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梁思成,1924年他在美國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時,收到父親梁啟超寄來的《營造法式》一書。正是這本北宋時期的著作使梁思成萌生了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念頭。

後來又發現寥寥無幾的中國古建築的資料也幾乎都是來自於外國人之手時,梁思成更暗下決心回國研究自己國家的古建築。因此,梁思成在一回國後就著手成立了專門研究中國古建築的組織—營造學社。

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考察古建築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戰晚期,美國準備大規模空襲日本城市時,梁思成特意圈出了日本京都和奈良的古建築,並說這些都是人類藝術的魁寶,一定不能破壞。

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奈良古建築之東大殿

令人唏噓的是,梁思成挽救了日本的古建築,卻無力保住自己國家的古建築。在解放戰爭時期,作為四朝古都的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因此古都的樣貌幾乎完全保留了下來。

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中華門 1959年拆

剛成立的新中國,人們熱情似火,首都的建設也被提上了日程。梁思成作為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的副主任,預見到了新首都的建設與古都的矛盾,因此提議完整保留古都,而在西郊重新建設新首都。這個意見並沒有被當時執政者接納。

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地安門 1954年拆

後來,梁思成又提議古都的城樓,城牆,護城河可以保留,作為新的用途。比如城樓可以作為展覽館,文化館等,城牆可以稍加綠化即可作為城市公園,護城河稍加疏浚,可以調節城市氣候。但這次他的意見又被否決了。

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崇武門 1965年拆

看到祖國古老的建築藝術的魁寶一座座倒塌,而他卻又無能為力。我想這是令梁思成最心痛的地方。據說有次在拆除古城樓的過程中,梁思成採取了以死相諫的行為,他跪在高高的城樓上,痛哭流涕的跟下面的人說你們拆城樓的話讓他跟城樓一起化為廢墟吧!

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西直門 1969年拆除

後來梁思成也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悲聲痛訴:在北京城市改建過程中對於文物建築的那樣粗暴無情,使我無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

為何說老北京城躲過了戰爭,躲過了革命,卻毀於建設?看完就懂了

最令人唏噓的是今天人們依然沒有反思,把梁思成故居也拆除了(上圖)

在60年後的今天,身處在到處都是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叢林的北京,加上到處擁堵的車流,我想人們不免會覺得心煩意冷。也許這時候,人們才會回頭想到梁思成先生的遠見與卓識。可是歷史已經再也回不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