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的下一座“國家中心城市”會是誰?

  • 長三角會不會再有一座“國家中心城市”?

答案是“會,而且一定會!”

渤海灣:2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1個一線城市(北京)

珠三角:1個國家中心城市(廣州)+3個一線城市(深圳、香港、廣州)

長三角:1個國家中心城市(上海1)+1個一線城市(上海)

綜上,長三角要建設世界級的城市群,增加地區發展的動力,需要更高級別的城市配置。

目前長三角有意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有南京和杭州,誰更適合上位呢?

為長三角整體發展考慮,南京和杭州應該發揮各自優勢,錯位發展:

南京——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杭州——爭取躋身“一線城市”

目前,既是國家中心城市又是一線城市的只有北上廣,而寧杭都不具備這個實力。

南京和杭州兩個城市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勢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盲目去追求“國家中心城市+一線城市”兩個城市定位於一身。

  • 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為什麼是南京?
長三角的下一座“國家中心城市”會是誰?

南京河西新城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

1、在我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

2、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徵

國家發展和改改委員會關於國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國家中心城市看重的是城市的綜合能力,並不是唯經濟總量,這也是為什麼深圳不是國家中心城市,而西安、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所以南京雖然經濟總量不如杭州,但是確更適合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國家物流樞紐 ,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南京此前被國家定位“長江中下游中心城市”,現在被定位“國家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體現了“全國範圍的中心性;

南京是中國第二經濟強省江蘇省的省會,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其輻射範圍包括寧鎮楊、皖東、皖南在內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蘇北、皖北等江淮地區,這些地區在長三角地區發展相對落後,體現了管理中心作用、引領區域發展;而杭州所在的杭嘉湖平原、杭州灣區域已經發展的較好了,杭州向南和向西都是山區,輻射發展的空間較小。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截至2018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66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兩院院士81人,均穩居中國第三;全球科研城市50強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國第3。

之前有人詬病南京距離上海太近,不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實際上南京到上海的距離比成都到重慶的距離更遠,更不要說和北京到天津的距離相比了。

  • 關於杭州
長三角的下一座“國家中心城市”會是誰?

杭州錢江新城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杭州是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對人才的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上優於南京,未來有望晉級到一線城市

2019年第四次經濟普查後,南京在綜合經濟實力差距上被杭州進一步拉大,人才吸引力也不足,城市新增人口數遠不及杭州。未來,杭州依然能夠聚集全省的優勢資源,而南京在省內還要面臨蘇州的競爭,再加上南京城市面積小、人口少,經濟總量提升壓力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