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真實的現實是最好的一種電影,人生有著多少溢於言表的歡愉,就有多少無法言說的悲涼。

那些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上深深淺淺的暗流,忽明忽暗的希望,構成了生活繁複的花色。

沒有人能夠預料,偽裝和現實到底哪一頁會被先掀開?偽裝先被撕裂抑或現實充滿疑雲。

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之中,她尋找著真實,而在雲煙難辨的天空下,她書寫那份客觀,因為她堅信“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而從她的《看見》,看見了那份真相,也看見了自己的思考。

我在思考:這本書是什麼樣的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柴靜在最近這幾年爭議不斷,她到底是怎麼樣子的我們無法評論。但是作為讀者,我們是讀書的。

所以,我也一直覺得,一篇好的書評,從書本身出發評論就可以了。書評不是作者生平紀要,不是“我眼中所見的作者”。

可能會有人對柴靜會有過於文學,過於造作的感覺,但是這不能成為對她每一部作品的看法。

在這本書和以往的那些評論有很大區別,她作為事件的參與者,她仍然如同冷靜的敘述者一樣儘量將事實還原,將現實攤開鋪平展現給大家。

她將編導的經驗運用在了這本書裡,這一方面從充滿畫面感的文字上,另一方面則從在對觀眾心理與感情的把握上都可以感覺的到。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就是這樣將看似冷靜的敘述讓讀者看見一顆用力跳動的鮮活的心臟,如同看似平靜的湖面之下的暗潮洶湧。

這給人這部書裡所講的每一個小故事,在敘述節奏、文字謀篇佈局以及細節的規劃上,都經過了仔細的編排。

似乎就把“此處有淚點”、“此處應大笑”的筆記寫在書中的文字之間。

故事形狀整個的高度規整、人物性格的漸漸飽滿,以及每個人都有個明確結局的收尾方式,這讓人更傾向去理解它為一部小說。

也可能因為這樣的高度作為自傳,大多數的人都太難達到了。

我在思考:《看見》看見的到底是什麼

看見的,可能不止是這些失語的弱勢群體和關係著人民生活的那些政經事件。

它所展示的現實,就像是揭開了光鮮亮麗的背景,露出黑與黃的襯底,讓讀者會有一瞬間,突然感覺自己生活的舒適世界真的太狹窄了。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還有一個那麼大的世界,裡面有那麼多人,在那麼艱辛的條件下,努力積極地生活著。

這使人感到安慰,也讓人覺得有些同情。能使人意識到幸福溫暖的生活又是多麼來之不易,這樣的價值已然難能可貴。

在很多人還在掙扎著,只為了溫飽的需求、爭的基本生存權利能得到應有的尊重的時候。

我們可能因為家庭和社會背景的原因,早已可以去追求馬斯洛需求中那個較高的層級。

如果拿一種比較極端的觀點來看,在現在資源有限的社會里,我們的機會正是來自於這些人的犧牲。

在有能力回報他們之前,至少應當不白費他們的心血,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儘自己的力量去回報社會。

作為一個普通讀者,這大概是最可以做,也最容易做好的事了。

這樣想到的回報社會,是發自內心的對自己享受他人給予的社會資源的一種答謝吧。

見到的還有那份眾生像,看到了諸多在現實的重擊下迷離的接近呆滯,毫無生機與神采的眼睛。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在非典中父母把唯一的床位留給孩子,自己在發燒顫抖中去世後孩子慟哭時絕望茫然的眼神;

七十年代的未受教育沒有技能的農村婦女忍受家暴被丈夫多年毆打時恐懼驚慌的眼神;

自己連罪狀都不清楚便被超期羈押28年的老人被放出後失去語言能力外界格格不入時孤獨無望的眼神。

這些眼睛的背後是一顆顆千瘡百孔的心和一陣陣真切刺人的疼痛。

在陷入命運的泥潭不斷掙扎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如同人們都渴望得到幸福,渴望自己的公平。

看見這樣眾生,並不是為了對他們虛無的憐憫,而是通過對他人進而對自我的感知,產生一種理解,一種對人性和世界複雜性的尊重和寬容。

當我們經歷很多,看見很多,也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群時,或許在某個時刻就突然明白眾生皆苦.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不易,似乎偷得懶,享受的便利,在未來的時候會變成更沉重的負擔。

我們承受的,正在經歷的,相比於人為無法掌控的命運重擊,相對於真正讓人崩潰的殘酷現實。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這些,並非無法承受之苦。

見眾生,見故事,想到那份不易,多一份愛與寬容,走好自己以後的路。

我在思考:知道並不等於感知到

知道山區的孩子苦,但是不去支教可能永遠都感受不到他們生活在那樣環境的悲哀。

父親家暴,自己從小無人照顧,走十幾裡的山路上學,可能在很多媒體視頻裡都有報道,但是當你聽到他們這麼小,說起這些卻如無其事的時候。

那一刻真正感受到了《看見》客觀描述下的悲哀。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就像一個向你乞討的乞丐,你會厭煩甚至有錢也不願給,即使他顫顫巍巍。

你看周圍人也沒有給的時候,心裡坦然多了。

但是當你轉身發現他在翻找垃圾桶的時候,那種不由自主的悔意不斷蔓延,直到這個時候才是感知到了他的不易。

或許老人的老伴生病正急需用錢,或許老人的兒女身負重債老人還要幫著兒女抑或許老人獨自的拉扯大著孫子孫女。

無論如何,老人可能真的生活窮苦、飢腸轆轆,可能真的只是需要一點吃的。

“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

我們行走匆匆,卻也沒有人願意停下腳步,感知下那份不易。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感知才有關注,多關注邊緣人的疾苦,關注的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媒體也會跟著關注.

最後全社會都會去關注,去真正的感受他們的辛酸,他們才可能得到的那份幫助。

我在思考:應該保持那份理性

在讀完《陳虻不死》這一章的時候,幾乎忍不住哭出來。想起了書中那句話:

"你關心新聞中的什麼?我關心新聞中的人”

陳虻在會上公開批評我:“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入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人不可能孤立而成,人由無數他人的部分組成。“

我們在生活中無形的受益於身邊的人,也感染著身邊的人。認識自己越深,也認識他人越深。

在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總伴隨著痛苦,因為自身的無知而對他人產生偏見而痛苦。

”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裡掙脫,這才是活著。“

從一出生開始我們便被潛移默化,注入了那些我們認為是常識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其實就是有色眼鏡。

可怕的是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些有色眼鏡的存在。

人們要認識自己,就是敢於面對自己在腦海中認為的那些道理,把心中那份衝動放下,把事情反覆想想。

“不要陷於盲”,“隨聲附和是謂盲從;一知半解是謂盲信;感情衝動,不事詳求,是謂盲動;評詆激烈,昧於事實,是謂盲爭”,“念起則覺,覺已不隨”

當我們自身持有偏見時,往往會漠視一些事實,就像是對於“強拆”事件,對於一些官員有關的一些事件,我們潛意識的先同情弱者。

我們想想在這些事件中,往往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並且用這樣義憤填膺去看待事物,去判斷正誤,最終與真相失之交臂。

任何事情並不是簡單的黑白分明,一個世界假如只按黑白強弱兩分,那可能只是一個立方體那樣,把它推倒,另一面仍然存在,立方體還是原狀。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所謂的正義的一方也有自己所求的利益,不要為“民意”所脅,不要為感情所脅去判斷事物。

“如果你用悲情賄賂過讀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悅過自己。“人們往往會因為事件的悲情而忽略作品的質量,而這樣的受歡迎不過是在麻痺自己。

感性的認知,對事嚴格,對人寬容。不用去預定事情的對錯與否,正義和邪惡也沒有所想的那麼鮮明,這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的好的事和做的壞的事。

寬容離不開理解,理解要從真正的內心去感受。人能感受到別人了,心就有了觸動便柔軟了下來。

這不是人脆弱了,而是一種人的韌性。

不要忘了我們從哪兒出發,我們最初的慾望,我們的起點。

我在思考:思考的到底是什麼

思考的是我的生活平淡幸福背後應有的感恩。

思考的是那些人的不易和事情的匪夷所思真實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並不是隱形的。

思考的是知道僅僅是不夠的,背後的感情只有用心感知才能體會。

思考的是那份新聞人的擔當,尤其現在的自媒體時代,那些“標題黨”潛移默化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生活。

《看見》| 但我慶幸,我已經開始思考

很多時候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及事件背後的故事,而不是僅僅被標題和簡短的新聞誤導,.

而《看見》也終於讓人們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以及深入事件的其他當事人的生活後那份真正的報道。

龐大的信息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各種各樣的信息轟炸,我們變得浮躁,不願意瞭解更多,不願意思考,更不願意靜下心來深入瞭解一件事情,讀一本書。

《看見》讓我慶幸起來,因為我開始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