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呼和浩特評出2018年度市道德模範,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榜樣有力量!

11月28日晚,呼和浩特市舉行頒獎典禮,評選出第八屆“最美青城人”暨2018年度呼和浩特市道德模範,他們的事蹟都記載在下面,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一、敬業奉獻(10人)

1.常太平 男 和林縣白二爺沙丘生物工程治理試驗站護林員(報送單位:和林縣文明辦)

2.巴雅爾 男 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務委員會派駐土左旗善岱鎮北淖村第一書記(報送單位:市民委、土左旗文明辦)

3.胡利清 女 呼和浩特市文化人才(庫)百人百組百萬人帶動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報送單位:市文化旅遊廣電局)

4.安冬梅 女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校長(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

5.馬黎鳴 男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玉泉大隊副大隊長(報送單位:市總工會、市交管支隊)

6.郎永強 男 土左旗看守所所長(報送單位:土左旗文明辦)

7.王鑫 男 呼和浩特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科負責人(報送單位:市政府辦公室)

8.孟志堅 男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辦公室主任(報送單位:市教育局)

9.張桂忠 男 呼和浩特市信訪局網上投訴和受理科科長,接待二科、複查複核科負責人(報送單位:市信訪局)

10.王志強 男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二、助人為樂(8人)

1.武漢鼎 男 清水河縣畜牧局退休幹部(報送單位:清水河縣文明辦)

2.王舒韻 女 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美會志願服務隊隊長(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

3.郭靜峰 男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二次供水分公司職員(報送單位:春華水務)

4.秦華 女 天使公益協會副會長(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

5.秦立梅 女 百草堂秦氏中醫門診部院長、法人(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

6.楊小龍 男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快遞員(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7.夏雪 女 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城市生活廣播副總監、主持人(報送單位: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

8.呂寧 男 呼和浩特市公交總公司第七公共汽車公司72路駕駛員(報送單位:市公交總公司)

三、誠實守信(2人)

1.阿日根其其格 女 內蒙古阿茹涵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

2.王佔彪 男 內蒙古泰利達乳業總經理(報送單位:土左旗文明辦)

四、孝老愛親(4人)

1.張春梅 女 呼和浩特供電局變電站值班員(報送單位:呼和浩特供電局)

2.柳昱 男 託縣新營子鎮第三小學大隊輔導員(報送單位:託縣文明辦)

3.趙秀榮 女 土左旗察素齊鎮學區退休輔導員(報送單位:土左旗文明辦)

4.馮六斤 男 武川縣西烏蘭不浪鄉天太恆村村民(報送單位:武川縣文明辦)

五、見義勇為(6人)

1.索日娜 女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消化科主任(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市衛健委)

2.龐志勇 男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消化內鏡室護理組組長(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市衛健委)

3.童麗 女 內蒙古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門診部護士長(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

4.李欣 男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應急供水分公司員工(報送單位:春華水務)

5.索繼東 男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應急供水分公司員工(報送單位:春華水務)

6.劉凱強 男 回民區公安局攸攸板派出所輔警(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榜樣!呼和浩特評出2018年度市道德模範,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事 跡 簡 介

一、敬業奉獻(10人)

1.常太平 男 和林縣白二爺沙丘生物工程治理試驗站護林員(報送單位:和林縣文明辦)

常太平是和林縣白二爺沙丘生物工程治理試驗站的一名護林員。1983年,18歲的常太平來到了白二爺沙壩,儘管條件艱苦,但他這一干就是36年。如今已54歲的常太平仍然勤勤懇懇地堅守崗位,他每天都沿著4500餘畝的責任林區邊界巡林、護林。防火是護林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要確保沒有火災隱患、沒有外人闖入。每天早晨,他都準時到林場辦公區轉一圈,然後開始一天的護林工作。他繞林子邊緣檢查一圈,用滅火掃把撥撥草叢,觀察路上有沒有闖入的車轍。還要看有沒有感染病蟲害或枯死的樹木,是否需要補植。從1982年起,一代一代像常太平這樣的白二爺沙壩人,將昔日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萬畝“魔鬼大三角”,改造成了北疆林海屏障,成為全國聞名的防沙治沙典範。

2.巴雅爾 男 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務委員會派駐土左旗善岱鎮北淖村第一書記(報送單位:市民委、土左旗文明辦)

2018年5月,巴雅爾到土左旗善岱鎮北淖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扶貧期間,他為30戶貧困群眾送來了米、面、油等價值二萬多元的生活必需品。他聯絡社會慈善力量助力扶貧,為貧困家庭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每人免費投保一份五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還給鎮裡16個村411戶960人免費發放1000張電話卡,每張120元愛心話費,總計12萬元。為破解北淖村人畜飲水難題,他聯繫呼和浩特市城環投資有限公司,帶隊實地調研、走訪座談,鋪設全長10.5公里自來水管道,受益人口六千餘人。他促成“愛心扶貧養殖場”項目,帶動貧困戶發展家庭牧場。2018年2月被評為“呼和浩特市優秀扶貧幹部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獲得了“呼和浩特市五一勞動獎章”。

3.胡利清 女 呼和浩特市文化人才(庫)百人百組百萬人帶動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報送單位:市文化旅遊廣電局)

2005年,胡利清組織團隊策劃了“文化進社區”大型公益活動,每年在全市9個旗縣區的社區、鄉村、學校等開展200多場各類宣傳演出活動,至今已舉辦十四屆,受益群眾近30萬。2015年她被任命為呼和浩特文化人才(庫)百人百組百萬人帶動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她深入活動基地調研,整理收集人才數據庫檔案,梳理歸納了14大類、66組別、23個活動基地,136個藝術團體,整理錄入各類人才10070人。她帶領團隊策劃了大型冬季文化送溫暖系列公益活動、24節氣傳承活動,同時舉辦了三屆民俗文化節、四屆百姓民間藝術節。工作以來,她先後榮獲呼和浩特市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呼和浩特市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和2016年度呼和浩特市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4.安冬梅 女 玉泉區民族實驗小學校長(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

1992年,安冬梅到玉泉區巧爾齊召小學任教,從語文教師、大隊輔導員到教導處主任,她一步一個腳印,默默奉獻著青春年華。2005年安冬梅升任巧爾齊召小學副校長並主持學校整體工作,當時學校只有117名學生、19名教職工,學校面臨著解體合併到其他學校的現狀。她帶領團隊狠抓教學,不辭辛苦深入學生家庭走訪,宣傳學校新的辦學理念。同時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修操場、建水沖廁所。經過幾年努力,她將學校打造成有17個教學班,800多名學生的知名學校。她愛生如子,對貧困大學生馮瑋進行了為期三年、每年2000元的資助,給戴瑞、孫皓麟等8名小學生資助學習用品。她曾獲得“全市優秀教師”、“優秀校長”、“呼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5.馬黎鳴 男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玉泉大隊副大隊長(報送單位:市總工會、市交管支隊)

馬黎鳴現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區交管大隊副大隊長。從警20年,馬黎鳴將青春和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道路交通管理事業。1994年,他被分配到位於市中心的“四毛崗”,他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強化管理能力,只要是他在的工作時段,車輛通行能力和行人的遵章率總是最高的。他在全市交警的手勢指揮大比武中獲得第一名。他帶領的“四毛崗”被國家公安部命名為“全國標準崗亭”。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地下管網改造關鍵期,他帶領中隊幹部深入到施工現場和小街小巷查看,總結出分時封控、分段控流等方法,保證了群眾順利出行。在道路改造施工期間,他所在的大隊沒收到一起投訴。2013年他獲得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

6.郎永強 男 土左旗看守所所長(報送單位:土左旗文明辦)

郎永強1999年參加公安工作,2009年主動要求來到土左旗看守所工作,2011年11月被局黨委提任到所長崗位。為抓好看守所建設,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和年休假;他積極推動勤務模式改革,細化崗位工作34項,實行在押人員安全風險等級管控,推行監管工作“六字管理法”;他提升執法安全能力,成功救治了6名突發危重在押病犯,成功預防處置了3名自殺未遂在押人員;他更新執法理念,推行了管理教育“九必談”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對在押人員教育管理的整體水平。在郎永強擔任土左旗看守所所長的七年裡,看守所內人心思定,監所面貌煥然一新,秩序井然。他在2010年至2018年期間曾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15年被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十佳監管民警”榮譽稱號。

7.王鑫 男 呼和浩特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科負責人(報送單位:市政府辦公室)

王鑫自2010年10月到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科工作以來,始終保持對黨絕對忠誠、對事業絕對負責的政治品質。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科職能特殊、責任重大,綜合文稿工作標準高、要求嚴。8年多來,王鑫經常放棄節假日休息,加班加點、通宵達旦,每年組織和參與起草的政府各類文稿300餘篇、100萬字以上。特別是在起草政府工作報告等綜合性重要文稿期間,他每次都會進行為期2周左右的集中攻堅,不分晝夜、全身心投入工作,特別是最後成稿階段,常常需要不眠不休、連續作戰48小時以上。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他每次都能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王鑫同志敢於突破、大膽創新,他的文稿材料在看似簡單、固定的模式中不斷推陳出新。

8.孟志堅 男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辦公室主任(報送單位:市教育局)

從教30多年來,孟志堅用一顆赤誠的心,為學校留下了敬業奉獻的腳印,學生們都親切稱他“孟爺爺”。他研究出了合理有效的數學方法——“五基法”。在1995年、2005年分別帶出兩屆自治區狀元。2002年至2008年擔任了6年年級主任,肩負整個年級的教學工作,6年內兩屆高三都取得了高考升學率全區第一的驕人成績。2008年至2018年,他分別擔任學生處主任、教導主任、初中部主任。在這期間,他通讀二中校史,每學期給高一新生開設5至6場講座,把二中精神傳給學生。學校承辦初中,他帶領初中部36位年輕老師研究教學方法,他一邊教學一邊摸索,深化改革三位教學法,初中學業成績在公辦學校中名列前茅。如今,他在學校辦公室工作,行政事務繁雜,他依然能調度有序。

9.張桂忠 男 呼和浩特市信訪局網上投訴和受理科科長、接待二科、複查複核科負責人(報送單位:市信訪局)

張桂忠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軍轉幹部和信訪幹部。他從事信訪工作15年,堅持以人為本,每年接待上訪群眾近萬人,有效化解了大量信訪問題和積案。在呼市民族樂器廠有償轉讓給河北友誼絨毛廠職工上訪事件中,他頂著壓力,克服妻子住院手術的困難,經過三年努力終於為職工解決了二十多年沒有解決的醫療、養老問題。為解決自治區建設廳家屬樓供暖設施嚴重老化不能正常供暖的上訪事件,他主動協調供熱部門、供熱企業,進社區現場辦公,解決了老舊小區供暖問題。諸如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都體現了張桂忠愛崗敬業、為民奉獻的優良品質。他曾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信訪工作先進個人、自治區60週年大慶信訪保衛工作先進個人、呼和浩特市先進個人(勞模)。

10.王志強 男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王志強1996年12月被分配到賽罕區(原郊區)環衛系統工作。2003年非典時期,他挑起了抗擊非典的擔子,當年榮獲呼和浩特市環衛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個人。2006年6月,他任賽罕區金河鎮副鎮長。長達3個月,他每天吃完早飯就下村工作,直到下午4點以後才能再吃飯。2007年春節剛過,他一邊輸液一邊堅持上班。後來幾年裡他陸續做了兩次手術,仍然堅守工作崗位。2018年1月4日,他被任命為賽罕區環衛局負責人。他增設了夜巡燈、收集汙水車、垃圾桶清洗車、高壓蒸汽清洗車等,有效地控制了不文明行為,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2018年3月15日,他被任命為賽罕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帶領城管職工建設10處便民市場,滿足了周邊近百萬群眾的日常需求。

二、助人為樂(8人)

1.武漢鼎 男 清水河縣畜牧局退休幹部(報送單位:清水河縣文明辦)

武漢鼎出生於農村,深知貧困群眾生活的艱難和不易。1985年以來,他先後深入暖水灣等貧困村蹲點,開展科技扶貧工作。他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獸醫專業和不斷總結的扶貧工作經驗,幫助廣大貧困群眾脫貧。他先後深入全縣5個鄉鎮30多個偏遠自然村,騎自行車、徒步行程3萬多公里,累計出資25萬多元,找項目、送技術,開展科技扶貧。如今他已是耄耋老人,仍然堅持不懈地奔波於城鄉之間,搞宣講、送良種、創辦武漢鼎工作室,弘揚扶貧濟困、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武漢鼎40年如一日紮根農村,退休26年來仍然奔走在貧困山村開展扶貧工作。武漢鼎的扶貧事蹟,得到各級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後受到國家部委、自治區、盟市、旗縣的表彰獎勵230餘次。

2.王舒韻 女 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美會志願服務隊隊長(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

王舒韻是內蒙古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大隊副隊長、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美會志願服務隊隊長、內蒙古廣播電臺《我愛公益》欄目志願者。作為一名志願者,她的主要服務項目是無償獻血、扶貧濟困、助學助殘、環境保護、宣傳獻血捐髓、遺體與器官捐獻等。1980年,王舒韻在工作之餘踏上了一條公益之路,至今已有40年。1985年她開始一對一幫助孤兒、殘疾人、失足少年、貧困重病失學兒童。她為了幫助呼倫貝爾盟一個殘疾女孩,把辛苦攢下的積蓄寄給這個女孩子買電腦。她還與北京少管所一個被判刑十年的失足少年長期通信給予他鼓勵。她幫助和關注的貧困孩子裡有兩名被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評為內蒙古“中國好少年”。

3.郭靜峰 男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二次供水分公司職員(報送單位:春華水務)

2004年至今,郭靜峰已連續獻血14年,無償獻血40多次,累計獻血2萬多毫升,有20多本無償獻血證書。2006年5月郭靜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願者。2008年他與一位血液病患者血型配型成功,2009年7月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病人的生命,成為了全國第1280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郭靜峰熱心公益事業,擔任呼和浩特市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副隊長,多次參與呼市紅十字會組織的獻血獻髓宣傳活動,深入呼市各大院校現身說法,普及獻血獻髓知識。他先後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公益之星”、“全區學雷鋒優秀志願者”、“2011年全國無償獻血金獎”、“2015年全國捐獻造血幹細胞特別獎”等榮譽。

4.秦華 女 天使公益協會副會長(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

2011年4月秦華加入呼和浩特天使公益協會。八年裡她參與了百餘場志願服務活動,包括扶貧救困、助殘助學、愛心募捐、義務獻血、舊衣物圖書回收再捐贈、抗震救災等眾多公益項目。2013年天使公益一會員家庭發生意外重大事故,其妻子精神抑鬱,秦華用了三年時間來陪伴、開導她,同時還一直資助她患病的孩子。秦華獨自帶著女兒生活,靠打工為生,一邊忙於工作、家庭,一邊參加組織公益活動。她在公益活動中曾三次受傷,落下了病根。2014年至今,天使公益開展愛心浴室和愛心養殖場項目以來,她積極聯繫企業和愛心人士,幫助貧困學校建起了12個愛心浴室、14家貧困愛心養殖場,2014至2018年幫助貧困養殖家庭銷售養殖產品100餘萬元,使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5.秦立梅 女 百草堂秦氏中醫門診部院長、法人(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

秦立梅每年都會幫扶轄區內的貧困家庭,同時對玉泉區敬松養老院進行點對點的醫療救助,每年救助人數約150餘人,救助資金每年達50萬元。自2010年玉樹地震以後,秦立梅每年都遠赴玉樹市進行大病救助活動,每年救助約100餘人,救助資金每年達60萬元。2018年8月秦立梅與玉樹市簽署了5年的“愛的踐行之大病救助”協議,承諾今後將投入更多醫療資源救助玉樹市疾困患者。秦立梅於2018年7月開始先後七次前往清水河進行“愛的踐行之大病救助”活動,累計救助患者達346人,救助資金達35萬元,並先後送去價值4萬元的醫療藥品。同時秦立梅和清水河縣衛計委簽署了5年幫扶協議,預計每月對清水河進行30名新患者的救助,努力解決貧困家庭“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6.楊小龍 男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快遞員(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多年來,楊小龍風雨無阻,累計出班4100多次,行程約28萬公里,投遞報刊990.6萬份、快遞信件95.85萬多件,群眾親切地稱他“綠衣鴻雁”。楊小龍積極投身公益,常去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去留守兒童家裡訪貧問苦。他發起併成立了呼市鴻雁志願者協會,成功舉辦32場公益募捐活動,共募集衣物2.5萬餘件,已發往雲南怒江州、四川涼山州、興安盟寶力高嘎查、通遼開魯縣等地。他的團隊精準幫扶貧困人口7500餘人,將志願服務精神傳遞給了近5萬餘人。他獲得了內蒙古國防郵電工會授牌的“楊小龍職工創新工作室”。他曾獲“全區最美轉型郵政人”、“2014-2017年度全區郵政最佳投遞員”、“呼和浩特市優秀志願者”等多項榮譽。

7.夏雪 女 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城市生活廣播副總監、主持人(報送單位: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

夏雪就職於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城市生活廣播,是廣播行業的一名老兵。她熱心公益,累計策劃、主持、參加各類公益活動200多場。2008年她開始採編殘疾人專題節目《咖啡百味茶》,節目累計播出1070小時以上,採訪及做客過直播間的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1000餘人。她不辭辛苦為殘疾朋友及其家屬解決難題,累計協調解決低保發放、享受優惠政策、維權保障、就業創業、特殊教育、託養服務等問題100餘件。通過11年的不懈努力,她現已成為眾多殘疾朋友及殘疾朋友家屬的知心朋友。2015年夏雪成為禁毒宣傳工作和幫教戒毒人員的志願者,數次走進呼和浩特市隔離戒毒所舉辦讀書活動和慰問幫教活動,和戒毒人員談心。她讓助人為樂變得更有溫度、更具人文關懷。

8.呂寧 男 呼和浩特市公交總公司第七公共汽車公司72路駕駛員(報送單位:市公交總公司)

自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呂寧以熱情、文明、周到的服務受到乘客的一致好評,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汗水踐行著公交人的使命和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2018年8月7日19點40分左右,他駕駛72路公交車行駛至新華大街與呼倫北路交叉口附近時,車內突然一陣慌亂,憑著職業的敏感性,他迅速將車輛停穩並上前查看,發現車內一女乘客呼吸困難,身體僵硬無法動彈,情況十分緊急。他冷靜作出判斷,在徵得全體乘客的同意後,駕駛著公交車趕往離事發地最近的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到達醫院大門口,在確保車上乘客安全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地抱起女乘客,飛快地將其送往急診室進行救治。經醫生搶救,在確定女乘客脫離生命危險後,他才默默地離開。

三、誠實守信(2人)

1.阿日根其其格 女 內蒙古阿茹涵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

2014年8月,阿日根其其格創辦了阿茹涵化妝品公司。她的經營理念是: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合作共贏、回報社會。從2004年的180元愛心款開始,她15年來一直堅持做公益,不遺餘力地幫助大學生就業,用實際行動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2014年以來,她帶領公司員工,將經營和慈善並舉,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目前,她已經資助錫林郭勒盟等地的7個蒙古族單親媽媽創業,資助錫盟西烏旗、阿巴嘎旗、蘇尼特旗等地牧區的6個孩子上學,幫助9名大學生零投資創業,她經常帶領團隊在節假日慰問孤兒院、敬老院,累計公益捐贈物資已達50萬元。2016年1月,她成立了阿茹涵母親基金,明確規定每賣出一瓶阿茹涵產品,就捐出一元錢投入公益事業。

2.王佔彪 男 內蒙古泰利達乳業總經理(報送單位:土左旗文明辦)

2000年8月,王佔彪創建內蒙古泰利達乳業有限公司。經過18年發展,獲得12項國家專利,榮獲信用等級A級企業稱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乳製品行業遭遇“寒冬”。全國大部分乳製品企業不予退貨,宣佈破產,退出市場。而王佔彪本著“人無信不立”的發展理念,頂著重大壓力,決定退款、退貨、換貨,他抵押了個人名下房產並付出了300萬的代價,保障了眾多經銷商的利益,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王佔彪在帶領企業增長效益的同時,還不忘回饋社會,2012年他投資拍攝《阿媽的奶茶》微電影,傳播正能量。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雅安、玉樹地震,王佔彪牽頭公司工會組織,為災區捐款10萬元。此外,他還常常給貧困、孤寡老人送慰問品。

四、孝老愛親(4人)

1.張春梅 女 呼和浩特供電局變電站值班員(報送單位:呼和浩特供電局)

張春梅是呼和浩特供電局變電站的一名普通的值班員。特殊的家庭環境讓她在丈夫去世後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獨自贍養丈夫的生父生母、養父養母,自己的生父生母、養母養母8位老人。張春梅的收入並不高,可即便如此,她仍然堅持為4個家庭採辦生活用品,照料老人們的飲食起居。在自己的養父因腦溢血癱瘓在床的七年裡,她一直守護在身邊喂水餵飯。丈夫的養父患有白內障,她安排住院、陪床值班。同時她還要操心患有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的二哥,關心他的日常生活。張春梅用至孝詮釋著生活的真諦,用大愛彰顯著超越平凡的勇氣,她曾在2018年10月入選“內蒙古好人”。

2.柳昱 男 託縣新營子鎮第三小學大隊輔導員(報送單位:託縣文明辦)

柳昱是託縣新營子鎮第三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到現在已連續工作35年,他始終堅持在校完成好教育教學工作,在家做一個盡職盡責的好父親、好丈夫。柳昱和妻子都是教師,1989年女兒四歲,妻子因色素膜炎導致雙目失明,離開鍾愛的講臺,同時也使家庭債臺高築。妻子整天以淚洗面,情緒失控,患上了抑鬱症。柳昱用自己的善良和陽光的心態一點一滴地改變著家庭和家人的想法。他將家庭、工作有機結合,放學後讓妻子在家中為學困生做輔導,自己抽空洗衣、做飯、照顧孩子、備課、批改作業。柳昱三十幾年來的陪伴讓這個家庭重新找回了信心和歡樂,每當他看到笑容重新洋溢在妻子的臉上,便會感到幸福。

3.趙秀榮 女 土左旗察素齊鎮學區退休輔導員(報送單位:土左旗文明辦)

趙秀榮的三個兄妹都在外地,為了照料父母,她們全家一直和父母在一起吃飯。每天下班,她為父母做飯、洗衣、收拾家務,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自己家。父親癌症住院時,她忙前忙後,照顧父親、安慰母親,同時工作也沒有落下。父親去世後,她們全家搬去和母親一起住,一盤大炕一住就是16年。後來母親生活不能自理,他為其按摩腿腳、洗漱更衣、陪伴左右,直到90高齡的母親扶杖西行。她對公婆也照料有加。公公突發重病,她喂水餵飯、端屎端尿,從無怨言。她樂於助人,常常幫助鄰居80多歲的閆美榮奶奶洗衣做飯,擦玻璃,打掃衛生。閆奶奶腰疼不能動時,她給端水買藥,端屎倒尿,直到病好。

4.馮六斤 男 武川縣西烏蘭不浪鄉天太恆村村民(報送單位:武川縣文明辦)

馮六斤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2004年12月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使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遭遇了不幸,妻子險些喪命,經及時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卻落下了終身殘疾,終年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依然堅決地承擔起照顧妻子的全部責任。除農活外,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為妻子換尿布、洗澡、倒髒物,然後幫妻子穿衣服、梳頭、漱口、喂藥,再扶她躺下休息。他還要給孩子做早餐,送他們上學。返回來再給妻子另做營養流食、餵飯、安頓妻子睡覺,然後再餵豬、餵羊,出地裡幹活……長期的勞累,他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一疼起來鑽心難忍,但他勉強支撐著。馮六斤15年的不離不棄和細心照顧,使妻子一次又一次戰勝了死神。

五、見義勇為(6人)

1.索日娜 女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消化科主任(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市衛健委)

2017年8月5日,索日娜與護士龐志勇出差到濟南,走出機艙後,見一老年乘客倒在地上,周圍圍觀人員及家屬著急但不知所措,出於職業的本能,他們立即衝上去查看。經過簡單快速的詢問和查體,判斷老人可能急性心梗、心臟驟停,意識喪失。隨後展開心肺復甦,索日娜在指導護士心臟按壓同時,快速清理口腔異物,抬起下頜,打開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心肺復甦搶救兩三分鐘後,患者喉嚨出現響動,漸漸有了呼吸,瞳孔回縮,捫到頸動脈搏動,逐漸患者意識恢復。詢問患者症狀,自覺胸悶胸痛,她憑藉多年醫學臨床經驗,又考慮機場的醫務室離得比較遠,立即將老人隨身攜帶的小劑量阿司匹林取出3片讓其嚼碎吞服進行緩解。成功進行心肺復甦後,機場的醫護人員趕來,索日娜見藥箱中有硝酸甘油,在血壓平穩後給予舌下含服,並一直守護在病人身旁直到120救護車到來。

2.龐志勇 男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消化內鏡室護理組組長(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市衛健委)

2017年8月5日,龐志勇與消化內科索日娜主任出差到濟南學習,走出機艙後,見一老年乘客倒在地上,周圍圍觀人員及家屬著急但不知所措,機場的醫務室離得比較遠,無法立即趕到,出於職業的本能,他們立即衝上去查看。經過簡單快速的詢問和查體,判斷老人可能急性心梗、心臟驟停,意識喪失,隨後展開心肺復甦。在索日娜主任的指導下,龐志勇為患者進行心臟按壓,同時索日娜主任快速清理口腔異物,抬起下頜,打開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兩三分鐘後,患者意識逐漸恢復。詢問患者得知胸悶胸痛,後來索日娜主任將老人隨身攜帶的小劑量阿司匹林取出3片讓其嚼碎吞服進行緩解,二人一直守護在病人身旁直到120救護車到來。

3.童麗 女 內蒙古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門診部護士長(報送單位:玉泉區文明辦)

童麗自1993年7月至今工作於內蒙古自治區榮譽軍人康復醫院,現任門診部護士長一職。2018年端午節前一天下午,在青城公園體育館二樓乒乓球訓練室內,一名中年男性在打球過程中突發急性病猝倒在球檯下,童麗看到後第一時間衝過去跪地以專業規範進行急救,初步判斷生命跡象微弱或者已無,但她還是抱著一絲希望開始清理口腔異物、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雖然未能起死回生,但她無愧於護理天使的稱號。還有一天傍晚,童麗值班時聽聞一位女同事因家庭瑣事情緒激動暈了過去,她立即趕到展開施救,最終患者甦醒了過來。童麗一次又一次不假思索的挽救生命,是因為她認為生命是神聖的、維護生命是義不容辭責任和義務。

4. 李欣 男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應急供水分公司員工(報送單位:春華水務)

2018年12月21日上午10點左右,和往常一樣,索繼東和李欣對市區和金川開發區的水源井進行日常衛生安全巡查,並放置消防滅火器材。他們駕駛車輛行駛至北二環快速路鹽站西街段,發現一輛雪佛蘭牌越野車突然起火自燃,車主在驚嚇中已經離開現場不知去向,無人對車輛進行施救。發動機倉的火勢在不斷擴大,眼看車頭已經被熊熊大火包圍,快速路上的過往車輛較多,汽車又屬於易燃物品,如果火勢得不到控制,發生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索繼東和李欣急忙停車迅速拿出滅火器,直奔著火車輛,進行滅火,火勢終於在兩人共同的努力下得到控制。隨後快速路交警陸續趕來,撥打了消防電話,消防員徹底將火熄滅,將損失降到了最小。

5.索繼東 男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應急供水分公司員工(報送單位:春華水務)

2018年12月21日上午10點左右,和往常一樣,索繼東和李欣對市區和金川開發區的水源井進行日常衛生安全巡查,並放置消防滅火器材。他們駕駛車輛行駛至北二環快速路鹽站西街段,發現一輛雪佛蘭牌越野車突然起火自燃,車主在驚嚇中已經離開現場不知去向,無人對車輛進行施救。發動機倉的火勢在不斷擴大,眼看車頭已經被熊熊大火包圍,快速路上的過往車輛較多,汽車又屬於易燃物品,如果火勢得不到控制,發生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索繼東和李欣急忙停車迅速拿出滅火器,直奔著火車輛,進行滅火,火勢終於在兩人共同的努力下得到控制。隨後快速路交警陸續趕來,撥打了消防電話,消防員徹底將火熄滅,將損失降到了最小。

6.劉凱強 男 回民區公安局攸攸板派出所輔警(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2018年7月10日下午5點40左右,劉凱強和兩位同事在下班回家途經科爾沁南路東方領海小區附近時,看到不遠處有一井蓋開著,旁邊有兩個工人慌張的大聲叫喊,過去看到兩名工人在井底遇困。由於井深3米,左右井口狹窄,井下有不知深度的積水和光纜,空氣不流通容易造成人缺氧,所以情況危險,救援難度大,時間緊急。劉凱強和井上幾名工人立即展開救援,他的兩位同事幫忙撥打110和120電話,同時在路邊請求支援。2名工人繫上繩輪流下井給昏迷的工友繫上繩子,劉凱強及另一名工人負責拉人上來。劉凱強等人的體力在救援過程中已經嚴重透支,他們竭力堅持終於將第一名被困工人救了上來。隨著路過的好心人越來越多,大家合力最終把第二名昏迷工人拉了上來。




第八屆“最美青城人”暨2018年度

呼和浩特市道德模範提名獎名單及事蹟簡介


1.毛宇 男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報送單位:市衛健委)

2.胡振國 男 中國郵政速遞呼和浩特市分公司攬投員(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中國郵政呼市分公司)

3.李政 男 新城區東街街道老缸房社區工作人員(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

4.石耿芳 女 回民區環衛局清掃二所所長(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市婦聯)

5.趙雅茹 女 呼和浩特市財政局科員(報送單位:市財政局)

6.智淑清 女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黨支部書記(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

7.劉禹 男 中移在線服務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員工(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

8.蘇曉英 女 回民區賽罕路社區主任(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

9.龔維君 女 原內蒙古自治區石化廳附屬企業化肥廠退休職工(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10.王計雲 女 賽罕區榆林鎮東干丈村村民(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事 跡 簡 介

1.毛宇 男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報送單位:市衛健委)

毛宇從醫24年來,累計參加大小手術近3萬例,三、四類手術5200餘例,從未有一例醫療事故及醫德醫風問題。他處處為患者著想,2015年自己在行膽囊切除術後僅16天就到醫院參加手術,一直手術到凌晨4點,毫無怨言。他積極參加義診活動,作為隊長帶領本院醫療隊在託縣燕山營鄉和武川縣哈樂鄉衛生院支援農村醫療建設。2018年他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專家巡講團,為市區內十幾家單位進行防癌講座。同年他應呼和浩特市科協的邀請,組織撰寫“如何幫助普通人就醫”科普書籍。作為科室主任,他帶領科室參加3項國家科研協作組項目,使多項高精尖技術儘早在我區使用推廣。他曾榮獲各級政府授予的“內蒙古自治區傑出青年志願者”、“呼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等稱號。

2.胡振國 男 中國郵政速遞呼和浩特市分公司攬投員(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中國郵政呼市分公司)

胡振國是中國郵政速遞呼和浩特市分公司的一名攬投員,工作16年,他沒有延誤一個班期,沒有丟失一封郵件,累計攬收快遞33萬件,創收700萬元,累計投遞郵件25萬件,累計搬運貨物重1200萬斤,累計行駛15萬里。有一次一位70歲的老人電視購物,買了5大箱家用品,他扛起重60斤的貨物一箱一箱搬到6樓,幫老人拆貨、察看,因為老人不喜歡,要求退貨,他又一箱一箱的把貨扛下來,退回廠家。2018年在水滴互助平臺上他共幫助了511個家庭,獲得“水滴籌公益守護者”的稱號。保險公司郵寄返單業務2萬多份,他和領導、同事連續20多天加班至深夜12點,為2萬參保人員寄去了保險單,2018年為保險公司35萬參保人員寄去了保險合同。

3.李政 男 新城區東街街道老缸房社區工作人員(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市婦聯)

李政是一名普通的社區工作人員,從2007年開始做公益,他成為了紫丁香之愛的核心骨幹,將自己的業餘時間無償奉獻給社會。他關愛老弱病殘,經常走進家庭和鄉村,為社會做貢獻。他創建紅十字社區志願者團隊,組織活動200場,在自治區70年大慶和金雞百花電影節中,組織了大量志願者參與到活動中,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積極推動呼和浩特市的紅十字運動,推進造血幹細胞捐獻服務,關注留守兒童,走進血液病兒童,關懷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培育大學生志願者,組織捐資助學捐款達30萬元,物資10多萬元。近幾年,他又活躍於文明創城活動中,組織活動、溝通調度,有著公益活動“調度員”的美譽。

4.石耿芳女 回民區環衛局清掃二所所長(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

石耿芳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環衛局清掃二所的所長,在環衛一線已經工作了整整十一年。每天凌晨,她拿著掃把掃馬路、清理堆積如山的積存垃圾、掃雪、刨冰,多年來忍受了太多路人討厭嫌棄的眼神。在日常工作中,她注重強化內部管理,以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管理自己的團隊,通過全所兩百多名環衛工人近半年的努力,摘掉了回民區什拉門更、大慶路等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髒亂差”的帽子。回民區環衛局於2019年3月成立“青城驛站管理中心”,任命她為管理中心主任。她帶領全體工作人員對回民區轄區內300多座青城驛站、移動衛生間進行逐一摸排、實地瞭解、規範勞保用品的配備、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安全及業務培訓等,推進了青城驛站的精細化管理。

5.趙雅茹 女 呼和浩特市財政局科員(報送單位:市財政局)

參加工作8年來,趙雅茹一直從事綜合文稿撰寫和辦公室溝通協調工作。在工作中,她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熱愛學習的精神和飽滿的工作熱情,默默無聞、踏踏實實的完成工作任務,積極組織並參加各類文體活動。面對急難險重的工作,她從不推脫,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加班加點的完成,發揮最大能力做到最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無論處理文件、撰寫材料、主持活動還是對上對下溝通協調,她都用心盡力對待每一項工作,精益求精對待每一個環節,真誠謙虛對待每一個人,在追求中保持初心,在進取中收穫成長,踐行著“心懷大局、團結奮進、不畏艱難、勤勉敬業”的財政精神,傳遞給他人美好和正能量。

6.智淑清 女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黨支部書記(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

智淑清一直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時刻履行自己的從醫諾言,圓滿完成臨床教學科研工作,還多次參加公益活動。她經歷了1998年特大洪水災害,儘管沒有機會去抗洪搶險一線,但也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2003年“非典”肆虐中國大地時,她主動請纓兩次去“非典”一線工作。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多次捐款及上交特殊黨費,帶領黨支部去基層送醫送藥。在教學上,她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和崗位職責,2017年被評為教師楷模。在科研工作中,35年來她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和參與多項課題,參與編寫教材及教學大綱。她收到過無數的感謝信和錦旗,也受到過多次表揚及獎勵,曾榮獲民盟中央2003年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和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及SARS中心先進個人等榮譽。

7.劉禹 男 中移在線服務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員工(報送單位:新城區文明辦)

劉禹是中移在線服務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的一名員工,同時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內蒙古愛心之家公益協會副會長。2014年他參與組建了“內蒙古愛心之家公益協會”,從攸攸板鎮敬老院到武川、清水河的貧困學校,從“衣舊情深 愛在青城”的衣物回收到“我的垃圾不撒歡兒”的戶外環保,從和林、土左旗的貧困助學到“果丹皮”事實孤兒救助,共組織實施了近200期義務活動。當他了解到雲南魯甸地震消息後,連夜組織協會成員購買藥品並通過快遞郵寄到雲南昆明。當他收到遠在敘利亞難民營進行志願服務的志願者當地急需衣物的請求後,通過海運將募集到的6噸衣物等物資郵寄到難民營。他曾獲得2014-2015年度“呼和浩特市優秀志願者”光榮稱號等榮譽。

8.蘇曉英 女 回民區賽罕路社區主任(報送單位:回民區文明辦)

2002年夏天,蘇曉英的母親突發腦梗,半側肢體偏癱,生活無法自理,褲子裡又是屎又是尿,蘇曉英為其換下來洗好曬乾,併為母親擦洗身體。6年後,母親的病情又嚴重起來,住進了醫院,昏迷了兩個多星期。當時,母親全身插滿了管子,吃飯、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這段時間蘇曉英一直陪伴在身邊照料,從未脫下過衣服睡覺,臉來不及洗,整個人憔悴得不成樣子。後來母親終於轉危為安,恢復了神智。2013年,父親被一場無情的車禍奪走了生命,這使母親遭受了嚴重的刺激,再次住進了醫院。她把母親接到家裡,精心地照料著母親的生活起居。二十多年來,蘇曉雲始終用孝心伺候父母,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

9.龔維君 女 原內蒙古自治區石化廳附屬企業化肥廠退休職工(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龔維君退休後,經常利用閒暇時間編織一些毛衣送給貧困家庭的孩子,這份令人敬佩而又光榮的慈善事業她堅持了幾十年。剛開始老人的愛心贈送僅限於本小區和本轄區,後來,老人想為更多的貧困兒童送溫暖。1998年冬天,龔維君老人編織了三十多件毛衣,找到了市婦聯,市婦聯得知消息後,陪同老人在當年冬至把愛心手工編織毛衣送到呼市和林縣的一個貧困小學中,32名貧困學生領到毛衣,家長們感動的熱淚盈眶。這幾十年老人每天針不離手,每天都織到晚上十點以後,每年都會贈送救助許多貧困兒童。

10.王計雲 女 賽罕區榆林鎮東干丈村村民(報送單位:賽罕區文明辦)

1981年,王計雲任東干丈村的婦代會主任,她決心帶領全村婦女植樹造林,綠化山村,造福子孫後代。一把鍬,一把鋤,一隻桶......三人一組,五人一組,你挖坑,我扶樹,你填土,我澆水......她帶領大家從山腳下揹著勾毛衣針粗細的小樹苗到四十五度的陡坡上,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堅守十幾年,把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到1998年,王計雲帶領全村的婦女植樹達15000餘畝。當有人問王計雲當時為啥這樣做?她笑笑說,“我就想著很多年後,對自己的孫子外孫說,看奶奶姥姥當年植的樹,從一個小樹苗長成了參天大樹”。王計云為東干丈村的生態環境和改善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做出了極大貢獻。1992年王計雲榮獲全國“三八”綠色獎章;在內蒙古自治區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中,獲得“女狀元”榮譽稱號。1993年榮獲呼和浩特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1996年榮獲內蒙古自治區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