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为什么好多人不再按“辈分”给孩子起名字了?

现在的农村,为什么好多人不再按“辈分”给孩子起名字了?

众所周知,起名字是个大学问,里面还存在着许多讲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更有一个“老传统”,那就是按照“辈分”来起名字,比如,张某三,张某四,两个名字中都夹带着同一个字,一听就知道是哪一代的人。不光是在个别地区,甚至在全国,有一些姓氏的辈分排序十分规范,两个人即便从未谋面,算是第一次相遇,只要互相报上姓名,就能够知道对方的辈分。

尤其是80后以前的那些人,他们一般都遵守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按照祖宗定下来的辈分起名。可近些年,很多农村地区都不再沿袭这个方法,他们更多的是自由发挥,只要名字好听好记就行,至于是否把“辈分”排进去就无所谓了。

现在的农村,为什么好多人不再按“辈分”给孩子起名字了?

这种变化十分明显,大家通过学校的花名册就能够看出端倪,现在孩子的名字里虽然照样用一些喜庆的字眼,却也与老一辈人的名字区别开来,比如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用“浩然”、“子轩”、“梓涵”等一些比较时尚前卫的组词。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好多农民打破常规,不再严格按照“辈分”起名字了呢?一位老农道出了其中原因,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位老农已经有70多岁,他说自己这一辈分,还有孩子一辈分的,都是按照祖宗留下来的辈分起名字的,可是近十年来,村里的年轻人不再默守陈规,开始给孩子起一些很“花哨”的名字,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大概有两个。

现在的农村,为什么好多人不再按“辈分”给孩子起名字了?

第一:按辈分起名字受约束较多。

如果是三个字的名字,姓和第二字的辈分一字都是固定的,大家只能在第三个字上下功夫,正因为可选性较小,所以选来选去也很难找到一些顺口好听的名字。正因为约束太多,年轻人就干脆放弃了这个传统,开始随便找一些耳熟能详又寓意美好的字眼来起名。

第二: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前卫,个性十足,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起名字。

即便是在农村地区,80后和90后等这批年轻人的接受了较高的学校教育之后,思想更前卫,不再拘泥于这些老掉牙的旧习,于是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起名。再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个性,这种风气一旦传开,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不再计较什么辈分了,名字好听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农村,为什么好多人不再按“辈分”给孩子起名字了?

可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如今的年轻人不再按照辈分起名并非不尊重传统,也并非对长辈祖宗的不礼貌,这就好比是一种历史的潮流,是每个人无法抗拒的。

再说,谁不想给孩子起一个响当当的好名字呢?既然出发点都是好的,至于是否遵照“老规矩”就不那么重要了。名字只是一个人的“符号”,叫起来顺口,说出来有含义,也就达到了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初衷。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