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會有人不喜歡南匯這個名字

浦東

南匯是個古老的名字

上海南匯地區成陸於唐代前後,《舊唐書》記載,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託,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因該地曲突入海,形狀如嘴,故稱“南匯”“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

為什麼上海會有人不喜歡南匯這個名字


南匯不等於惠南鎮

惠南鎮原名三團,1726年,南匯建縣定縣治於此後,三團是原南匯縣所在地。惠南鎮之名啟用於1934年南匯縣實行保甲制之後,以“有惠於南匯”之意而得名,最早源於鎮上的惠南書院。再說了,南匯8424,南匯水蜜桃也並不等於說就是惠南鎮所產的,可見,南匯是一個區域概念,南匯不等於惠南,南匯除了“惠南鎮”,還有其他13個鎮。

南匯“土”?北京還都是“墳”呢

不喜歡某個地方的名字,其中最莫名其妙的是嫌“土”,改個自認為洋氣的。不能不產生個疑問:所謂“土”是某個人的意志還是整個區域百姓的共識?今天看著“土”的名字,很可能是五十年前的時尚名稱;今天感覺“洋”的名字,沒準五十年後就被嫌棄太“土”。

ps:北京帶"墳"字的地名,多大100個,除"墳"字以外,還有"陵"為名的地方也不勝數。

語言陋習:請把“去上海”改成“去市區”

在上海郊區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不少上海本地人(特指郊縣人)覺得自己雖然在“上海”但也覺得“上海”跟自己沒啥關係,所有本地人去市區都說去上海,你自己算是外地人?你身份證不是310打頭的嘛?

為什麼上海會有人不喜歡南匯這個名字


保留“南匯”的名字就是保留上海本地文化

原生態地名,保留的是其所攜帶的歷史信息和所傳承的文化。非常欣慰地看到,在浦東的開發建設中還是頗為尊重地名的源起,有些行政區域不存在了,其地名卻得到了慎重的保留。

1992年12月31日,浦東改革開發開放,川沙縣撒銷,歷史性地劃入浦東新區。川沙的名字在川沙鎮也就是此前的八團所在地原樣保留,五年後,川沙鎮與東城鎮同時撤銷,合併建立了新的川沙鎮,今天的鎮東南一角還留有幾十米當年修建的城牆,依稀露出曾經的容顏。

2001年4月國務院決定南匯區域劃入浦東新區,因為南匯不像川沙那樣有個同名的鎮,所以為了延續南匯這個歷史地名,就把這個名字給了申港街道和蘆潮港鎮合併建立的鎮—南匯新城鎮

為什麼上海會有人不喜歡南匯這個名字


為什麼上海會有人不喜歡南匯這個名字


川沙和南匯這兩個名字,生動地反映了“浦東是從海里長出來”的地理特徵。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記憶,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不要讓上海本土文化消失,每一個地名都帶有一段文化,帶有一縷鄉愁,亂改地名,就是丟失了城市的文化記憶,說嚴重些,就是割斷了城市的歷史。地名承載了豐富的地域文化內涵。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一些地名不可避免地發生變更,但有些原則不能忽視。地名承載著大量歷史記憶和民俗風情,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座標。其重要性從2007年第九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大會將其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可得到充分印證。因此,不僅要按照地名普查的要求,充分挖掘、系統整理地名文化屬性信息,搶救保護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更要從制度上對地名的使用和變更加以規範,免得人們“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像北京至今仍保留著“公主墳”“車公莊”等地名一樣,畢竟這裡是有著2100多年曆史的古城,是曾以桑麻翳野而令古人驚歎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