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月亮與六便士》被稱之為文藝青年的夢想之書,作者毛姆被譽為是“20世紀最會講故事的天才故事家”,這本書自1919年出版以來,被翻譯為62種文字,暢銷於110個國家,並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和舞臺劇。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在《月亮與六便士》裡,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難得的繪畫天才,在四十歲的年紀突然改行去畫畫,經歷了種種艱難終於畫出得意之作,追求到了心目中的“月亮”。

而令人不解的是,他的眼裡只有畫畫,沒有愛情,甚至近乎薄情。“愛情對我來說是多餘的東西,我沒有時間去和女人戀愛。”

除了“要月亮還是六便士”的主題之外,這本書另一個亮點便是思特里克蘭德的三段情史折射的女性觀,這也是本書評論裡廣受爭議的地方。更有甚者,認為毛姆對女性群體是帶有偏見和鄙視的。

在刻畫一個純粹而獨特的靈魂背後,到底彰顯著毛姆怎樣的女性觀?

一、《月亮與六便士》一書中的三個女人

  • 1.思特里克蘭德夫人:“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她是思特里克蘭德的結髮妻子,一個討人喜歡的女性,妝容自然得體,舉手投足落落大方。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條,愛著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兩個孩子。她是一個精緻的家庭主婦,一個真正的賢妻良母。四十歲的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有頭有臉的證券經紀人,他們過著平凡而幸福的小日子。

所以當思特里克蘭德留下一封短信就走了之後,思特里克蘭德夫人十分沮喪和懊惱,認定他一定是有了新歡,並在頭腦發熱的情況下和某個女人私奔。在思特里克蘭德看來卻非如此,他說“這些女人真是太可憐了!愛情,除了愛情她們還知道什麼呢?”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一個女人嫁給一個說得過去的男人,而她心裡又暫時沒有對別的什麼人產生感情,那麼只要他們相處一定的時間,她就會對他產生感情,並自認為這就是愛情,而且大眾的看法也是這樣的。”

她和思特里克蘭德之間的根本矛盾在於,她只想做一個立足當下的普通人,讓瑣碎的生活開出花來,她把長久的習慣當成愛情,像大多數人那樣平安喜樂過一生。而思特里克蘭德卻恰恰相反,平凡瑣碎的日子並不能讓他的靈魂感到安穩,他知道家庭生活中只有過日子的搭夥,卻沒有那種真正的愛情的衝動的熱情。在他心裡唯一不滅的是追逐內心理想的迫切。

一個只要六便士,一個要追尋天上的月亮。

思特里克蘭德夫人嫁給了生活。依附於一個男人而活,再體面也會不安,這是思特里克蘭德夫人悲劇的開始,也是其本質。殊不知,一個女人在婚姻裡最大的保障不是男人的事業有成,不是兒女雙全,而是自己與對方心意相通的默契和生死與共的決心。

毛姆通過對思特里克蘭德夫人的刻畫,撞響了擺脫依附的警鐘,揭露現代人的孤獨和畸形的家庭關係,探索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以及一個人究竟應該對自己負責還是對他人負責的矛盾關係。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 2.朋友的妻子勃朗什:“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思特里克蘭德去異國他鄉畫畫,他的畫作沒能得到大眾認可,他只有貧乏的組物質生活,疾病纏身。

當他在疾病中險些喪命的時候,出於對天才愛惜的畫家朋友施特略夫對他施以援手,將看不起病,無人照顧並且命懸一線的思特里克蘭德接到自己家,讓自己的妻子好心照料。而這也成為一個家庭的災難。

勃朗什是施特略夫深愛的妻子,他曾在她最狼狽的時候解救她,並給她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

可是思特里克蘭德出現了。勃朗什就像預感到暴風雨或者可怕災難到來的獸,她對思特里克蘭德反感到極點,曾拼命反對施特略夫把思特里克蘭德接到家中,用盡全力抵抗宿命的安排,可是愛情是擋不住的。

“你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曾經陷入過危難,恰好被別人幫了一把?你應該知道,在危難關頭得到的幫助是多麼重要。如果你看到別人正處於悲慘的境地,你難道不會伸出援助之手嗎?”

沒想到這句老生常談的話卻使勃朗什改變了主意了。她是施特略夫從悲慘中施以援手才有新的生活,她知道自己欠施特略夫的情,這是她心底的一根刺。是這個原因,她和施特略夫結為夫妻,也是這個原因,導致後來她和施特略夫決裂。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勃朗什精心照料著思特里克蘭德,一個半月裡徹夜不眠的守著他,思特里克蘭德的病情慢慢好轉,可是勃朗什卻愛上了他。感覺到威脅的施特略夫提出讓思特里克蘭德離開,勃朗什義無反顧地說她要跟著一起走。

她只想在思特里克蘭德身邊,哪怕他不愛她,哪怕思特里克蘭德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甚至必須在他不再需要的時候離開。勃朗什愛上了思特里克蘭德,可惜思特里克蘭德對她只有需要,出於繪畫和情慾的需要。

這種結合註定不會長久,勃朗什被拋棄了,愛得執著卻做不到抽身而出,最終服毒自盡。

毛姆筆下的勃朗什痴情又絕情,溫柔又決絕,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思特里克蘭德恰恰相反,他視女人為工具,視愛情為干擾。兩個極端的對照,凸顯了思特里克蘭德的自私和無情,是這一曲獻給勃朗什的愛的輓歌。愛一個人沒有錯,但愛不是佔有和控制,再愛一個人都應該尊重對方人格的獨立,以及讓自己人格健全。

勃朗什的悲劇是千千萬萬女人的悲劇,千千萬萬痴情人的悲劇,在愛裡迷失自己,逼走了對方也失去了自我。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 3.土著女人愛塔:“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相比起來,思特里克蘭德的第三段感情經歷,更像是明碼標價的物質交換。他娶那個鍾情於他的土著女人愛塔,她才17歲,年輕漂亮,有一些存款和一個安逸的住處,還有產業和土地,她只求能和思特里克蘭德生活在一起。這對思特里克蘭德來說,好像也不會損失什麼。畢竟他需要這些,卻不會獻出愛情。

他們以名譽上的夫妻關係生活,愛塔照顧他的起居,從不干擾他畫畫,對他言聽計從,以一種女僕式地存在忠誠地守著思特里克蘭德。他們生下兩個可愛的孩子,在這種平靜的生活下,從愛塔純付出的愛裡,思特里克蘭德在這個異鄉紮根,彷彿找到靈魂的歸屬。

土著女人愛塔給思特里克蘭德的愛是崇高的,全心付出,哪怕他一無所有,哪怕他得了傳染病,哪怕他即將死去,她也不會離開他或者讓他一個人走。也許這就是毛姆所寫的愛情真諦,不問原因,不問值不值得,但求心安。

愛塔得到了她想要的,並甘之如飴。思特里克蘭德也完成心願,並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底的感動。用柴靜的話是,“愛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二、作者毛姆的情感經歷

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毛姆出生於1874年,小時候的毛姆因為個子矮小和口吃常常受到欺負和嘲笑,他的父母在毛姆還不到十歲的時候就雙雙去世。

童年經歷使得他的性格敏感多疑,平時孤僻而內向,但同時又小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眾人,他能敏銳地捕捉到別人的情緒變化和內心活動,毛姆的感情是感性的。而且,毛姆自稱是一個“四分之三正常,四分之一同性戀”的雙性取向作家,他的感情史十分豐富。

  • 1.毛姆的整個生命中最愛的女人叫蘇,一個名不經傳的女演員。

蘇的性格溫柔隨和,可是生活放浪。在愛了蘇八年後,事業有成的毛姆慎重地向她求婚,卻遭到蘇的拒絕。而且在拒絕毛姆後不久,蘇就嫁給了一個伯爵的兒子。

毛姆一直掛念著蘇,兩幅蘇的肖像長期掛在他南法別墅的牆上,他把她寫進《尋歡作樂》一書裡,書中對她不吝溢美之詞。

毛姆並不是傳說的“厭女症”,女性在他心裡依然是有吸引力的存在,而且毛姆關心她們的命運,也保護著她們的感情。這是一個男人最細膩的柔情。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 2.被拒絕後,傷心的毛姆遇到了生命中另外一個女人——西里爾。

當時西里爾是一位和丈夫長期分居的已婚婦女,她迫切地需要在自己風燭殘年之前,找到一個體面的、能保證自己物質生活的男人,帥氣多金而孤獨的毛姆很快被她鎖定。一來二去毛姆陷入了插足他人婚姻的僵局,為了自己的聲譽,他只得與西里爾結婚。

這是一段不幸的婚姻,西里爾想法設法為他生了一個女兒,把他圈進於婚姻裡,一味地索取他的財富和感情。毛姆在這段婚姻裡身心俱疲,也看透了貌合神離的搭夥過日子的婚姻是多麼可悲。十二年後,這場婚姻宣告破滅,離婚時西里爾狠狠地敲詐了毛姆一筆。

  • 3.與此同時,毛姆和幾乎全身心投向了他最愛的男人——比他小18歲的哈克斯頓。

哈克斯頓性格外向活潑,和毛姆剛好互補,兩人相伴了三十餘年。哈克斯頓一直以助理的身份陪在毛姆的身邊,跟著他全世界旅遊,把那些聽來的故事說給毛姆,為毛姆蒐集了大量的小說素材。

可以說,哈克斯頓不僅是毛姆事業上的夥伴,生活上的朋友,更是他靈魂上的知音。當哈克斯頓因為肺結核去世後,毛姆泣不成聲,這是他最後的唯一的摯愛。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這三段深刻的感情造就了毛姆的感情觀,他筆下的表現方式冷漠疏離,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刻畫感情糾葛裡的每一個人,剖析其心底最隱秘的地方,殘酷又不留餘地。

毛姆冷靜地扯掉了世俗的愛情和將就的婚姻裡的那塊遮羞布。他寫女人的美與情慾,世俗與悲哀,因為他見過,經歷過,那是他生命裡的東西。女人既是毛姆生命中的紅玫瑰,又是一抹蚊子血。

張愛玲曾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這句話十分適用於毛姆,豐富的感情經歷早已在他的心裡烙下印記,佈滿字裡行間。

毛姆所崇尚的愛情,不是男女之間的異性相吸,而是隻要那個三觀一致,興趣相投的靈魂伴侶。

三、雙性戀作家毛姆的思考與無奈

除了這本《月亮與六便士》,在毛姆的作品裡,講述了許多個性鮮明的女性的故事。

在《刀鋒》裡,愛恨糾葛之後毛姆寫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伊莎貝爾得到了有鉅額財富支撐的地位,讓人心疼的索菲得到了解脫。在《面紗》裡,女主人公凱蒂得到過愛情與家庭,最終也得到靈魂的救贖,想家人和解,並找到真正的自我……

其實毛姆才是戴著面紗的那一個,他無情地嘲弄世俗,冷靜地描摹人性,把自己的想法隱藏在故事的背後,對人物不做置評,卻一針見血。

《月亮與六便士》:雙性戀作家毛姆是否真的貶低女性?

毛姆講述的感情,確實戳中情愛中的痛點,作為一個小說家,他不只在講故事,更多在講人性。一邊辛辣地揭穿部分女性的虛偽做作,一邊又為人性尋找出口,毛姆筆下的女性又可愛又可憐。

關於女性,毛姆的態度是矛盾的,因為他特殊的經歷,所處的特殊的時代背景,對於女性和愛,他既有渴望又有拒絕,既有追尋又有逃離。

與其說是一種無情,更多的是孤獨與無奈……



*作者簡介:空中行雲,一個集愛與孤獨於一身的女子,在夢與現實之間自說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