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导语:

说到“来日方长”,我们总觉带有几分文艺的慢生活态度,可是通过这次疫情,让所有人都被打回了现实:人这一生,每过一天就是少活一天,哪有什么来日方长,只有日子越过越短!


关于“来日方长”,我还是最喜欢这样一句话:“山低海浅,何惧路险;来日方长,琴瑟天荒。”

你说山不高海不深,奈何去路艰险;你总说日子还长,可是哪里是地老天荒?

是啊,海子也曾发出对现实的感慨,写下苍凉壮阔的名句:“明日天寒地冻/日短夜长/路远马亡”。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疫情无情,我们见到了许许多多毫无准备的离别,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我们还有无数的话想说,可是听的人却再也没有机会听到。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无情之下,我们不得不接受世事无常。

长久以来,我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的手段,意图掌控我们可以掌握的一切,尽可能地去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东西。

于是,大家都养成了一个心理习惯:凡事先缓一缓。

然而,殊不知,时间一直在悄悄偷走我们做选择的机会。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人的意志力是消耗品

心理学家早前为了证明人的意志力是有限,并且意志力是一种消耗品,做过许多实验。

其中一个实验是,心理学家将一群人分成三组,让他们一同去看一部催人落泪的电影。要求第一组的人不许掉眼泪,要求第二组的人必须掉眼泪,第三组的人则不做要求。

最后电影结束,让这三组人都将手放入冰水中,看他们能忍受多久。

结果,不做要求的第三组能忍受冰水的时间最长,被强制要求了哭和不哭的小组,都没能坚持多久。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还有的实验是:心理学家把学生分成两组,站在一个烤箱前,烤箱里正在烤的是香气逼人的巧克力饼干。待饼干烤好之后,则要求一组学生可以任意吃,另一组不可以吃。

紧接着,让这些学生都去做一道难度非常大的数学题。

果然不出所料,那组被要求可以随意吃饼干的学生,做数学的结果更好,而且做题持续时间更长。

因此,如果你的意志力非常有限并且会因为其他因素而被逐渐消磨。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比如你一月前曾发誓过要一定要学会毛笔字,可是由于你磨磨蹭蹭购买毛笔、墨水、毛毡等物品,这样的决心逐渐被冲淡。

比如你新年之际立下目标,今年一定要有存款,可是由于你的拖拉,总想在下个月再开始存钱计划,最后到了年底你依然“身无分文”。

人通常在有决心的那一刻,无比坚定,无比激动,无比真诚。可是事情的发展程度更大程度取决于你的行动力和耐心。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因此,别再说:“等我有时间了就要......”别再说:“没关系日子还长慢慢来......”别再相信“来日方长”,我们就要“及时行乐”。

人生没有太多的预备时间

最近翻看《奇葩说》以前的节目。有一位选手花希说了一句话让我非常难忘:

“人生很吊诡的那个地方在于:你往往很动心的那个时刻,都是在你还没准备好的时候遇到。当你准备好一切却很难找回当初动心的那个瞬间了。”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想了很多次要给父母买的那款泡脚桶,你考虑了很久的那个学习机会,犹豫了很久没有说出口的一句“对不起”,迟疑了很长时间的一个表白......

我们嘴上总说着“时机还没到”、“还有很多时间呢”、“再认真想一想吧”、”“算了吧,应该不会成功”。

我认为,平庸的人最恶的地方就是,总在犹豫中逃避却还装作是完美主义。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为什么最恶呢?因为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初心,辜负了自己心动时刻的那一瞬间。

除此之外,花希还有一句话更让我惊讶,惊讶于他那种敬畏时间的态度。

“失去这件事情在于太突然没有时间点,我们才会觉得惋惜。可你如果给失去一个时间点,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结束我所有的遗憾。当失去那一刻来得时候,甚至连一丝惋惜都没有了。失去这件事情本身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疫情后才明白的道理,海子早就说过:路险天荒,没什么来日方长

人最怕失去,可是人却不知道,“失去”有一个最强的敌人是“时间”。

当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治愈“失去”带给我们的伤害的时候,这样的伤害会降低到最低。

说到这里,再谈“来日方长”,我竟觉得这个词带有一些讽刺。

人类终究敌不过时间和变化,因此,过多的等待,就是一种自我伤害。是浪费那一次的心动,也是浪费那时的初心。


今日话题:经历了这次疫情你有什么感悟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