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韓系車是特別好的車,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人說不好呢?

海闊天空174925773


首先說,用國別來判斷車的質量,這本身就是比較幼稚的說法,每一家車企,乃至於說每一款產品,都有它的特性,很難一概而論。很多“老司機”講的,如日本車皮薄,德國車結實,美系費油,多是片面之詞。不同車企之間的差異在韓系車倒是沒啥體現,因為韓國車企,能算得上國際級的其實只有現代起亞集團一家。但所謂千萬別買韓國車,也是比較片面的。


美國的汽車市場,基本可以看作目前全球範圍內競爭最激烈,且消費者最成熟,且相對最開放的市場。大家可以從現代和起亞在美國市場的銷售表現一窺他們的江湖地位。以下兩張圖是我隨手從網上搜的公開數據。第一張是2018年分品牌銷量,起亞現代集團加起來幾乎等同於日產。後一張是2018全年中型轎車銷量,optima(相對於K5)和索納塔也都在大眾之上。當然,評價車有很多維度,未必賣的多就一定好。但如果稍微“懂車”就不會買韓國車,難道這麼多美國消費者都不懂車麼?



為什麼會有人說韓系車垃圾呢?以我分析,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


第一:韓國汽車工業的起步晚於歐美日。做為後來者,必須以高性價比的姿態入場。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曾經的日本品牌和今天的中國品牌上。定位低、價格低,再加上廣大人民群眾對韓國的整體工業水平沒有像對歐美日那樣的信任感,輿論形成韓系車“垃圾”的說法也就不難理解了。事實上,這也是起亞、現代品牌溢價能力遠遜於大眾、別克、豐田的原因,通俗地說,就是“賣不上價”。

第二:在全球範圍內,由於歐美日那些品牌的存在,韓系車一直沒有擺脫以高性價比取勝的套路。同時,也沒有做出全球範圍內有影響力的豪華品牌。以中國市場為例,原本韓系和法系在市場中的地位比較相近,但在經歷了2018年的市場波動之後,韓系車銷量卻一路回穩走高,法系則有一蹶不振之趨勢。究其原因,就是韓系車徹底的放下身段,在中國做本土化研發,針對本地化需求做高性價比產品。最典型的就是當前一代ix35。它其實是利用老款ix35平臺和動力系統更新外觀、內飾而來的,因為足夠便宜,銷量相當好。


這裡有必要插一句,車定位低,選擇的技術簡單或者比較老,絕不一定說明車垃圾,也不一定說明車企技術實力差。大眾賣的比紅旗便宜多了,你總不能說大眾的技術實力沒有一汽強。


如果買車不聽身邊“懂車帝”的話,那應該怎麼買?


其實題主的困擾,筆者身邊很多朋友都有。總有懂車的朋友說這車好,那車不好,問到底好在哪,說的又都是玄乎其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依我看,買車大不用聽那麼多人的意見。只要你明確好自己的用車需求,然後按預算找出備選車型,一款一款去實際體驗一下就夠了。


聽再多人介紹,看再多的車評,也不如去4S好好體驗以下靠譜。看看配置是否夠用,空間是否夠用,動力水平能不能接受。至於你說的比如底盤技術什麼的那些細節,其實完全不必在意。如果你是車迷,那麼汽車的技術細節是有趣的談資,而單純從消費者的角度,您只需要關心這個技術是否給你帶來了好的使用體驗即可。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後懸架形式,很多“懂車人”都說扭力梁的後懸架是板車懸架,不能買,但其實99%的人在99%的路況下都開不出區別。


俞昆炫車


我來回答一下吧,因為我一直開韓國車。

首先我們要界定一下車子“好”與“不好”的標準,這就像人們的幸福感一樣,每個人的幸福感標準是不同的。說到私家車,自己喜歡就是“好”。

我是2000年第一次擁有一輛二手三箱夏利車,開了幾年後,買了第一輛新車,就是起亞“賽拉圖”,那個時候的車型不是很多,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富康”,新三樣“凱越、伊蘭特、愛麗舍”,2005年起亞賽拉圖上市,當時看到賽拉圖的流線造型,覺得這車好呀!於是我成為蘭州市第三個賽拉圖車主記得是12.8萬、手動至尊款,買這輛車一是喜歡外形,二是因為它的前身“千里馬”,當時喜歡研究車子的人都知道,“千里馬”的發動機動力充沛是一大亮點。賽拉圖翻譯前的原意是“犀牛”的意思,果然沒讓我失望,一二千公里的長途跑了很多次,北方省份都基本跑過了,最讓我驚奇的是2007年從蘭州跑拉薩旅遊,車裡滿滿五個成人,絲毫沒感到車子吃力,尤其從拉薩到納木錯湖,中間有一段特別長的上坡,我的車子滿載五個人,一路超過很多自動擋的排量大些的車,但2012年我換車,賽拉圖就沒出過一點毛病。

因為愛釣魚,賽拉圖後備箱裝不下太多漁具,2012年我又換了一輛進口起亞索蘭託2.4汽油版,再次選擇起亞車子,也是因為賽拉圖不錯的表現。索蘭託到手一直開到今天,沒有出過問題,儀表盤冬天嘎吱響也很快解決了,索蘭託空間寬敞、乘坐舒適,跑長途特別穩。可以這麼形容:正常行駛它像個羞答答、溫柔的小姑娘;一旦猛踩油門,它立刻會變成一個母老虎似的瘋婆娘。

總結:1、韓國車不是什麼名車,但是它儘量做到最好,並沒有偷工減料;2、各方面調教中規中矩,沒有大的短板。3、價格適中;4、作為工薪階層,要求穩當、實用的,可考慮起亞車。


成都強哥


我的經歷~第一臺車,吉利帝豪,開了四年賣了,當時落地八萬多,賣的時候三萬多,帝豪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勤奮努力的小夥子,用車四年也沒毛病,唯一讓我不滿意的就是減震器和異響,前減震器換了兩套,還是不行,過減速帶速度快一點就感覺彈簧到底了,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車內異響讓我很煩惱,找不到根源,第五年時我打算換車,帝豪賣給一個熟人,總體來說,帝豪還是符合它這個價位的。第二臺車選了名圖,很簡單,因為幾年前就坐過一次名圖,當時感覺這就是我想要的車,但是價格貴,落地十八萬,只能想想,到我買名圖時,價格已經很便宜了,裸車優惠後才12萬多,辦好也就13萬多,還有免息貸,毫不猶豫就定下來了,壓根就沒想過買別的車型,用車到現在兩萬公里,各項指標都很滿意,油耗居然跟帝豪差不多!個人認為,買車是自己開的,十幾萬的車別談什麼面子問題,在豪車面前20萬內的車都是一個樣。




歲月無痕袁海軍


90年代純進口的韓國現代、大宇質量都很不錯。與國內合資後的現代、企亞上市之初,本人也是持觀望態度的,直到同行跑出租的伊蘭特轎車跑了35公里才燒機油、換了活塞環又跑了15萬公里大修後,我才相信韓系車的可靠性還是值得信賴的,當然比起日系車還是有差距的,但同時它的價格也比日系便宜很多。於是在我從事汽車租賃後也採購了企亞賽拉途、千里馬、獅跑、途勝等車型,經過不同客戶的蹂躪後得出結論,韓系車的質量比國產車更好。不過最近幾年我發現各大車企因為降價的原因、為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現象很嚴重,整體質量較以前相比都有所下降,其中也包括韓系車,但我覺得這種情況是汽車行業的普遍存在的問題!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博瑞恆通


我的第一輛車就是二手的伊蘭特轎車,我自己跑了四十萬公里,沒有壞過,小毛病基本上都沒有,每天好幾百公里跑黑車拉客,真的給我很爭氣,還省油空間大,我們車隊裡的捷達轎車和桑塔納3000經常壞,還瘋狂的燒機油,還費油,他們竟然天天誇自己的車好,我是真無語了,井底之蛙


自我空間44387526


韓系車真的可以發動機超級好,老司機一枚,我的14年悅動今天提前三個月去年檢,自己去審沒找黃牛,跑了15萬公里一次性通過,全合成機油一萬公里換一次,因為11月1號之後去年撿會比以往更難通過,黃牛也加價了,花了280元(座標深圳)


南崑山下


我是索八的車主,怎麼說呢買車8年基本沒修過。但是呢這個跟開車人的習慣有很大關係。我從來不重踩油門,不超載負重。保養做的很勤快。別的小毛病我沒什麼發現,異響有國,也沒去修,過裡一段時間就沒了。大概是我運氣比較好吧。唯一的毛病就是發動機比較吵。尤其是啟動的時候。不過呢你關了窗放點音樂就聽不見了。

我覺得吧!一分錢一分貨吧。名車不一定就是百分百的高質量,好質量。普通車也不一定就是垃圾車。看自己的喜好跟能力吧。


情有可原也算背叛


本人索蘭託,10年的車,明年十年了26萬公里沒毛病,長途隨時一兩千公里的跑,新疆去內地玩過兩次,從來沒掉過鏈子,說實話索蘭託2.4動力有點弱其他真心沒毛病,十年車子爛路基本沒什麼噪音,地盤紮實不鬆散!!!


十二萬英尺


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韓系車銷售 也有一點發言權 這樣說吧 韓系車在中國 故障率不高 可以說是低於很多派系的車 所以韓系車主幾年乃至十幾年無大修的比比皆是 這也是韓系車主要口碑來源

故障率不高 高的是事故死亡率 有大事故發生 你決不能指望韓系車救你一命 瑞納和k2兩款車被調侃為移動的棺材也是有原因的 全球死亡率前三的車型 韓系就佔了兩個

之前國內沒有靠譜的安全測試機構 國外的安全測試在國內也只能作為參考 相信中保研的出現 會給上汽和韓系銷量很大的打擊




曲淵


為什麼說國人看不起韓系車?不管國人看得起還是看不起韓系車,都不可否認韓系車在汽車舞臺上的位置,作為五大車系之一,作為歐美頗受關係的汽車品牌,作為連年獲得全球沃德十佳發動機的車系,無論是銷量還是品質都是優秀於我們自主品牌汽車的。但是即便如此,為何還看不起韓系車呢?

很多人看不上韓系車,其實是對韓系車不瞭解。如果能夠了解韓國汽車的發展史比我們自主品牌汽車晚,但能夠全面超越自主品牌汽車成為汽車強國,我想很多人是會改變觀念的。韓系車也是經歷了由模仿到逆向開發到自主生產的汽車的過程。可貴之處就是學以致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目前已經完全能夠獨立研發汽車,並且把汽車賣到了汽車消費觀念成熟的歐美國家,還有什麼理由看不起韓系車?

很多人看不上韓系車,自然也要與名族情節有關。就像是日系車再好,也有人打死也不會買,韓系車同樣也有這種情況。也是從薩德事件以後,韓系車銷量下滑,國內市場一蹶不振,算是國人給韓國的一記響亮耳光。那段時間,韓系車真的不景氣,國內一些生產線都停了。

隨著我們自主品牌汽車的的崛起,也給了韓系車有力的衝擊。自主品牌汽車價格更加低廉,配置更是豐富,超高性價比還是很有誘惑力的。當然這與韓系車的一些不足也是有關係的,韓系車底盤不夠紮實,風格與日系車相似,畢竟起步也是學習的日系車。韓系車隔音降噪水平也是比較的一般,可以說日系車的不足在韓系車上也都能找到。

拋開一切單純說汽車的話,韓系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質量穩定可靠,燃油經濟性也很出色,還有就是動感拉風的造型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等。即便是拋開中國市場,韓系車同樣可以立足世界汽車舞臺,如果大眾汽車拋開中國市場,銷量一樣不如韓系車,這就是韓系車的實力。相比自主品牌汽車,確實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