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姐妹易嫁裡的姐姐,不肯嫁給窮書生,最後做了尼姑

《姐妹易嫁》是聊齋中影響比較廣泛的一篇故事,曾經被改編成呂劇,並且拍成電影。小說源自生活,歷史上很可能存在原型人物。

姐妹的看法和想法不同命運。也截然不同,故事大概說的是有一個小夥子名叫毛公,家裡非常窮,他的父親給大戶人家放牛,有一次為躲避大雨,藏在了張姓大戶人家廢棄的墓穴裡面避避雨,可是雨太大了,下個不停山洪爆發,把他父親淹死了。

《聊齋志異》姐妹易嫁裡的姐姐,不肯嫁給窮書生,最後做了尼姑


張姓大戶人家非常的吃驚,原來這幾天他一直在做夢,夢見有人對他說,不能佔用毛家的墓地,都做過好幾次夢了,他感覺這件事情很不吉利,就把他家人的墳遷走了。

不然倒黴的就是他家的人,他對毛公父親遭遇不幸非常同情,對老公的母親說,就把他丈夫在原地安葬吧。並且讓毛公母親把毛公領到家裡。他可憐老公孤兒寡母,非常同情他,主動教他讀書,認為他將來必有出息。

並且把自己的大女兒許配給他。老公一家人對他非常感激。可是張家的大女兒也感到很委屈,她非常看不起毛公,覺得他就是一個窮光蛋自己嫁給他太吃虧了。

感覺非常丟臉,對父母親的決定非常不滿,當著他們的面說“就是死,也不會嫁給放牛娃”。

姐姐拒絕嫁人,妹妹代替姐姐成為新娘


《聊齋志異》姐妹易嫁裡的姐姐,不肯嫁給窮書生,最後做了尼姑

可是父母已經答應了,說出去的話是無法改變的。到了出嫁的那一天,老公把花轎停在門口,準備迎接新娘。可是大女兒怎麼也不肯出嫁,又傷心又悲痛,哭得很厲害。老公在外面等了很久也不見新娘出來,非常著急。

《聊齋志異》姐妹易嫁裡的姐姐,不肯嫁給窮書生,最後做了尼姑


準備回去了,岳父趕忙出來,說好話給毛公說,稍等一下,小女正在梳妝打扮,馬上就好。父親苦口婆心的勸大女兒,可是大女兒怎麼都不肯答應,怎麼說都不上轎,一句話也聽不進去。連妹妹也忍不住了,好心好意的勸說姐姐。

姐姐不但不聽從,反而對妹妹嘲諷的說“你怎麼不嫁”?妹妹說“當初父親沒有叫我嫁給他,如果當時說我嫁給他,我一定會聽從父母的勸告嫁給他的”。

父母怎麼勸都不聽,真的沒有辦法無計可施,就商量地問他二女兒願意嫁給他嗎?二女兒說“聽從父母的安排,即使他是一個乞丐,我也不敢推辭”。

《聊齋志異》姐妹易嫁裡的姐姐,不肯嫁給窮書生,最後做了尼姑


於是妹妹代替姐姐做了毛公的新娘,他們夫妻恩愛相敬如賓。只是老公發現老婆的鬢角有點禿,有點不高興。老婆告訴她姐妹一家這件事,毛公感到非常感激,說以後一定好好待她。毛公不久參加鄉試,他心裡卻打起了小算盤,想著以後富貴了就把老婆換掉。他去參加考試,去明個孫山,自己也感到非常丟人。冥冥之中,他有邪惡的想法,自然有不好的結果。

從那以後他再也不敢這麼想了,三年之後他又參加考試,取得第一名。之後官運暢通,他的妻子原來頭上禿的地方也長出了頭髮,毛公運氣越來越好,最後做到宰相。

不願意嫁毛公的那個姐姐,最後嫁一個有錢的財主。可是丈夫整天吃喝玩樂,不幹正事的。算是一個富二代,沒多久就坐吃山空,家常也敗光了,丈夫最後死了。而姐姐連飯都吃不上,她感到又羞愧又後悔,無臉見人,最後做了尼姑。

《聊齋志異》姐妹易嫁裡的姐姐,不肯嫁給窮書生,最後做了尼姑


毛公做宰相榮歸故里,姐姐羞愧極了,她不敢去見妹妹,打發她的弟弟,去妹妹的家裡要錢。妹妹送給姐姐很多綾羅綢緞。姐姐看到了妹妹送的東西,非常的失望。這都不是錢,有什麼用?又很氣憤,叫她弟子送還回去。妹妹把布匹打開,裡面藏著很多的銀子。毛公隨便抓起一把,叫姐姐的弟子帶回去。

姐姐知道事情後後悔萬分,她雖然做了尼姑,仍然沒有改變貪財的想法。只看到表面,沒有看到金銀財寶藏在布匹裡面,她的貪心和自負使傳看不見有價值的東西。她也消受不起榮華富貴。一心想嫁個有錢人,寧死不嫁毛公,目光短淺,看不到未來。

只貪圖眼前的富貴,卻把幸福拱手讓人。是一個只認錢不認人,又愚蠢又虛榮的女子。造成今天這種結果,是姐姐自己造成的,世上沒有後悔藥,有什麼魚種什麼果。

《聊齋志異》姐妹易嫁裡的姐姐,不肯嫁給窮書生,最後做了尼姑


從這篇故事我不禁想了很多,在現實中像姐妹易嫁姐姐這種女人,在今天還存在。她們心比天高,一心想嫁個高富帥。“寧在寶馬車裡哭,不裡自行車後面笑”,就是她們的座右銘。這種女人,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好處,看不到將來。。

只想馬上得到好處,不想奮鬥。一心一意找有錢人或者富二代。在她們眼裡,不問男人年齡,不問背景,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

抱著這種想法怎麼可能有幸福呢?不論在什麼年代了,什麼社會。要找到首先是人而不是錢。人和人之間才能建立感情,共同奮鬥,共同努力。才可以看到希望,有錢就代表幸福,是天真的想法。

在現在這個煩躁的社會,別想一夜有錢,天上掉餡餅。或者一心一意想嫁個有錢人,看不起窮小子。探勢力,太淺薄。這種人是不可能擁有真正的愛情和幸福的,即使幸福在他們面前,他們也看不到。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看不清自己,永遠在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