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戰後西方教變強,闡教為何全然不懼?

囿山綠城


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一個印象,那就是封神大戰,其實就是東土闡教、人教和截教之間的你死我活,而當初設立封神榜的目的,就是為了助周伐紂,然後給在戰場上死去的功臣一個名分而已,而是演化到後來,就是幾個大教之間的爭鬥。

        以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為首,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建立天庭,然後將三界真正的管理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在封神大戰中,一直對截教打壓,可是最後雖然通天教主被關禁閉,但是西方教的接引和準提實力不可小覷,而且後來勢力更是如日中天,這個時候,元始天尊和老君為何不像打壓截教一樣,打壓西方教呢?

       後來的西方教有多麼鼎盛,咱們先來捋一捋,在元始天尊的門下,原本是有十二金仙,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懼留孫、道行天尊和清虛道德真君。

       而其中的懼留孫最後成為懼留孫佛,文殊廣法天尊變成文殊菩薩、普賢真人變成普賢菩薩、慈航道人變成觀音菩薩,就連通天教主門下的虯首仙、金光仙和靈牙仙等也都歸入西方教,甚至通天教主最得意的大弟子多寶道人也是如此。

       在原著中,多寶道人於。於封神一戰後,逗留人間,點化世人,點化多寶道人為多寶如來。所以就連多寶道人也成為後來西方教的後身,也就是靈山的佛祖,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作為道家之祖的太上老君,難道就看著佛家壓過道家?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就在鎮壓孫悟空那一回,老君就對觀音菩薩說過:“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

        沒想到太上老君當初過函谷關的時候,是他點化胡人成佛,這才有的靈山佛家?其實老君說的是對的,因為多寶道人在封神大戰時,不知好歹對老君出手過,後來被老君用風火蒲團捲走,因為老君是人道聖人,掌管人道,所以後來點化多寶為如來。

        這樣說來,其實靈山佛家就是道家的一個分支機構,而觀音、普賢、文殊和拘留孫等人只是入駐靈山的臥底而已,不單單如此,在靈山腳下,還有一座道觀,裡面有一位道人叫做金頂大仙“身披錦衣,寶閣瑤池常赴宴;手搖玉塵,丹臺紫府每揮塵,煉就長生居勝境,修成永壽脫塵埃”

        沒想到在靈山腳下,會有道觀而且還有一位實力不俗的道人,其實這是老君派到這裡的守門人而已,大家還記得觀音當初去尋找取經人,唐僧師徒到達靈山時,都必須向這位金頂大仙報備,所以這就是眼見佛家如日中天,而老君絲毫不著急的原因,因為這就像是道家的分支機構而已,就是自己的乾兒子一般,大家覺得呢?







螞蟻侃名著


封神大戰時,西方二教主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親赴東方戰場,收伏包括孔宣這樣準聖級別的“三千紅塵客”;封神大戰後,更有闡教的燃燈道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轉投西方教。一夜之間西方教實力大增。

相比於闡教、截教,或者人教的一教一聖人,西方教一教之內竟有二聖人,實力本來夠強悍的,再加上封神大戰後拉攏的眾多弟子仙人,闡教不擔憂懼怕嗎?

眾所周知,因為截教的發展迅速,形成“萬仙來朝”鼎盛之勢,元始天尊在師父鴻鈞老祖的默許之下,聯手師兄老子和西方二教主,對截教進行了殺戮。而如今,截教已構不成威脅了,反倒是西方教強勢崛起,元始天尊怎麼會不擔憂呢?

不過這次元始天尊不再是採取殺戮手段,而是進行滲透策略。在西方二教主收伏了“三千紅塵客”後,他讓副教主燃燈道人率領十二金仙中的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轉投西方教,目的就在於進行滲透。

後來老子也親自出馬,帶著多寶道人入關,化胡為佛,西方教演變成佛教,燃燈道人也順理成章成為佛教第一任教主燃燈古佛,滲透成功。

堅持原創,我是菸斗的傳說,歡迎交流關注。


菸斗的傳說


封神大劫中,西方教接引、準提二位聖人來到東方世界,專度西方有緣客,人、闡、教三教大批實力高強之士紛紛被二聖收歸門下。至封神之後,西方教從原來勢單力薄的兩個人,發展為人才濟濟、實力雄厚的大教。

根據封神演義明確寫到投靠西方教的人物,以及暗示以後也要加入西方教的人物來統計,人、闡、截三教有三千多人被西方二聖招納。萬仙陣大戰中,接引道人展開乾坤袋,收走了三千紅塵客。為何是三千?因為後來的佛教有"三千諸佛"之說。

其中,實力強大有名有姓者也不在少數,尤其是金仙修為以上者達十多位,截教解體後,西方教成為三界中唯一可以與闡教抗衡的大教。那麼,兩教實力到底誰更強大?


先看聖人的情況。 封神之後,西方教仍然是接引、準提兩位聖人,闡教則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位聖人,二比二平。但論真正實力,太上老君略強些,元始天尊與接引、準提應在伯仲之間。不過,太上老君其實並非闡教教主,實為人教教主,只不過元始尊他為闡教大掌教,有名譽主席的味道。因此,聖人方面的實力二教相當。



再看準聖的情況。 封神之後,燃燈道人、多寶道人、孔宣三人都加入了西方教,燃燈成為上古佛,多寶成為了釋迦如來佛,孔宣成為孔雀大明王菩薩。燃燈道人原先是闡教公認的元始天尊之下第一人,多寶道人則是截教通天教主大弟子,孔宣則更強,聖人之下無人能敵。再看闡教這邊,唯有元始天尊大弟子南極仙翁和散仙雲中子勉強算得上準聖,但實力明顯不如燃燈、多寶、孔宣三人。



最後再看金仙的情況。 封神之後,西方教金仙人數增加很多,最強者自然是烏雲仙,加入西方時化身為金鰲,萬仙陣大戰時連敗廣成子、赤精子。其次則是"三大士",即觀音、文殊、菩賢三菩薩,此三人在闡教時本就是十二金仙的強者。再就是俱留孫、毘盧仙、金箍仙、定光仙、一氣仙餘元五人,後都成為西方教"佛祖級"高手。還有就是屈尊於三大士坐騎的金光仙、虯首仙、靈牙仙,其實力並不輸於他們的主人。因此,金仙人數西方教達到了十二人。


而闡教這邊,僅剩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八人,其中黃龍真人是跑龍套的,其位置可由三代弟子楊戩代替,也就是八大金仙的樣子,無論從戰力和數量方面,西方教明顯強於闡教。 綜合來看,封神之後,西方教已明顯強於闡教,即使人教、闡教聯合,也不是西方教的對手。

可問題是,當初西方二聖來東方世界收走有緣客時,老子、元始卻舉雙手贊成,而且還積極幫助成全,難道他們不怕出現另一個更強大的"截教"嗎?

在這一點上,老子、元始其實非常清楚:首先,西方教大興,此乃天數,封神原著有多次提及,二聖不會逆天行事。其次,闡教弱於截教,二聖需要西方教的援助,因而必須妥協,西方教的要求他們不能拒絕。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封神之後,闡教其實擁有制衡西方教的"殺手鐧",所以"心中不慌"。



這個"殺手鐧"就是誅仙四劍。封神大戰時,通天教主使用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四劍擺下誅仙大陣,四劍倒懸門上,發雷震動,劍光一晃,任從他是萬劫神仙,難逃此難。這誅仙四劍乃鴻鈞老祖至寶,後於分寶巖上散發寶物時而親傳於通天教主,此四劍組成的誅仙劍陣乃天地間第一殺陣,非四聖合力不可破。

也正是因為破誅仙陣需要四個聖人合力,所以闡教甘願犧牲巨大利益求助於西方二聖。破陣後,元始天尊將四劍分給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四位弟子,此四人均未入釋,成為闡教制衡西方教的主力。而西方教若再破誅仙陣,再去找兩位聖人幫忙,的確無處可找,畢竟封神世界的聖人屈指可數啊!


囿山綠城


封神大戰後,闡教雖然元氣大傷,而西方教趁機實力大漲,但闡教並不懼怕西方教。


封神大戰時,原始天尊邀請西方教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共破誅仙陣、萬仙陣。而西方教用一句“道友跟我有緣”收走了東土三千紅塵之客,趁機大發戰爭財,搶走人才發揚光大了西方教。

西方教總體實力雖然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也可以順實力穩壓闡教一籌,但闡教乃是基礎雄厚的大教,雖然在封神後元氣大傷,但並沒有傷其根本。闡教之所以不懼怕西方教,我認為有下列原因:

一、實力對比,闡教並不比西方教弱


1、高層(聖人)

🛡闡教:太上老君、原始天尊

🛡西方教:接引道人、準提道人

2、中層(準聖)

🛡闡教:南極仙翁、雲中子

🛡西方教:燃燈道人、多寶道人、孔宣

3、低層(金仙)

🛡闡教: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八人,其中三代弟子楊戩也能算上。

🛡西方教:烏雲仙、觀音、文殊、菩賢、俱留孫、毘盧仙、金箍仙、定光仙、一氣仙、金光仙、虯首仙、靈牙仙。


由此可見,雖然闡教中低層實力稍差,但高層力量還稍強於西方教,兩相抵消,彼此實力旗鼓相當。

二、西方教中很多原本就是闡教中人

西方教厚著臉皮,用一句“道友和我有緣”騙走了很多闡教之人,最厲害的燃燈道人原先是闡教公認的元始天尊之下第一人。所以這些人面對闡教,其實還是心虛,所以西方教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乾,闡教怕它作甚?

三、闡教背後靠山是鴻鈞,三界之內誰敢動

儘管西方教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的靠山是鯤鵬老祖(二者師傅),但鴻鈞老祖的威名三界盡知,所以後臺硬朗的闡教誰也不懼!


綜上所述,所以說,封神大戰後,雖然西方教變強,但闡教依然不懼。

本文參考文獻:《封神演義》


墨雪問心


因為西方教是唯心論唯神論,闡教作為道家學派是唯物論科學論,闡教為什麼要害怕西方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