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拆遷、違法徵地”,想要維權這些材料你得有

徵地拆遷中,政府為了達到低成本高速度拆遷的目的,普遍存在損害被拆遷戶權益的現象。在法治的當下,保障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應該是社會的發展主流。因此,被拆遷人在面對不法侵害時,理應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而維護權益,首先講究的是證據。不同於其他訴訟,徵地拆遷在訴訟時有其特殊化,那就是被告是行政機關。要想在行政訴訟中獲取有利地位,必須有足夠的證據。那如果要通過行政訴訟的維權方法來提高最終的拆遷補償,你需要收集哪些證據呢?

在這裡萬典律師從房屋拆遷、土地徵收、補償協議、房屋被認定為違建以及暴力強拆五個方面為您羅列。

“違法拆遷、違法徵地”,想要維權這些材料你得有

房屋拆遷糾紛所需證據:

(1)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權證;

(2)證明被拆除房屋的性質、房屋的建築面積等證據;

(3)當被拆除的房屋所有權證上記載的所有人與主張權利的被拆遷人不同時,還需要提交證明拆遷人對於被拆遷房屋享有接受補償安置權利的證據;

(4)證明房屋被拆除的時間的證據;

(5)已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還應當提交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6)經過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裁決的,還應提交裁決書;

(7)房屋徵收決定;

(8)房屋拆遷公告及張貼公告的照片資料;

(9)新建建築物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工程竣工驗收證明;

(10)房屋被拆除前的面積丈量報告;

(11) 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金、房屋搬遷費、電話遷移費、過渡期補助費的憑證;

(12)提供過渡時期臨時用房給被拆遷人的證據;

(13)用以安置被拆遷人的房屋平面圖、建築面積、竣工驗收報告等。

土地徵收糾紛所需證據:

(1)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明;

(2)地上附著物證明;

(3)徵地實施前三年的平均年產值;

(4) 證明依法申報徵地的文件;

(5) 徵地方案;

(6) 徵用土地方案公告及證明公告的圖片資料;

(7)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

(8)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9)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頒發的建設用地批准書。

拆遷安置補償糾紛所需證據:

1.拆遷補償安置合同、協議;

2.拆遷人應提交房屋拆遷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房屋拆遷公告等證據;

3.委託拆遷的,應提交委託拆遷合同、協議;

4.被拆遷人應提交被拆遷建設物的面積、結構、附屬物等證據;

5.被拆遷人應提交家庭人員戶籍材料;

6.被拆遷人已經回遷的,應提交回遷房屋狀況的證據;

7.支付或者領取臨時安置補助費和其他有關費用的證據;

8.強制拆遷的,提交實行強制拆遷的原因、理由、實施情況的證據;

9.其他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

當房屋被認定為違建時怎麼辦?

房屋被認定違建時首先不要慌,並不是無證房屋就一定是違建。拆遷過程中,拆遷人多依據《城鄉規劃法》等規定,直接認定無房產證的房屋是違法建築,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違法建築的認定主體、認定程序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未經產權登記的房屋並非均屬違法建築,也並非所有違法建築都須拆除。徵收範圍內的房屋情況複雜,尤其是城中村或舊城區,存在大量因歷史原因未依法辦理產權登記或依法未辦理審批許可手續的建築,對徵收範圍內的此類建築,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也就是說,只要能證明自己房屋在建造時是依法建造的,在拆遷時就能獲得補償。

遭遇暴力強拆時所需的證據:

當面臨強拆或者暴力拆遷時,當事人一定要拍照、錄像並保存妥善,尤其要對拆遷人員以及車輛進行詳細拍攝,最好能拍到政府領導人員(官越大越好)。如果情況緊急需要報警,這時對於報警的時的通話和警方是否及時出警、出警後如何解決都要留有相關的錄音、錄像和視頻證據。這些證據在行政訴訟中對被強拆的當事人尤為重要。

打官司也就是打證據,手中證據充分心中也就更有底氣,你提供的證據越充分,有完美的證據鏈條來證明事實經過,你就越能在法庭上佔據上風,這對被徵收拆遷當事人來說尤為重要。所以以上證據要保存完善,如果手中沒有可以向有關政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來獲取,及時將這些證據收集全面,以保證打官司時萬無一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