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吳善璋,1948年8月生,江蘇蘇州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書協硬筆書法委員會主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名譽主席、寧夏文聯名譽主席、寧夏書協名譽主席、寧夏文史館館員、銀川市文聯名譽主席、銀川書畫院名譽院長。

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文/張賢亮)每次見到善璋我都想起“謙謙君子”這句成語。善璋總是給人一種溫和的、謙讓的、文質彬彬的印象。這種品質,現在已不多見了,所以,和善璋交談會是一種愉快的享受,很符合另一句成語“如沐春風”所表達的那樣。在學習書法上,我是抱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態度的,而善璋就是我主要的書法老師之一,雖然因為時間關係受到他的教導有限,但他對我每次的指點都讓我受益匪淺。

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崇敬古代名家之餘,我也喜歡很多現當代書法家,善璋的書法作品就屬於我喜歡的一類。我常翻讀他的書法圖冊,每次都有所心得。在流行“作怪”的今天,我尊敬善璋一直恪守正道,通過艱苦寂寞的探索,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平實穩健的創作態度。我說“作怪”,其實是今日書壇出現的時代現象,和影視界、文學界乃至所有學界都在搞的“炒作”一樣。而其他界別的炒作多依靠這種媒體宣傳,書法卻既不具有表演性、故事性和娛樂性,更不能參與某種社會問題的探討,很難廣泛地吸引人們的眼球,所以只有在字本身的形式上“作怪”。把出奇當作創新,以醜為美,以其怪來博取眾人的眼球。一時書壇盛行“醜”風,審“醜”觀替代了審美觀,在傳統的書法審美體系之外另闢蹊徑,要在怪字、醜字中另樹一個“美”的標準。

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還有一類是故意追求樸拙,卻不知古人的樸拙是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樸拙,有如老樹盤根,深山巨石,有道是“大象無形”,因其人生歷練之老,學問積累之富,下筆時隨心所欲,自然而然達到了樸拙境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樸拙”,只不過是一種濃墨的塗寫,在筆劃間透露不出來一點文化信息,毫無滄桑感與震懾欣賞者心靈的人生歷練。種種書法界的“奇觀”,其實是書法界面臨著一個“身不由己”的局面而造成的。何來此說?因為別的藝術門類都需要有一定的稟賦及外在條件的訓練,而書法卻是最簡單的遊戲,只要有筆有紙,老少咸宜,人人都能抒發其閒情逸趣。整個華夏大地,肯定“會書法”的要大大多於“會”其他藝術門類的人。因此,書壇競爭的激烈要遠遠超過其他界別,要書壇不“作怪”也難。

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可是,善璋卻不為種種潮流所動,他的字,可說筆筆有出處,橫豎撇捺皆有淵源。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全國政協會上向啟功老師請教書法時,啟功老師以他特有的幽默笑著說:書法和繪畫最大的不一樣在於,如果有人說你的畫像誰的畫,那不是誇你而是損你哩,要是別人說你的字像誰的字,那可是對你的誇獎,所以,臨摹碑帖對一個書法愛好者是非常重要的道理就在這兒。我想,善璋在臨摹上肯定有過艱辛的努力,比較全面的汲取了古人的精華。然而,他的書法作品有極具現代性,其現代性表現在點畫的活潑跳蕩以及每一筆都極富張力,極富彈性上面;他的字,可說是用活了古人筆墨,是古人筆墨的現代化。

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書法,是全人類各民族藝術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門類。其他藝術門類如文學、戲劇、舞蹈、音樂、繪畫等等都有各民族各自創造的形式,唯有書法,屬漢民族獨有。學者們說,中華文化所以比其他古文化傳承久遠,直至今天非但仍然不衰,而且更為發揚光大,就在於三千多年來我們使用的漢字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血脈中的基因。書法藝術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名家輩出,精品夥陳,不但是民族共同的財富,更是書法藝術創新的雄厚基礎,所以,書法藝術在今天這個創新的年代有著無比燦爛的前途。

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前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換屆,聽到寧夏的吳善璋被選為中國書協的副主席,也增加了我對中國書法界的敬意。我想,中國書法界還是有眼光的。寧夏地理面積只有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600萬,而善璋能在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書法家中脫穎而出,不僅是對善璋的公正評價,也是對我們寧夏書法界的公正評價,善璋是我們寧夏藝術界的驕傲。

(張賢亮,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寧夏文聯名譽主席兼寧夏作協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委員。)

吳善璋書法作品欣賞,感謝分享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