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那人那山那狗》是彭見明創作的一篇散文小說,其中浪漫的詩性散文特點和深刻哲理內涵構成了小說的獨特韻味,如果說沈從文的《邊城》是一副湘西風情的水墨畫,那麼《那人那山那狗》則是將其中美麗的意境鋪陳開來,把關於人生、時間、生命的主題通過一段行走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部20世紀80年代的小說曾經獲得全國優秀短片小說獎,1999年,導演霍建起將其改編成了電影,僅投資210萬,本以為會如一股清流注入到原本平淡的電影市場,結果卻發現“竟然一份拷貝也沒有賣出來”,這無疑是中國現實生活與理想生活的碰撞,儘管結局是慘烈的,卻折射出特定時期觀眾對於電影的特殊需求,與之相比的是影片卻在日本獲得了巨大成功,以8億日元的票房成績獲得當年的票房冠軍,由此可知,這部影片仍然有極強的魅力和感召力,而在國內,影片也獲得了8.6分的評價,隨著對於電影內涵的關注,這部電影逐漸進入了主流媒體的視線,煥發了它的第二春。

今天,我將從影片的改編策略、意境營造、時間內涵、主題昇華四個方面來展現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和悠遠意境,帶領觀眾體會屬於湖南西部那份悠遠寧靜世外桃源的高遠意境。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01、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加深小說的細節展示和情景營造,重組人物關係和敘述結構,運用穿插倒敘方式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故事,滿足了觀眾的審美需求和對情感體驗的期望。

小說作者彭見明曾說“很多作家和導演、製片人之間的隔閡,導致雙方無法在藝術上達成一致,這樣的話就算一些作家勉強寫出的影視文學,到了導演手裡就會被改得完全偏離了創作初衷”。導演霍建起深喑電影改編之道,在拍攝期間曾經深邀請彭見明參觀,結果卻被一口拒絕,但霍建起沒有放棄,終於將最終作品呈現在彭見明眼前,得到的卻是難得的肯定回覆“感謝霍建起先生,他拍了一部忠實於原著的影片,連片名都不改”。

這部小說字數很少,要想成功改編為電影需要展現自然與人類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就需要在景色佈置和劇情串聯方面有極強的審美和敘述特色,導演和編劇蘇小衛都是電影界資歷頗深的專業人士,因為這個故事的深刻內涵才被深深吸引,所以無論從勘景還是故事上,他們都非常尊重原作的精神,除了營造出屬於湘西的美景外,還要體現其中的戲劇化和豐富情感。

電影重組了小說中的人物關係和敘述結構,並且沒有采用小說中的第三人稱視角,而是將“我”的視角設定為兒子,以兒子與父親的隔閡和成長為主線,來滿足觀眾對於情感依託的心理需求。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為了展現出小說獨有的意境,導演還加入了一些小說中沒有的情節,比如村委會、五婆家和轉娃等,營造出具有強烈生活氣息和文化屬性的氛圍,並且深入展現出小說中文字的細節和情景,比如兒子在廊橋不小心被風吹走了信件,父親一個急促的轉身追趕,那份焦急、視如生命的緊迫感撲面而來,讓觀眾感受到他對於每一封信件視同寶物的工作責任,通過特寫展示加深了我們對於人物行為和心理的理解,讓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影片對於人物人情冷暖的感知是樸素而深刻的,父親二十多年的工作因為早年間淌水烙下病根,兒子年輕力壯,隨著畫外音“兒子能背得動爹,兒子就長成了”說明他心理的成熟,小說中對於父親的描述只有一句話“他滴下了一滴眼淚”,對於男人來說,情感的渲染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電影的展現高於文字的表意,當父親被兒子背過河時,他感慨萬千,這時沒有去展現那滴激動的淚水,而是父親轉過頭去,默默擦拭著滑落的淚水,這時,一個隱忍而激動的父親形象躍然於紙面,這些都是文字表意無法達到的。

小說中的人物表現是凌亂且分散的,根據環境、心理、行為相應變化,電影人物雖然來源於小說,但卻更具有隨機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小說的敘述是持續且嚴格的,電影則需要通過剪輯、蒙太奇、鏡頭等手段來實現視角的切換,目的就是強化觀眾對於人物的理解。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02、真實還原純樸自然的山村風貌,將詩意表達融入到郵路的工作之中,以獨特的美學特徵來凸顯人物在環境中的心理變化,將觀眾帶入到美麗的山村情景中。

霍建起導演有著嚴格的審美標準,且呈現出的畫質頗有法國印象派的風格,在畫面呈現上講究直觀的感性認識,對於小說簡單的情節而言,導演需要運用場景、情節的符號語言特點來凸顯人物在郵路工作中的艱辛和付出。因此場景必須達到清新脫俗的意境。

整部影片以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方式含蓄表達出屬於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情態。在這裡人是美的、山水是美的,就連那條老黃狗老二也是美的,他們的美除了外在的淳樸之外,更多的是通過送信這個情景展示出他們心靈之美。

父親離開工作崗位非常的不捨,他表達出不想離開這一崗位,而陪伴兒子最後行走這一趟除了讓兒子儘快熟悉這一路程之外,更多的是想回顧一下二十多年那熟悉的工作崗位,他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以後他會接替我給大家送信”,但是村民們那一張張渴望的眼神告訴我們,這二十多年父親為他們做了多少貢獻,他們默默地聚集在村裡為父親送行,雖然有來看新郵差的,但更多的是對父親工作的肯定與褒獎。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忠義理智信是儒家傳統文化思想的精髓,父親每天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就是忠於職守。他無怨無悔地日復一日的工作,兒子問“你的疾病誰會知道?”從影片中村民們的反映來說,他們都知道,儘管有時候不善言辭,但在他們心裡,父親是山一般的人物,“忠”字就是對他一生勤勉的概括。

對於本片來說,場景的雄偉壯觀不僅反映出湘西的美麗富饒,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仍然有像父子倆一樣的人,就像父親說的“他們可以不吃飯,但卻不能兩三天見不到他”,這是一種文化自信,對於文化、知識和信仰的追求,農民面朝黃土但內心仍然追求平和寧靜,為此

他們把信件當做面向外界的窗口,而父親就是這樣一個溝通的媒介。

他三個月才能回一次家,內心充滿了對家人的虧欠,在這樣巍峨的群山之中,父親的心境是獨孤而悲涼的,但是這麼多年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以至於領導走過後對他說‘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這條路有這麼苦”,並想為他上報,可父親的憨厚告訴他,這是他的本職工作,拒絕了領導的好意,可以說,與如此美麗自然環境呼應的就是父親美麗的心靈。

霍建起導演很注重美學意境的構建,也因此讓人物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特點,轉娃說下次來我採訪你們,兒子很高興,而父親卻說“我沒有下一次了”,在這樣的山村情景中,父親完成對自己最後一次心理歷程的回顧和總結。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03、時間的循環往復成為對生命意義的最佳註腳,將孤獨的心境、對職業的敬意和平凡人的故事勾連起來,沒有居高臨下的俯視生命,而是採用平等公正的目光審視時光的萬物化淳。

這個故事本身是一種過去式,然而它的視角決定了它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導演不想重複一個人盡皆知的故事,而是讓人物在時間的循環往復中探究生命的意義。影片數次採用閃回的敘述方式,帶領觀眾回顧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而筆調卻是輕鬆清新的,在這樣的環境中飽含著對於親情的最佳展示和反思。

兒子身上繼承了父親對於鄉親們深深的眷戀,他們一方面堅信自己是“神仙的後代”,完成對過去的追憶和沉溺,另一方面生命又在時間的輪迴中充滿了更廣泛深沉的意味,完全脫離開時間的痕跡,讓人物看似完成的僅僅是職能的交接,而非代際的更迭,人類生命隨著一代代的傳承擁有了更美好的含義。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在這裡,故事不在僅僅是時間的記錄,而成為了一種永恆的紀念,有一句話總結的很好“一個人其實從一出生就開始懷舊了,我們不斷地告別過去,又不斷地走向未來”。影片勾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梯田流水、曲折山路和翠林青山,那一條條沒有盡頭的蜿蜒山路或流水,正如同生命的輪迴,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生命希望。

父親孤獨的心境和兒子對於新職業的新鮮感形成對比,父親幾十年如一日對工作的崇敬與兒子充滿朝氣不算熟練的接替形成對比,父子兩代人都是最樸素的山裡人,父親寧可虧欠家人也沒有耽誤一天的送信,這些都反映出他內心的堅守和做人的法則。然而父親也曾偷懶,為了少走山路,他數次淌了冷水,最後留下病根,所以兒子提出為什麼不搭公路上的便車時,父親說“有些路少不了”,這些路就是對於生命的探索之路,可能方便是一時的,但卻不可能一世。

影片的視角始終是平民化的,他沒有采用仰視或者俯視視角來感動觀眾,而是原原本本展現了生活中最普通的郵差生活

,採用平等公正的目光審視時光的萬物化淳。在這裡,時間的循環構成對殘酷生活的詮釋和註腳,山裡人享受著這份孤獨,渴望有所超越,最終卻又迴歸虛無,於是影片中出現了“人沒有想頭,再好的日子也沒滋味”,兒子接替了父親的責任,也完成了生命的延續。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04、親情的隔閡化解在郵路之行,對郵差的尊敬融化在居民的血液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每位觀眾憧憬的夢想,這些都是對於生活、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片中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對鄉土工作的眷戀和對濃郁親情的消解都顯示出對於東方韻味的尊崇,霍建起想要表達的正是對於湘西詩意表達和情感溶解的深層次探究,小說中“父親小心地拿過一條不長的、彎彎的扁擔,熟練地繫好郵包,於是,在父親肩上度過了幾十個春秋的扁擔,帶著父親的體溫,移到了一個厚實的、富有彈性的肩膀上。”扁擔比揹包沉重,卻更有力量,小說中的信件達到80斤,由此看出責任的沉重,可是揹包和老二都更換了主人,兩個人一路上交流的不多,但是卻讓觀眾感受到屬於那代人無言的愛。

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含蓄內斂的,小說中特別提到侗族姑娘對兒子的欣賞,而父親卻隱約有所擔心,這種擔心就是對於此前經歷的忌憚,父親遇到了母親有了孩子,然而母親卻幾十年如一日的等待父親,影片中父愛如山,可是這十幾年表達過嗎?我想應該是沒有,他的內心一直在自責,可是對於兒子的愛卻羞於表達,這些都是融化在他血液中的東西。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每一次出門見都把信件分門別類的準備好,熟記每一個人名和地點,每天按時到一個地方休息停留,因為一旦到達不了就將影響接下來的行程,可以說父親把日子過得像時鐘,不停的搖擺,他不想和家人團聚嗎?不想享受寧靜悠閒的時光嗎?導演將父親作為一代人忍辱負重前行的榜樣,在綠水青山中完成的不僅僅是一份艱難的工作,更是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父親並不指望兒子能諒解他,可是這一路走來,他才發現兒子脖子上原來被犁頭劃傷過,自己滾下山的經歷也被兒子瞭解,兒子甚至還第一次喊他“爸爸”,這些都是父子親情加深的表現,更讓這趟行程變得彌足珍貴。

導演藉助路的延伸來表達愛的蔓延,他曾表達過這種情緒“我們通過這部電影要傳遞給觀眾的是父子間深沉、溫馨的情感,是對青春歲月的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還要通過這部電影表達很多我們想表達的東西”,其他想要表達東西就是對於生命本真的敬意和那個時代的敬意,身心的和諧統一是貫穿在影片始終的主題,也見證了生命輪迴中不斷傳承,使觀眾迴歸到純樸正直的理念之中。

以《那人那山那狗》為例,探討小說改編電影體現的美學和哲學意境

結語:

《那人那山那狗》以唯美、自然、質樸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溫情的故事,為繁蕪人生里人們日漸麻木幹凅的心靈平添幾分慰藉,整部影片沒有刻意的高潮迭起,而是運用獨特的敘述角度解析了父子兩代人的文化衝突和融合,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生命主題,從中表現了有關生命、行走、時間的寓言蘊涵,其彰顯的詩意訴求和東方情趣,為其贏得了世界性聲譽。

電影在改編上汲取了小說中的充足養分,讓詩情畫意遍佈在每一幀畫面上,電影拓寬了小說的哲學理性,讓觀眾更加關注到生活和人物本身,再現當時真實的生活風貌和精神需求,這一條漫長的郵路連接起了父子兩代人對善良、美德的探求,也讓每一位觀者動容,從內心呼喚一條屬於自己的歸家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