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縣:文字書寫戰“疫”故事 鏡頭記錄最美瞬間

通訊員 李娜 王淑花 陳敬嶺

在東平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醫護人員,但卻始終和醫護人員共進退。在定點救治醫院、集中醫學觀察點、疫情重點村、防控監測點、高速路口、社區門口等高危場所,不論白天還是深夜,他們選擇和“逆行者”同行。

面對疫情,他們挺身而出、精心策劃,傳播正能量和科學防控知識。面對謠言,他們及時發聲、激濁揚清,引導了正確的輿論導向。他們披星戴月,整日奔波在戰“疫”一線,用文字書寫戰“疫”故事,用鏡頭記錄下最美瞬間。他們是記者,是黨的宣傳幹部,是東平縣委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宣傳輿情組的同志們。

东平县:文字书写战“疫”故事 镜头记录最美瞬间

激濁揚清 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1月27日,東平縣出現泰安市首例確診患者,宣傳輿情組以最快的速度在各媒體進行《東平縣確診一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官方宣傳,公佈患者行程及相關提示,正面回擊了針對該病例的不實傳言。

疫情防控初期,各種虛假言論在網絡蔓延,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判斷力和信心。為了遏制謠言,宣傳輿情組主動請纓,不懼風險,迅速趕到定點救治醫院東平縣人民醫院沙河站院區,拍攝製作了《一切都好!泰安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報平安!》的視頻新聞,給予了謠言最有力的抨擊,當天的點擊率就超過百萬。

2月3日,宣傳輿情組的同志們再次穿上防護服,跟蹤報道了《喜訊!東平縣首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出院》。此視頻不僅在省市新聞媒體大範圍報道,更是在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備受廣大群眾的好評,提振了全縣上下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

家喻戶曉 織密疫情防控的網底

隨處可見的標語條幅、村村響起來的大喇叭、街上來回穿梭的流動宣傳車……疫情防控期間,宣傳輿情組六次下達《加強疫情防控宣傳的通知》,引起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發佈《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公佈發熱門診和定點救治醫院電話,進行廣泛轉發;通過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防控宣傳標語、海報、視頻,製作專題健康教育宣傳欄、宣傳條幅,發放宣傳彩頁入戶等方式,全方位宣傳疫情防控科普常識,引起廣大群眾重視;利用廣播電視、各種網絡媒體、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將疫情最新動態、科普常識傳遞到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手中。

城鄉累計發放宣傳材料82萬份,更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宣傳欄1814個,製作宣傳標語、條幅15216個,電子宣傳欄394個,80輛宣傳車已巡迴宣傳30天,816個廣播喇叭每天播放指揮部錄製的4個宣傳音頻,製作發佈科普宣傳海報42件,定製專題手機彩鈴3個,應用於24萬手機用戶,真正做到了疫情宣傳家喻戶曉。

东平县:文字书写战“疫”故事 镜头记录最美瞬间

反應迅速 第一時間發佈權威信息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宣傳輿情組切實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宣傳輿情工作的先行先導作用,迅速進入“戰時狀態”,24小時待命,做好隨時赴一線採訪的準備。

東平縣三位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湖北黃岡前夜,宣傳輿情組的同志們與指揮部領導一起,在凌晨三點半制定好採訪報道方案。早晨六點,就和各媒體記者到達送行現場。精心策劃了圖文、視頻等形式的宣傳,當天在東平各網絡平臺刷屏,刷爆了東平人的微信朋友圈,凝聚起全縣人民齊心戰“疫”、支援湖北的強大精神力量。

最新疫情態勢怎樣?居家隔離該如何進行?發現疑似病人該如何上報處理?防控物資供應是否充分?市場價格是否穩定?

疫情之下,群眾最需要權威、及時、公開的信息。宣傳輿情組發揮“融媒體”優勢,通過指揮部官宣,以文稿、視頻、一圖讀懂、每日戰報等多種形式,及時報道疫情最新信息,讓群眾瞭解最新戰況,如《東平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令》《東平縣確診一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東平縣城市社區、農村臨時封閉管理通告》《生活必需品每日價格表》等權威宣傳信息,為動員全縣上下同心同力共同戰“疫”發揮了積極作用。

開通熱線 傾聽百姓的心聲

為了解決群眾宅在家裡無法出門和醫學隔離觀察者的焦慮心理。1月30日,宣傳輿情組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心理健康服務小組,由6名心理教師和2名精神科醫師組成,開通心理健康24小時熱線電話,不論是患者、接受醫學觀察者還是城鄉居民,隨時可就疫情期間心理健康問題撥打電話,專業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傾聽百姓的心聲,驅除心理陰霾。

同時,心理健康服務小組還對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留院觀察者進行心理健康電話訪問1221人次,解決實際困難105件次,接聽來電287人次,編輯發佈心理健康知識29個。

东平县:文字书写战“疫”故事 镜头记录最美瞬间
东平县:文字书写战“疫”故事 镜头记录最美瞬间

培樹典型 傳遞戰“疫”正能量

為大力宣傳廣大奮戰在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鼓舞全縣幹部群眾無私奉獻、團結一心的精神。宣傳輿情組工作人員多次赴現場採訪一線工作者,採寫拍攝了《丈夫剛剛倒下,她又衝到戰“疫”一線》《戰“疫”一線的最美“夫妻檔”》《一名一線醫護人員的眼淚》《十幾天沒見面 孩子認不出爸媽》《17年前抗擊“非典”,17年後再戰“新冠”》等一系列報道,屢次登上“學習強國”平臺。經過他們的精心採寫和拍攝,這些典型事蹟感人、最美人物鮮活、故事情節讓人淚目的新聞,傳遞給全社會滿滿的正能量。

擔當往往意味著付出,奉獻也需要自我犧牲。宣傳輿情組的每一位同志,用一篇篇稿件、一張張照片、一個個視頻,記錄了戰“疫”的最美篇章。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他們用文字和鏡頭,與所有逆行者們同呼吸、共命運!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疫苗”“坐在家中,權威報道最能讓人安心”“看到你們的報道,我們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覺得很溫暖”……網友的一句句肯定、一個個點贊、一次次轉發,就是對宣傳輿情組最大的肯定和褒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