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史記》備受推崇?你怎麼看?

小俠記


無他,先秦史料大面積失傳、《楚漢春秋》失傳,《史記》成為了研究漢武帝之前歷史唯一較為全面的著作。


長島男爵


中國知識分子,提起《史記》都不陌生,讚歎有加。

之所以備受後世推崇,原因總括有三:


一、作品價值。

1史學價值:《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元年之間,總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書中內容包羅萬象,詳細記錄了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

2文學價值:作品文采超凡,文理通順,脈絡清晰,邏輯嚴密。在如實總結歷史的同時,也真實的展示了司馬公自身深厚的文化素養與非凡的寫作水平。

3開創先河:《史記》能夠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說明了當時及後世對這本書的認同與肯定。

  • 第一部中華文明時空大跨度鉅著——跨越時空,詳細記錄!

  • 第一部不同於往昔的紀傳體鉅著——前無來者,僅此一部!
  • 第一部身殘志堅之下完成的鉅著——因為難能,方顯可貴!


二、作者魅力

1文化典型:少小則飽讀史書,發憤學習;青壯則出仕為官,忠君愛國;遇不平則敢於堅持真理,仗義直言。

2身殘志堅:蒙受冤屈是為真理髮聲;慘遭酷刑卻成就光輝人生。雖然蒙受了極大的屈辱,雖然受到重大的身心摧殘,卻仍以強大的精神信念作為支持,在當時艱難的條件下完成這部宏篇鉅著。

3人格魅力:司馬公無論是文化素養,還是人品德行,都已經有機的融合於一身。所謂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已經形成特有的人格氣質與魅力。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投射到作者生活、學習、為官、著書等種種活動當中,表現為令後人所佩服的閃光之處!


三、文明傳承

1文明傳承:世界文明發展至今,其他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都先後衰落。只有中華文明代代相傳,歷久彌新。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自以來就重視對歷史做有文字的記載與傳承,因此後世能夠繼承文明,學習文明,使用文明,改進文明,宏揚文明。而司馬公所著《史記》,正是這對於中華文明歷史的完整傳承提供了珍貴的史料證據

2文化延續:前面提到,《史記》不但是一部史學鉅著,更是一部文學鉅著。司馬公不便採用了新的紀傳體的書寫方式,而且文筆超凡,文理通順,脈絡清晰,邏輯嚴密。更是後世文化界學習、借鑑、參考的優秀作品。

3後世典範:

  • 歷朝歷代都把《史記》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參考文獻。

  • 古代上至皇家貴族,下至知識分子,為了掌握知識、開拓視野、提升自身文化修為。都會學習史記作為必修科目。
  • 司馬公獨特的人格魅力與非凡成就,已經形成中國知識分子心目中崇敬與學習的榜樣,也是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典範。
  • 魯迅先生曾評價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作品的價值與被後世的推崇,從中可見一斑。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書香居


首先,《史記》在歷史的寫法上是開宗立派的。《史記》之前的歷史沒有這麼寫的。無論是《左傳》、《戰國策》、或是《國語》、或是戰國各國的史書,大多都是按時間順序記事,即是我們常說的編年體。也有按國家分類記事的,比如《國語》,這是國別體。

《史記》之前,歷史從來只記事,從來沒有寫過人。《史記》開創了歷史的寫法,它記載了有生命的人。寫人的一生,紀傳體。司馬遷依據史料想象歷史人物的語言、想象他們的動作(讀《鴻門宴》,感覺這老兄寫劇本也是個好刷子)……歷史在他筆下有了生命!《史記》,是我國第一部有生命的史書。它開創了以人為中心記錄歷史的先河。它之後的《二十三史》及《清史稿》延續了這種歷史寫法。

其次,它從我國先民的根兒寫起,它給中國的先民史排了順序並鑿實。先秦史書、金文、甲骨文……和《史記》同時的或更早的史書,沒有《史記》的格局。《史記》格局之大大過泰山北斗!我們是炎黃子孫,自《史記》始。

其三,司馬遷是怎麼寫的《史記》啊?受宮刑、忍屈辱。這部書是他的命啊,是他的一腔血!一個人用命寫的書會寫壞嗎?

真想拿著酒,到陝西韓城。在他墓前陪他喝喝酒,聊聊天。問問他:堯在位98年,他活了多大?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說的那些話,是不是你編的?


試手黑刀


魯迅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史記是史學文學的高峰。

我們從史學文學的兩個視角來看它為什麼備受推崇。

一、史學

開創了紀傳體的寫法,影響後面正史的寫法,可見史記的創作不受前人的牽制,可謂繼往開來,創立了中國正史體裁。太史公親歷各地蒐集史料,並加以甄別,去偽存真,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可謂“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二、文學

1.史記最受推崇的還是因它的文學成就。開創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寫史模式,如《項羽本紀》還可以當做描寫人物的敘事散文來讀,它不像後面那些正史,按年代編排事件,不涉及人物內心和細節刻畫,因此項羽在《史記》裡顯得比較豐滿,他在列傳裡還塑造了一系列經典人物,這些人物都具鮮明的個性,如李廣、灌夫。

2.太史公一生遭逢不幸,對他筆下那些失敗得人物寄予深刻同情

,那些失敗人物顯得異常動人,因此《張丞相列傳》不如《淮陰侯列傳》《李將軍列傳》。

3.也只有太史公在史書裡不吝刻畫那些底層人物,像《貨殖列傳》裡的這些被班固視為“罪已不容於誅”的社會底層的人們,在司馬遷的筆下卻成為傾倒天下大眾的英雄。

《史記》中所弘揚的人文精神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以立德、立功、立言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積極入世精神,忍辱含垢、歷盡艱辛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捨生取義、呼喚世間真情的人道主義精神。


茶馬古道研究


《史記》備受國人推崇,這是毫無疑問的。要想全面瞭解中國古代歷史,非《史記》莫屬。在中華民族浩瀚的史書典籍中,《史記》可稱巔峰之作。國人推崇《史記》這本歷史鉅著,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是“全”。《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共計130卷,分12本紀,記述歷代帝王的政績;30世家,記述諸候王國和輔漢功臣的事蹟;70列傳,記述著名歷史人物的活動;10表,排列各個朝代的大事;8書,為記載典章制度、天文曆法、水利、經濟等方面的專史。在中國的歷史典籍中,還沒有一部比《史記》更全更細的。

第二是“真”。首先是司馬遷的寫作態很真誠,能夠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個歷史事件和每一個歷史人物,沒有任何的戲說。其次是記述的人和事大都比較真實,有據可查,多為以前歷史典籍中有確實的記載。再就是描述的歷史場景逼真可信,符合歷史及事物的發展邏輯。讀《史記》,給人的感覺是真實可信,是一部難得的正史。

第三是“活”。《史記》無論是記事還是寫人,描述得都非常生動鮮活,看後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記不忘。如《史記》中再現了歷史上眾多的忠臣良將,描繪了他們的人生遭際和情感世界,既有深厚的歷史感,又呈現出鮮明的文學性和藝術感染力。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寫廉藺交好,共輔趙國;《李將軍列傳》寫漢飛將軍李廣抗擊匈奴,保國衛邊;《屈原列傳》寫屈原身陷逆境而心懷楚國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第四是“簡”。《史記》共用526500多字,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軒轅氏,下至漢武帝,縱貫三皇五帝至秦皇漢武的全部歷史全程,可謂包羅萬象,融會貫通,脈絡清晰,敘事完整,繁簡得當。特別是文筆之簡練,在歷史典籍中是首屈一指,無人能比。《史記》不愧為是一部“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歷史名著。

第五是“美”。《史記》的語言、意境、場景、記人、敘事、文彩之美,是歷代記史寫文的典範。有人講,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代表漢代歷史散文最高成就,當之無愧的是司馬遷寫的《史記》,所以魯迅先生稱《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萬年中醫百歲人


漢時期嚴謹的史學家司馬遷所編著的歷史鉅著《史記》已經流傳二千多年了,久負盛名,飲譽中外,是一部經的起任何朝代,任何文人志士能夠檢閱膜拜的歷史文獻,歷史實錄,這裡不是說《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身心遭受極其殘忍的傷害給予極大的同情,過多的認同,而是他的歷史文獻鉅著確實能夠吸引人們的目光來著意二千多年前的歷史風貌,歷史景觀,人物綜述、朝代更替,有確切的人物,有真實的事蹟:有草莽英雄在歷史節點的蓬勃勃起;有從平民百姓以布衣提三尺劍而取天下的大豪傑。讀來興趣盎然,趣味橫生。在悠遠的歷史上有可以借鑑的國祚興衰的歷史經驗,又有人類奮鬥足跡的確切印證。這樣的歷史著作備受推崇是有深刻的道理的,個人非常喜愛並推崇這部歷史文獻鉅著,他給了我們歷史上很多不知道的東西,為我們而明白歷史上的先賢志士,為我們而借鑑朝代的更迭與興衰,為我們而津津樂道人物的人情趣事,二千多年前的歷史重現在人們的面前,很是躍然驚目,耳目一新,歷史文獻上真正的好書,具有文學價值與歷史價值唯有司馬遷老先生的《史記》,這樣實錄性的彪炳千秋,享譽世間的歷史文獻性質的一部傑出作品,它印證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文明史,奮進史,生生不息,光輝璀璨,勵志而驚悟,借鑑而望遠,是一部非常珍貴的兼有文學性質的歷史文獻作品。

從這部著作的記史風格上來看,他是歷史上獨特的歷史文獻作品,以人物為主線,以人物發展的脈絡而聯繫起國祚的興衰與更替,從先古時代黃帝開始,一直續寫到當朝皇帝漢武帝時代三千多年的歷史。細細道來,思維深沉,他用沉雄的銳利筆力,剖析了人物,解剖了歷史,把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都一覽於讀者面前。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傑略,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任性;大國有大國的昏君妄為,一直把大國的盛勢玩弄到崩塌毀滅,麋鹿遊於朝。嚴謹的史學家司馬遷對於國君的驕奢昏庸非常痛切而發出了廢書而嘆的感觸,不應該啊!小國有小國的立志:處雖避,行中正,國雖小,其志大。以至於夷狄之軀的秦人遠望東方,有大舉之偉,吞併天下之志。並且這部書裡充滿了仁賢恩德,輪迴報應,人物趣事,聰明絕頂。司馬遷在西漢時期是小人物,但是他給後人留下的能量是大作為、大勵志。在他的另一封瀝血書信《報任安書》中更能體現出他的生死抉擇,泰山之重,以大雁奮飛的漸鴻之翼,搏擊長空,書寫人生。史學家司馬遷以其人格以及連同他的歷史鉅著《史記》都備受推崇,個人是這樣的認知,隨人生閱歷的不斷積累越發感到司馬遷的人格魅力與他的《史記》文獻資料的燦爛光輝,非常珍惜難得,並繼續珍愛這部厚重的具有歷史文獻與文學藝術價值的好作品。


楊柳青青春之聲


大家好,我是蜀漢成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看看各位大家對史記的評價是如何之高,中國歷史兩部經典,史記和資治通鑑,一部以文學手法寫作,一部以政治手法寫作,要想了解中國歷史,社會的發展規律,朝代興亡,必讀之書,而史記首當其衝。

在說,通過閱讀史記可以熟悉瞭解我國的史學文化,對當代我們的生活都是受益無限,而且《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的史學,同時也開創了我國的傳記文學。在“本紀”、“世家”和“列傳”中所寫的一系列歷史人物,不僅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而且通過那些人物的活動,生動地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表現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表現了作者同情廣大的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為那些被汙辱、被損害的人鳴不平的戰鬥熱情。因此,兩千多年來,《史記》不僅是歷史家學習的典範,而且也成為文學家學習的典範。

《史記》全面記述了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況,取材廣泛,保存了大量珍貴史料,深刻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變化。

中國古代,史學包含在經學範圍之內,沒有自己的獨立地位。自司馬遷修成《史記》以後,後世作者繼起,專門的史學著作越來越多,從而,史學一門,在中國學術領域裡才取得了獨立地位。飲水思源,這一功績應該歸於司馬遷和他的《史記》。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

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史記獨特的敘事藝術,非常注重對事件因果關係的更深層次的探究,綜合前代的各種史書,成一家之言,縱向以十二本紀和十表為代表,敘寫了西漢中期以前的各個歷史時代,橫向以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為代表,統攝各個階層、各個民族、各個領域和行業,形成縱橫交錯的舒適結構。

所以我感覺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應該熟讀史記。





蜀漢成都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記載明確的紀傳體通史,它通過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8篇書表,完整的記錄了,從炎黃時代直至漢武帝時期的全部歷史,為後代進行中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歷史依據。



《史記》這個著作,是歷經了司馬遷父子二人兩代的心血,共同創立完成的,它所記載的內容全部是司馬遷父子二人,多年遊歷之後的結果。



當時的司馬遷離開了龍門故鄉,來到京城父親的身邊的時候,他已經是學有小成了,當時他的父親只是他遊歷山河,以此來搜尋奇聞古蹟,搜尋天下可以用的資料。司馬遷遍訪天下,最重要的歷史古蹟,著名的戰場,前人的殿宇樓閣,一一進行拜訪考究,最終形成了龐大的資料文獻集。

在創作《史記》的同時,司馬遷以一個嚴謹的史學家的態度,進行《史記》的創作,在完全不受政治因素,及個人因素的干擾之下,進行本朝及前朝的歷史記錄,通過資料的整理,完整的將每個歷史人物所經歷的歷史事件,詳細地記載下來,通過真實生動的記錄描述,還原當時歷史人物所經歷的場景,身處的困境及心理變化,給後世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歷史人物,讓我們在這個時代,依然能夠感覺到當時的歷史人物所遭受的睏覺,不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文學上,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大胖子爸爸


大家好,我是雅趣邢軍。接著今日頭條的問答版,聊聊 聽 史記 讀 史記 的個人看法。原創手打,歡迎評論,指教。

史記故事,最早我看小人書,後來聽學校老師講,初中高中大學。自己也努力鑽研文言文看原著。後開聽王立群老師精彩深入分析,我更加喜歡這部書,喜歡這個作者是

史記 這部偉大著作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首部把歷史和文學完美結合的頂峰之作。前無古人,可以說後無來者。配的上歷代名家對它的所有讚美。

二十四史和各種史書,不乏大文人大學者編著的。班家兄妹修 漢書 歐陽修編的 新唐書 司馬光 編寫 資治通鑑,這些都是水平相當之高,他們都是以司馬遷為導師,為燈塔。很多史書,真假我就不討論了,但是記載的完全就是流水賬一般,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毫無趣味。

史記的記載史料的選材,驗證非常有工匠實錄精神,語言精美凝鍊,就是無韻之離騷

實錄精神,素為後人稱道。《漢書.司馬遷傳》說學者“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質,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史記》的實錄,首先得之於史料的真實性和敘述的科學性。司馬遷因職務之便,大量閱讀了前代典籍,據《漢書.司馬遷傳》所述:“司馬遷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迄於天漢。”司馬遷還參考了皇室所藏文獻,如《曹相國世家》之戰功報捷,《樊噲列傳》之斬首,俘虜人數,皆得之於皇室檔案。《史記》的材料,還有得之於調查受訪者,如“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採者。”(《遊俠列傳》)。司馬遷的幾次出遊,更為取材提供了實地調查的機會,如“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春申君列傳》)。在文獻不足,信息不通的古代社會,司馬遷能如此勉勵而為,殊非易事。而且司馬遷對由上述渠道獲取的材料,態度更是審慎的。如,司馬遷對傳說中的黃帝,尤其慎重。他參酌諸書,實地調查,採訪長老,撰成《皇帝紀》,措辭猶留有餘地。其撰寫《三代世表》《孔子世家》等,態度亦大抵如此。《史記》的實錄,最重要的還在“不虛美,不隱惡”。劉知幾說:“史有三長,才,學,識。世罕兼之,故史者少。”但史識而外,倘無史膽,也是不能做到“善惡必書”的。司馬遷著史,意在以古鑑今。他對史料的分析,處理過程中,始終貫穿著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寄寓了自己的社會理想和人格理想。因此史家必備的才學識膽在司馬遷身上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實錄精神與批判精神才能在《史記》中並存。

52萬字聽著很多,但是整個中華大地上2000多年的經歷,需要何等凝鍊的筆法!司馬遷家族傳承,是記錄歷史的官,有機會聽聞一些國家包括皇帝等要員,把握帝國重要走向的大事,甚至親身經歷,現場見證一些事。也能有機會翻閱一些帝國的某些文檔,書籍,這些,作者都詳細記載。你說詳細吧,他又很精煉,他寫100個字,拍今天的電視劇能搞出20集。

那麼作者出生前,往前上千年,2000年的事,他尋遊天下,到處打聽,研究,查資料,訪遺蹟。好在那時候破壞陵寢遺蹟的人還沒有,盜墓也只挑值錢的拿。留下石碑,工程遺蹟,司馬遷仔細考證,推測出最符合情理的可能,加以記載,並一一註明,告訴大家他推測的史料和根據。

為了精煉而生動的記載歷史人物,準確刻畫他們形象和心理思維,包括記載驚心動魄的大事,司馬遷造出很多成語。沒錯,不是引用,是造出成語。

破釜沉舟——史記•項羽本紀

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紙上談兵,負荊請罪——史記•廉頗藺相如

還有 約法三章 指鹿為馬 高屋建瓴 背水一戰 暗度陳倉 韋編三絕。。。。。。隨便一說都是幾百條成語,來自司馬遷。

再談談史家之絕唱

能翻的到記錄的歷史,大家知道,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原因就不分析。當朝統治者,和他的爸爸,爺爺,他們這個家族的人,一些影響他們光輝形象的事,你說不記載吧,這個事影響很大,不記載不是個事。如果如實記載,輕則丟官丟命,重則連累全家。而且你記載這事,人家會燒掉,命令其他人重新書寫。所以,大家熟悉的 曲筆 ,就這樣誕生了。用一些儘量美化的語言,描寫當朝統治者,適當歪曲一下歷史真相是歷代史學家沒有辦法的事。

《史記》的批判鋒芒,首先在於並不迴避漢代的最高統治者。《高祖本紀》既寫劉邦統一天下的功績,也寫他好酒貪色,奸詐圓滑的市井無賴嘴臉,更寫他背信棄義,冷酷自私的本質。《孝武本紀》說:“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司馬遷對漢武帝是肯定的。但《平準書》《酷吏列傳》相表裡,卻把武帝的多欲政治與酷吏政治的因果聯繫敘寫得淋漓盡致。武帝好神仙,至死不悟。《史記》不僅一一實錄,還往往語含飢刺。如《封禪書》不言封禪,只揭短處,還說“後有君子,得以覽焉”,這樣地不避上聖,確是非常大膽的。

《史記》還揭露和鞭撻了封建集權社會上層人物之間以利相合的人際關係和他們冷酷自私,荒淫暴虐的品質特徵。如《蕭相國世家》載,劉邦初定天下,論功行封。蕭何封侯,功臣不服。可見其臣僚關係的不和。而後劉邦又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不惜殺死自己的開國功臣,不可不謂居心叵測。

司馬遷是偉大史學家加文學家。我想,他一定也是個考古學家,文物學家。他如果在今天,也一定是無產階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代表人民的名義,記載,控訴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和獨裁專政。

比較無聊的宋書。

這個也是流水賬。

這才是百讀不厭的史記。


雅趣邢軍


為什麼有人說《史記》倍受推崇?你怎麼看?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著作,它保存、整理了自五帝到西漢中葉約三千年的歷史資料,為中國歷史學奠定了基礎,研究中國歷史,就不能不讀《史記》。

《史記》使我們明瞭中國興盛、中衰、復興的奧秘,讓我們知曉中華文明具有無與倫比的包容和再生力,讓我們充滿自信,中華文明完全可以與時俱進,實現自身的創新和發展,並推動世界文明的整體進程。

司馬遷以準確而深刻的觀察力和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描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風采各異的歷史人物,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偉大傳統。這些生動的文學形象,對後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魯迅先生稱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不僅是一部偉大的史學鉅著,它還是一部偉大文學作品,與同時期的希臘學名著只重視政治相比,顯然更加具有理性和見解,它的主要篇章被譯成了俄,法,英,德等文字,產生了極廣深遠的影響。

史記的寫作方法,文章風格,語言技巧,一直是歷代作家學習的典範。漢代學者就稱讚《史記》說:“直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唐宋以來的文家沒有不熟讀《史記》的號稱“文起八代之“的韓愈十分推崇司馬遷,他的文風即學自《史記》。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文章簡明、流暢、生動,也是得史記神韻。直至今天,,我們學習語言和寫作,選讀《史記》的重要篇章依然十分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