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生,究竟有多賺?

文 | 曹彷彿


​本·瓊森在《木材、或關於人與物的發現》中說: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瞭解你。”

確實如此,瞭解一個人,從溝通開始,而溝通從說話開始。

“口者,心之門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人的嘴,就是他的風水。

會說話的人說出的話能春風化雨,點石成金;而不會說話的人說出的話如同利刃,刀刀扎心。

你怎麼樣說話,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會說話,是一個人的頂級魅力。

會說話,是一種技能

我們學會說話,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但卻很少有人真的會說話。會說話是一種技巧,甚至可以成為給自己的能力加分的技能。

在前兩年的《我是演說家》節目中,有個叫劉媛媛的選手一夜爆紅,她的演說能力和表現一直為人稱讚。

甚至在節目過去這麼久,網上依然隨處可見她當時的演講片段。

然而,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在舞臺上能夠用語言打動人、感染人的女生,之前卻是一個內向且不敢在公眾場合講話的人。

會說話的人生,究竟有多賺?


劉媛媛出身農村,稱得上是“寒門”,且整個中學時代一直是個學渣,但高考前她突然冒出了要考北大的念頭,拼盡全力下,她依然與北大無緣,但她沒有放棄,終於在大學期間,通過考研進了北大的門。

在就讀北大研究生期間,毫無任何演講經驗,甚至有點社交恐懼症的劉媛媛報名參加了《我是演說家》。

毫無疑問,作為演講小白的她,初次登臺便被導師否定打擊,認為她不適合做演講。

但她不死心,為了克服自己的缺點,證明給所有人看自己可以,她跑到酒吧做脫口秀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

也正是她的不甘心和堅持,使得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實現了翻盤,到節目後期,她的舞臺演講已經純熟到收放自如,而且懂得如何抓住聽眾,最後更是拿到了冠軍。

會說話的人生,究竟有多賺?


從節目一夜爆紅後,她又發揮自己專長,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從一個農村的寒門女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語言表達實現了逆風翻盤。

如果不是從一個害羞內向的普通學生,轉變成了一個站上演講臺就能揮斥方遒的演講者,劉媛媛不會知道,原來她也可以憑藉出色的口才吸引到大批觀眾。

一個口才好的人,就相當於有一技傍身,不論待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總能有能施展本領的時候,也會成為自身異於他人的優勢所在。

會說話的人,自帶光芒

想知道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聽他說幾句話就知道。

最近,央視的一檔節目《主持人大賽》,被稱之為“神仙打架”的節目,屢上熱搜。

參賽選手均為各電視臺的優秀主持人,在即興主持環節,許多優秀的主持人在沒有任何時間準備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毫不卡頓地即興主持90秒。

而在這短時間內脫口而出的主持詞,邏輯清楚,結構清晰,情感上也做到了層層遞進,更是被網友稱之為“優秀作文範文”。

除了“神仙級”的主持人外,在節目中,作為評委之一的董卿,也因為其對選手專業而恰如其分的點評上了熱搜,網友評價其點評:溫柔卻有力量。

會說話的人生,究竟有多賺?


在對選手進行點評的時候,董卿都會先肯定選手優秀的地方,再給出專業又精準的改善建議。這種肯定不是“吹彩虹屁”,而是在瞭解選手後的真實評價,給到對的建議也不是套話,而是專業且又因人而異的,讓人聽後頓覺醍醐灌頂。

董卿的會說話並不是第一次被觀眾所知,早在她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她就因為深厚的文學素養和主持功底而被觀眾稱讚。

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每一季每一期的開場詞,她都能隨口引經據典出各盡不同的詩詞古籍。

她的談吐讓萬千觀眾覺得,她光是站在臺上,就有一身優雅知性的氣質撲面而來,開口不出三句話,也能舌燦蓮花。

一個人的說話方式,是他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因為你所說的話中,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真正會說話的人,身上會自然地散發出魅力,這種魅力是無論置身於什麼環境之中都無法被掩蓋的。

會說話的人生,究竟有多賺?


會說話的人,更容易成功

一個人會說話,不僅能使他廣交好友,贏得應有的掌聲和地位,有時候甚至能因為說法方式,而被命運眷顧,從而獲得成功。

《資治通鑑》中記載過一個歷史故事:

宋太祖趙匡胤身邊有個大臣叫張思先,張思先一直盡心盡力輔佐皇帝,表現很好。


趙匡胤看到他的忠心,便當面許諾:“因你為君為國鞠躬盡瘁,我決議讓你官拜司徒。”

但趙匡胤一直忙於政務,後來便忘了這事,一直也沒有擬相關文書下來。

張思先左盼右盼都盼不來任職文書,心裡也著急。

明示一下趙匡胤吧,可人家是皇帝,貿然詢問搞不好會觸怒龍威,升職加薪不說,連腦袋都得掉。

不說吧,這可是難得的走上人生巔峰的機會,眼看著快要到嘴邊的肉,要是就這麼掉了,換誰都不甘心。

會說話的人生,究竟有多賺?


於是,張思先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個辦法。

一天,張思先特地尋來一匹非常瘦的馬,還故意在皇帝會經過的路上騎馬。

當皇帝經過時,張思先故作偶遇,驚慌下馬向皇上請安。

皇帝看到馬如此之瘦,奇怪問道:“這馬為何如此之瘦?是不是沒有好好餵它。”

張思先回道:“不是的,一天三鬥。”

趙匡胤不解:“吃得這麼多,為何還如此之瘦?”

張思先又回:“我答應給它一天三鬥糧,可是我沒給它吃那麼多。”

趙匡胤聽後,思索了片刻,頓時反應過來,二人開懷大笑。

次日,趙匡胤便下旨任命張思先為司徒長史。


會說話的人生,究竟有多賺?

不要低估你說的每一句話的分量,你說過的話,能決定你日後的命運。

一句話,可成人,也可敗人。

同樣的想法,想要話語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取決於如何表達。

蔡康永在《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中說:“你也許有許多優秀的能力,但你要解釋和展現這些能力,好好說話就成了最佳拍檔。”

再突出的能力,若是不會表達自己,也容易被淹沒人群,反過來,即使能力一般,會說話,也能為個人增添魅力,熠熠發光。

正如詩人但丁說的:“語言作為工具,對於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於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於最好的思想。”

當一個人有了優秀的能力和會說話的本領,沒有什麼能成為阻擋他成功的阻力。

要想會做人,先要會說話

有人說,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用一生的時間學會閉嘴。

誠然,“學會說話”容易,學“會說話”難。

人品、修養不展現在臉上,卻藏在你說話的方式裡。

要想會做人,先得學會說話。

會說話不止是一種個人情緒表達的方式,更是他人瞭解你的一扇窗。

會說話的人,有著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巧解尷尬的幽默、不卑不亢的主張,這樣的人做人都不會差,他人也願意與其結交。

而不會說話的人,句句不留情面、處處讓人難堪、永遠只考慮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人,人人避之不及。

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華和出眾的能力,但卻有著會說話的嘴巴,那麼,這個人的人生絕不會過得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