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技術製造中醫診療儀可行嗎?為什麼?

溢樺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ai技術必須往這幾個方面進行,才有可能。

一,望

主要是觀察氣色,膚色、舌苔、體型等一系列表面的特徵表現。ai需要把病種分類,並把每種病針對中醫中所“望”的特徵表現進行數據採集,用圖片來代表,進行智能的學習後,才能有機會達到結果。同時,還要考慮,多病混發,所導致的不同的“望”的特徵表現。

二,聞

主要是聽病人的聲音,高低緩急,以判斷病情。ai同樣需要按病種、按年齡、按男女,進行不同病種在不同人身上的語言聲音體現,進行數據收集,並讓ai學習。

三,問

主要是醫生問病人的生活習慣,身體不適的個人感覺。這裡相對會容易很多,不同病的發病原因和身體症狀,以及對應的生活習慣和自身感覺,完全可以用問答的形式表達出來。相對的ai需要的數據雖多,但是數據容易收集和整理,而且容易學習。

四,切

主要是把脈,主要不同病在不同人身上,以及不同階段,還要有身體狀態和其它病情出現等一系列的脈息狀態,進行數據採集和彙編,通過很敏感的儀器進行學習。這個最複雜了,把脈看病,很微妙的。

可行性是有的,但是做起來很複雜,主要大量的數據採集和處理,而且還主要很多有經驗的中醫參與判斷。不是一朝一夕能幹出來的。再說,中醫本身就比西醫要複雜的多。


網絡智庫


應該部分可行,用AI技術一定要儘早跟各名中醫,傳統民間中醫,以及少數民族的醫生聯合起來做這種利國利民的大事,晚做不如早做,很多醫療絕技正在消失。比如脈診,舌診,面診,手診,耳診,皮診藏醫的尿診綜合起來開發一套傳統醫技的綜合分析診斷系統,還加一個問診系統,聞診(聽診),這個聞診往往就直達病灶。


Z周151058929


中醫是高維度的藥療方法,在目前三維科學當中是不可能證明的,所以,任何抵毀中醫的言行,視而不見中醫療效,利用西醫主導地位打壓中醫,不是用心險惡,就是無知,為今之計,改革現有醫療體系,將西醫所手診療手段設在中醫下屬科室,外科手術僅為中醫方法的一種,開設中醫科普教育,列入九年義務教育,高考列入中醫考試!一切當代人無法驗證的事物(包括中醫)不能扣上不科學而預以抵制與反對,甚至為反對而反對!


用戶8528815468290


不知道你打算從哪個角度入手,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講究一病一方,用一臺儀器都實現恐怕只能做初級的,就像血壓計,心率儀等。


plc系統專家


可以的,艾是純陽之物,艾灸可通過穴位補充人體之陽氣達到經絡疏通的目的。


肝病腫瘤病研究所


理論上有可行性,前提是中醫界得消滅門戶派別之爭,儘快統一醫學概念的術語與定義,繼而與現代物理化學生物學建立溝通渠道。有了這個基礎,實現中醫的現代診療才有可能。


銀薩沙


不可行 因為中醫是經驗醫學 就拿望聞問切這四診來說 機器人會聞味道嗎聞味 會看面相嗎 把脈怎麼辦 問診倒是無所謂


微享天下


弄那麼複雜幹啥?先把各種已知處方的三期臨床實驗做了不是更好?


P181856604


這是不可行的,中醫的望聞問切都是靠悟性,一個人診斷一樣,怎麼能用到a|技術上呀,要真能用ai技術製造出中醫診療儀,那誰還能說中醫不是科學了呢


金竹銘


不可能,因為和計算機解釋不清楚陰陽五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