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為何在我國不受待見?

司馬長史


AK47在我國不受待見麼?誰說的?那五六沖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這個不受待見是哪裡來的,可能有些人認為,現役部隊沒有列裝AK47就是因為AK47不受待見。難不成,21世紀了,還要列裝二戰剛結束時研製的突擊步槍麼?這把槍和現在的主流突擊步槍是有代差的,已經落後世界了。


AK47在世界上的地位並不高,AK47頂多在一些動亂地區地位高,畢竟這些地方窮。而AK47真正地位高的時候,是越戰時期,剛剛被世人熟知的時候AK47的地位最高。


中國曾經就仿製過AK47,只不過,被叫成是五六式衝鋒槍。五六沖仿製的就是3型AK47,所謂3型AK47,就是第三個版本的AK47,AK47自從1947年定型,到1955年,一直在改進。

1955年定型的,叫AKM,其實就是AK47的升級版本。中國的五六沖,其實就是AKM的上一個版本。現在流傳於世界上的,大多是其實就是AKM。其實說是AKM和AK47都沒什麼區別,都叫卡拉什尼科夫步槍,只不過一個是1947年式卡拉什尼科夫步槍,一個是卡拉什尼科夫改進型。即便是五六沖,外國人也有叫這把槍是AK56的。



當初生產五六沖的時候,即便到1979年,大多數部隊還是每個班只有一把,其他的都裝備五六半。美其名曰是節約,實際上就是節約,當時的思想害人。後來還是對越作戰才把庫存的大量五六沖拿出來。


這就說明了,五六沖在國內並不是不受待見,曾經大量生產過,大規模裝備部隊了,也是我軍制式步槍。怎麼能說AK47不受待見呢?

要說AK47不受待見,無非就是現在不受待見了,因為現在的槍,比AK47好的多。


軍武文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AK47就是56式衝鋒槍,56式衝鋒槍就是AK47。

雙方只有細節上的區別,可以說就是同一樣東西。


資料中寫的很清楚:

與原版AK-47相比,56式的外形有少許變化。

AK-47的準星護翼為兩側半包式,而56式則改為全包護環式,頂端有開孔。

衝壓機匣的56式的鉚接方式與AKM有著明顯的不同(尤其以機匣前段三個鉚釘的相對位置不同)。

刺刀為適應當時解放軍戰術思想改為了摺疊式三稜刺刀,這也成為了該槍的一大特徵,使它更能與其他AK步槍區別開來。不過許多出口用的56式都不具刺刀座。


而56式衝鋒槍在我軍,裝備了長達50年之久。

薩沙在2000年後去南京某部隊打靶,使用的仍然是56式衝鋒槍。

直到今天,基層民兵部隊還在用它。

56式衝鋒槍生產數量至少數百萬支。

早在50年代,我軍就裝備了56式衝鋒槍,而且還是完全的自產。

到了60年代中印邊界戰爭時,解放軍步兵班,正副班長都使用56式衝鋒槍。

在實戰中,56式衝鋒槍在中距離可以以高射速,有效壓制印軍的老式步槍。

在近距離,56式衝鋒槍可以當做衝鋒槍使用,壓制印軍的老式衝鋒槍。

56式衝鋒槍是此戰我軍獲勝法寶,一說我軍步兵班火力是印軍的1.5倍,所以經常擊敗數量更多的印軍。



隨後的珍寶島衝突中,56式衝鋒槍和AK47正面交火,旗鼓相當。

然而,很多人認為AK47更適合嚴寒的環境,設計之初就考慮在蘇聯天氣下作戰。



到了70年代,56式衝鋒槍又成為中越戰爭的支柱。

63式自動步槍,爛泥扶不上牆。

我軍在中越戰爭初期,仍然保持中印戰爭的步兵火力配置,也就是隻有正副班長有56式衝鋒槍。

實戰中,越軍人手一支56式衝鋒槍,造成火力的很大優勢。

事實證明,56式半自動步槍已經過時,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必須迅速淘汰。

雖然56式衝鋒槍迅速人手一支,但我軍已經付出了鮮血的教訓。

而在中越邊境的複雜環境下,56式衝鋒槍表面還是不錯的,可靠性也不錯。

部隊高度依賴56式衝鋒槍,連連排幹部急行軍,往往都揹著一支56式衝鋒槍。



中越戰爭時期,81式自動步槍開始裝備部隊。81式性能上有較大的提高,也就宣佈56式衝鋒槍的淘汰開始了。


薩沙


AK-47的性能被過度拔高了,這款蘇制步槍之所以能聞名世界,靠的並不是優秀的性能,而是超高的性價比和可靠性

不可否認,AK-47是近現代歷史上對世界影響最大的一款輕武器之一,自從其誕生之日起,它就廣泛出現在全球的各大戰場上。它是一款價格便宜,可靠性能好,適應環境能力極佳,且非常容易上手的武器。

AK-47於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蘇聯部隊,此後它的生存權被蘇聯政府轉讓給了當時的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到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中東地區多國爆發革命,阿富汗、伊朗、敘利亞、利比亞等國的親西方君主政府被推翻,而新政府全部則都與美國撕破了臉,這些國家也不在使用美製武器。

在喪失了美國的武器援助後,蘇制武器開始佔領這些市場,AK-47也隨即進入中東。(其實蘇聯軍方很早就停用AK-47這一款步槍了,到70年代,蘇軍便大規模換裝了小口徑的AK-74步槍,但這款老舊的步槍卻一直在世界其他地區流行)

AK-47在研製之初,蘇聯軍方對這款武器的一大硬性標準就是必須造價便宜,因此AK-47上使用了大量的衝壓件,槍械部件也比較少,整體造價非常低廉,這是它能夠火爆全球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見價格才是王道。

由於AK-47沒有什麼專利許可,並且它的製造技術也很簡單,在引進到別的國家後引申出許多其他型號,甚至中東地區的許多小作坊都可以生產AK-47,所以對於AK-47的總產量,至今沒有一個準全的數字。許多機構估計AK-47的至少生產了5000以上,或者超過1億支。(位於巴基斯坦的AK-47作坊)

鑑於AK-47的造價本來就很便宜,再加上產量巨大,導致它的價格一跌再跌。尤其是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大量東歐國家投奔西方陣營,AK-47也隨即被許多國家淘汰,這些槍支隨即流入黑市,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甚至論斤售賣,價格最低時一支AK-47不到100美元,還不如一個智能手機的價格。

而且於此同時,隨著兩極格局的結束,世界各地原本一些隱藏的矛盾集中爆發了出來,世界各地衝突不斷,這又加大了對步槍的需求,於是可靠耐用的AK-47不僅沒有走向沒落,反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日漸興盛。

AK-47不需要使用者擁有多麼出色的武器知識和戰鬥經驗,只要手腳健全,便可以輕易的操控它。它甚至不需要保養,可以在地球上幾乎任何地方使用,無論是嚴酷的西伯利亞還是炎熱的撒哈拉沙漠,它都可以正常使用,甚至將它浸入到泥水中數個小時,再拿出來後依舊可以立即開火。

正式由於出色的可靠性和極為低廉的價格,AK-47才得以經久不衰。不過在世界各國的軍隊中,AK-47卻在迅速的被淘汰。

AK-47對我國的軍用槍支發展也長生過重大的影響,1956年我國在得到蘇聯的授權下生產了自己的AK-47本土型號,定名為“56式自動步槍”。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56式自動步槍和56式半自動步槍同為解放軍制式步槍,直到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我軍才開始全民放棄56式半自動步槍,全面使用56式自動步槍。

受限於當年的製造工藝和設計理念,56式自動步槍存在著許多先天不足,尤其是在射擊精度方面並不能使人滿意。再加上當時世界各國軍隊已經開始普及小口徑步槍,於是我國便開始在56式自動步槍基礎上研發了小口徑的81式自動步槍。

81式自動步槍被公認為AK-47槍族中的巔峰之作之一,這款步槍在繼承了AK-47系列良好可靠性的基礎上,又大幅提高了射擊精度,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步槍。

但還是受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和製造工藝,81式自動步槍在輕量化和模塊化方面仍舊不夠理想,無法加裝外掛武器和瞄準系統,因此被當成一款過渡性產品。

1985年總參和科工委啟動了新型步槍的研發計劃,對於新型步槍的研發理念,軍方希望擺脫蘇制武器的影響。後經過十年的論證,到1995年,95式自動步槍正式定型。

95式自動步槍是一款無託式步槍,這也是中國首款自主研發並大規模投入使用的步槍,此後中國又在95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繁衍了95式槍族,成為目前解放軍的主力制式步槍。

(95式自動步槍)

不過在研發95式自動步槍的同時,本著求穩的思想,我國也沒有完全放棄AK系列步槍的升級。

到2003年,在81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我國又定型了一款03式自動步槍,這款步槍可以理解成小口徑的81式自動步槍。相較於81式自動步槍,03式自動步槍進行了許多現代化升級,可以加裝更多的外掛設備。(03式自動步槍)

其實不只是咱們,也有一些西方國家軍隊的步槍同樣是從AK-47發展而來,例如芬蘭的rk95步槍,以色列的加利爾突擊步槍,都或多或少的借鑑了AK-47的設計理念。尤其是rk95步槍,從外觀看來很像一支經過西方魔改的AK-47。(芬蘭軍隊中的rk95步槍)

但是要說明的是,AK-47的武器性能並不是非常出眾,相比於北約制式武器,AK-47人機工程學和精度都相聚深遠。上文也說道,AK-47人之所以能夠流行於世界,主要是因為它價格便宜,性價比高。

至於武器性能方面,AK-47確實不容恭維,這才是各國軍方淘汰它的根本所在。假如一款步槍真的又便宜又好用,各國軍隊肯定都會爭相模仿的。因為戰爭攸關國家存亡,在戰爭武器方面,人類是從來不吝嗇互相學習的,誰的武器先進他國就會迅速模仿。


千佛山車神


窮人思想作怪,覺得自動步槍浪費子彈,所以只有正副班長配,其餘戰士都是半自動,當時這種配置打印度是手拿把攥,高原作戰,對遠射有優勢,打贏了覺得配置方案很好用用了將近2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候叢林戰近戰居多,結果就吃大虧了,才開始大幅淘汰半自動,算是很奇怪的現象,誰讓咱窮呢。


zauk3


關於AK47,不要認為它的性能有多好。AK47/AKM美在低廉的造價、對工藝技術的低門檻和超高的可靠性。至於我國為何不裝備AKM,因為其人機工程並不符合亞洲人身材,換句話說跟98K一樣需要逼格,沒有過硬的身體條件和技術是駕馭不了的。至於海盜和恐怖分子,200美元的價格他們還是用得起的。同時,也不要希望用AKM和德拉貢諾夫對抗HK416和AWM,否則將是一個可怕的夢魘。在今天,AKM的性能已經落後。買AK12或者AK101的話兜裡就200美元的話就是找罵一樣,所以現在的AKM都是不得不用,要是自選沒人會放著HK416/SCAR/AUG等等先進武器不用去選AKM



Shadow普萊斯


你是怎麼知道的?AK47在中國很受歡迎,你知道嗎?中國紡織的叫56式,不過不叫突擊步槍,而叫衝鋒槍,幾乎是通用槍。是81之前的制式裝備,時間長達幾十年。

56式發射7.62X39MM56式步槍彈。它與56式半自動步槍(SKS半自動步槍中國版)和56式輕機槍(RPD中國版)並稱為56式槍族。

在全民皆兵的時代,很多民兵使用的都是56式,手握鋼槍,看起來非常精神。56式衝鋒槍是很多人心中的槍神,是中國第1種自己生產的制式槍,雖然是仿製,但質量很精良,並根據中國自己的尺寸進行了改良,更加符合中國人的實際情況。

你明白了嗎?




大志遠思想空間


這麼說讓56式衝鋒槍情何以堪,建國後三軍裝備全盤採用蘇式風格,上世紀50年代在蘇聯AK-47、SKS、PRD的基礎上仿製成了56式槍族。分別是:56式衝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這其中的56式就是A-47的仿製版,兩者基本一至只有外形上的少量變化。

AK-47準星護翼為兩側半包式,56式衝鋒槍則改為全包護環式,頂端有開孔。刺刀為適應當時我軍戰術思想改為摺疊式三稜刺刀,這是56衝的一大特徵,很容易和AK做出區別。

56式衝鋒槍雖然在1956年定型生產,不過長期以來我軍戰術指導思想強調精確射擊、抵近距離刺刀見紅。要的是可以大量裝備(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節約彈藥消耗,所以對半自動步槍情有獨鍾,56式衝鋒槍戰術定位班組火力支援武器,用於提供近距壓制火力。因此56半大量裝備而56式衝鋒槍則並沒有全員標配,如在步兵班中少量配備班長等擔任“衝鋒槍”的特定角色,正是這種思路影響下造成外界誤導其實並不是不受待見而是一定時間內特定國情決定。

56式衝鋒槍在我軍裝備長達50多年,生產裝備數百萬支,在後續幾次邊境衝突中發揮出色。

上世紀60年代中印邊界戰爭,56式衝鋒槍裝備到步兵班正副班長,可以在中遠距離上有效壓制印軍老式槍械,這估計也是解放軍首次在單兵火力上全面佔優。

而時間進入到上世紀70年代,56式衝鋒槍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成為支柱力量,不過由於上面提到的戰術指導思想影響。我方只有正副班長裝備56式衝鋒槍,在面對實戰經驗豐富人手一支突擊步槍的越軍面前,火力上處於劣勢。

在經過多次實戰考驗,同時由於56式槍族已經逐漸落伍,7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81式自動步槍並在隨後開始裝備部隊。經典的81槓在性能上有較大的提高,同時宣佈了56式衝鋒槍的淘汰。


河東三叔


對任何一款武器的公正評價,離不開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同時代武器的對比。如果拿不同時代的武器做對比,顯然是有失公正的。

AK-47誕生於1947年,“AK”是俄語“卡拉什尼科夫步槍”的縮寫,“47”則代表這款槍是於1947年研製的,因此叫AK-47。當年蘇聯軍方在招標新式步槍時,考慮到剛剛經歷了殘酷的衛國戰爭,從各個方面考慮,尤其是從經濟角度來考慮,都不可能要求研發一款造價昂貴大量裝備部隊的步槍。於是就定下了一個硬性指標,那就是槍支造價必須便宜。為了滿足軍方的要求,AK-47儘量減少了槍支部件,並且使用了大量的衝壓件,將價格拉得很低。這樣的設計思想,毫無疑問在當時是非常正確的。正是得益於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才能讓AK47在華約這些經濟不發達、軍工體系不完善的國家和地區大量的裝備,1949年AK-47開始大規模裝備蘇聯部隊,此後這款步槍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線被蘇聯政府轉讓給了當時的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其中就包括我們國家仿製生產並且大量裝備部隊的56式衝鋒槍。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東多國爆發革命,阿富汗、伊朗、敘利亞、利比亞等國的親西方君主政府相繼被推翻,而新政府全部則幾乎全部與美國撕破了臉(埃及除外),於是這些國家不再使用美製武器,蘇制武器則開始佔領這些市場,AK-47也隨即進入中東。此外,隨著歐洲國家在非洲的殖民體系瓦解,非洲各國陷入了嚴重地內亂,AK-47也很快成為這一地區武裝的必備裝備。 AK47即使與十年後1957年美國裝備的m14自動步槍相比,也是不分伯仲。美軍的m14又長又重,很多大兵都抱怨,只是後來出現了m16才解決了m14存的的這些問題。

總的來說,AK-47是一款好槍,但是被國內輿論過度神化了,這不奇怪,因為美國都稱讚AK47是好槍,但這只是一個圏套而已,很簡單一個道理,美軍防彈衣標準是按防AK設計的,全系AK都無法擊穿美軍防彈衣,美軍從來不會說AK不好只會誇它性能多優良,美國希望其所有的潛在對手都一直用AK47,它的性能真的比不過美國的M系列步槍,因為設計的主導思想完全不同,一個是把造價低、結構簡單作為指導思想,一個是把各項性能放在第一位、不考慮成本。就像拿一個10萬塊錢的豐田花冠,跟幾百萬的超跑對比一樣,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講,便宜、皮試耐用,就是一款好車,但是如果從性能上來講,根本就談不上了。要硬說AK系列步槍是最優秀的步槍,這是顯然是十分誇張的。

我國取代56衝的是81式自動步槍。於1979年開始設計研製,歷經4年,終於在1983年開始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之後的95式突擊步槍。於1989年開始設計研製,歷經6年時間,終於於1995年生產裝備,其採用小口徑5.8毫米的槍彈。03式步槍是95槍族武器最後一名成員。這些新研發裝備部隊的步槍,畢竟是幾十年後的產品,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當然要比56衝各項性能先進,但是也絕不能否認在當時我們選擇56衝裝備部隊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所謂的不受待見,是幾十年以後,甚至跨世紀以後的事了,隨著技術的進步,武器也更新換代,並不能代表在當時裝備部隊不受歡迎。


老檀說車


Ak47作為蘇聯軍工槍械方面代表作,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世界各國喜愛。其可以說是蘇聯軍工製作巔峰。而其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

更是因此享喻全球並對世界後來槍械設計產生深遠影響。


說實話AK47在現代已經落後了,畢竟它是1947年設計出來的。經過這麼多年他都可以說是槍裡面老古董了,可是在一些落後國家,恐怖分子手裡還依然在使用它。這就說明他的優點挺多的。

第一個有優點,便宜,便宜到什麼程度。幾百塊錢,這還是售價,實際生產成本大家心底應該有個數。第二個優點,耐操。不管是中東沙漠,還是海洋旁邊。甚至冰雪天氣,你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第三個優點,殺傷力大,它使用的子彈口徑7.62毫米,而7.62毫米子彈一些狙擊步槍也是使用這個口徑。當然便宜沒好貨,它打出的彈道很飄。在兩百米外能用AK47打中目標的那就是神槍手了。在一些非洲他們拿AK47打仗是這樣子的。


有沒有亮瞎你的眼,在中國並不是說不待見AK47。中國之前列裝的81槓步槍就是基於AKG47優化的一款步槍。而現在列裝的95更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步槍。


江上村的小哥哥


誰說的不受待見!中國至今有裝備,深受官兵喜愛……雖型號並不統一。但大致發展了至少6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