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為什麼好多人不再按“輩分”給孩子起名字了?

現在的農村,為什麼好多人不再按“輩分”給孩子起名字了?

眾所周知,起名字是個大學問,裡面還存在著許多講究,而在廣大農村地區,更有一個“老傳統”,那就是按照“輩分”來起名字,比如,張某三,張某四,兩個名字中都夾帶著同一個字,一聽就知道是哪一代的人。不光是在個別地區,甚至在全國,有一些姓氏的輩分排序十分規範,兩個人即便從未謀面,算是第一次相遇,只要互相報上姓名,就能夠知道對方的輩分。

尤其是80後以前的那些人,他們一般都遵守這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按照祖宗定下來的輩分起名。可近些年,很多農村地區都不再沿襲這個方法,他們更多的是自由發揮,只要名字好聽好記就行,至於是否把“輩分”排進去就無所謂了。

現在的農村,為什麼好多人不再按“輩分”給孩子起名字了?

這種變化十分明顯,大家通過學校的花名冊就能夠看出端倪,現在孩子的名字裡雖然照樣用一些喜慶的字眼,卻也與老一輩人的名字區別開來,比如現在很多人都特別喜歡用“浩然”、“子軒”、“梓涵”等一些比較時尚前衛的組詞。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現在的好多農民打破常規,不再嚴格按照“輩分”起名字了呢?一位老農道出了其中原因,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這位老農已經有70多歲,他說自己這一輩分,還有孩子一輩分的,都是按照祖宗留下來的輩分起名字的,可是近十年來,村裡的年輕人不再默守陳規,開始給孩子起一些很“花哨”的名字,之所以會這樣,原因大概有兩個。

現在的農村,為什麼好多人不再按“輩分”給孩子起名字了?

第一:按輩分起名字受約束較多。

如果是三個字的名字,姓和第二字的輩分一字都是固定的,大家只能在第三個字上下功夫,正因為可選性較小,所以選來選去也很難找到一些順口好聽的名字。正因為約束太多,年輕人就乾脆放棄了這個傳統,開始隨便找一些耳熟能詳又寓意美好的字眼來起名。

第二:現在的年輕人思想前衛,個性十足,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起名字。

即便是在農村地區,80後和90後等這批年輕人的接受了較高的學校教育之後,思想更前衛,不再拘泥於這些老掉牙的舊習,於是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孩子起名。再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有個性,這種風氣一旦傳開,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不再計較什麼輩分了,名字好聽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農村,為什麼好多人不再按“輩分”給孩子起名字了?

可以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如今的年輕人不再按照輩分起名並非不尊重傳統,也並非對長輩祖宗的不禮貌,這就好比是一種歷史的潮流,是每個人無法抗拒的。

再說,誰不想給孩子起一個響噹噹的好名字呢?既然出發點都是好的,至於是否遵照“老規矩”就不那麼重要了。名字只是一個人的“符號”,叫起來順口,說出來有含義,也就達到了父母給孩子起名字的初衷。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