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橫亙在青藏高原的南部,阻隔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但是在地質構造破碎處,經冰川融水億萬年的沖刷,形成了幾處縱穿山脈的深長峽谷。其中最出名的就有五條溝,分別是樟木溝、吉隆溝、亞東溝、陳塘溝、嘎瑪溝,印度洋暖溼水汽順著河谷湧入,形成了海拔差異明顯的垂直景觀。其中的樟木、吉隆、亞東更是成為西藏溝通南亞的交通要道。


嘎瑪溝


嘎瑪溝,位於珠峰東坡腳下,屬於珠峰國家保護區核心區域,至今河谷裡仍然保存著珠峰地區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人跡罕至,只能徒步前往。被西方探險家譽為“世界最美河谷”,近幾年成為國內頂級的徒步路線。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我從海拔5300米的東坡大本營出發,沿著嘎瑪藏布,經過四天艱難跋涉,最終到達海拔2000米的陳塘鎮。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第一天 大本營-卓湘

這個世界,我們只是過客。在大本營獨自停留兩日後,我收起了帳篷,與雪山作別。依著來時路,踏過巨石堆砌的側磧堤,下到開闊河谷,冰川消融形成的小河在河谷中央靜靜流淌。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河流兩岸是茂密的杜鵑灌木叢林,樹葉被秋天染成了各種顏色,湊擁著那條白色的河流,這便是嘎瑪藏布最初的樣子。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接著又從谷底上到山谷另一側,沿著河谷向右繼續前行,中途遇到兩撥遊人,打聽卓湘營地,都說一天走不到。終於在暮色時分,眼前出現一處峽谷,谷底就是卓湘營地。從陡坡下到峽谷,坡上生長著許多粗壯的松柏,有些頗似迎客松,歡迎著我的到來。谷底小河邊有一個鐵皮搭蓋的牛棚,草地上,遊人已經搭好帳篷準備入睡。我選擇了一塊空地快速搭好了帳篷,在夜色中簡單吃了晚飯。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第二天 卓湘-沼澤牧場


樹林裡沒有明顯道路,出發不久就迷了路,我不甘心回頭,只能硬著頭往前闖。林中樹木錯亂繁茂,一些粗大的樹木已經結束了生命倒在了地上,地面上落葉腐爛形成一層厚厚的腐殖質,潮溼的苔蘚爬滿樹皮,樹枝上更是松蘿懸掛。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終於走出密林,前方出現了裸露的河谷,河谷對岸,一條小道隱約可見。於是下到河谷嘗試渡河,好在河水不深,在巨石間跳躍,卻不慎落水,衣服溼去大半。迅速脫掉擰乾,因為沒有備用衣服,晾曬半小時後穿上繼續前行。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道路是犛牛踩出的一條小道,時隱時現,黑色的牛糞成了我的路標。中午時道路在一處寬闊河面前消失了蹤跡,四下尋找毫無結果,我只好淌水過河,好在水深剛過膝蓋,但是河水依然保留著冰川時的寒冷,冰冷刺骨,我忍不住失聲大叫。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天黑前走到一處開闊沼澤地,沼澤地四周森林環繞,溼地上長著一簇簇不知名的草本植物,形成一處天然牧場。幾頭犛牛低頭吃著草,完全沒有理會我這個冒然闖入的陌生人。站在在沼澤上,從山口隱約可以看到遠處的雪山,如果天公作美,可以拍到雪山,森林,沼澤草地同框的絕美景色。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在沼澤和樹林交界處有一條小河,河邊坐落著牧民的木屋,裡面住著兩個中年男人。言語不通,於是用手勢代替了言語。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擠牛奶,打酥油,簡單重複。雖不可思議,但卻是真實的存在。晚上和他們一起圍著火塘睡覺。睡前還吃了一頓晚飯,糌粑為主食,菜是酥油炒野蘑菇,入鄉隨俗,和他們一樣用手抓著吃菜。幾天下來我僅剩一些壓縮餅乾,給了他們兩包餅乾作為回饋。他們是來自陳塘的夏爾巴人,一個跨境民族,在我國主要分佈在陳塘溝和樟木溝,據說是西夏党項族的後裔。因為攀登珠峰的嚮導和背夫多是夏爾巴人,所以他們也被稱作“喜馬拉雅山上的挑夫”。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第三天 沼澤牧場-空置牛圈

印度洋的暖溼水汽從溝底慢慢爬升,隨著海拔的遞升,嘎瑪溝呈現出豐富立體的植被景觀。從珠峰大本營的冰天雪地,經過高山草甸和低矮杜鵑灌木叢林,到達松柏環繞的卓湘營地,再到後面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真是體驗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早上離開牧場,是一段長長的沼澤地,沼澤旁的杜鵑樹比之前見到的高大了許多,道路上鋪設了許多木板供行人踩踏,一不小心半隻腿就會陷進泥潭。天空下著小雨,道路變得泥濘,泥土和糞便混為一體,因為附近牧場的存在,犛牛在山間踩出各種小道,時不時就迷失了方向,森林裡四周一樣的景色根本無法分辨,好在攜帶了GPS,可以沿著軌跡走回去重新尋路。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慢慢的走進了針闊葉混交林,樹枝上依附著苔蘚和古老的蕨類植物,下午竟然出現了螞蟥。晚上在一處牧民用石頭建造的房子裡過夜,從身上抓了一隻螞蟥仔細研究,最後死在了我的手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第四天 空置牛圈-陳塘鎮

天空依然下著小雨,秋天的森林層林盡染,在霧氣的襯托下宛若人間仙境。道路並非沿著河谷一路直下,而是在一側山腰反覆上下,很費體力。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隨著海拔逐漸降低,氣候變得溫和,路邊開始出現片片竹林,螞蟥也明顯多了起來。在雨水的慫恿下,更是猖狂,彷彿天空下的不是雨而是螞蟥,落在手上,臉上,脖子上,衣服和鞋上,全方位向我進攻,彷彿是要為昨天死去的螞蟥兄弟報仇。剛開始隔一段時間還停下來抓掉身上的螞蟥,後來鞋子成了重災區,螞蟥順著褲腿往上爬,根本抓不過來,我只好投降,權當義務獻血了。我加快了腳步,希望儘快趕到陳塘鎮。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明著的襲擊尚不可怕,一路上水源多是河水甚至雨水,因為沒有爐具加熱,這麼多的螞蟥嚇得我不敢喝水,萬一不小心把螞蟥請進肚裡,從此賴著我繁衍生息那多可怕。但是最終沒能忍住,在路邊雨水彙集的小溪喝了個痛快。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終於,我走出了森林,眼前山谷出現片片梯田,田地裡的雞爪谷整齊彎著腰,似乎是在慶祝我的勝利歸來。過了梯田,走進中尼邊境橋旁的一個小亭,喚出一人,讓他幫忙抓掉螞蟥。我迅速的卸掉揹包,脫得只剩褲衩。他說也懼怕這小東西,從廚房拿出一包食鹽交給了我。於是撒上食鹽,已經吸的肥肥胖胖的螞蟥立馬脫落並蔫掉了。食鹽竟有如此神效,不愧是居家旅行必備之物。但是螞蟥吸血時會分泌一種抗凝血酶,血流不止,剛把血擦去一會又冒了出來,過了大半個小時才稍微見好。數了一下,全身大概三十多個傷口。河對面就是尼泊爾了,路旁很多來陳塘購買物資的尼泊爾人,紛紛停下腳步,駐足打量著我這個滿腿鮮血的赤裸怪人。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嘎瑪藏布在陳塘鎮與朋曲河匯合後進入尼泊爾境內,我穿上衣服走到鎮裡,找到一家川菜館吃上久違的炒菜,並在飯店樓上住下。陳塘鎮通路比墨脫還要晚,仍然沒有公共交通,因連天下雨很少有車外出,三天後終於等到一輛去往定結縣的皮卡,那天恰好是重陽節。


西藏行▪徒步珠峰東坡-嘎瑪溝 下


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回想起來仍記憶猶新。近些年,隨著戶外公司瘋狂發展,每年都會帶去大批的遊客,希望打算去嘎瑪溝的朋友,都能夠踐行“無痕山林”,讓美景長存下去。

友情提示:嘎瑪溝徒步一定要帶上嚮導,否則容易迷路,陷入困境。


騎行、徒步

西藏、新疆、環球

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