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從哪來,篩查得清清楚楚;到哪去,安排得明明白白

目前,嚴防境外輸入是我市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幾個部門在大慶站、大慶西站、大慶東站和大慶機場四個交通“要塞”設立了檢驗登記站,嚴查來慶返慶人員,對外來輸入人員實現精準管控和閉環管控。

統計數據顯示,每天經由其他城市中轉抵慶的入境旅客在20-50人左右。自2月23日至3月24日,已經有523人進入我市。凡是進入我市的所有境外人員,均執行100%測溫、100%流調、100%核酸檢測和100%集中隔離觀察14天。

大慶市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從哪來,篩查得清清楚楚;到哪去,安排得明明白白

  

列車到站前提前掌握境外返回人員的個人信息

在火車站方面,市交通運輸局已經與鐵路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凡近期有境外旅居史旅客要在大慶下車的,在列車到達之前,駐守在各火車站的信息登記工作組就能獲得相關身份信息,提前對接防疫部門和社區,派救護車等專用車輛,將入境旅客接走隔離。從下車到出站、再到隔離地,整個過程確保實現“無縫對接”,在大慶市區內不與其他人員接觸。

據市交通運輸局大慶站信息登記工作組組長姜志偉介紹,現在鐵路部門推送的數據都很準確,也很詳細,旅客個人信息和抵慶前的回國旅程、時間都有,目前還沒有人員人數對不上、信息錯誤的情況出現。

姜志偉說,如果從境外回來的旅客目的地在其他城市,只是在大慶中轉,出站後沒有屬地部門來接,也不允許出站,他們會聯繫車站所在轄區的衛生防疫部門,送到隔離賓館隔離滿14天、做核酸檢測後無異常,才會予以放行。

“把工作做得越細,咱大慶也就越安全。”姜志偉認為,信息採集工作不但可以將境外返慶旅客的“前程”追溯清楚,還能把“後程”的去向安排得更安全。“從入境到小區,一切行蹤都有跡可查。”

大慶市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從哪來,篩查得清清楚楚;到哪去,安排得明明白白

  

站內篩查境外旅居史,專車護送直接送至隔離賓館

在三個火車站,所有下車旅客都是先測溫,再檢票出站。發現有體溫超過37.3℃的,馬上與衛生防疫部門聯繫,就近送至發熱門診。有境外旅居史的旅客,由鐵路工作人員帶領,到市交通運輸局駐守火車站的信息登記工作組進行登記,並把龍江健康碼設置為“紅碼”。境外回來人員登記的信息非常詳細,包括了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件號碼、簽發地,整個回程期間乘坐的車次、航班號、座位號,要回哪個小區,具體地址、門牌等等。

據市交通運輸局大慶東站信息登記工作組組長侯中秋介紹,進入大慶後,還有兩種方法篩查境外人員身份,確保“無一遺漏”:一是旅客自身主動和社區報備,什麼時候回來,乘坐了哪些交通工具;二是出站時公安部門會逐一篩查,是否出過國,什麼時候出去的,一掃身份證,一清二楚。

14天內有境外旅居史的,交由區屬衛生防疫部門,送到隔離賓館集中隔離;有境外旅居史,但回國超過14天的,聯繫社區,接走居家隔離。

“比如從意大利回來的旅客,從北京入境,而且已經在北京待了14天了,回大慶就不需要送到隔離賓館了,與社區對接,居家隔離就可以。”侯中秋說,為減少人員接觸,一般境外旅客都會等到最後才出站,接走旅客的防疫部門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也要簽字、登記手機號碼,還得拍照。

大慶市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從哪來,篩查得清清楚楚;到哪去,安排得明明白白

  

薩爾圖機場旅客出港要過4道關,大廳內有專門的“隔離等待區”

和火車站相比,每天經由機場來慶、返慶的人員更多。目前,薩爾圖區機場有“4道關”,確保旅客從抵達、引導、查驗、出機場等一系列環節中的防疫工作環環緊扣,構建起完善的聯防聯控機制。

旅客下飛機,就能聽到機場循環廣播,要求每個人都要註冊龍江健康碼。取行李、走廊橋,到處都能看到醒目的“提醒貼”,註冊龍江健康碼,才可以出港。機場內的防疫人員,會對所有出港旅客進行初步醫學排查。

隨後是公安部門的大數據身份識別,不是從國外回來的旅客,掃“薩爾圖機場出口碼”快速通行;有近期出境記錄的旅客,單獨分流,由交通運輸局將龍江健康碼設置成“紅碼”,再做信息登記,對接相關防疫部門接走集中隔離。

“多數旅客回來前都會提前瞭解大慶政策,積極主動跟屬地、社區報備,我們也會提前對接。一般旅客下飛機前,負責下步行程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就已經等在這裡了。”薩爾圖區機場信息登記工作組組長常明說,他們在機場大廳專門劃了一塊大約100平方米的“隔離等待區”,少數沒提前報備的旅客,登記信息後會在這裡等候屬地衛生防疫部門來接。“等待的時候,我們也要求人員相互保持距離,必須戴口罩。”

“一次,一個航班上有14個境外回來旅客,都是要去讓胡路區的,一個救護車裝不下,就得二次往返,第二批人員就得在機場內的隔離區等待。”常明告訴記者,還有一次有一個旅客是去齊齊哈爾的,在薩爾圖機場下機後,齊齊哈爾方面無法來接,大慶本地也沒有接收的,就只能聯繫機場所在地薩爾圖區,就集中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