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龐中華在書法和名利之間選了追求書法,這才是藝術家

龐中華大概是第一個讓硬筆書法如此火爆的人,是一種創造過“現象級”的書法家。

可以說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估計沒幾個是未曾聽說過龐中華的。

可能未練過龐中華的字,但是一定聽說過龐中華的大名。

「愙齋書法」龐中華在書法和名利之間選了追求書法,這才是藝術家

龐中華是一個“守古”的硬筆書法家,說其守古也僅僅是相對其他人而說的。

龐中華臨帖廣泛,以古帖入今字,這是其餘硬筆書家都鮮有追求的。

市場上常見的一些硬筆書法家,大家估計都耳熟能詳,以“工整”“靈秀”受人追捧。

如見其門人弟子書法,也大多未脫其法。

「愙齋書法」龐中華在書法和名利之間選了追求書法,這才是藝術家

當然,“工整”如印刷體,也未必不好,起碼要比電腦打字好。

龐中華是對自己有一定追求的人,他的早期硬筆有隸書筆意,整體偏方,但是晚期隸化時,整體發扁,很多人都不太喜歡,則被新生起的“標準”字取代了。


自此,尤其05年以後,龐中華書法的聲譽一落千丈,更是牆倒眾人推。

“龐中華坑人”“龐中華誤人子弟”


實話實說,按照現在的審美觀,都比較“潮”,大長腿的妹子就是比短粗胖妹受人歡迎。

龐中華的字在大眾審美上,確不比後來居上的人。

「愙齋書法」龐中華在書法和名利之間選了追求書法,這才是藝術家

但是按照個性、難度、小眾審美上、龐中華的字依然是硬筆書法界的標杆。

所謂的大眾審美就是不瞭解書法的人。

小眾審美就是對中國書法發展瞭解比較透徹的人。


所謂“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書”

這句話並不是說龐中華已經“高”到這種地步。

起碼就現在流行的“印刷體”硬筆書法比賽來看,大多數字的優劣好壞,是不好區分的。

雖然有簡單的個人風格,但是兩幅書法作品同放一面,大眾很難分清誰好誰壞。


龐中華的字,雖然不守歡迎,但是特難,非常難。

對於書法水平來講,是一種高度。

一個人寫的好未必需要所有人都學。

但是學龐中華,肯定不會如“工整”字那樣,難辨優劣。

有高度,有風格。

這是我一直喜歡龐中華勝過其他人的原因。

「愙齋書法」龐中華在書法和名利之間選了追求書法,這才是藝術家

各人不練硬筆字,但是看字帖來很有意思,所以常常買一些小眾的硬筆書法字帖,個人風格非常濃厚,寫的很有意思。

只不過要去舊書攤淘了,書店是不會放這類書的。


龐中華的字,相對於其他人的字,是有差別的,用筆細節非常多,這是產生水平差異的地方。

“工整”字如同一個不穿衣服的人,初看好看,但是越看越俗。

龐中華則是給自己的字穿上了衣服,雖然外形不吸引人,但是總是一種朦朧美。


一個人為了追求書法,不追逐時風和利益,我覺得很值得敬佩。

你們覺得呢


「愙齋書法」龐中華在書法和名利之間選了追求書法,這才是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