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刻意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给教师提的最后一条建议是:“保密……”

教育家这样写道:“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一切建议,仅供教师知道,不必让学生知道。学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说来,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是因为,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没有人会否定教育有着鲜明的目的性,也就是教育要给人以积极的引导、转变和影响,这是我们的教育使命使然。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教育本身。但是,教育目标没必要天天挂在嘴上,或者唯恐学生不知道而不停地宣告。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的意图隐蔽得越好,教育效果就越佳。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将其称为“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我将它姑且简称为“自然的教育”。

减少“刻意的教育”

与这种“自然的教育”背道而驰的,便是“刻意的教育”——大张旗鼓,声势浩大,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声泪俱下……生怕学生不知道是在教育他们,教师毫不隐瞒自己的教育意图,甚至公开说:“我是为你们好哇!”班会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板报比赛……都是“刻意的教育”的形式。当然,“刻意的教育”不一定都是说教式的,有的“刻意的教育”还设计成活动或游戏,也颇为生动呢!

比如,有教师为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妈妈十月怀胎之不容易,便让孩子腹部负重一周,以体验怀孕的感觉。有教师为了让学生孝敬父母,便让孩子回家给妈妈洗一次脚。为了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便在暑假把孩子带到农村住一个月,让孩子下地干活,体验农民的艰辛。

减少“刻意的教育”

这些教育形式都很有创意,很新颖,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样的教育形式偶尔用用也无妨。但关键是,切不可高估这些教育的效果——这种“刻意教育”的效果肯定是有限的。当然,活动之后,孩子会写作文纷纷说自己如何如何“深受教育”,“体验到做母亲的不容易”,“尝到了乡下劳动的艰苦”云云。但这些表白并不能作为教育实效的真正的依据。过了几天,不孝敬的孩子照样不孝敬,不劳动的孩子照样不劳动。孩子在当“孕妇”时,在给妈妈洗脚时,在乡下生活时,始终知道这是游戏,好玩,有趣,哪怕在乡下呆一个月的确很艰苦,孩子也会对自己说:“不要紧,反正也就一个月嘛!”教育有时候需要游戏,但游戏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教育。

我们所提倡的“自然的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孩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爱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懂得爱、表达爱并传递爱的生活习惯。学习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酷爱知识、勤奋读书、乐于探索的生活习惯。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班级、家庭乃至以后在社会勤劳的生活习惯。吃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平凡的日子不畏艰辛,以苦为乐,辛苦中寻乐的生活习惯等。

这样的教育,同时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而且是师生共同的生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当然也要做到,或者说,教师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品行感染着学生。这是“自然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减少“刻意的教育”

自然而然的教育,培养的是孩子自然而然的善心与善行。

当然,我知道,有时候学生也需要一些“专门的教育”,比如

,我在前面提到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教育活动;有时候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我们可能也会给他们开设一些专题讲座,比如“青春期教育”,还有其他“励志教育”等;甚至在某些特定时候,教育也需要一些声情并茂,慷慨陈词,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事例。所以,“刻意的教育”也不需要绝对排除的。

我只是说,要尽量“减少”这种“刻意的教育”。

因为,“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