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五禽戲》,中國傳統古導引功法。為模仿五種禽獸的動作所編創的一套導引健身功法。《後漢書.方技傳》:“華佗曰: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後經歷代不斷髮展,出現多種套路。華佗弟子吳普所撰《太上老君養生訣》(收入《道藏》)與南梁《養性延命錄》及明《萬育仙書》等著作對五禽戲的具體動作都有詳略不等的記述。

清代的席裕康在《內外功圖說輯要》中專門為介紹了一種女子五禽戲的功法。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所謂“五禽”,一曰虎,二曰熊,三曰鹿,四曰猿,五曰鳥。此五者象動物而行,大能郤病祛病,兼利手足。學者先須靜坐,專意調息,呼吸綿綿,若恍若惚,令氣調熟而積,氣積運行,周流百脈,方得氣盈。再用止五禽舞法,動以強身祛病,動靜配合,以符生育消長之理。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虎形:虎形,須閉氣。微低頭,兩手握固成拳,靜心調息,氣入略為停閉,兩手用力如提千斤鐵重,伸腰平身,再微微放氣;復平身吸氣入腹,以意引氣,自上而下,感覺腹內如雷鳴一樣。如上鍛鍊,共三十五次。一身則氣脈調和,精神爽快,可除百病。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熊形:以身下立,靜心定意,調息綿綿,略為閉氣,兩手握固成拳,如熊身側起,左右擺腳,要前後立定,使氣運行體內,感覺兩肋骨節皆響,如上鍛鍊,共十五次。此法能活動腰力,除膨脹;亦能舒筋骨,而安神養血。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鹿形:以身正立,靜心定意,調息綿綿,略為閉氣,低頭,兩手握固成拳,如鹿轉頭顧尾;復平身縮背,腳尖著地,意引內氣上通頭部,下達腳根,感覺全身振動。如此鍛鍊,共六次。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猿形:以身正立,靜心定意,調息綿綿,略為閉氣,一手成掌如抱樹,一手握掌如捏果,一腳虛抬,回頭轉身,凝聚神氣,吞嚥入腹部,感覺身體微汗滲出,即可。如此鍛鍊,共六次。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鳥形:以身立定,靜心定意,雙手高舉,懸置頭頂,彎腰躬身向,頭要仰起,調息運氣,意引內氣下達腹部,入尾閭,略為閉氣凝聚,再沿督脈上行,入於頭頂,複用鼻緩緩放氣。如此共行六次。此乃五氣朝元,使六府調和,元氣無損,從此百病不生。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精選丨女子五禽戲(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