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海鑫鋼鐵,中國民營鋼鐵的長子
多年以後,山西聞喜人提起李海倉,仍然用“海海”來稱呼他。
這種飽含愛意的稱呼,既有親切和尊重,也有惋惜,儘管他在2003年被槍殺時,已經有48歲了。
1987年,32歲的李海倉集資40萬元,在山西聞喜縣建立了第一個合股經營的洗煤焦化廠,他天生就有經商的天賦,在焦化廠的基礎上,李海倉向鋼鐵進軍,在1992年成立了海鑫鋼鐵集團。
中國很多地方的民營企業,都是當地最重要的納稅大戶,承擔著當地最重要的經濟職能,很多地方民營企業創始人,是能夠坐在當地政府會議主席臺上開會的。
但是這一切,在2003年初迎來最血腥的轉折。
2003年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李海倉被舊日好友槍殺於辦公室,兇手隨即自殺。
和每天泡在鋼廠車間的父親不同,在澳洲留過學的李兆會對鋼鐵車間並沒有多大興趣,他對資本市場運作的興趣更高。
海鑫鋼鐵債務危機爆發,2014年6月11日,已經停產3個月的海鑫正式向政府申請破產重整。
李海倉奮鬥一生的海鑫,最終倒在了時代面前。李兆會留給大家的談資,更多的是他和女明星車曉的天價結婚和天價離婚的八卦,以及他後來迎娶的明星程媛媛。
第二集:轟動全國的鐵本事件
這樣豐厚的利潤,刺激著所有民營鋼鐵巨頭們,在南方的江蘇常州,鐵本鋼鐵的戴國芳也興奮的憧憬著未來。
2003年是鋼鐵業最好的時代,誰也沒想到,這一年會是由盛轉衰的開始。
和李海倉一樣,戴國芳有著貧苦的出身,他們有著民營創業家相同的特點:儉樸而又勤奮。
戴國芳骨瘦如柴,除了吸菸,幾乎沒有其他愛好,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不喝酒,經常是在工廠食堂招待客人。他永遠精神抖擻,走路飛快,他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絕不顯得粗野,開口閉口都是鋼鐵。
如果不是時代的悲劇,他很有可能會成為鋼鐵界的任正非。
1996年,34歲的戴國芳註冊成立了鐵本鋼鐵公司,在此之前,他已經和鋼鐵打了超過20年交道,鐵本之意,以鐵起家,不離本業。
地方政府考慮的是怎麼加快地方發展,此時,中央考慮的是怎麼控制經濟過熱,宏觀調控在醞釀之中。因為在當時,鋼鐵行業已經像鋼爐中的火一樣燙了。
響鼓要用重槌,宏觀調控要實現效果,就必須先殺人立威,要有一個重量級的標本,戴國芳和鐵本不幸成為這個標本。
但是,最終戴國芳等人被控的罪名只有一條: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
只不過,板子打在了鐵本身上。
但是有一點要說明:鐵本事件中,沒有一個官員是因為受賄貪汙、官商勾結的問題落馬。
第三集:沙鋼崛起-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集團
鐵本落幕後,鐵本的東安老廠開始由本地的鑫瑞鋼鐵收購,2007年,鑫瑞鋼鐵由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集團—沙鋼收購,鐵本最終遺憾收場。
而此時的江蘇沙鋼,則迎來了發展最快速的時刻。
在鋼鐵人的圈子裡,沙鋼創始人沈文榮是一個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對大價錢引入最新的鋼鐵技術和生產線從不猶豫,另一方面,他又是成本控制的典型。
在1986年更名之前,張家港市的名字叫沙洲縣。1975年,沙鋼集團前身沙洲縣錦豐軋花剝絨廠決定搞鋼鐵。
1984年,沙洲縣錦豐軋花剝絨廠迎來了新廠長沈文榮。沈文榮改變了從前產品線雜亂的局面,收縮產品線,只生產窗框鋼。
1988年重新調整戰略佈局,從英國進口生產線生產螺紋鋼,1993年,沈文榮投資13億引進了最新的短流程設備,從德國引進90噸超高功率豎式電爐、從瑞士引進了六機六連鑄機、從美國引進了全連續高速線材軋機。
在引入新技術新設備面前,沈文榮從不吝嗇,而他的魄力在“鳳凰”項目上展露無遺。
2001年,蒂森克虜伯的“鳳凰”鋼廠因為成本高昂,競爭力喪失,已經瀕於倒閉,管理層已經開始四處尋找買家。
沈文榮最終全部吃下,他採取的是很極端的方式,整體搬遷。在全世界驚歎的中國效率中,沙鋼在德國將25萬噸設備拆解,然後運往中國,重新安裝。
整個過程沙鋼累計投入達200億,被稱為歐洲戰後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搬遷,沙鋼的產能直接躍升至1000萬噸以上,成為國內鋼鐵巨頭。
請注意,這個過程也在鋼鐵宏觀調控過程當中,只不過沙鋼跑贏了時間。
該項目在宏觀調控之前獲得了全部合法手續,而且因為是分期投產,宏觀調控發力時一半設備已經投產,還有一半也進入收尾階段,“如果當時全部是半截子工程,肯定不行”。
2005年開始,中國國有鋼鐵行業迎來兼併潮。有共和國長子之稱的鞍山鋼鐵與本溪鋼鐵合併組建鞍山鋼鐵集團,山東萊鋼與濟鋼合併組建山東鋼鐵集團,河北的唐山鋼鐵與宣鋼、承鋼合併組建河北鋼鐵集團,湖北的武鋼收購鄂鋼和柳鋼組建武漢鋼鐵集團,2016年上海寶鋼與武鋼集團合併,成為國內鋼鐵乃至全球鋼鐵的巨無霸。
在這個過程中,江蘇沙鋼,作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之一,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兼併收購,是最好的一條路。
最終沙鋼將淮鋼收購,完成整合。
沙鋼的成功,不僅僅是魄力和整合,還有著驚人的成本控制能力。由於鋼鐵行業的原料和終端價格競爭激烈而透明,能夠在過剩的背景下實現盈利,這說明沙鋼無敵的成本控制能力。
可以說,民營鋼鐵企業的利潤,是一分一分積累出來的。
沙鋼今天的成功,沈文榮功不可沒,他們這一代鋼鐵人都是工作狂,沈文榮很長時間每天工作16小時。
沈文榮的工作激情從一件事上可以看出,1997年,沙鋼決定與浦項制鐵投資合作不鏽鋼板項目。為了拿到批文,沈文榮先後7次進京向有關部門彙報。一次,他去冶金工業部彙報,不料部長去了海南,沈文榮立即坐飛機追到海口,可部長又下了鐵礦,他又連夜趕路250多公里追到礦上。後來高層批了四個字“下不為例”,這個年生產不鏽鋼薄板15萬噸、熱鍍鋅板15萬噸的項目終於讓他拿下,到2006年7月底第三期工程已經投產。
第四集:德龍鋼鐵收購渤海鋼鐵集團-蛇吞象
民營鋼鐵如斯,國營鋼鐵如何呢?
2010年7月13日天津整合重組天津鋼管集團、天津鋼鐵集團、天津天鐵冶金集團和天津冶金集團四家國有鋼鐵企業資源,聯合組建國有獨資公司渤海鋼鐵集團。
渤海鋼鐵集團正式成立。
僅僅8年後,2018年8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天津賽瑞機器設備有限公司提出對渤海鋼鐵集團破產重整的申請,渤海鋼鐵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最終,渤海鋼鐵被民營的德龍鋼鐵集團收購,通過對渤海鋼鐵企業重整,德龍將實現3000萬噸鋼鐵產能,成為新的鋼鐵巨頭。
德龍鋼鐵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立國反思稱渤鋼破產時說了三個問題,一是管理漏洞巨大,二是財務包袱沉重,三是企業幹部沒有市場化意識。
他舉了一個例子:“我們管了幾十位局級幹部,每次開會都不研究數字,幹得好都是拿數字來交流,幹得不好的就是給你講故事。這個核心問題背後就是觀念的落後”。
劇終
這一輪鋼鐵產能過剩,和隨之而來的供給側改革,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出獄後的戴國芳重新殺入鋼鐵行業,成立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他仍然簡樸如昔,吃住在工地上,他的專業、激情和夢想,將助他重新開始。
只不過,他又不幸撞上了這一輪供給側改革,一個人一生遇到兩次大的行業調整,這種概率有多大呢?
幸運的是,這一次,他不是祭旗者。他需要時間,被巨人大廈壓垮的史玉柱能東山再起,我們相信戴國芳也能。
和沈文榮給自己兒子起名叫沈彬和沈謙不一樣,戴國芳給自己兒子起的名字—戴笠。
也許,這能解釋他們兩個命運的不同。
在鋼鐵行業這樣一個資本和勞動密集型的行業裡,能夠叫的出名字的人,本身就是傳奇。
向傳奇致敬。
民營鋼鐵,是用汗水、淚水和血一起煉成的。(請勿轉載!)
閱讀更多 鋼鐵冶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