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日記:2020—03—13

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記憶?

說不準。

可能是一瞬間。

記得一家人在收玉米,我大姐跟我爹講,應該讓我弟弟去上學了。

然後,我就突然有了記憶。

那時,我爹在村裡還當點芝麻官,家裡掛著相框,有各類合影,我爹跟眾村幹部的合影,農村合影一般都在哪?

麥子地!

那時的我爹,都沒有我今天大。

偶爾,我爹還能出差,去很遠的地方,青島、臨沂,去幹嘛?

抓人。

那時有個村辦企業,我爹是負責人,東西被偷了。

去青島,就算旅遊了。

我爹應該就去過一次青島,給我們每人買了一個鐵勺子,吃飯用的,還買了幾包白糖,白糖上就叫青島牌,棧橋的LOGO。

那時,村裡有不少大機械。

不知道是什麼時代留下的,都已荒廢,東方紅之類的,我們一群孩子就去弄著玩,還有槍,有手槍,有衝鋒槍,村村都有。

晚上值班,還拿著槍。

獵槍就更常見了,經常看到有人拿槍在田野裡轉悠,打兔子的。

村長很前衛。

軍人出身,覺得發展農村的前提是先發展經濟,於是搞了幾大村企,轟轟烈烈,還搞了一些放在今天都覺得很前衛的東西,籃球場、乒乓球檯……

這些故事都過去了。

我要表達的是,因為我爹跟著他們,也變得前衛了,例如別人家用的是普通暖壺,我們家用的是高壓暖壺,過年的時候村幹部發的,一壓就出水。

還有,那時很少有人家有電視。

即便有,也是14寸的。

我們家有17寸的。

記憶最深刻的是《恐龍特急克塞號》,臺詞我現在都能背過:人間大炮,一級準備!人間大炮,二級準備!人間大炮,放!不好意思,暴露年齡了。

大部分家庭都沒有電視,那怎麼看電視?

串門。

每天晚上就跟放電影似的,把電視搬到院子裡。

大家上學也好,幹活也罷,都要先討論一下電視劇情,當時國產劇很少,進口劇比較多,農村都看進口劇,《血疑》《阿信》《排球女將》,我記得有部外國電視劇上百集,應該是俄羅斯的,時間一長,村裡的青年都有了外國名的綽號。

在我的印象裡,家家戶戶喜歡串門。

就是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

門也很少鎖。

若是人在周圍,那麼大門是敞開或半掩的,若是人走的稍微遠一點,鎖是掛在上面,但是不上鎖,只有去田野裡幹活或趕集才是鎖門的。

有些老人,一輩子都不鎖門。

因為,沒有鎖。

農村小偷也多……

主要偷兩類。

一類,新婚家庭。

一類,老弱病殘。

偷新婚家庭這種,一般都是趕集的那天偷,家家戶戶去趕集了,小偷明目張膽的來偷,甚至跟搬家似的,電視機、自行車、縫紉機。

偷老弱病殘呢?

晚上偷。

老弱病殘喜歡放個羊,養個兔子啥的,從兩三隻慢慢發展成了一支隊伍,一晚上就被人給偷光了。

例如,我們現在很少回去了。

也要提防小偷。

小偷都是有線人的,甚至自己就是線人,誰傢什麼情況瞭若指掌,爬牆就進去了,也可能我家早被翻了幾遍了,正常,也理解,只是沒啥好偷的了。

大家總喜歡用一個詞來形容農村人。

淳樸。

我倒覺得,另外三個字更準確:未開化。

垃圾都是直接扔到地上,農村有垃圾桶才幾年?包括現在偶爾去鄉鎮飯店吃飯,大家依然是把垃圾直接扔地上,包括縣城裡所有的炒雞店,越有名的越是如此,桌子下面骨頭一堆一堆的。

大年初一,是不掃地的。

意思是,垃圾是財富,不能往外扔。

一地的瓜子皮,厚厚的。

即便是今天,縣城很多人依然喜歡串門,我在隔壁樓租了套房子,當倉庫用,那房子是兩梯五戶,偶爾我去倉庫,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另外四家有三家是敞著門的,鞋就放在門外,有的女主人還只穿個吊帶,我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都是農村來的。

還沒適應都市生活,總覺得開著門更舒坦,更親民。

還有,就是喜歡串門。

經常也有朋友提議:去你家坐坐吧?

我就覺得好詫異,我家有啥好坐的?家是隱私地帶,咋能隨便進入呢?我爹我娘一年來的次數都能數過來,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做了飯菜才會喊他們,我們居住的直線距離不到100米,要是讓外人知道了,肯定罵我們冷血。

我倒覺得這個距離正好。

互不干涉。

為什麼我們家沒有婆媳問題?

因為,我父母對我們不干涉,什麼事都不過問,偶爾在路上遇到,就跟朋友似的,聊幾句,最近挺好?有空過去玩,好好好。

親密關係所有的問題,都是手太長了。

管的太多了。

我們家,所有的事我說了算,我爹自從交接了以後,他就再沒問過,一切事都是我決定,正月初二,我說聚會取消,我爹心裡不舒服,但是他也接受,不至於說你是我兒子你聽我的,我爹不,他認為孩子一定是一代更比一代強,要相信年輕人。

我不是我爹管出來的。

是我爹不管出來的。

我不是經常在朋友圈發一條嘛:誰給我發個紅包,可以問我個問題。

什麼問題都會遇到。

各式各樣的。

有兩個印象很深的,一個是問怎麼殺人不被發現,她是想把婆婆殺了,公公已經沒了,婆婆跟著他們生活在濟南,加上倆孩子,算是五口人生活在一起,婆婆具有絕對的權威,管兒子管孫子,動不動就訓斥,連她也訓,她覺得自己太憋屈了,把她趕走也不現實,對於婆婆而言,兒子就是家,現在兒子有出息了,你讓老孃自己在農村過?不可能!

我的提議是給她在小區租個房子。

再好的關係,也不能糾纏到一起,使用同一個馬桶,還了得嗎?

她說,提過,一提,她傷心了好久,覺得兒子嫌棄娘了,非要帶著倆孫子回農村。

所以,她想來想去,覺得只有剷除這個老不死的,日子才會安寧。

我覺得,你寧願離婚,也別這麼幹。

還有一個是男人諮詢了差不多的問題,他沒有這麼“狠”,他是問怎麼讓母女翻臉,我調侃式的回了一句:你愛上岳母,她們倆不就翻臉了嗎?

怎麼回事呢?

媳婦絕對崇拜岳母,岳母絕對掌控,跟上述家庭差不多,他認為,只有讓她們倆翻了臉,日子才能繼續下去。

後來,我建議他離婚。

離婚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讓彼此反思。

岳母遙控指揮媳婦,媳婦操縱自己,日子過的非常憋屈,小區不允許燒香燒紙,岳母信這些,強迫媳婦也信,初一十五就在家點上香了,在樓道里燒紙。

這些,我聽了都頭大。

無解。

我原以為山東的串門就夠瘋狂了。

沒想到,四川人更喜歡串門,而且是滾雪球式的串,去小舅家串門,然後小舅家一家又跟著一起去小姨家,然後再拉著小姨一家去大舅家,再全體一起去姥姥家,要吃上兩天,然後再回家。

隊伍越來越龐大。

每到一家,先用紅糖煮倆雞蛋,招待我這個貴賓。

我一天要吃十多個。

我又實在,人家讓我吃,我就吃,讓我喝紅糖水,我就喝。

媳婦初來山東,很不適應。

她覺得你們這裡的人太冷漠了,你看我們結婚這麼多年,姐姐妹妹沒到咱家來過,頂多去咱爹那邊……

也沒有親戚朋友來咱家。

你這為人太差了吧?

我,竟然無言以對!

她喜歡的是那種,親戚朋友沒事走一走,動一動,相互串串門。

我不喜歡這些,我覺得太浪費時間,老張長,老王短的,全是這些八卦,沒意思,這兩天我還有一點感觸,就是總有朋友介紹一些朋友給我,要麼也是寫文章的,要麼是有什麼好項目的。

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別人一發幾千字,我可能壓根沒有看的慾望。

你自己描述的興高采烈。

我一點反應都沒有。

是我的問題?你的問題?主要是我覺得浪費我時間,我不願意動用腦力為你做任何思考,是我越來越自私了,你發明了什麼機器人,什麼AI,什麼模式,什麼商城,我一點興趣都沒有,你又不給我錢,聊這些有意義嗎?

聽聽我的想法?

我的想法就是我不想聽。

前段時間,有個記者,也是縣城的,朋友介紹的,說你可以認識認識懂懂,跟他學學,這個記者加了我微信之後,羅列了一系列的問題,反覆的問到一句:你能否談談你寫作的感受?

我說,我沒有感受。

我有病啊?我跟你談談感受?

我沒有感受,是真的沒有感受,我哪知道你想要什麼感受?寫文章的時候摳不摳腳?

你的這些問題,於我,都是浪費時間,沒有任何意義。

關鍵是,我也無從回答。

你若是問我,你用的什麼輸入法,用電腦還是手機?打不打草稿?用的是WPS還是WORD?

這些我是可以談一談的。

你光跟我談虛的。

我這麼回了一句後,他反問了一句:我可以理解為恃才傲物嗎?

我心想,一邊去。

刪除了。

他的理解是沒有錯的,行為也沒有錯,縣城還是大農村,什麼都喜歡談感情,套套近乎,拉拉家常,很遺憾,我不喜歡這些,還有就是你的問題太沒有質量了,你採訪一個縣長,上去就問,當縣長什麼感覺?

大家為什麼那麼喜歡八卦?

太閒了。

你知道你為什麼月薪只有四五千嗎?

因為,你的勞動價值,只值那個錢,你的時間是非常廉價的,廉價的時間湊在一起,都是廉價的遊戲,例如大家約酒怎麼約?一起坐坐,玩玩。

先打牌,後喝茶,再喝酒。

全是浪費時間。

你想跟別人學習,首先要做到的一點是什麼?

尊重別人的時間。

我之前經常寫一個小夥,他每次約我,都是一頓飯,大老遠跑來,我訂好飯店,一起吃個午飯,然後他就回去了,帶著問題來,帶著答案走。

皆大歡喜。

飯,我肯定要吃吧?

不跟他,也是要吃。

時間利用的很精準,而且他每次都讓我很開心,每次松拓一出新款,他就買個送我,不過我也很久沒見他了,上週聯繫我了,說七月份一起去北極,我問他肺炎會不會影響航班?他說有票已經查過了,若是我有時間,就算約定了,他開始搞吃住行。

這種人,都是高手。

一切都是生意。

我佔用你時間,我要送你小禮物。

小禮物不值錢,一塊手錶三千五千的,我反手給他一個贊就能給他創造N倍的價值……

為什麼我經常提這個事。

不是鼓勵大家給我送禮,送禮我也不需要。

我表達的是,我作為一位被諮詢者,我的對比、感受,就是什麼樣的人能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第一、問題精準。

第二、時間精準。

也就是我說話沒分量,我要是在縣裡說了算,我就安排企業家飯局,選出縣裡前100名的企業家,然後做一對一幫扶,海選創業青年,就跟《中國好聲音》似的,一個人帶幾個徒弟,對縣城經濟絕對是火箭式推進。

我那個最富有的車友,他是超級的越野迷,他去參加海選時開的還是長城越野,現在呢?開300萬的越野車了。

就是在這樣的場合,遇到了師傅們,絕對是火箭式,每個蛻變的年輕人,原因都只有一條:遇見了引路人。

為什麼創業這麼難?

因為,沒人引路。

沒有橋樑。

新手為什麼敲不開高手的門?

要麼,沒有敲門磚。

要麼,方式不對。

問的全是亂七八糟的問題,例如聽說有個大學生給你生了個孩子是真的嗎?你如何看待縣城經濟?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如何看待中美貿易?

企業家在心裡想,滾你MLGB的,浪費老子時間。

大部分人問別人的問題,都是八卦類的,要麼就是宏觀類的,就是光關心身外的,就是不關心自身的,忙著關心武漢那邊疫情控制的怎麼樣了?中美貿易戰到什麼程度了?就不關心自己的信用卡哪天還,也不關心孩子的作業有沒有做完。

你咋操那麼多心?

我在微博上關注了一位工程師,跟我一個專業的,火箭工程學的,他讀書特別多,我關注他的原因就是他總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每天都摘抄不少,其中不少是英文的,這個比較對我的口,我英語專業八級。

我很欣賞他的一點是什麼?

他從不關心身外事。

既不關注八卦,也不關注新聞,也沒有兒女情長。

只有專業問題。

非常好,很乾淨,至於現實生活中的他是什麼貨色,那是另外一回事,是不是妻妾成群?是不是小人得志?

那與咱無關。

我記得有次看紀錄片,類似《動物世界》,講喜鵲,杜鵑自己是不築巢的,而是直接把蛋下在別人的巢穴裡,待小杜鵑長大一點的時候,會把別的蛋或幼鳥都擠下去,摔死,從而讓養父養母只喂自己。

彈幕裡,大家罵自私,殘忍。

什麼都有。

有人回了這麼一句,我覺得特別有道理:道德是人類專屬。

害蟲、益蟲,也都是我們給定義的。

理解自然界,四個字最恰當:道法自然。

普通人,也就是你我以及大部分老百姓,都可以歸類為普通人,普通人是必須要道德約束的,對於一些藝術家、高層次的人,他們是可以凌駕於道德之上的,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框架,你們愛咋著咋著。

我們為什麼有道德?

是因為道德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集體生活。

倘若我是萬物之王,所有人都需要朝拜我,我可以奴役所有人,我講什麼道德?吃什麼牛排?吃個人鞭不好嗎?

大補。

什麼禮尚往來?

你給我進貢還這麼多廢話?

一心一意?

一生中,你能被我臨幸一次,都是你祖上積德了,我還賜你個金褲頭,你不能穿在裡面,還要穿在外面,時刻向路人展現著你的高貴,看,這是懂懂用過的。

幾乎每天都有人問,你朋友圈發的圖片是哪來的?

真漂亮。

在我眼裡,這是最普通的。

還有更漂亮的,只是不適合發,因為我爹我娘都關注我,我怕他們以為我學壞了,我之前寫過一個大V,他每天早晚都會發一組美女照片,而且以屁股為主,全是美學攝影範疇的,特別漂亮,我很是喜歡。

單純從人體而言,無論是長相還是BODY,亞洲人都是不佔優勢的。

曾經有個讀者,她是個媽媽,她曾經跟我談過這麼一個觀點,希望女兒能以自己的審美去選擇配偶,不要考慮是不是黃種人,她的觀點是什麼?真的融入生活,融入西方國家時,你會發現,歐美人各方面碾壓黃種人,這是事實,很殘忍。

我們接受不了。

這個……

我不發表看法。

我出國的機會比較少,我只覺得,有一點,就是在世界各大機場,一眼就能看出哪是中國人,哪是外國人,從坐姿、走路姿勢。

我們整體都是比較蔫的。

說跑題了,我那些照片是哪來的?

我關注了幾個美學博主,基本都在海外讀書或工作,都是美術專業的,跟我也是同行,我大學是學美術鑑賞的。

在美學領域,人體是一個重要課題。

攝影、繪畫,這些都是基礎型的,你知道歐洲為什麼那麼喜歡雕塑嗎?因為在整個藝術範疇,雕塑是最難的,普通的是兩維的,它是三維的,你看那肌肉,那血管,那JJ,那毛,那比例。

要想做好雕塑,是需要懂生理學的,包括肌肉的痙攣,甚至要去上解剖課,從而你就知道為什麼法國的凡爾賽宮多數藝術品都是雕塑,轉悠幾圈都花了眼,大同小異,跟我們小區噴泉前面的沒啥區別。

我們為什麼不喜歡雕塑藝術?

不好意思,我們的藝術家,做不了。

我們寫不了實。

只能寫意。

藝術是這樣的,最終都是寫虛,寫意,我們的藝術家是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基礎訓練,例如國畫大師有幾個會畫素描的?

乾脆,直接寫意。

大筆一揮,這是一座山。

至於山與樹的比例,樹與太陽的比例,無所謂了。

這就叫日出東方。

西方藝術呢,也講究寫意,但是往往是從寫實作為基礎的,然後再追求意,這是不同的境界,國畫為什麼走不出中國?根源就是沒法評判,跟玉石一樣,你說好就好,販賣的是感覺,是意,於是就有了那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西方藝術是有標準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我是從這些大V發的圖片裡找的一些比較平庸的,太個性的,太前衛的,我哪敢發,偶爾就是發到學習群上,我都要三思。

更多的,我都是當小黃圖看了。

例如有篇是介紹日本的浮世繪,有個著名大師:葛飾北齋。

這老頭不簡單,簡介裡就兩句話,仔細掂量一下: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高、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可以不?

這類搞藝術的人,都沒有道德。

什麼都敢畫。

其中有一幅名作《章魚與海女》,描繪了兩隻章魚以觸手攻擊一位採珍海女的場景,畫面背景有女子與章魚的對話,要是翻譯過來,比今天的還瘋狂,中文版的應該被屏蔽了吧。

你說這些畫家變態不?

就這樣的作品還是名作?

應該千刀萬剮!

日本總是出這類畫家,這些年比較火的一個叫佐伯俊男,以奇特的風格把日本傳統鬼神,浮世繪和春畫巧妙地結合。

當然,非藝術領域的人,欣賞不了。

就跟範德彪說的一樣:今兒個天涼我就不脫下來展示了,就什麼呢左青龍右白虎前骷髏後後後玄武哎!

當戴著“道德”的枷鎖去評判藝術時,發現……

這就是為什麼我特別討厭看刪節版的進口大片,好好的一個男人,你非給搞成太監,我們真的都見過用過,還怕假的?別擔心,大膽地讓我們去學習,去成長,不就塊肉嘛,有啥好怕的?

又寫跑題了。

繼續說串門,我們跟鄰居也不大熟悉,只有兩類是熟悉的,一是同樓層的,二是孩子一般大小的,一般是因為孩子認識的,總有一群孩子聚在我們家,父母來找的時候,順便聊幾句。

相對而言,我們樓還算是素質比較高的,當年的樓王。

有個大姐,印象特別深。

兩點:

第一、小區裡偶爾有流浪貓,她總是去喂,在縣城,這個行為就是很前衛了,就是你有愛,有溫度,憐憫萬物。

第二、偶爾有人出門忘記帶上樓道門了,她寫過一個倡議書,就是大家一定要拉一下把手,確認一下有沒有關上,用手寫的,字很漂亮。

偶爾在電梯裡遇到,她總是謙讓,總是說,您先。

素質非常高的感覺。

我總覺得,這樣的人不該在縣城生活。

臨近春節,她可能去父母家拿的發糕,遇到了我媳婦,我媳婦說沒吃過,她就堅持給一塊,我媳婦沒要。

結果,晚上就給送來了,還有一盤肉凍,也是自己熬的。

咱把人家盤子都給拿來了,總要還點啥吧?

去送盤子的時候,順便給送了幾束花,我們一家三口去的,家裡收拾的非常好,很乾淨,很有品,看裝修怎麼也花了小百十萬,家裡養了兩條狗。

兩口子都是這樣的人。

很溫暖的感覺。

從縣城而言,他們都算是名門,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就一個孩子,在華威大學讀書。

認識之後呢,我發現大姐有另外一面,就是她也喜歡串門,平時沒啥朋友,可能新交個朋友挺新鮮的,而且我媳婦跟普通女人不大一樣,她從不八卦,從不在背後說人壞話,也不議論別人。

大姐很是喜歡。

偶爾弄了好吃的,好玩的,就送來了。

坐下,聊幾句。

大姐工作不忙,再有幾年就退休了,說是退休後想去讀書,說對於老外而言,80歲都是可以奮鬥在一線的,你看:桑德斯78, 拜登77,特朗普74。

咱看看咱身邊這個年齡的呢?

感覺比人家老20歲。

有時我在想,富裕家庭出來的人,是什麼感覺呢?

就是他們兩口子的乾淨。

很安靜。

很自然。

沒有我們這些暴發戶身上的那股邪氣……

倆人真的很恩愛,這個年齡了還動不動一起看電影,每個月都出去旅遊,例如週五晚上從臨沂飛到深圳,週日晚上再飛回來,不影響上班。

前天。

突然敲門,求訪。

心平氣和的說了一句:你哥在外面生了個孩子。

我問,什麼時候的事?

她說,昨天。

我問,你咋知道的?

她說,你哥手機上的提醒,讓我拍下來了,你看看。

是孩子的出生證明信息。

她還是有著應有的素質,雖然心裡很難過,但是沒想著去鬧之類的,說倆人談了,她哭他也哭,她從來都沒想到老公也會出軌,這個女孩不缺錢,算是老公的粉絲,就是想給他生個孩子,懷孕後才告訴他的,他不忍心讓孩子流產,所以才騙她離婚的,去年以怕公司牽扯到官司假離婚了,其實是老公騙了她。

過了好一會,要走。

我說,姐,你別傷心,慢慢協商。

她說,我是很愛他的。

我說,能看出來,跟哥哥協商一下,看看能不能你幫著照顧這個孩子?

她說,協商了,你哥不願意,你哥不願意我跟那女的有任何交集。

我問,他現在什麼態度?

她說,他說孩子太小,女孩太小,還不到懂事的年齡,若是動作太大容易把孩子丟了,所以一切等孩子大大再說。

我問,一起生活不行嗎?

她說,我也提了,他不同意,怕我受委屈。

這個姐就是標準的菩薩心腸,就是真的在一起生活,她能因為愛他而接納母子倆,但是老公更理性一些。

這兩天,又來了一次。

我們又聊了幾句。

她說,我突然在想,我現在什麼都不是了,他們倆是合法的夫妻,我是小三。

我想了想,還真是。

我說,沒有制約的點了。

她說,這兩天,可能是服藥的緣故,我都有了輕生的念頭。

我說,千萬別。

她說,你哥還是想跟我好好過日子,可是他也疼孩子,我生氣歸生氣,這兩天我都讓他多過去陪陪,畢竟到了我這個年齡了,為了情啊愛呀再去鬧也不合適,我也理解他,一切都是意外,偶然。

我問,接下來怎麼辦?

她說,你哥現在每天還是按時回家。

她走的時候,我感覺比平時的她老了好多好多,步伐也有些慢了,當時我就在想,中年女人,一天不如一天,而中年男人呢?一天比一天強。

從而就有了婚姻保衛戰。

小地方的人,還是喜歡生孩子,明著生,暗著生,這樣的事太不稀罕了,我身邊有個男人,也做了一件類似的事,女孩把圍巾落車上了,當時都懷孕七個月了,讓老婆娘家人押解去醫院流了產,說孩子引產下來的時候還會動,女孩。

事後,很久。

老婆在想,媽的,他利用了我!

………………………………

特別說明:

A、文章非紀實文學,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對號入座!

B、文章為有償閱讀,單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