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戰後被美軍俘虜,遭兩顆原子彈攻擊後沉沒

長門艦是二戰前期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該艦的噸位超過4萬噸,裝備了8門410mm的巨炮,是當時日本海軍強大實力的象徵,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長門號戰列艦作為山本五十六的座艦,參與了偷襲珍珠港的指揮行動。在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服役後,長門號戰列艦失去了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地位,但仍然是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戰艦。

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戰後被美軍俘虜,遭兩顆原子彈攻擊後沉沒

日本為了避免珍貴的大型戰列艦被擊沉,一直避免讓長門號參與海戰,這也是長門號能夠倖存下來的主要原因。到了二戰後期的時候,日本主力軍艦損失殆盡,長門號也被迫離開港口,參與了太平洋戰場後期的幾場大規模海戰。在萊特灣海戰中,長門號戰列艦受到重創,被迫回到港口維修。由於日本的工業能力下降,長門號一直沒能重返戰場。日本進行天號作戰的時候,長門號因為缺少彈藥和燃料,再次躲過了一劫。

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戰後被美軍俘虜,遭兩顆原子彈攻擊後沉沒

長門號停留在港口期間,美軍也發動了幾次針對長門號的襲擊,但是長門號堅強的扛住了這些襲擊。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日本只剩下長門號一艘能夠移動的戰列艦,因為戰列艦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長門號也是日本海軍歷史上最後一艘戰列艦。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長門號戰列艦作為戰爭賠償,被美國海軍沒收。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海軍的實力強大,自然看不上技術落後的長門號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並沒有獲得在美軍中服役的機會。

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戰後被美軍俘虜,遭兩顆原子彈攻擊後沉沒

1946年美國為了展現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同時測量艦艇的抗擊打能力,公開進行了十字路口行動。美國先將一部分老舊戰艦拉到海面上,然後用核彈進行空中和水下攻擊,並且邀請了大量攝影師進行現場拍攝。長門號戰列艦作為一艘老舊艦艇,也被選入了測試名單。美國將長門艦列入名單,主要是因為長門艦的艦齡老舊,十字路口行動中的主要艦艇,都是與長門號一個時代的航母和戰列艦。當然對於日本人來說,美國用核武器來擊沉長門號,顯然是對日本的一種羞辱。

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戰後被美軍俘虜,遭兩顆原子彈攻擊後沉沒

十字路口行動開始後,美國先低空近距離投放了一枚原子彈,按照美國人的最初預先,這枚原子彈應該能夠將艦艇化為灰燼。然而原子彈對戰艦的殺傷力遠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大,美國的第一枚原子彈只是讓長門號晃動了幾下,艦體出現了灼燒的痕跡,並沒有造成任何致命傷害。在空投原子彈的攻擊失敗後,美國又從水下引爆了一顆原子彈,水下原子彈引起了海水的大範圍波動,長門號出現了一定小角度的傾斜,但是艦體結構仍然十分完整。

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二戰後被美軍俘虜,遭兩顆原子彈攻擊後沉沒

由於原子彈爆炸造成了大量的輻射,美軍將長門號拋棄在了海面上。過了一天多的時間,長門號最終因為艦艇傾斜翻入水中,日本最後一艘戰列艦,就這樣落下了帷幕。長門號能夠扛住兩枚原子彈的攻擊,向人們展示了日本海軍全盛時期的強大造艦實力。因為長門號的艦體十分完整,現在長門號沉沒地區已經成為了潛水旅遊勝地,世界各地的潛水員紛紛來到這裡,觀賞日本海軍最後一艘戰列艦的"遺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