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解決三個問題,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佳晨

這段時間,杭州市江乾區筧橋街道枸桔弄社區的工作人員吳玲(化名),總算是能歇口氣。

“之前,社區的人口排查得一戶戶上門登記,有些人還沒回來,有些不是社區常住人口,有些是租戶,房東又在異地,登記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這一個多月,總算是輕鬆多啦!”

吳玲告訴記者,“三返”人員的排查應對工作,是嚴防新一輪疫情輸入風險的重中之重,在這過程中,“黑科技”可謂是幫了大忙。

吳玲所說的“黑科技”,可以幫他們精準排查到戶,實現流動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精準防控,並能實時排查出情況異常人員,極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防控效率。

不眠不休整整三天

開發出疫情防控數據信息平臺

二月初,枸桔弄社區所在的江乾區筧橋街道,開始試點使用這項“黑科技”——疫情防控數據信息平臺,由浙江宏田集團旗下的金鋮科技和居利威物聯科技公司開發。

居利威物聯科技總經理孫冰鋒告訴記者,原本,公司從年三十放假到初七。疫情爆發後,作為公共安全領域的企業,孫冰鋒和團隊都坐不住了,“必須得做點什麼!”

從年初三開始,大多數社區、街道已開始嚴控人員排查,“事發突然,一開始方法還比較’原始’,就測溫、出入證、身份證等來登記。”

而面對面的信息登記,一方面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排隊登記也有接觸感染風險,有些時候,住戶沒帶身份證、丟失出入證等,也容易引發矛盾。

切身感受到種種痛點後,孫冰鋒決定,開發一套防疫系統,讓社區信息登記更加便捷高效。

大年初四晚,孫冰鋒召集已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幾十位團隊成員,連夜開了線上會議,緊急開發疫情防控數據信息平臺,落地速度越快越好。

“我们就解决三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從初五開始,團隊進入了緊鑼密鼓的工作,不眠不休整整三天,完成了這套系統。

“最長時間,撐了48小時沒睡,實在困的不行,就找個地方稍微眯一下,手機就攥在手裡,一有響動馬上再爬起來。”

形容那幾天團隊的工作強度,孫冰鋒笑稱,大家的黑眼圈都掛到嘴邊了,但眼睛裡卻滿是亢奮。

初代完成,調試,出bug,修復,調試,系統崩了,再調試,加載太慢,再優化……一道道關闖下來,團隊裡的技術工程師小張形容,感覺自己頭髮都稀薄了不少。

“高壓工作狀態下,我們有技術人員生病了,一邊灌藥一邊調試,還有要兼顧家裡寶寶的,一邊換尿布一邊線上開會……每一位成員,都很辛苦,我很感謝他們,沒有他們,這項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 孫冰鋒說。

大年初八,疫情防控數據信息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孫冰鋒緊急召回商務團隊,一個小區一個小區、一條街道一條街道的奔走安裝,現場教學。

“我们就解决三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鋪開過程中,大多數居民都理解,也是為了大家方便,但也會遇到那種年紀比較大,子女又不在身邊,不會用智能手機的獨居老人,那我們就要手把手的教他怎麼下載、怎麼使用,幫他完成登記。

從租客到房東再到社區

一張二維碼即可完成信息錄入

在江乾區恆祺商務中心車輛如出口,貼著一張二維碼,上面寫著“疫情防控自助登記系統”。

進出的人員只需掃掃碼,進入登記環節,填寫近期活動路徑、有無接觸高風險人員等信息,全程填完僅需1分鐘,就可獲得一個電子出入編號憑證,這個憑證,就是區分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實現流動人口精準防疫的“利器”。

“你看,我的憑證是9849XXX。”上午9時多,家住江乾區筧橋街道東方尚城的李適進入小區時,將編號展示給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為其量體溫後,將結果記錄在手機裡的“疫情防控數據信息平臺”APP上,前後過程僅十幾秒。

同時,在溫州樂清城東街道蠣灰窯經合社門口,卡口人員通過微信小程序“樂閃通”系統,對進出人員進行健康碼掃描,掃描後該人照片和健康碼狀態一目瞭然。

“我们就解决三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工作人員表示,通過掃描健康碼,可快速甄別健康碼真偽,防止截圖碼等漏洞。同時,每次掃碼都能實時上傳形成記錄,如有異常,也可第一時間點擊上報。

江乾區筧橋街道枸桔弄社區主任祁琪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小區人員的排查登記是一項特別繁瑣費事的工作,特別是企業復工之後,大量流動人口返城,更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對此,該系統的二維碼登記功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租客掃描二維碼後,通過人臉認證,主動完成居住申報和防疫登記,不僅大大減少了社區主動排查登記的工作量,也掌握了當前流動人口的來源、到達時間,建立了流動人員的健康管理檔案。”祁琪表示。

“我们就解决三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除了方便小區在門口排查,針對一些人口流動大的出租房或是排查難度高的異地房東,居利威也開發了“在線房東”APP。

房東通過手機號碼驗證登入,完成實名認證後,按照“房東錄入、租客確認”“租客錄入、房東確認”的雙向體系,完成出租房和居住信息登記。

“房東可通過該系統查詢租戶的登記情況,對未登記人員進行督促,對已離開人員進行註銷。有時租客來不及上傳信息,也可由房東幫忙上傳,實時同步信息給社區,無需見面辦理,等於上了雙重保險。”

孫冰鋒表示,後期系統還將上線在線交租、智慧水電等功能。

“我们就解决三个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實時排查情況異常人員

向社區、公安發出預警

孫冰鋒告訴記者,最早安裝系統的一個小區,兩天內就發現了潛在的風險人員十多位。

記者在系統後臺看到,以枸桔弄社區為例,截止3月10日15:57分的數據,社區已累計登記人數3123條,日均登記人數85條,累計預警潛在風險人員62條。

“潛在風險人員信息,是基於人臉認證、遠程申報、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手段進行分析,比如曾到疫區旅行過,或接觸過疫區人員,會立馬被排查出來,進行風險預警,便於社區對這部分人員進行重點防控,是否採取居家隔離措施。”公司後臺工程師告訴記者。

簡單來說,就說該系統幫你分析生成了一套“防控個人檔案”。

而針對自助申報的租客,根據公安要求,通過全省流動人口管理系統,推入公安內網流動人口信息庫,發現和排查未登記或地址不符的流動人口。

孫冰鋒介紹,通過這個功能,系統共幫助社區發現未登記流動人口5000餘人。

“其實我們要解決的就是三大哲學問題: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我們打通了從租客到房東到社區到公安的痛點,無論是企業復工排查還是社區管理,都提高了效率。”

記者瞭解,目前,該系統已在浙江範圍內鋪開,已在杭州江干、拱墅,溫州樂清等地投入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