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闢疆:病中捐書“上頭條”

汪闢疆:病中捐書“上頭條”

1956年7月18日,南京日報。一張泛黃的老報紙。封面一條加有邊框的題為《南大圖書館得一珍貴孤本》的報道十分醒目。報道說南京大學教授汪闢疆重金購得海內孤本《楚辭集解》,並捐贈南大圖書館。捐書就能上封面,可見這條新聞的分量。

時隔58年,當年的新聞人物已經漸漸被人淡忘。當我試圖去找尋有關他的遺蹟時,發現他所居住過的地方,文德里曬布廠5號,峨嵋路27號,都早已蕩然無存。一如他的主人,這個曾經享譽學界的國學大師,也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

我輾轉找到汪闢疆的嫡孫汪定民先生,聽他述說起祖父的故事。

汪闢疆是江西人。他出生在書香門第,和當時文壇淵源很深。而江西又是詩學重鎮,產生過江西詩派,這大概與汪闢疆日後成為詩人和詩學研究者不無關係。

1928年,汪闢疆應第四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之聘,來南京任教,並終老於此,前後38年。因為學問精深,加之謙遜和藹,汪闢疆在教授和學生中的口碑一直很好,頗受尊重。

說到這兒,汪定民拿出一把摺扇。不大的扇子上,兩面寫滿了詩,數了一下,足足有23首之多!再看看署名,王伯沆、柳詒徵、黃侃、吳梅、胡小石、汪東、胡先驌、汪榮寶、王曉湘,個個大名鼎鼎。而這把扇子,就是這9位教授題詩贈給汪闢疆的。

汪定民介紹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南京的教授們結社雅集題詩唱和活動十分頻繁,僅中央大學就有潛社、如社、上巳社等詩社。而這把扇子正是當時詩社活動的重要見證。扇子是贈給汪闢疆,從署款“闢疆如兄屬正”“闢疆先生吟正”等語,即可見汪闢疆在這群文人中的地位。而黃侃“今春小詩寫乞闢疆仁兄社長正”的署款,更是指出了汪闢疆的社長身份。

黃侃素以脾氣大、好罵人而聞名,他能對汪闢疆如此敬重是十分難得的。汪定民又說了一件趣事:“有一次,我祖父去黃侃家,看中一本書,《元詩選》。因為我祖父是研究版本目錄學的,知道這書很稀見,正好見黃侃有2本,便問黃侃能不能轉讓一本給他。”

黃侃沒有拒絕,但他實在不知道這本書的價值。“後來,黃侃知道這本書的珍貴後,十分後悔,就想問我祖父要回來,但又不好意思開口。於是他就寫詩,在詩中隱晦地表達想要回書的意願。”可是汪闢疆並沒有看懂這首詩的弦外之音,還回了一首給他。二人就這樣你來我去,唱和了三四回,汪闢疆才反應過來,原來黃侃是想要回《元詩選》。而汪闢疆當即就把書還給他了。事後,黃侃既喜且羞,次日在日記中寫道:“汪闢疆肯以《元詩選》見還,令人感愧。”

對教授謙遜如此,對學生更是關愛有加。今年已94歲高齡的古典文學家霍松林曾說,他一生念念不忘的恩人只有兩個:汪闢疆和于右任。

故事還得從1945年說起。那一年,霍松林考入中央大學中文系。因抗戰尚未勝利,中央大學還在重慶,一年後,上大二的霍松林才隨校回到南京。彼時的汪闢疆不但是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還是監察院監察委員。

汪辟疆:病中捐书“上头条”

霍松林的才氣引起了汪闢疆的注意。因為家境非常貧寒,霍松林平時就靠寫文章賺點生活費,汪闢疆瞭解到這些情況後,就把霍松林的詩文拿給於右任看。他希望于右任能給霍松林安排一個工作,既不太忙,又能賺點錢。于右任聞言,立即表示,做工作耽誤學習,“你讓他來找我,我資助他學費。”自此後,于右任每月都寫個條子給霍松林,讓他到監察院的財務處從自己的薪水中領一筆錢。正是這筆錢資助霍松林完成了學業。而若沒有汪闢疆的引薦,霍松林根本不會結識于右任。霍松林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說了八個字——“其情其景,至今難忘”。

國民黨敗退時,于右任還曾希望霍松林隨他去臺灣。但霍松林終究沒有去。而汪闢疆為躲避國民黨的“邀請”,回到了江西老家暫住。蔣介石知道後,還讓當時的江西省主席胡家鳳去找汪闢疆,汪闢疆又連夜趕到九江搭乘輪渡回到南京,繼續任教。

1954年,汪闢疆因高血壓而中風,右肢癱瘓。此後他改用左手寫字。在汪定民展示的汪闢疆手稿中,有不少落款都是“方湖左筆”(方湖是汪闢疆的號)。這一段時間,汪闢疆都在家中度過。讀書之餘,時不時接待一些客人,或享受與子孫的天倫之樂。

那時的汪定民,年齡還很小。他拿出一張汪闢疆在家中接待陳方恪的照片說,陳方恪是家中常客,印象中,他們二人聊天時,經常哈哈大笑,笑聲震天,頗有魏晉風度。而汪闢疆還常常指著在看的書對他說:“你看,這一頁就值好多錢哦!”

沉寂許久,汪闢疆又成為“新聞熱點”。他上了南京日報的封面。

汪定民拿出這份已經泛黃的1956年7月18日的南京日報,封面一條加有邊框的題為《南大圖書館得一珍貴孤本》的報道十分醒目。報道中所說的“珍貴孤本”——明萬曆本《楚辭集解》,就是汪闢疆重金夠得,捐給南大圖書館的。

汪定民介紹說,當時,北京大學教授遊國恩因在國內沒有搜求到足本的《楚辭集解》,便寫信給日本橫濱大學教授波多野代覓此書。波多野經多方搜訪,在上野圖書館找到一部。之後,日本神奈川縣教職員工會動員了1萬6千多名會員,捐款把該書攝製成影片,委託當時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訪日科學代表團團長郭沫若、團員翦伯贊各帶回一套,分別贈給遊國恩和北京大學。《楚辭集解》的難得,於此可見。

汪闢疆精於版本,是大藏書家。在聽聞這件事後,想起杭州王氏舊藏書中,就有這本書。他委託一位上海的書商代為搜求。巧的是,這位書商剛剛進的貨中,就有此書。書商立即將書寄給汪闢疆,果然,正是明萬曆原刻本。汪闢疆於是重金買下,捐給了南大圖書館。用時髦的話來說,汪闢疆可謂捐書“上頭條”。這不但說明此書的珍貴,也反映了汪闢疆的德高望重。

汪闢疆去世前,囑託將所有的藏書都捐給南大。這些書日後成為南大藏書中的精品。汪闢疆的無私,再次得到了體現。

汪辟疆:病中捐书“上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