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家李啟宇解密:廈門伊麵名字來源於清代大書法家,從未到廈門

  伊秉綬為清代書法大家,其隸書有高古博大氣象,書法史上稱其為“隸書正宗”。民國版《廈門市志稿》人物傳記“流寓”部分收錄有伊秉綬的傳記,說他在廈門榕林別墅住了很長時間。但我對這一記載始終持懷疑態度。因為這篇短短的傳記將伊秉綬說成“道光朝進士”,顯然是不對的。伊秉綬生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五十四年考中進士,逝世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道光朝”是嘉慶後的年號,已經逝世的伊秉綬不可能復活再中進士。


文史家李啟宇解密:廈門伊麵名字來源於清代大書法家,從未到廈門

廈門伊麵

  為了核實伊秉綬是否“久寓榕林”,我特意查閱了伊秉綬的詩集《留春草堂詩抄》。這位每到一處都要題詩的大家的詩集中沒有一處提到廈門。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刊印的《廈門志》的人物傳記也沒有收錄伊秉綬的傳記。因此,伊秉綬曾久居廈門的說法看來是民國《廈門市志稿》的誤記。

  伊秉綬雖然沒有到過廈門,但他在廈門還是留下很深的影響。比伊秉綬晚30年出生的呂世宜是廈門著名的書法家,也是以隸書見長,曾任廈門玉屏書院主講的清嘉慶朝進士、國史館纂修、書法家郭尚先將呂世宜和伊秉綬相提並論,以致廈門書法界有“伯仲之間見伊呂”的說法。廈門飲食行業長期流傳的“伊麵”也與伊秉綬有關。

  伊麵,又稱伊府麵。是伊秉綬的廚師無意中發明的。伊秉綬名聲在外,家中經常賓朋滿座。有一次,廚師忙中出錯,誤將麵條下到油鍋中,急忙撈起後擱到一邊。廚師捨不得將過油鍋的麵條丟棄,便燒了一點雞湯,用泡飯的辦法泡麵,沒想到味道極佳。伊秉綬平常就喜歡吃麵條,廚師將油炸麵條泡雞湯給伊秉綬品嚐,伊秉綬讚不絕口。往常接待客人,要根據來客人數臨時和麵、揉麵、擀麵,忙得不亦樂乎。現在,廚師事先將麵條做好,入油鍋炸熟,撈起瀝乾,可以保存多日,客人到後,燒些熱湯加入油炸麵條即可,十分方便。此後,這道油炸麵條泡雞湯成為伊秉綬接待客人的一道招牌菜,遂得名伊府麵,簡稱伊麵,並隨著伊秉綬的名氣傳播到各地,成為許多地方餐飲業的一道菜。廈門名菜炒麵線將面線先炸後炒的烹製過程極可能就是從伊麵得到的啟發。伊麵的烹製過程實際上就是現代廣為普及的快熟面的製作過程,可以說,現代快熟面的源頭就是伊麵。

  伊麵的故事有多種版本,地點有揚州、惠州和寧化諸說,但出自伊秉綬、麵條通過油炸致熟且易於存放、油炸麵條通過泡湯加熱且軟化的基本情節則是相同的。伊秉綬在日本名氣很大,他的隸書和伊麵在日本都頗有名氣。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為適應生活節奏的加快,日本人將伊麵的製作進行工業化改造,大批量生產泡水即食的快熟面,仍稱為伊麵。

  上個世紀80年代,工業化生產的日本伊麵傳回中國,幾年間發展出眾多的品種,並有了快熟面、泡麵、即食麵、碗麵之類的叫法,但只有廈門一家廠家至今尚保持伊麵的原始品名,讓瞭解伊麵這段歷史的人一接觸到這兩個字就萌生一種綿長悠久的情緣。時尚喜歡追逐新鮮並以創新自詡,實際上頻頻的花樣翻新不僅會迷糊或中斷歷史,而且容易傷及根本,就像一個人若頻頻更換手機號碼,導致迷失自我一樣。(李啟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