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了最好的父母,卻沒成為最好的兒女

我遇到了最好的父母,卻沒成為最好的兒女

(文|慕善 圖|網絡)

百度百科上,是這麼定義“父母”的:動物界,一個雌雄相異的物種裡,將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的兩個個體,就被稱作父母。他們是這個新生命的父母,並且永遠擁有這父母的身份。

而子女跟父母的感情是世界上我認為最複雜的感情之一。

血脈不可割斷,我們跟父母的愛更多是天性,是想舍也舍不了的。

世界上所有的感情變深以後,都會是親情。

這是人類身上最重的情感。

我遇到了最好的父母,卻沒成為最好的兒女

1

我們的上一代,是這麼一群人。

他們大多數人吃了許多苦,選擇也不多。他們經歷了單一的生活,覺得安全感是很重要的。一旦告訴他們有很多元的選擇,他們會覺得不安全,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失去了意義,諸如此類。

所以他們把子女看的跟他們命一樣重要。

而畢竟我們是子女,年輕時能做到的對父母的給予還是遠不及他們所給予。

所以我們會在他們給予時嫌棄他們。認為他們麻煩、囉嗦、落伍....

我們在年少時急於擺脫父母,想證明著人生來獨立,他們沒有資格管著我們,更沒資格干涉我們的生活。

可是父母不是這樣想的,子女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們承擔著教而為人的責任,他們有義務把子女教好在放到社會上去。

所以現在要做些什麼呢?才不會讓自己感到後悔?

我喜歡跟父母在一起時聊些瑣事。

七大姑八大姨生活裡又有誰結婚準備什麼時候辦喜宴、今天的菜價又漲了、最近新出的荔枝很好吃可是剛上市有點小貴...等等瑣事,都是我們家裡的飯後閒談,說起這些,跟父母的距離也會拉近;我也喜歡跟著他們一起去旅遊、去參加親戚的宴席、去寺廟裡拜拜、求神明保佑一家人身體安康......

孝順不是說給錢就行了的。而是陪伴。

正經地說,真孝的前提是愛。順是沒必要的,因為父母不是聖人,父母犯錯的時候就不該順著他們。至於既沒有愛,又一味地孝順,那叫形式主義,也叫虛偽,那是做給別人看的。

只要有愛,孝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不用別人教。

當然,如果沒有愛,也不用勉強自己去孝順。

孝本來就不是一種義務,討厭父母就不用孝。

贍養才是義務,也是法律規定必須做的。

“愛你就等於愛自己”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我很後悔經常控制不住對他們的脾氣,好在我還算是個很孝順的人,脾氣雖然不算好,但是原則上的事情我還是不會弄錯的,也常陪伴他們,不能見面一定會打電話,要麼每天視頻,也會跟他們將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不好的事情也沒關係。他們會心疼你。你心裡也是暖的。你也會知道父母是世界上最愛你的。

進入社會工作後,我也不能常常回家,但是有時間會跟父母多聊聊,不管是陪他們看無聊的國產神劇,還是在外面吃飯逛街曬太陽,或者陪媽媽去寺廟裡,哪怕是很多年沒見過的親戚也要陪著,讓父母感到寬心。

我遇到了最好的父母,卻沒成為最好的兒女

2

有首歌是這麼唱的:

“有些心意 不可等某個日子

最可怕是 愛需要及時

只差一秒 心聲都已變歷史”

父親生病時,我在醫院待了大半年,每天看醫院門口來去匆匆的人、看著人情聚散、生命消亡,突然想到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當中的一段話:

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著什麼在看,沒有什麼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親戚,朋友,鄰居,隔代,他們去世對你的壓力不是那麼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簾子,把你擋了一下,你最親密的人會影響你的生死觀。

我們來到世間,不能避免的只有兩件事情——悲傷和告別。

而悲傷的本質就是因為告別。

我們能夠做的,只有在每次歡聚和告別的時時刻刻裡,都再多用力一點點,能多看一眼, 就多看一眼。能多聽一點,就多聽一點;能多感受一點,就多感受一點;

因為呀! 這是經年過後,你徹底失去不能再擁有後、僅留下來陪伴你荒涼歲月的一點點回憶樣本。

人生這樣孤獨,沒有人會嫌棄記憶豐盛。

家庭的意義,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有深刻感受,家的溫暖是點滴在心頭。

記住,朋友也好,同學也好,永遠不可能成為你生活的主旋律,這一生最不離不棄隨叫隨到的永遠是父母和可以執手的另一半。

尤其父母年紀大了,是要多賺錢,還是捨棄一些利益早點歸巢陪父母,大家可以自己權衡。

而我的父親,在年紀輕輕時就已散作星辰了,

我未能說出對他的愛,

平常也讓他覺得他對我有多麼重要。

後悔嗎?

我沒有什麼後悔的。

因為我也會死。

只是人生的遊戲還在繼續,

而我不能輕易認輸。

只是你需要再等我個幾十年罷了,

到那時再見,

我一定會笑著跟你說,

在沒有你之後,

我是如何辛苦的渡過那些冷暖歲月。

我要讓你心疼我,

一定要。

我遇到了最好的父母,卻沒成為最好的兒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