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導語:隋朝末期,戰況激烈,各地反抗勢力紛紛崛起,那麼作為起義軍之首的瓦崗軍李密是如何錯失良機,後起之秀李淵父子又是如何捷足先登的呢?

李密的猶豫不決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李密

在反隋的大浪潮中,不得不提瓦崗軍,他們不但佔領了洛陽旁邊的糧倉,而且還佔領了隋朝地方上的很多土地,從這些來看,李密奪位似乎是勝算最大的,可是最後李密卻在最接近勝利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佔領洛陽附近的兩大糧倉之後,柴孝和就曾擔心過李密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攻打洛陽上,畢竟洛陽是隋朝的都城,而且對當時的環境來說,佔領洛陽似乎也是指日可待。

但是如果要論重要程度,自古有"名勝之地"之稱的關中,才應該是易守難攻的寶地,而且洛陽根基深厚,也不可能很快攻克,所以柴孝和就在不斷提醒李密不要顧此失彼。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李密和翟讓

另外,他還向李密建議分別讓裴仁基、翟讓去守洛陽北部的回洛倉和洛陽倉,以確保瓦崗軍充足的糧食供給;然後先佔領關中,再一步步瓦解洛陽和長安。

瓦崗軍當時最大的機會就是,其他的軍隊都還在為站穩腳跟而打仗,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全局,只有瓦崗軍有攻關中的實力和能力。

可李密雖認可柴孝和所說的觀點,卻還是直接拒絕他說辦不到,並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因為其一當時隋煬帝並沒有死,整個天下還是大隋的,況且關中離洛陽太遠,根本不好打。

其二瓦崗軍的將士大多都是山東和河南人,如果在有極大的優勢時,不快點攻下洛陽,他們肯定不願意轉兵關中,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騷亂。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瓦崗軍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因為李密自己,瓦崗軍佔有了洛陽倉和回洛倉,坐擁巨大財富,所以以李密以為首的部分將領並不願意再有變動,因此財富成了瓦崗軍止步不前的巨大阻礙。

瓦崗軍從最初的幾百餘人發展到後來的幾十萬人,因為發展太迅速,所以很多人與李密都是離心離德,準確來講,在很多瓦崗軍將士看來,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夠從中獲利多少,而不是整個軍隊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李淵父子開始反隋

正當李密猶豫先攻洛陽,還是先取關中時,瓦崗軍卻早已裹足不前,內部矛盾逐漸暴露,不但喪失了攻取關中的機會,洛陽也同樣是久攻不下。

而第一個攻下關中的是隋末起兵最晚的李淵,他利用自己審時度勢的本事,先佔領了黃河要塞,然後奪得了關中之地。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隋煬帝

隋煬帝第三次巡視揚州時,曾命李淵為晉陽(現太原)留守,晉陽本是抵禦北邊突厥的重地,由此可見他對李淵的重視;而隨著隋煬帝繼續的我行我素,李淵父子也開始籌劃反隋。

李淵在和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的長期策劃後,終於決定正式反隋,公元六百一十七年,李淵開始招兵買馬,自立大將軍,反隋之初總共招募三萬餘人,分左右兩軍,左軍由長子李建成率領,右軍由次子李世民帶領。

自從李淵開始反隋,晉陽的心腹官員們也都默默加入了其隊伍,而李淵三女平陽公主因為久住長安,所以聽說謀反後,就讓丈夫柴紹秘密出城趕往晉陽,和李淵一道起兵,平陽公主則負責在長安城內招兵買馬,助父奪城。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唐太宗李淵

李淵父子後來居上

在晉陽的北邊就是突厥,所以為了防止突厥突然出兵截斷軍隊的後路,李淵和突厥王達成協議,如果唐軍入長安為王,長安的民眾和土地都歸唐公李淵,而長安的財富都歸突厥,這樣一來,李淵父子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而之所以說李淵後來居上,實際是因為李淵父子首先把目標放在關中,他們率先明白了關中在整個奪位過程中的重要性。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隋末形勢圖

起兵之初,唐軍就勢如破竹,公元六百一十七年七月十四日,唐軍迎來了反隋後第一次的挑戰,軍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征戰,來到了距離太原南邊三百多里的賈胡堡。

在這南邊五十里處有城池霍邑,早已入駐隋軍三萬人,領兵者為宋老生,而河東郡,被稱為太原到關中最便捷的黃河渡口,也因此被隋軍佔領,再加上連日陰雨,隨軍將領劉武周又開始打突厥,準備進攻太原,唐軍被兩面夾擊。

所以李淵大吃一驚,連忙召集來了隨行的將領討論對策,這時大家一致都認為應該退兵,不能讓太原受威脅,唯獨李淵自己的兩個兒子堅決不同意退兵。

而且他們認為,首先雖然唐軍的糧草還未運到,但是現在正值秋收時節,所以將士們絕不會缺少糧食,而我們早就和突厥達成了協議,光是劉武週一個人根本沒辦法與之抗衡,所以太原安危不用過分擔心。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隋朝

而在這邊,唐軍面對的隋軍統帥是宋老生,典型有勇無謀者,瓦崗軍李密沒有大局觀,也不足為懼,所以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李淵仍然不聽勸,執意退軍。

李世民力挽狂瀾

最後兒子李世民無奈,只好連夜跪在父親營帳前失聲痛哭,而且不管李淵怎麼訓斥,李世民都無動於衷,而且還立誓"進則生,退則死",經過一天一夜,李淵終於妥協,只將李建成的左軍退回了晉陽。

三天後,天空一改陰雲密佈,開始晴空萬里,李世民明白霍邑不能久呆,所以想盡辦法逼著宋老生出來,而宋老生也果真在喊罵聲中出了兵,帶領三萬軍隊討伐唐軍。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李建成影視形象)

隨後,李淵讓李建成連夜趕回霍邑,並命他帶領左軍正面攻擊,而李世民則帶右軍從側面進攻,宋老生很快被斬首,隋軍陷入大亂,而李淵乘機迅速佔領了潼關。

到了同年九月,唐軍順利渡過黃河,來到關中後,華陰縣知縣又主動投降,送了李淵關中最大的糧倉——永豐倉。

於是,派李建成守住糧倉,然後關閉潼關,繼而斷絕了關中與中原所有的聯繫,所以很快關中就被唐軍包圍了。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李淵影視形象

入關中後,李淵將部隊分成很多路,首先李建成的部分軍隊留守永豐倉,然後另外的軍隊沿著廣通渠向長安進發,駐兵霸上,而李世民在渭水北邊征戰,最後兩人一起夾擊長安。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李淵父子佔領關中,並逐步奪取了長安,然後他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傀儡皇帝,並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把隋煬帝名義上架空,擾亂隋朝的思想,因此來減少隋朝官員對他的牴觸。

李淵的這招"挾天子以令諸侯",讓自己晉升為唐王,有了主持國家局勢的權利,而命李建成為唐世子,李世民為秦國公兼京兆尹,掌控長安。

李淵父子奪取大隋江山的過程中有何過人之處

李世民影視形象

其次,他又下令進軍巴蜀、重慶、成都一帶,將巴蜀和漢中的物資源源不斷的用來支持關中地區。

為了安撫關中民眾,李淵更是下令天天接見百姓,問其對國家建設的意見,並且還免除了他們的兵役徭役,和百姓約法十二條,把隋朝後期的種種酷刑全部廢除等等,因此一段時間後,李淵在關中站穩了腳跟。

結束語:公元六百一十八年,隋煬帝在揚州被殺,李淵正式廢除他曾扶立的楊侑,自立為帝,建立唐朝,從此在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即將拔地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