就是江西日報《讀書》欄目主編楊淑玲。

祝福三八節 致敬她力量||一位美女編輯的文化堅守

“小學到初中,我一直是語文課代表,對文字比較迷戀;上大學時,我不僅擔任了系學生會辦公室主任,為系裡抄抄寫寫,而且一直做校報記者,當時在同學中小有名氣;作為勤工儉學的優秀生,我的事蹟曾被《南昌日報》報道,這或許就是我成為新聞人的‘初心’。”楊淑玲是江西撫州人,說起自己現在從事的媒體工作,她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初心。

楊淑玲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她負責的欄目立足於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以“讀書點亮中國夢”為理念,通過閱讀內容、空間、形式、取向等多個層面,集中展示我省全民閱讀成果,為建設全民閱讀生態圈營造氛圍、搭建平臺、引領風尚。

“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或不開心的事情,甚至有時想過打退堂鼓,但最後都會想起我的‘初心’,於是困難不再是困難,腳步繼續會向前邁進。”楊淑玲向記者講起2018年年末的一次採訪。當天,天空飄著大雪,她去一個單位採訪,當時手已經被凍得發紫。受訪者見到她時吃驚地說:“這麼冷的天,電話溝通就可以啊!”她沒有吭聲,但心裡知道,有種力量在指引她衝向前,那就是為了新聞的真實性和現場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她都必須去現場。

“我喜歡這個充滿書香氣的工作,雖然繁雜甚至辛苦,但一想到能我把接觸到的美好的人和事,介紹給讀者,我就很開心,有時,我甚至會莫名地感動。”之前,當聽說南昌SOS村的孩子們課外讀物稀缺的消息後,楊淑玲聯繫一家出版社,請他們幫忙準備了幾百本書,給孩子們送去精神的食糧。看著孩子們如飢似渴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她欣慰地流淚了。

祝福三八節 致敬她力量||一位美女編輯的文化堅守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許多醫護工作者義無反顧地逆行,不少新聞記者也奔赴前線採訪,楊淑玲覺得自己也可以助力做一些事。大年初二,她特別邀請了全國知名文化人士、三聯生活書店原總編輯等外省專家、本省一些文化界老師通過融媒體手段,策劃製作了一個視頻作品,及時普及“少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的相關理念。之後,她又策劃了多個選題,讓宅在家的人們,認真閱讀好書,重新認識自己、理解生命。她認為,讀書能使人們頭腦冷靜,在困難中奮進,面對疫情,能夠更加從容不迫。

在這特殊時期,雖然開學時間延期了,但2020年春季教材教輔能否在開學前送到學生們的手中也牽動著教育主管部門、全省師生和家長們的心。為此,楊淑玲又持續跟蹤了江西新華髮行集團“課前到書”的落實情況,2月21日她撰寫的相關稿件很快刊發,並被學習強國平臺轉載。

“新聞這種文化產品,與物質產品一樣,需要經過產品設計、原材料採購、成品生產、質量把關等一系列過程。所以說報紙編輯工作是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創造性勞動。黨報副刊編輯工作主要包括策劃、編稿和組版等三大環節,要做精品需要付出大量心血。” 對於媒體工作者來說,加班是常事,楊淑玲也不例外。有一次做活動策劃時,到了晚上8點多鐘,楊淑玲年幼的女兒打電話來,帶著哭腔央求說:“媽媽,你能不能回來給我做飯吃呀,我都把家裡的零食吃完了,還是很餓。”聽到這話,楊淑玲當時就淚奔了。

同事張衍評價楊淑玲說:“她工作認真、經驗豐富,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是我們這些年輕同志學習的榜樣。”

“我們將發揮好黨報的廣泛影響力和傳播力,營造‘讀書好、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輿論氛圍。”楊淑玲說,她將在堅守中講好贛鄱故事,提升文化自信,為推進全民閱讀作出一份貢獻。同時,她還想借此機會送一句話給撐起半邊天的女同胞們:愛讀書的女人最美。(記者 王繼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