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縱觀歷史,各朝各代都有權臣,但權臣也分等級,在一朝興風作浪的只能算普通級,能改朝換代的才叫頂級。

歷史上頂級權臣不在少數,但有15位都與一樣東西有關,它就是九錫。

九錫(cì,通“賜”),是中國古代皇帝賜給諸侯和大臣們的九種禮器。本來寓意褒獎,但自從王莽篡漢開始,九錫就變了味道。西漢政府賜給王莽九錫後,王莽易幟,開創了九錫之禮預示權臣篡權的先河。王莽之後,共有22人享受過九錫之禮,其中14人或其後代都做了皇帝。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九錫

在這14人中,有兩個人比較奇葩,一個是努力加九錫想稱帝的曹操,另一個是給了九錫卻不敢要的李淵。兩人對九錫的態度大不相同,結果曹操無緣帝位,李淵卻稱霸中原,求而不得的曹操和無心插柳的李淵,哪一個才是真王者?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曹操劇照

被玩兒壞了的九錫,從曹操開始

曹操是最在意九錫的人,也是最不在意的。為何這麼說呢?曹操想稱帝,但是稱帝的道路一直坎坷,第一道坎兒就是加九錫。建安十七年(212),曹操早已經是發號施令的皇帝,但是卻還缺一個名分。諫議大夫董昭揣摩主子意圖,提出為曹操加九錫。但是,這一提法卻驗出一個大問題——曹操不得民心。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曹操劇照

第一個站出來提出反對的,竟是曹操的心腹荀彧。曹操心痛之下賜死了荀彧,同時,他也看出來連身邊謀臣都在“思漢”,自己終究是不得民心雖然曹操後來正式加了九錫,但他對九錫的態度卻大變樣。在這之後,曹操索性賜給別人,曹魏集團甚至先後賜給士燮、孫權、司馬懿、司馬昭4人之多,全部用來籠絡權臣,在他眼裡,九錫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荀彧劇照

  • ​這件事中,我們看到曹操的兩個優點。第一,捨我其誰的霸氣。曹操想稱帝,猶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從擄走了漢獻帝,曹操奪權的志向就不怕被人知道,也因為這樣,他被人罵了一輩子“曹賊”。但是,他從不迴避別人的指責,他加九錫,就是向世人宣稱,老子要稱帝,憑你們怎麼罵,有本事戰場見,就是這麼霸氣十足。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曹操劇照

  • 第二,風輕雲淡的灑脫。但是在加九錫之禮後,曹操卻一直沒有稱帝,他是不想稱帝嗎?當然不是,他的畢生追求就是統一中原,當上皇帝。但是,荀彧的死對他是個警醒,世人“思漢”之心不可違。於是,這樣一位有追求的人在晚年發出感慨:若天命在孤,孤願做周文王。這不是對命運的屈服,而是風輕雲淡的灑脫。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曹操劇照

史上倒數第二個加九錫的權臣,李淵為何避而遠之

再看李淵,同樣是面臨篡權奪位,他卻不敢受九錫之禮。武德元年(618),還是唐王的李淵被隋恭帝下詔加九錫。李淵認為這都是阿諛奉承的人才幹出來的事兒,自己掌權又給自己加九錫,讓人笑話,最終沒有施行。李淵不要九錫是故意推辭不受嗎?畢竟有很多人都婉拒幾番,用來表示自己的謙遜,三番五次後再受禮。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李淵劇照

  • 但是李淵卻是真不敢要,原因有二。第一,當時形勢不好。李淵剛剛攻破長安,根基不穩,如果表明要成帝,就會在政治上陷入被動,不但要背上亂臣賊子的罪名,甚至四方的割據勢力都會衝向長安城,導致起兵夭折。所以,他不敢承認自己想稱帝,都是以“尊隋”自稱。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李淵劇照

  • 第二,不加九錫的背後,是李淵性格所致。李淵從起兵到加九錫,一路瞻前顧後,謹小慎微。也許是在隋煬帝身邊久了,少了幾分英雄虎膽。何況當時的隋煬帝還在世,李淵更不敢輕舉妄動,只好“挾天子以令諸侯”,等待時機成熟,再取而代之。換句話說,李淵沒有當年的曹操有底氣。
從九錫之禮,看曹操和李淵的帝王氣度,誰才是真王者?

李淵劇照

在李淵之後,王世充也加了九錫,他也成為了最後一個加九錫的權臣。被大家玩兒壞的九錫也隨著唐朝的滅亡,成了歷史。再看我們的兩位主人公,相比曹操的敢作敢當,李淵多了些隱忍和狡猾,前者霸氣十足,後者小心翼翼,相比之下,李淵缺了點王者之風,不知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