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悟一得 豳子俊

晚睡前與書界同仁研書論道。有書友問及何為佳書者,餘一時語塞。沉吟多時,不知何雲。又論及書史如晉韻唐法宋意元風明態清操者,似有頓悟,偶得一得,答之如左:

且夫書者,書也,以手把管,與人曰言共語者也。道者,行行之軌轍也。行於路徑,依行道而走者也。且書乃心畫,道法自然,修為頓悟,全靠己行,如有法可依,似無法可依,即如古人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書作書,非常書”也。非一時半語解之或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者也。

何為佳書?觀晉唐諸賢,宋元名家,明清高士之墨跡傑作則略可知之一二也。一曰中規矩。二曰循法度。三曰顯性靈。四曰藏神韻。五曰見精神。六曰有氣象。七曰得意趣。八曰窺人品。九曰蘊學養。一個字曰雅。二個字曰蘊味。三個字曰有來由。四個字曰見心明性。五個字聯曰:出水看芙蓉,悠然見南山等等云爾。

何謂中規矩?以作字論之,則每一筆畫須遵循書法與藝術之規律。雖古人有書為雕蟲小技,壯士不為之說,然習書之人如不循書道與藝術之規矩,則必然背經叛道,如無舵之舟,順風漂水去無定向也。某以為習書中矩循規,則須知書道宏墨之理,明點畫運筆之規,依譜而歌,下筆有由也。

所謂循法度者,則謂學書習字須遵循古書法帖,一筆一畫依法按度而行。作橫須一筆千里,起落有度,起收有法。一點如高空墜石,神來筆到。一豎作萬歲枯藤,柱砥雲天等等,所謂永字八法,不可信筆,千古遵循者也。

三曰顯性靈者,即謂習書作字之人須用心官思之,不可草草抄書,囫圇吞棗,須知字如面目,可觀心性,筆跡字體皆由性格心力所映者也。佳書美字,如桂林山水,賞心悅目,率性怡心者也。

四曰藏神韻者取黃魯直庭堅公雲書以韻勝者當為上品。又古人云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如見韻味,如嘗湯識肉,滋味悠長,或聆聽佳樂,餘音繞樑者如是也。五曰見精神。硯內藏龍虎,筆下見精神。佳書筆墨間自帶含弘光大之精氣與神采。或莊嚴巍峨,或靈秀委婉,或肅穆典雅,或蒼茫泰若等等。

六曰有氣象。即言書為藝道,亦為技道。藝技通道,內於德而外於象也。至少,美書佳書須與人展示真善美之內核與光明正大之外象也。如巍巍泰山,勢不可擋。如明月清風,雅象無輝者也。

七曰得意趣。曾國藩雲,佳書之運筆如屋漏痕,折金釵,印印泥,鵝轉項。其筆墨點畫間藏意趣情態。蘊人文精神。此於宋四家及趙鮮鄧解與徐渭徵明枝山伯虎雅宜之古人名帖觀驗之,可知滌生知書,言語不虛也。

八曰窺人品。楊雄《法言》雲,書乃心畫,書者如也。如其心,如其性,如其品,總之曰,如其人。以五千年書學文化觀之,佳字美書者,均為傑士仁人君子之心跡。顏柳韓範,即為鐵證。至於個別奸讒小人,亦因一筆好寫而名世者,則十有一二,且處於以書取士之年代,能中進士狀元,官至尚書,位極人臣者,則亦當世豪傑,冠模一時之人也。

九曰蘊學養。書道即學道。書無至美,學無止境。學書之道,四十始足起步,五十得道自化,六十方見宗脈。故拼書至止,則拼學養是也。何子貞,曾滌生,左季高,李少荃等,字分面目,墨稱流派,皆因軍不廢書,深硯學問,加油獎掖之故也。觀其書如同觀其文,學養才氣,文化根蒂,則皆樂賞可觀者也。

總之,佳書好字如成熟少女俊男,或富貴高雅,或阿娜秀美,或雄奇淡遠,或珠圓玉潤,或英武霸氣,或溫文爾雅,自生儀態,只可遠賞而不可褻瀆也。一個字曰雅。二個字曰蘊味。三個字曰有來由。四個字曰見心明性。五個字聯曰:出水看芙蓉,悠然見南山等等云爾。-有來由者,言佳書美字,筆筆交待有出處,字字端居有緣頭,學書習字不可脫離古帖之法而信筆由馬,聚墨成體也。

“振筆寫心性,無法而有法。骨肉筋血豐,立派是大家”。嗚呼,以此比對今之某人,名冠銜頭,書不入眼。字不賞心,橫肉滿面,胸無點墨,更不知文,居然以師家自捧,教書育人,誤人子弟,還不謙謹者,足羞,足畏,足慎,足誡也。

書悟一得    豳子俊

文字:豳子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