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惟願再首,不忘初心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惟願再首,不忘初心

其實一切憂慮與煩惱,都是慾望的衍生物,得不到,不努力,自然而然就煩;努力了,不見效果,自然而然就躁。

或許,每個人一生中都應該讀一讀林清玄,尤其是繁華世界,更應該讀一讀林清玄的書,尋一尋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是林清玄2018年親自審定的40篇經典散文,裡面有精美攝影插圖,真的美到極致。看一人風景,享獨世清歡,用五顆心去生活,可以讓人放下浮躁,收穫內心的安寧,從而保持一個時刻清醒的頭腦去看待世間萬物,找尋一個更佳狀態的自己。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惟願再首,不忘初心。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惟願再首,不忘初心

以歡喜心過生活

文學是歡喜的,寫的人歡喜,讀的人也歡喜。

春時享受花紅草綠,冬時欣賞冰雪風霜,晴天時愛晴,雨天時愛雨。

平凡人的喜樂無非就是平淡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夜晚漫步於林蔭道上,看那雨點飄落燈光之下,像零零落落的星星傾瀉而下,別有一番韻味。生活的智慧,源於平凡。

《過火》讓我離林清玄更進一步了。他從小就是個比較瘦小憂鬱的孩子,父親希望他成為獵人,他卻因為見到山豬和野猴嚇得失聲痛哭;父親又寄希望於他成為一個農夫,他又因田地裡竄出的毒蛇嚇得屁股尿流,無奈父親直嘆:“怎麼會這樣,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就在他下定決心做一個男子漢的時候,他的孿生弟弟死了。眼看著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弟弟死去,林清玄變成了一個失魂落魄的孩子,父母想法設法去醫治他,最後因為“過火”事件讓他真正長大了。(過火臺灣鄉間媽祖誕辰盛會上的一種儀式,臺灣人相信,無論多大的苦痛,只要走過火堆,一切都會好轉。)一開始林清玄畏懼不敢邁上步子,最後父親暴怒要抽打他,他在父母的絕望眼神下鼓足勇氣,踏上火氈,併成功地走了過去,完成了過火的儀式。就在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真正長大了。此後林清玄感覺自己的人生就像過火一樣,“在起步之初,我們永遠不知道能否安全抵達火氈的那一端,我們會害怕、會無所適從、會畏懼受傷,但是人生的火一定要過——情感的火要過、歡樂與悲傷的火要過、沉穩與激情的火要過、成功與失敗的火要過。而且要單獨去過,沒有人能幫你。”

只不過是過火一事,林清玄卻用歡喜之心去看待,生活也變得更加歡喜了。不像他去看古董收藏家的收藏,收藏家收藏了一堆古董,卻為了佔有古董,天天擔驚受怕,像囚犯困居於囚室,像乞丐住在垃圾堆中,把自己的家搞得不像正常人居住的地方,這又是何苦呢?生命如此短暫,為了收藏把自己天天置於神經緊張的狀態,這怕是一生都不好過吧?

世間的事物來來去去,我還是我。

人我是非、利害得失去去來來,我們既未增加,也不減少。

以平常心生情味

人世裡,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許都是我們永難熟知的,即使微小如蓮子,也有一套生命的大學問。

《一隻毛蟲的圓滿》中林清玄談到一幅畫家朋友陸詠送的畫,畫面上是一隻醜醜的毛蟲,爬在幾株野草上,旁邊有陸詠樸素的題字:今日踽踽而行,他日化蝶飛去。林清玄很喜歡這幅畫,因為我們經常見到的畫都是蝴蝶或者美麗的花,卻少有人注意到蝴蝶的前身是毛蟲,也許,當我們看到毛蟲的時候,內心多了一份期許:夢想能有一天美麗飛翔。生活無法萬事順遂,但為求圓滿,勞心傷神,未免給自己施加了太多壓力。

因緣的究竟是秒不可知的,圓滿的結局也是杳不可知,但我們仍懷有因緣成就、圓滿實現的心願。

一個人有堅強廣大的心願,則因緣雖遙,如風箏在手,知其始終;一個人有通向究竟的心願,則圓滿雖遠,如地圖在手,知其路徑,汽車又已加滿了油,一時或不能至,終有抵達的一天。

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只是不確定那天什麼時候到來罷了。

以清淨心看世界

茫茫大千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小千世界,這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遊、歡娛、憂傷甚至懺悔的地方,應該完全不受到干擾,如此,作為獨立的人才有意義。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方完全屬於自己的心靈淨土。身處紛擾的大千世界,當舉世狂歡、眾志成城之時,你可以超然地自省;當你在工作上或者學習上遇到挫折心煩不已時,這個小千世界能為你提供安慰。林清玄說這個小千世界最好的地方無疑是書房,書房是一個人最親密的地點,也是一個人靈魂的寫照。在我看來,家裡不管有沒有書房,只要你身處一個經常看書的固定地點,那便是你的小千世界,足以讓你的內心得以沉澱,然後繼續前行。

以柔軟心除掛礙

小的時候過家家總是會去翻草堆,看看有沒有四葉草,即幸運草,然而長這麼大,從未找到過。以前以為找到了幸運草,就能一輩子好運常伴。長大後才發現,幸運只在自己心間。正如林清玄在書中提到:幸運草多出來的一片,確實不在草裡,而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心比別人多了一片,必然也能促成良性循環。

在人生的歷程,我不著急,我不急著看見每一回的結局,我只要在每一個過程中,慢慢地長大。生命的一切成長,都需要時間。

以從容心品百味

這一章收錄的都是百味美食,從這些百味中品人生。

鄰居有一戶人家專門養蜂蜜,每次經過他家我都躲得老遠,生怕那些蜜蜂蜇到我,一聽到那蜜蜂嗡嗡嗡地叫我只覺得生厭,沒來由的煩悶,畢竟我是一個不愛喝蜂蜜的怪咖。如今讀這篇《一杯蜜是煉過幾只蜂的》一文,竟不得不對蜜蜂豎起大拇指。

蜜蜂是專情的:養蜂的人只要找到體型較大的蜂王,把它裝在竹筒中,那巢裡一群的蜜蜂都會跟在手執蜂王的養蜂人後面,直到飛到蜂箱。假如蜂王死了,它們就會一鬨而散,不止養蜂人,就連我也不得不佩服起蜜蜂的專情,可是養蜂人就是利用了蜜蜂的專情,驅使他們奔走採蜜,這就好像人的情感,“認真你就輸了”,大概就是這麼一個理兒吧。

蜜蜂也是有攻擊性的:要是有人攻擊它們,它們就會用腹裡僅有一根螫針,去攻擊敵人,但是它們一旦攻擊完敵人,生命也就終結了。而我們人呢?有許多螫針,可以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直到生命的終結,這個奮鬥過程可以有無數次跌倒與爬起,越挫越勇吧。

蜜蜂是可愛的:它們不辭辛苦只為尋找花中甘液,可是繁華世界,多少人能在汲汲營營的世界中追尋自己的初心。蜜蜂尚且如此,人呢?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如果告訴你蟲比人還幸福,你相信嗎?《軟枝楊桃》一文中林清玄告訴我們人比鳥雀甚至比蟲還笨。鳥兒都喜歡吃樹上的果實,但是人卻因為果實外表醜陋不願吃,卻獨愛那些噴過農藥的外表美麗的果實。人只注意到了外表的美醜,可蟲鳥卻看到了更為深層的內在。或許正如林清玄所說:“這是人的短視近利所造成的,當整個社會都只重視表面的好看,忽視內在的毒素時,真正清淨的生活是不可能實現的。”

人生而孤獨,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將來也將在別人的哭聲中離開。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而清歡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亦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用這五顆心去生活吧,孤獨成長後迎來的將是一個更佳的自己。惟願再首,不忘初心。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惟願再首,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